新書推薦: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NT$
500.0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NT$
296.0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NT$
230.0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NT$
281.0
《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售價:NT$
203.0
《
未来特工局
》
售價:NT$
254.0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NT$
250.0
|
內容簡介: |
作文是中小学生语文课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难讲解,难以一蹴而就的课程,往往令学生困扰,视为畏途。本书将从什么是作文,为什么要作文讲起,将如何培养写作能力,如何写,如何修改等作文法门一一道来,为旨在学习写作的读者指明了门径,同时对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以及教师如何批改作文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书末尚有数篇欣赏分析文字,以中学生课文为例,详解其优点与不足,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也为教师提供了更丰富的背景资料。
|
關於作者: |
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璿,字仲衡。后以名字难认,改今名,1909年1月生于河北香河一农家。1929年毕业于通县师范,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先后任教于中学和大学。建国后就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先生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自觉较专者为语文、中国古典和人生哲学。晚年为文,以忠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以真面目对人为信条。 自20世纪80年代始,十余年间,相继有《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文言津逮》《文言和白话》《作文杂谈》《文言常识》《顺生论》《说梦楼谈屑》《流年碎影》《说梦草》《散简集存》等著作行世。其中或记旧人旧事,或谈学论理,或探究人生钩玄提要,百炼工纯,以其见识之深邃,文笔之独特,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
|
目錄:
|
1 一 缘 起
3 二 什么是作文
7 三 为什么要作文
11 四 言为心声
17 五 辞达而已矣
22 六 言文距离
27 七 课堂作文的练功
32 八 多读多写
36 九 熟练与知识
41 一〇 读什么
47 一一 怎样读
52 一二 精与博
57 一三 读与思
61 一四 眼力的培养
66 一五 文言问题
72 一六 由记话起
76 一七 随手涂抹
81 一八 低标准和高标准
88 一九 关于照猫画虎
93 二〇 写作知识
99 二一 言之有物
104 二二 关于一己之见
109 二三 题与文
114 二四 条理与提纲
120 二五 按部就班与行云流水
125 二六 开头结尾及其间
130 二七 思路与字面
135 二八 藕断丝连
143 二九 顺口和悦耳
149 三〇 采花成蜜
155 三一 规格之类
162 三二 修 改
168 三三 粉饰造作
174 三四 累赘拖沓
180 三五 板滞沉闷
187 三六 师生之间
194 三七 言教身教
201 三八 课内和课外
207 三九 作文批改
213 四○ 漫笔欣赏一
221 四一 漫笔欣赏二
229 四二 读《岳阳楼记》
237 四三 《游褒禅山记》读后
244 四四 《记王忠肃公翱事》考实及其他
251 四五 漫谈《口技》
257 四六 《黄生借书说》讲读备考
264 四七 《过香积寺》讲解
267 四八 《登金陵凤凰台》讲解
|
內容試閱:
|
一 缘 起
多年以来,不只一次,承有些年轻人的厚意,问作文(只是普通的作文或写作,不是专业的创作)之道。这使我很为难。主要原因是自己写不好,对于写作秘诀之类更是毫无所知。其次,就算有一点点经验,也是杂乱而模糊,难于理出个头绪来。再其次,作文,同其他工艺一样,应该有法;可是法很灵活,几乎无往而不可,这就是前人常说的文无定法,可意会不可言传,怎么说呢?
以上是想法的一面。还有另一面是想说说。这倒不是遵守诲人不倦的古训,而是看到:不少热心向学的青壮年,欲前行而有不辨路径的烦恼;还有不少与语文专业有关的人,或既讲又作,或不讲而作,费力很多而收效不大。不辨路径是不知,收效不大是所知未必恰当,总之都需要明辨,然后笃行。我的所知中有什么可以称为明的吗?很少。但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几十年来未断舞文弄墨,所得虽然很少,经验和想法还是有一些的。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就把这敝帚拿出来,供需要清路前行的人使用,或仅仅作备用,总不是没有意义的吧?
我的作文经验,从小学,跟随秀才老师,白天听讲《共和国教科书》,夜里背孟子见梁惠王,坐冷板凳,用红格毛边纸,写人生于世开始。以后,读三十年代的新文学作品,纪元之前之后的古文学作品,其间还读了些异国外道(儒之外)的著作,这有如吃杂拌,多尝,比较,似乎能够辨别出一些高下的滋味来。这是眼的一面。手的一面很不行,譬如说,没有学过破题承题的八股文,没有十年寒窗,专力追踪韩文公和姚惜抱。但随手涂抹却是久已成为习惯,因而收获虽然很可怜,甘苦却是尝得不少的。下文想写的大多是这些甘苦。因为只是甘苦,所以全文谈不到周密的计划,谈不到严紧的系统。大致依思路的顺序,先想到的先写,后想到的后写;写某个方面,也是有所见,有所感,多写,没有,不写。这有如讲一件上衣,先讲领子,然后也许是前襟,也许是袖子,前襟与袖子相比,详略也不一定,大大小小有关的都讲完,住笔。
上面说到作备用,这个意思还得补充几句。记得当年在讲台上对着课本或讲义哄年轻人,开场白中总要约法二章:(1)教师讲的是教师个人的看法,仅供参考;学生容许有自己的看法,甚至应该有自己的看法。(2) 教师非全知全能,也会讲错了;如果错了,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平淡视之,不要觉得不好意思。现在,谨把这个老想法再说一遍,希望高明的读者能够以苏东坡的雅量待之,不弃姑妄言之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