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你长大之前必读的66本书: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

書城自編碼: 302386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童書外國兒童文學
作 者: 查尔斯·兰姆,玛丽·兰姆 著;萧乾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020120307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6-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54页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0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商业银行担保管理实务全指引
《 商业银行担保管理实务全指引 》

售價:NT$ 658.0
信风万里:17世纪耶稣会中国年信研究(全二册)
《 信风万里:17世纪耶稣会中国年信研究(全二册) 》

售價:NT$ 811.0
青铜之美 国宝里的中式美学
《 青铜之美 国宝里的中式美学 》

售價:NT$ 806.0
海外中国研究·朱熹的思维世界(增订版)
《 海外中国研究·朱熹的思维世界(增订版) 》

售價:NT$ 653.0
汗青堂丛书147·光明时代:中世纪新史
《 汗青堂丛书147·光明时代:中世纪新史 》

售價:NT$ 388.0
能成事的团队
《 能成事的团队 》

售價:NT$ 510.0
现代无人机鉴赏(珍藏版)
《 现代无人机鉴赏(珍藏版) 》

售價:NT$ 356.0
汗青堂丛书·晚清风云(4册套装):帝国的切口 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 太平天国运动史 冲击与回应
《 汗青堂丛书·晚清风云(4册套装):帝国的切口 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 太平天国运动史 冲击与回应 》

售價:NT$ 1948.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68
《 世界名著好享读 第一辑 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 》
+

NT$ 125
《 笑猫日记--青蛙合唱团 》
+

NT$ 222
《 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作家出版社全新出版 新课标必读 余秋雨寄语 梅子涵作序推荐 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 》
+

NT$ 291
《 莎士比亚戏剧故事 》
+

NT$ 149
《 世界文学经典文库(青少版)莎士比亚故事集-携手“冰心奖”获奖者;特邀一流童书设计师;精选护眼环保纸;打造性价比最高童书;丰富青少年知识的同时帮助青少年面对社会各种负面影响。 》
+

NT$ 188
《 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上海世图--名著典藏 英文全本 英国戏剧卷,总销售册数突破300万册!!!) 》
內容簡介:
这部故事集于1807年在伦敦以两卷本的形式出版,副标题是专为年轻人而作,是世界公认的非常优秀的少年读物。近两个多世纪以来,许多卓越的莎士比亚学者、著名的莎剧演员,以及千千万万喜爱莎剧的读者,Z早都是通过这部启蒙性的著作而入门的。它确实是研究莎剧这座宝山与广大读者之间的一座宝贵的桥梁。
關於作者:
查尔斯兰姆(17751834)是著名英国散文家,是与蒙田并列的具有世界声誉的随笔大家。他与姐姐玛丽兰姆(17641847)合写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原是为英国儿童写的通俗读物,现已成为全世界莎剧初学者必读的入门书。
目錄
原序001
暴风雨001
仲夏夜之梦012
冬天的故事024
无事生非035
皆大欢喜047
维洛那二绅士061
威尼斯商人072
辛白林086
李尔王098
麦克白112
终成眷属123
驯悍记134
错误的喜剧145
一报还一报157
第十二夜 或名 各遂所愿171
雅典的泰门185
罗密欧与朱丽叶197
哈姆莱特212
奥瑟罗226
太尔亲王配力克里斯239
內容試閱
关 于 本 书


把深奥的古典文学作品加以通俗化,让本来没有可能接近原著的广大群众得以分享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打破古典文学为少数人所垄断的局面,并在继承文学遗产方面,为孩子们做一些启蒙性的工作,这是多么重要而有意义的事啊!确实也有些人写过这类通俗读物,然而能做到通俗而不庸俗,并且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却如凤毛麟角。究其原因,这里显然存在着这样一个矛盾,即能的不一定肯,肯的又不一定能。换句话说,对古典文学造诣高深、文笔好的作家未必这样甘为孺子牛,步下大雅之堂来从事这种普及工作,而热心人又往往不能胜任。此外,向儿童普及,除学识及文笔之外,还须关心孩子们的成长。这就无怪乎杰出的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17751834年)和他的姐姐玛丽兰姆(17641847年)1807年所合写的这部书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一个独特的位置了。
流传下来的莎士比亚诗剧共三十七个即喜剧十四个,悲剧十二个,历史剧十一个。他们姐弟从中选了二十个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把它们改写成叙事体的散文。其中,六个悲剧(即《李尔王》《麦克白》《雅典的泰门》《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和《奥瑟罗》)是由查尔斯兰姆执笔的,其余十四篇是玛丽兰姆改写的。1806年,也就是他们动手写此书那年的六月二日,玛丽在给撒拉斯托达尔特的信中描绘了姐弟二人写此书的情景:我们俩就像《仲夏夜之梦》里的赫米娅和海丽娜那样合伙用一张桌子
(可是并没坐在同一个垫子上),我闻着鼻烟,他呻吟着,说实在写不出来。他总是这么说着,直到写成了又觉得还算过得去。
这两位改编者从一开始就为自己树立了一个颇高的目标:要尽量把原作语言的精华,糅合到故事中去。同时,为了保持风格的统一,防止把莎剧庸俗化,他们在全书中尽可能使用十六七世纪的语言。
兰姆姐弟这部作品的成功,首先在于他们对莎剧都有深湛的研究,两人写得一手好散文,并且具有孩子的眼睛和孩子的心。他们两人对莎士比亚时代的语言和文学都很熟悉。查尔斯写过《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剧作家的作品范式》(1808年)、《论莎士比亚的悲剧》(1811年)等论文。同时,儿童文学在他们的全部著作中占有相当位置。他们合著过《儿童诗歌集》(1805年),玛丽写过《列斯特夫人的学校》(1808年),查尔斯写过《红星王和红星后》(1805年)。此外,查尔斯还曾把希腊史诗《奥德赛》也改编成故事。自然,他的主要作品仍然是《伊利亚随笔》(1823年),那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初的浪漫主义范例之一,是用讽刺和感伤的笔调揭露资产阶级社会的矛盾的。
兰姆姐弟出身寒苦。他们的父亲约翰兰姆给伦敦的一个律师当仆役。查尔斯由于口吃,没读过大学,在东印度公司当了三十三年的小职员。玛丽还靠揽些针线活计贴补家用,不幸的是她曾精神失常。查尔斯本人也曾一度进过疯人院。
在改编时,他们以莎剧中所包含的品质教育为经自然是按照当时英国的标准,以原作那晶莹如珠玉的诗句为纬。他们紧紧抓住这两个关键。在处理每个诗剧的时候,他们总先突出主要人物和他们之间的矛盾,略掉次要的人物和情节,文字简练,有条不紊。在《威尼斯商人》中,作者开门见山地把安东尼奥和夏洛克之间的矛盾冲突摆了出来。《哈姆莱特》不是像原剧那样先由次要人物出场来烘托,而是马上把悲剧的核心展示出来。在《奥瑟罗》中,作者抓紧了悲剧的每一环节,把一个错综复杂的心理过程刻画得简洁有力,层次分明。
由于作者善于整理、选择、剪裁、概括,每个故事的轮廓都是清楚、鲜明
的。他们虽然很注意简练,然而为了帮助读者对剧情理解得透彻些,在《哈姆莱特》中却不惜使用一些篇幅去说明王子为什么不马上替他父亲报仇。全书虽然严格尊重原作,为了适应读者的生活经验,在《太尔亲王配力克里斯》中,却把玛丽娜被卖做妓女那段,隐约地用被卖做奴隶一笔带过。这些都说明他们时刻记住这部作品是为谁而写的,懂得照顾年轻读者所具备的条件和特殊的需要。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一位伟大的剧作家和卓越的人文主义的代表。恩格斯曾指出,文艺复兴是人类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进步的革命。莎士比亚生活在中世纪的封建制度正在土崩瓦解、新兴的资产阶级开始上升的大转变时代。一方面中世纪以神为中心的愚昧的世界观正在消亡,另一方面资产阶级的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世界观正在深入人心,人文主义在社会文化思潮中日益占统治地位。人文主义反对封建的社会关系及伦理观念,诸如包办婚姻及禁欲主义,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社会关系及伦理概念,诸如恋爱自由和世俗的幸福。它提倡人道以反对神道,提倡人权以反对绝对君权,提倡个性解放以反对宗教桎梏。从莎剧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伟大的作家在四百多年前所反映的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英国生活。他大胆地批判了封建制度的黑暗与残酷,强烈地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在欧洲文化史上,他是起过很大进步作用的一位巨人。
在莎士比亚故居里,至今还陈列着一些这位作家的遗物,然而关于他的生平,我们知道的却很少。只晓得他出生于英国中西部沃里克郡艾冯河畔的斯特雷福。他父亲是个商人。他没受过高深的教育,在文法学校里念了几年拉丁文、希腊文和一些中世纪烦琐哲学后,十五岁上他父亲就破产了。家道中落后,据说他当过肉店学徒,教过书;还传说他因潜入大地主庄园去猎鹿,受到追缉,因而被迫逃往伦敦。
1585年到伦敦后,他最初给赴剧院看戏的绅士们照看马匹。后来他当上了演员演一些配角,1590年左右才开始写作。当时的文坛是由一小撮贵胄学者所垄断。一个成名的剧作家曾以轻蔑的语气嘲笑他那样一个粗俗的平民居然也敢同高尚的天才来比高低。1599年,他参加了伦敦著名的环球剧院,还常作巡回演出。1612年他回到故乡隐居,1616年溘然去世。
莎士比亚生前并没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版。他的第一个剧本集是在他死后七年才问世的。目前流传下来的三十七个诗剧、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和两首长诗仅仅是他的全部作品的一部分,其余的都已散佚了。在中世纪口头文学的影响下,他广泛地采用了动人的传奇故事,通过几百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把他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会,生动而深刻地表现出来。在《哈姆莱特》一剧中,作者通过王子对伶人甲的一段谈话,道出他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太平淡了也不对,你应该接受你自己的常识的指导,把动作和语言互相配合起来,特别要注意这一点:你不能越过常规,因为任何过分的表现都是和演剧的原意相反的。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

兰姆姐弟这里改写的二十个故事,都属于悲剧和喜剧两种。直到二十世纪初叶,另一位著名的英国作家奎勒库奇(18631944)才把历史剧也选编成故事集。从莎士比亚的创作过程来看,他早期写的多是喜剧当时他对生活满怀信心,作品充满浪漫气息。英国刚击败入侵英吉利海峡的西班牙无敌舰队,举国欢腾。年轻的莎士比亚受这种乐观情绪感染,对现实赞美多于嘲讽,对人生肯定多于批判。他的悲剧写于晚期,这是由于他对现实生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政局的动荡不安,社会的矛盾重重,封建势力的余威,金钱在人与人之间所起的破坏作用等等,都使他头脑更加清醒,对生活的认识更加深刻。根据他的观察和剖析,在剧本中对现实进行
了更多、更尖锐的批判。所以一般说来,他的悲剧写得更为深刻。
本书这二十个故事,大部分都涉及男女间的恋爱这个主题。这是因为在欧洲反封建的斗争中,婚姻自由的斗争是表现得较为集中,也是较为尖锐的一面。同时我们还能通过这些爱情故事,看到莎士比亚所揭露的当时政治、社会生活的丑恶面。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出戏描写的就是一对青年男女为了爱情的理想而对阻碍他们结合的封建制度所进行的坚决斗争。在这个悲剧中,莎士比亚有力地控诉了封建社会对爱情自由的扼杀,谴责了家族间世世代代所结下的无原则的宿仇,批判了中世纪僧侣统治下的禁欲主义,同时也歌颂了青年一代真挚热烈、坚贞不屈的感情。《辛白林》揭露了无赖流氓阿埃基摩对一个美满婚姻的破坏。《冬天的故事》对国王里昂提斯的昏聩多疑、专横跋扈进行了批判。在《一报还一报》中,我们看到了社会的混乱,道德的沦丧。犯罪的人飞黄腾达,正直的人负冤含屈;十恶不赦的也许逍遥法外,一时失足的反而铁案难逃。莎士比亚在此作中无情地揭露了当时法律的虚伪性。
《威尼斯商人》所反映的图景就更为广阔,它所揭示的矛盾也更为重大尖锐了。这个故事中的正面人物安东尼奥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势力的商人,反面人物夏洛克一方面是个残酷凶恶的高利贷者,另一方面又是个在民族问题上受歧视的犹太人。他们之间展开的是一场严酷的斗争。它反映了专制王权统治下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之间的联盟,安东尼奥代表的是促使资本主义发展的进步力量;剧本批判了光剥削不生产的封建生产方式的旧式高利贷者铁石心肠的吸血鬼夏洛克。马克思和列宁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曾多次运用《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和事件来揭露资产阶级玩弄法律条文来对工人进行剥削。在这个戏中,莎士比亚接触到一个极为重大的课题:金钱。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我们时常可以读到他对金钱的谴责。在《辛白林》中,他说:让一切金银化为尘土吧!只有崇拜污秽的邪神的人才会把它看重。罗密欧去买毒药的时候,对那个卖药的人说:这是你的钱,这才是害人灵魂的更坏的毒药,在这万恶的世界上,它比你那禁售的毒药更会杀人。泰门在倾家荡产、尝到人世炎凉之后,对金钱发出了诅咒:这东西,只
那么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这个戏从金钱关系直接批判到社会罪恶,是莎士比亚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有力控诉。马克思认为《雅典的泰门》绝妙地描绘了货币的本质。①
这些故事的背景大部分不在英国。这里有丹麦国王,希腊贵族,摩尔将军和意大利绅士。其实,作品里所反映的都是莎士比亚同时代的社会政治生活的现实。这是因为伊丽莎白王朝的官府对思想控制得非常严厉,镇压手段也极残酷,轻则割掉舌头,重则处以绞刑。像《哈姆莱特》这出戏,就是借丹麦的历史题材来反映当时英国宫廷的荒淫无耻和为了争夺王位而展开的一场尖锐残酷的斗争,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新旧交替的社会矛盾。《一报还一报》是十六七世纪初叶英国社会生活的缩影。在《麦克白》中,作者赤裸裸地揭露出一个暴君的疯狂和凶残。《李尔王》反映的是宫廷生活中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揭露了王室成员的贪婪和自私。国王李尔在暴风雨中才想到了民间疾苦。环绕着《奥瑟罗》这个描写黑皮肤的摩尔人由于莫须有的怀疑而杀害了心爱的妻子的悲剧,莎士比亚提出了两个关于民族的重大问题。故事一开始,作者就以赞美的心情叙述了白种人苔丝狄蒙娜如何战胜了元老院的反对,同勇敢而品质高贵的摩尔人奥瑟罗结了婚,并且甘愿放弃舒适的闺房生活,陪他一道出征塞浦路斯。这个勇敢的女子既冲破了种族的界限,又砸碎了封建婚姻的枷锁,是一位双重叛逆的女性。从毒辣阴险的伊阿古的行径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呢?尽管黑脸将军由于轻信谗言而受骗上当,杀妻之后又自戕,他是光明磊落的;而白种人伊阿古则比毒蛇更为阴险毒辣。

莎士比亚是在英国产业革命开始之前一百六十年左右从事创作的,他
比马克思早出生两个半世纪。他的世界观是超不出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范畴的。这就是说,他同情人民,怜悯人民,但并不认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他的生活理想是个性解放、自由、平等、博爱等,但是资产阶级自由即使在初期形式下,本质上也是消极的只是为了摧毁封建主义的枷锁,摆脱神权的控制;他所要求的只是资产阶级的自由,而资产阶级的自由就意味着对无产阶级的奴役买卖和雇佣的自由。他看到了他所生活的社会的丑恶,然而他并不想去推翻它。《威尼斯商人》中的女律师鲍西娅在公堂上一再宣称威尼斯法庭执法无私,把威尼斯的法律说成是绝对公道。她所强调的是地地道道的资产阶级法治精神。她还宣扬了所谓基督教的宽恕之道。她并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否定那时的商业准则和法治思想。
尤其在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中,在描绘现实生活时是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的。在《皆大欢喜》中,亚登森林俨然成了个世外桃源。在故事煞尾处,那个篡位的公爵原想到亚登森林去杀害他的哥哥。可是天意安排,他碰上了一个修道士。经修道士那么一劝,公爵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表示要把公国还给他哥哥。这里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的逃避。
莎士比亚在戏剧中创造了一些大胆反抗的女性,但是《终成眷属》中的海丽娜虽然为了爱情而奋斗,对封建等级制度进行了斗争,她的形象却是软弱的,缺乏女性尊严的。甚至苔丝狄蒙娜在丈夫的淫威下,也表示了屈从。奥瑟罗据以杀害妻子的荣誉感,完全是封建制度下夫权思想的残余,因而他才在怀疑妻子不贞时,认为理所当然地有权处死她。
哈姆莱特王子在独白中,对当时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表示了深切的抗议和谴责。他认为丹麦和全世界都是一座监狱,他想改造现实,重整乾坤;然而到头来他只能提出问题,却找不到解答,因为这位王子以及创造他的剧作者莎士比亚看不到群众的力量,也反对革命暴力斗争,他只能幻想在一位开明君主的统治下,自上而下的改革。
有些故事中还出现一些精灵或鬼魂。十六七世纪的英国距离中世纪还不远,科学还未昌盛到使剧作家及读者能够全部摆脱这类超现实的东
西。另一方面,莎士比亚这样安排也有意识地行使诗人的特权,是从艺术效果出发的。例如他在《哈姆莱特》中就用鬼来渲染悲剧的阴森气氛,在《仲夏夜之梦》中,又用仙王仙后来把读者引入一个芬芳灿烂的童话世界中去。

这部故事集是1809年1月以两卷本的形式出版的,副标题是:专为年轻人而作,出版人是当时进步的宪章派作家威廉高德汶。出书后,不但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大人们也竞相购阅,所以第一版很快就销售一空。一个半世纪以来,许多名画家如威廉哈卫(1831年)、约翰吉尔勃特(1866年)、阿瑟拉康姆(1899年)和希兹罗宾逊(1902年)都曾为此书画过插图。这个故事集曾被译成几十种文字。一百六十多年来,多少卓越的莎士比亚学者、著名的莎剧演员,以及千千万万喜爱莎剧的读者,最早都是通过这部启蒙性的著作而入门的。它确实是莎剧这座宝山与广大读者之间的一座宝贵的桥梁。
远在1903年(即光绪二十九年),上海达文社就曾出版过此书的中译本,题名《澥外奇谭》,译者未署名;次年林纾(琴南)和魏易又出过一个合译本,题名《神怪小说:吟边燕语》。后来国内还陆续出版过几种英汉对照的《莎士乐府本事》。这些都早已绝版了。目前这个译本根据的是牛津大学出版社印行的《查尔斯及玛丽兰姆诗文集》,编者是托马斯赫金生。为了阅读便利,全书段落是按照伦敦华德洛克书店的彩色插图本重分的。
译者在动手翻译时,本想把它译得尽量上口些,然而结果却距离这个理想很远。主要的原因自然是本人能力不逮,可是原作有意识地充分使用十六七世纪的语言这个意图,也为翻译工作造成了些困难。为了便于读者理解,译者在不致损害原作的前提下,曾在个别地方作了些字面上的改动。此译本出版于1956年7月,原名《莎士比亚故事集》。次年又重印了一版,在书名上加了戏剧二字,以免误会为莎士比亚写的或关于他的故
事。译者诚恳地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指正,以便日后把它进一步修改得流畅些。
在翻译过程中,主要参考了朱生豪的那套较完整的译本,个别地方曾参照了曹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日本坪内逍遥的译文。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原剧,全书篇目及人物均采用朱译的译名。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朱译新校本对原译专用名词的音译方面作了较大的改动。我们也根据新校本重新统一了一下。
本书采用了九幅英国著名绘画大师约翰吉尔勃特等人的生动逼真的插图,它们具有极高的欣赏性和收藏价值。
原作者在《序言》一开头就指出,这部作品是作为年轻读者研究莎剧原作的初阶而写的。这当然也是中译本的旨趣所在。

萧 乾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