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别纠结啦:不被情绪牵着走的通透生活指南(“当代一休”小池龙之介治愈新作!附赠精美书签!)
》
售價:NT$
295.0
《
第二人生:找到重新定义人生的智慧
》
售價:NT$
440.0
《
唐朝三百年
》
售價:NT$
490.0
《
反操纵心理学:夺回人生主导权 拒绝被操纵
》
售價:NT$
249.0
《
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修订版)(师承钱锺书先生,比较文学入门,体量小但内容丰,案例文笔皆精彩)
》
售價:NT$
199.0
《
牛津立法研究手册
》
售價:NT$
1630.0
《
制度为什么重要:政治科学中的新制度主义(人文社科悦读坊)
》
售價:NT$
290.0
《
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第2版)
》
售價:NT$
340.0
|
編輯推薦: |
★6大实战演练完整展述
★26份刑事文书模板完美展陈
★32件刑辩案例完全展拓
|
內容簡介: |
本书主体内容架构在一纵一横两大脉络上。纵向脉络是按照刑事案件的一般流程,从刑事案件的接收一直介绍到侦查、起诉和审判直至二审各个阶段,详细介绍了团队成员在刑事案件各个阶段中如何发挥作用,其中引用了不少团队成员的经典成功案例的介绍。横向脉络是以专题的形式,重点介绍了被害人代理、死刑案件辩护以及非法证据排除和同步录音录像的审查判断等问题,这一脉络强调的是团队成员刑事案件办理的专业性。每一位团队成员都在刑事辩护案件中选择自己的专长领域,并在该领域不断研究,从而实现三级分科,为当事人提供*精准、*专业的法律服务。
|
關於作者: |
王亚林,国家一级律师,全国优秀律师,安徽省十佳律师,获全国律协"律师刑事辩护嘉奖",安徽金亚太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全国律协刑委会委员、安徽省律协刑委会主任,安徽省刑法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人大司法监督员、安徽省政府立法咨询员,安徽省政协委员、合肥市政协常委。从业三十年来办理了六百多件各类刑事案件,如阜阳市长肖作新受贿案、安徽前副省长王怀忠受贿案、越野车碾压协警案、合肥少女毁容案、薄谷开来系列案之公安副局长徇私枉法案。其中"五年六审、死囚辩无罪案"(刘明河故意杀人案)被选为中国"疑罪从无"和中美恢复人权谈判的典型案例。自2000年以来,经辩护22名嫌疑人、被告人无罪释放;17名可能被判处死刑的案件改判。发表学术论文36篇;20多篇论文获省部级以上奖项,出版专著3部。
|
目錄:
|
第一章概说
第一节刑事辩护律师的立场
第二节刑事辩护律师的内在修为与职业形象
第二章接收案件
第一节接待咨询
第二节办理委托手续
第三章律师在侦查阶段的工作
第一节与侦查机关联系
第二节会见犯罪嫌疑人
第三节申请不批捕或羁押必要性审查
第四节申请变更、解除强制措施
第五节代理申诉和控告
第六节再次接待委托人
第七节其他工作
第四章律师在审查起诉阶段的工作
第一节复制案卷材料并制作阅卷笔录
第二节会见与通信
第三节调查取证
第四节提交辩护意见
第五章律师在开庭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节复制案卷材料
第二节会见被告人
第三节调查取证
第四节出庭准备
第五节参加庭前会议
第六节辩护词的制作
第六章律师的法庭攻防技巧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发问
第三节质证
第四节法庭辩论
附一:决战在法庭记王亚林律师在一起黑社会案件庭审中的激辩
附二:决战在法庭记王亚林律师在一起重大敏感案件中的激辩
第七章律师在二审中的作用
第一节代为提起上诉
第二节复制案卷和分析一审判决
第三节开庭审理
第四节书面审理
第八章律师担任公诉案件被害人的代理人
第一节侦查阶段是否可以担任代理人
第二节在审查起诉阶段担任代理人
第三节在审判阶段担任代理人
第九章死刑案件的辩护
第一节死刑辩护概述
第二节死刑案件辩护的程序性问题
第三节死刑的法律、政策
第四节死刑案件的辩护理由
第五节死刑案件辩护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第十章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刑事辩护中的运用
第十一章贿赂犯罪辩护的困惑和出路
第十二章同步录音录像的审查与判断
附录:2000年以来办理的部分案例
|
內容試閱:
|
刑辩律师是戴着镣铐的舞者,每一个有志于专门从事刑辩业务的律师都是一个有勇气、有胆识的人。除了面对每一个律师都要面对的案源、业务能力的提升等问题之外,刑辩律师还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面临着更大的职业风险。每一次的司法变革在为刑辩律师开放一点自由空间的同时都会加上更多的职业限制。因此,刑辩律师比其他任何律师都更需要加强职业经验的交流,通过业务交流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以谋取更大的生存空间。作为一个成熟的刑辩专业团队,我们深感自己肩上有着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王亚林刑辩团队成立至今已两年有余,在这段时间里,团队成员积极进取,不断磨砺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使得我们的团队能在全国强手如林的刑辩团队中占得一席,期间的艰难自不必言,但收获也颇多。秉持"天下刑辩是一家"的理念,作为一个业已成长起来的刑辩团队,我们认为有必要将本团队成长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一是自省,二也可以为全国有志于从事刑辩业务的律师提供借鉴。
恰在此时,法律出版社发出邀约,天时、地利、人和齐备,我们再也没有理由懈怠推脱,因此,集整个团队之力总结整理了团队导师王亚林律师多年讲学和实务技巧中的精粹,也总结了很多团队其他成员的成功经验,集结成书,不敢究天人之际,但求成一家之言。
本书主要介绍王亚林刑辩团队从成立之初的单兵作战逐步走上团队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刑辩之路的历程,其中引用的每一份法律文书都是我们团队的标准格式,可以体现出我们团队的服务特色。
全书主体内容架构在一纵一横两大脉络上。纵向脉络是按照刑事案件的一般流程,从刑事案件的接收一直介绍到侦查、起诉和审判直至二审各个阶段,详细介绍了团队成员在刑事案件各个阶段中如何发挥作用,其中引用了不少团队成员的经典成功案例,如震惊全国的"骨科医生埋尸案"等。从这一脉络可以体现出我们团队服务全面、细致的特点。
横向脉络是以专题的形式,重点介绍了被害人代理、死刑案件辩护以及非法证据排除和同步录音录像的审查判断等问题,这一脉络强调的是团队成员刑事案件办理的专业性。每一位团队成员都在刑事辩护案件中选择自己的专长领域,并在该领域不断研究,从而实现三级分科,为当事人提供最精准、最专业的法律服务。
对刑辩律师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一边享受着越来越全面的职业权利保障,同时也面临着业务水平越来越强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超我们的司法工作人员,整个行业处于逆水行舟的状态。但刑辩律师的勇气和胆识一定能让我们在这样一个时代大展拳脚,打出自己的天地。我们为身处这样的时代感到兴奋和些许不安,作为这个时代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我们有责任做出自己的努力,留下自己的痕迹。
最后,本书由法律出版社垂青邀约,不胜荣幸。全书主体内容为王亚林律师讲学和实务经验的精粹,由全体刑辩团队成员共同整理编纂,共分为十二章,第一章、第八章由徐朝律师负责整理编纂,第二章、第三章、第十章和第十一章由张世金律师负责整理编纂,第四章、第五章由黄新伟律师负责整理编纂,第六章、第七章由丁大龙律师负责整理编纂,第九章由陈小梅律师负责整理编纂,朱会平律师负责本书校对整理。在此对法律出版社和各位同仁一并致谢。
三十载心血凝聚,一个刑辩律师的回馈
丁大龙律师
每一个律师都知道,当前中国的刑事辩护领域火爆异常,呼格案、聂树斌案、张氏叔侄案,一个个牵动人心的刑事大案不断刷新着各大媒体的首页,刑辩律师的曝光度远远高于其他律师,刑辩律师似乎成为了中国法治进程的缔造者和形象大使。一时间进军刑辩领域已然成为行业热点。各种类型的刑辩律师如雨后春笋,门派林立,大肆杀伐,各种刑辩"秘籍"横空出世,却鲜有人能踏踏实实反思自己的刑辩征程,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辩护方法,为年轻律师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业务指导。而这恰恰是本书存在的意义。
这是一本满含诚意的书。
王亚林律师毫不藏私,将整个刑辩团队的职业技巧和智慧和盘托出,全书没有华而不实的辞藻,只有清晰的辩护思路和实用的刑辩技能:本书开篇就介绍了接受委托前与当事人的沟通技巧,这一时段的最主要目的是通过交流推销自己,尽可能签订委托,本书中详细介绍了王亚林刑辩团队的沟通方式和技巧,其中截取团队成员模拟接待咨询场景的内容更是妙趣横生;签订委托协议后,本书内容按照刑事诉讼的程序逐步展开。
在侦查阶段,除了积极与侦查机关沟通外,律师大有可为的地方是提交变更、解除强制措施的申请,比如提交不予批捕或羁押的申请等。在这部分内容中,王律师将其刑辩团队的标准申请文书范本全部展示出来,供大家参考借鉴,充分彰显了刑辩大律师的气度。
在审查起诉阶段,本书重点介绍了阅卷的技能。阅卷是刑辩律师的基本功,所谓庭上一分钟,庭下十年功才是正理。没有充分分析案卷,再有能力的律师在法庭上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阅卷不下苦工,靠庭上哗众取宠只是成就了律师的名声,却会害苦了当事人,实属本末倒置。王亚林律师特别强调年轻律师的阅卷功夫,平时在团队技能培训中就经常对这一技能加以提点,在本书中,王律师更是将多个大案的阅卷笔录匿名摘录以飨读者。
进入审判程序后,律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围绕自己的辩护观点进行取证工作,这是刑辩律师的一个雷区,曾有不少刑辩律师在这一环节的取证过程中被追究刑事责任,不仅没能帮助当事人,自己反受牢狱之灾。王亚林律师通过三十年的执业经验,告知年轻律师怎样取证才能在有助于庭审的前提下最大可能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以身试法虽然壮烈却不明智,避免自身遭受侵害方显游刃有余,才是律师执业技能中的上乘功夫。
本书最华美最具传奇色彩的篇章当属庭审攻防一章,所有刑辩律师均认可法庭是最能体现一个刑辩律师综合素质的舞台。虽然庭下功夫如何强调也不为过,但所谓厚积薄发,"发"才是终极目标。很少有刑辩律师能做到王亚林律师这样在庭上口若悬河、有理有力,蕴剑影刀光于谈笑之间,是非曲直皆出我口,一言一行都可能左右当事人的身家性命。王律师庭审攻防的精彩程度绝不亚于拼斗沙场,其中三昧恐怕也只有刑辩从业者才能体味。是以王律师每次出庭都有大批业内行家不远千万里前来观战,本书就将王律师近年来最为惊心动魄的庭审实录进行了梳理,奉献给读者。
在二审案件的代理这一章,本书重点介绍了分析一审判决的方法。二审案件的代理相对一审案件代理有一个优势就是律师的辩护是有的放矢,可以针对一审法院的判决指定辩护思路,避免大网撒鱼做很多无用功。因此,分析一审判决是二审代理的重中之重,不可不用心学习体会,本书在这一点上给年轻律师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指导。
除了按照司法程序安排内容之外,本书还选择若干重点问题自成篇章,以期重点难点滴水不漏。这几个专题包括担任刑事案件被害人代理人、死刑案件辩护以及非法证据排除和贿赂犯罪辩护的思考。这些专题是将众多案件办理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反思提炼出来的精华,对年轻律师颇有助益。
这是一本满含忧虑的书。
王亚林刑辩团队一直秉持"天下刑辩是一家"的理念,对目前刑辩领域门派林立互相挞伐的现状深感忧虑。刑辩律师是中国律师界的先锋力量,不论是业务水平还是综合素质都处于行业前列,这样的一群人如果团结一致,精诚互助,必然力量无穷,可以成为推动中国法治进步的生力军。但如果各人自扫门前雪,甚至互相倾轧,内斗不止,则必然会耗尽这一行业的有生力量,业务水平停滞不前,最终淹没在法治进步的历史大潮中。
技能的进步会带来行业的整体进步。刑辩律师不应因观念不同、行事风格不同而互相攻击,而应团结一致、脚踏实地,立足中国刑事辩护现状,在自己的行业里做出应有贡献。王亚林律师认为,要想让刑辩从业人员团结起来,必须将重点放在刑辩技能的标准化上。因为技术无门派,标准化的刑辩技能完全可以弥合不同地区、不同风格从业者之间的差异,可以为不同的刑辩律师提供一个统一的交流平台。前辈律师应该积极回馈,对年轻律师多加提点,使得整个行业的水平得以提高,所有的从业人员可以形成一个休戚与共的共同体。
这是一本满含情怀的书。
王亚林律师从业三十年,对这一行业的艰难知之甚深,对刑辩事业的热爱使得他能在严酷的职业环境中坚守至今。这本著作凝聚了王律师三十年的职业感悟,每一章节都浸透着他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和深情。
王亚林律师认为刑辩律师的情怀首先体现在敢于"与全世界为敌"的勇气。刑辩律师选择站在国家公权的"对立面",站在"罪恶"的身边,"与邪恶为伍、为异端辩护",为公权力所难容,也为社会公众所诟病。他们面对的不是普通的个体,而是拥有权力并代表国家的公权机关和充满误解和仇恨的社会公众。但没有哪一个刑辩律师退缩求安,这是一种大写的勇气。刑辩律师选择站出来与恣意的公权抗争,面临来自不明真意的民众的围攻与谩骂,坚定捍卫着法律赋予的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尊严。站上辩护人席位的那一刻,每一个刑辩律师都是毫无畏惧的勇士。
刑辩律师的情怀还体现在对法律的尊重,于法律条文和司法实践的缝隙中拓展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为"坏人"辩护,虽与普众之见相违逆,却是站在法律的基石之上。在人们怀疑刑辩律师的动机,将其视为一群惟恐天下不乱的宵小之徒的时候,他们并没有丧失法律人对规则的尊重,专注于每一起具体案件的博弈,争取当事人权利的实现。刑辩律师,在如此风雨中,没有屈服于强力,用法律人的操守践行着法治的真义,即使风雨交加,亦能岿然不动。
而正义与良知,则是刑辩律师最大的情怀。他们在每一个个案中寻求正义的身影,坚守一些权利,争取一份自由,赢得一场公正审判,都是在为这个社会里的每一个人筑造一堵阻挡恣意公权横行的正义之墙,一堵敬畏与尊重法律的规则之墙,一堵护卫孱弱私权的良知善念之墙。刑辩律师,当是如此。
这是一本满含希冀的书。
任何一个行业都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点滴薪火代代相传才能终成燎原之势。王亚林律师认为,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是没有担当的刑辩律师,这样的律师不管个人成就如何,都不能称之为"侠之大者"。一个行业的延续和发展离不开人才的不断补充和成长,每一个有责任心的刑辩律师都应该尽自己之力帮助年轻律师尽快入门,尽快成长。王律师在编纂本书的过程中设身处地地为年轻律师考虑,程序方面的问题都尽可能地立足实务,几乎是手把手地将刑辩团队的经验传授给大家,使得每一个读者凭借这本著作都足以一窥刑辩业务的门径。王亚林律师将自己对刑辩事业担当和对年轻刑辩从业者的感情融入了这本著作,书中每一份法律文书和每一段庭审攻防都满含王律师对年轻律师的期望,期待着刑辩事业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王亚林律师是目前中国刑辩行业的领军人物之一,他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娴熟的应诉技巧、非凡的勇气、睿智的头脑以及淡泊名利的心态。从执业至今,他秉持着对刑辩事业的热爱,对公平正义的渴求,在这一个艰难的领域埋头耕耘三十年。三十年间,王律师夙兴夜寐,殚精竭虑,用无数心血成就了自己的一番刑辩事业,这份事业也成就了今天的他。如今他的事业已步入 "而立之年",在这样一个时期,他能沉下心来做一个反思和小结,将自己的心血加以沉淀和提炼,以回馈这一份他深爱的事业,其厚其重自不待言。
这必将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