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活下来了(直木奖作者西加奈子,纪实性长篇散文佳作 上市不到一年,日本畅销二十九万册)
》
售價:NT$
296.0

《
数学分析原理(第二卷)(第9版)
》
售價:NT$
403.0

《
陈寅恪四书
》
售價:NT$
1469.0

《
汉密尔顿关于制造业的报告
》
售價:NT$
347.0

《
开放科学:人工智能时代的呼唤
》
售價:NT$
505.0

《
武器化的知识:国联、自由秩序和软力量的使用
》
售價:NT$
403.0

《
大马士革:刀锋下的玫瑰(方尖碑)
》
售價:NT$
607.0

《
造脸:整形外科的兴起(医学人文丛书)
》
售價:NT$
398.0
|
內容簡介: |
在西方世界,对客观性的征服是一块理论重地,它颇具英雄色彩,给客观性这一可疑的称谓重新提供方向。哲学致力于思考其可能性;它保证了科学的成功是可证实的;古典绘画注定要热切地专注于其再现,在那里寻觅真实物的错觉。
本书通过对中国美学与画论的探讨,还原对非-客体的思考,在科学和哲学之外,探寻到一条切近本体之思的进路。
|
關於作者: |
朱利安,巴黎德尼斯狄德罗大学(巴黎第七大学)哲学与汉学教授,当代思想研究所主任。其著作被译成德、意、西、英、汉、越、俄等二十多种语言。
译者简介:
张颖,1979年11月生于山东,200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文艺研究》副编审。研究方向为法国现代美学。译著有《思想的想象:图说世界哲学通史》。
|
目錄:
|
序言1
格局与文献7
第一章 有无之间13
第二章 画之基底40
第三章 惚兮恍兮63
第四章 大象无形96
第五章 草图理论128
第六章 虚与实161
第七章 不即不离193
第八章 离形得似223
第九章 山水精神256
第十章 画中真理293
第十一章 外观内思324
第十二章 画非描画360
第十三章 墨与笔,形与色391
第十四章 画写什么?423
第十五章 象:画化,画生460
附图:中国画作品489
|
內容試閱:
|
这种意向性之“意”也是画笔之“意”(“笔意”),因为对生命冲动的传达是通过运笔实现的:因此,“笔迹不混成谓之疏,疏则无真意”;“墨色不滋润谓之枯,枯则无生意”(郭熙,第18页)。非但如此,这种意向性及能量流动之“意”,同样(egalement)被用在成功创作的花卉画上,被认为是抓住了它们的“生意浮动”特征(参见赵孟頻,《中国画论类编》,第92页;米芾,《宋人画论》,第129页,第155页)。不过,关于山或风景,更加普遍的说法还(egalement)有:“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郭熙,第13页);因为只有在“其体浑然相应”之时,才会有“山之美意足矣”(同上,第18页)。凝视(画中)风景的人无法穷尽风景,只有极目难穷,才会开始获取远处山峰的“意味”(唐岱,《画论丛刊》,第248页)。
如果说希腊人能够处理植物灵魂,抑或古典时期的我们能够处理动物灵魂(“动物精气”仍经常出没在笛卡尔医学里),甚或今天的人们常说起“事物灵魂”:“那么无生命的物,你们是否拥有一个灵魂?”等等——在上述例子里,“灵魂”往往只在一种扩展义、第二义上被领会,否则仅在模糊的隐喻意义上被理解,透过这常见的不严密的表达,所暗示出的无非是一种被侵蚀的、不停遭到科学扼杀的智性。在科学榨干了世界所由来的沟通性的激奋之后,由诗人来对它进行人格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