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迷人的化学(迷人的科学丛书)
》
售價:NT$
653.0
《
宋代冠服图志(详尽展示宋代各类冠服 精美插图 考据严谨 细节丰富)
》
售價:NT$
398.0
《
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
》
售價:NT$
254.0
《
养育不好惹的小孩
》
售價:NT$
352.0
《
加加美高浩的手部绘画技法 II
》
售價:NT$
407.0
《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售價:NT$
398.0
《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售價:NT$
857.0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NT$
602.0
|
內容簡介: |
经济社会技术、信息等变化所产生的复杂性,会使传统刑法的边界与功能发生改变。近些年我国经济犯罪的法律适用中疑难问题频现,有些对传统刑法观念与刑法理论产生巨大挑战。本书以"总论-分论"的框架结构展开。总论部分是从法定犯视角,考察经济犯罪的案件特征和司法实务难题,分析经济犯罪引发的刑法观念变革;之后探讨了经济犯罪的刑事政策、经济犯罪刑罚配置的改革方案、经济刑法的解释、经济犯罪民刑交叉问题的处理等热点问题;此外,在经济刑事司法改革与完善命题下,探讨了经济犯罪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问题;在分论部分,则结合新型案例、典型案例,从个案、类案的角度探讨经济犯罪法律适用的疑难问题。
|
關於作者: |
毛玲玲,北京大学刑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主要为金融证券犯罪等经济犯罪与刑法适用问题。在《中外法学》《法学》《政治与法律》《上海金融》等核心法学与金融期刊独立发表专业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著有《金融犯罪的实证研究》《证券市场刑事责任研究》《公司刑事责任比较研究》等专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等多项课题;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等奖项。多次担任上海电视台、上海交通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法治栏目的嘉宾,在《法制日报》等报刊上就社会热点案件发表专业观点。
|
目錄:
|
前言
第一章经济犯罪的概念演变与范围
第一节经济犯罪的概念演变
一、从萨瑟兰的白领犯罪说起
二、经济犯罪的概念演变
三、我国经济犯罪概念的不同观点
第二节经济犯罪的法律经济学、伦理学分析
一、经济犯罪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二、经济犯罪的伦理学分析
第二章经济犯罪的表现与特征
第一节经济犯罪的表现与特征
一、经济犯罪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经济犯罪派生其他犯罪与社会不轨
三、经济犯罪破坏健康的经济伦理秩序
四、经济犯罪集聚社会风险,引发其他社会问题
第二节经济犯罪案件的特征
一、经济犯罪中的新问题层出不穷,法律认识不足
二、经济犯罪案件的法律辩护反击能力较强
三、经济犯罪的追赃与境外缉捕是重要的课题
第三章法定犯视角下的经济犯罪
第一节法定犯视角下经济犯罪的刑事立法
一、法定犯视角下经济刑法的风险控制功能
二、法定犯视角下经济刑法立法技术的变革
三、法定犯视角下经济刑法立法模式的讨论
第二节法定犯视角下经济犯罪的司法实务难题
一、经济犯罪非法占有目的要件的界定与认定
二、经济犯罪涉案数额的认定
三、经济犯罪刑事惩治的范围认定
四、经济犯罪被害人诉求的处理困难
五、经济犯罪的退赃、追赃问题
第三节法定犯视角下经济刑法的刑法观念变革
一、近年经济犯罪的态势与影响
二、经济犯罪与刑法谦抑主义
三、经济犯罪与刑事司法的能动作用
四、经济犯罪控制与刑事一体化理念的确立
第四章经济犯罪与刑事政策
第一节经济犯罪的刑事政策
一、刑事政策理念
二、我国经济犯罪刑事政策的相关观念
三、我国经济犯罪刑事政策的表现
四、完善我国经济犯罪相关刑事政策的设想
第二节经济不法行为的犯罪化问题
一、经济不法行为犯罪化处置的困境
二、经济不法行为刑事惩罚的适度性
三、经济不法行为刑事惩罚标准的明确性
四、经济犯罪刑事可罚性的判断
第三节经济犯罪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一、转型社会的社会特点
二、经济犯罪的前形态经济不法行为的规制
三、经济犯罪的有效防控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四、经济不法行为非刑事制裁方式的制度安排
第四节经济犯罪的刑事审判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一、宽严判断标准的思考
二、经济犯罪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落实
第五节涉众型经济犯罪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一、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相关特征
二、涉众型经济犯罪妥善处置的困难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涉众型经济犯罪刑事司法中的适用
第五章经济犯罪的刑罚问题
第一节经济犯罪刑罚的轻缓化潮流
一、经济犯罪刑罚的轻缓化趋势
二、经济犯罪刑罚违背刑罚轻缓化潮流的表现
三、经济犯罪刑罚轻缓化的讨论
四、经济犯罪刑罚轻缓化的实现条件
第二节经济犯罪的死刑问题
一、经济犯罪死刑适用的争议
二、经济犯罪免死论断的依据讨论
三、经济犯罪死刑观念的转变
第三节经济犯罪的财产刑问题
一、经济犯罪中罚金刑的适用
二、罚金刑执行中的问题与解决
三、罚金刑的改善方案
四、经济犯罪没收财产刑的适用
五、经济犯罪没收财产刑适用的争议
六、刑事案件中财产执行的完善措施
第四节经济犯罪刑罚配置的改革方案
一、经济犯罪死刑的削减方案
二、经济犯罪自由刑的轻缓方案
三、经济犯罪财产刑的改善方案
四、经济犯罪单位犯罪的刑罚完善方案
第六章经济犯罪与刑法解释
第一节经济犯罪的解释问题概述
第二节经济犯罪与犯罪构成理论
一、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争论状况
二、开放的犯罪构成要件的提出
三、经济犯罪的司法自由裁量与开放的构成要件
第三节经济犯罪的罪状设计与刑法解释
一、经济犯罪概括式的罪状设计
二、经济犯罪罪状的兜底条款与行政处罚要件
三、经济犯罪罪状的解释
第四节经济犯罪刑法解释的特殊之处
一、经济犯罪刑法解释的常情、常识、常理
二、经济犯罪刑法解释的特殊内容
三、经济犯罪刑法解释的价值判断
第七章经济犯罪民刑交叉问题
第一节经济犯罪的认定标准与民刑交叉问题
一、经济犯罪的认定标准的讨论
二、经济犯罪民刑交叉法律适用问题的不同观点
第二节经济犯罪民刑交叉案件的适用规则
一、经济犯罪民刑责任的独立判断准则
二、经济犯罪民刑责任的不可替代原则
三、经济犯罪民事责任的优先承担原则
第三节经济犯罪民刑交叉关系的处理
一、经济犯罪民刑交叉案件中法律关系的认识
二、经济犯罪民刑交叉案件处理的系统理念
三、经济犯罪民刑交叉案件执行程序的协调
第四节经济犯罪中民刑交叉案件的程序问题
一、民刑交叉案件是否分案审理
二、是否中止民事案件的审理
三、民刑交叉案件中受害人的确定与权益保护途径
四、经济犯罪中民刑交叉案件的常见类型
第五节经济犯罪民刑交叉案件中民事责任的认定
一、被害人无过错的案件中民事责任的处理
二、内外勾结型刑事犯罪中民事责任的处理
三、假借他人名义实施诈骗犯罪民事责任的处理
四、盗用他人名义实施犯罪的民事责任的处理
第六节经济犯罪民刑交叉案件的合同效力问题
一、民刑交叉案件中合同效力确认的不同观点
二、民刑交叉案件中涉及他人的合同的效力认定
三、民刑交叉案件中犯罪目的与相关合同效力的确认
第八章经济犯罪刑事司法的改革与完善
第一节经济犯罪刑事司法中的困难与新课题
一、经济犯罪中的证据与程序要求
二、经济犯罪中的涉案财产与赃物处置问题
三、经济犯罪中的限制出境与境外缉捕
四、经济犯罪受害人的损害救济途径
第二节经济犯罪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
一、经济犯罪相关行政认定的范围
二、行政认定在经济犯罪处理中的作用
三、行政认定在经济犯罪刑事司法中的适用误区
四、行政认定在经济犯罪刑事认定中的完善
五、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实体、程序衔接
第三节经济犯罪的司法合作机制
一、经济犯罪执法行动中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合作与区域合作
二、经济犯罪执法行动的国际司法合作
第九章经济刑法的发展经验与域外启示
第一节经济刑法的发展经验与域外启示
一、经济刑法的发展经验
二、德、日不同的经济犯罪内涵对我国的启示
三、附属型经济刑法立法模式的启示
四、经济犯罪中刑罚配置的启示
第二节德国经济犯罪防控与惩治的经验
一、德国经济犯罪刑事立法的演变
二、德国经济刑法实体与程序机制的演变
三、德国针对经济犯罪的机构改革
第三节美国经济犯罪防控与惩治的经验
一、美国经济犯罪的特点
二、美国经济犯罪防控与惩治的执法经验
三、美国经济犯罪防控与惩治中对网络犯罪的重视
第十章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
第一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概述
一、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概述
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案件特点
第二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法律适用中的疑难问题
一、明知故意的认定问题
二、共同犯罪人的范围确定问题
三、犯罪金额的计算问题
四、罪名的选择适用与执法标准的统一性问题
第三节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犯罪
一、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犯罪案件的情况
二、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犯罪中行政违法与刑事违法的衔接问题
三、相关案件法律适用中的问题
第四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相关案例
一、案例:三鹿奶粉事件
二、案例:染色馒头事件
三、案例:地沟油案件
第十一章金融犯罪
第一节涉货币犯罪
一、伪造型货币犯罪的概况
二、货币相关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考虑
三、案例:涉伪造型货币犯罪案件的罪名适用
第二节涉信用卡犯罪问题: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
一、恶意透支行为入罪的争议
二、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法律适用问题
三、案例:透支本金产生费用的处理
四、案例:透支本金的计算与定性
第三节信用卡权益受损与罪名争议:盗窃罪与信用卡诈骗罪的适用
一、信用卡权益受损与罪名争议
二、案例:窃取邮件并激活信用卡使用的行为定性
三、案例:出售银行卡后挂失并取款的行为定性
四、案例:未激活信用卡的刑法性质
第四节涉贷款犯罪
一、涉贷款犯罪概况
二、骗取贷款罪与贷款诈骗罪的区分难题
三、小额贷款公司的身份问题
四、案例:骗取贷款罪的适用
五、案例:有担保的贷款行为能否构成贷款诈骗罪
六、案例:骗取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的刑事认定
第五节涉票据犯罪
一、票据诈骗犯罪概况
二、案例:票据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证明
三、案例:票据中介与非法集资的界限
四、案例:票据中介现象与非法经营罪的适用
第六节涉保险犯罪
一、涉保险犯罪概述
二、保险诈骗犯罪的新情况
三、保险诈骗犯罪预防与控制措施的思考
四、案例:骗取信用保证保险以获得贷款行为是否认定为保险诈骗罪
第七节证券犯罪
一、证券违法的执法状态以及执法衔接
二、证券刑事责任的重点类型:内幕交易违法犯罪
三、案例:证券犯罪新手法与兜底条款的运用汪建中案
四、案例:内幕信息及其知情人范围李启红案
五、案例:利用未公开信息从事交易案
第八节逃汇罪
一、逃汇罪概况
二、外汇制度的变化与外汇犯罪问题上海自贸区相关犯罪分析
三、案例:转口贸易中虚假提单是否能够证明逃汇行为
四、案例:逃汇行为危害性的分析角度
第十二章集资犯罪
第一节集资行为的刑事管制情况
一、集资行为的刑事管制路径
二、集资行为刑事管制的特点
第二节集资行为刑事管制的困境
一、集资行为刑事管制的法律效果困境
二、集资行为刑事管制的社会效果困境
第三节集资行为非刑事管制的方案及分析
一、方案一:法律松绑
二、方案二:改变融资方式
三、方案三:纳入证券监管体系
第四节集资行为刑事管制的合理构建
一、集资行为刑事管制的制度逻辑
二、集资行为刑事管制的核心内容
第五节刑事管制模式下的正当抗辩事由
一、集资行为法定出罪抗辩事由的配置
二、惩治欺诈性的吸纳资金行为
第十三章涉税犯罪
第一节税制理念的变化与税收犯罪的轻缓化
一、涉税犯罪概述
二、逃税罪刑事立法的变化
三、税制理念的变化与逃税刑事责任的轻缓化
第二节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法律适用
一、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主观罪过的证明
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数额的认定
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的损失数额计算
第十四章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第一节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概述
一、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概况
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
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司法处置的程序问题
第二节侵犯著作权犯罪
一、侵犯著作权犯罪案件概况
二、侵犯著作权犯罪法律适用问题
三、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刑法保护的新问题
四、私服外挂侵权的司法适用问题
五、私服外挂刑事案件的典型案例与法律适用
六、案例:网络传播行为的认定
第三节侵犯商业秘密犯罪
一、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法律适用的困难状况
二、案例:商业秘密的认定与数额计算
第十五章走私犯罪
第一节走私犯罪概述
一、走私犯罪案件概况
二、走私犯罪刑事立法与法律适用难题
三、走私犯罪量刑情节的认定问题
四、走私犯罪犯罪形态与犯罪数额的认定问题
第二节走私犯罪的新型问题
一、案例:空姐代购案
二、案例:逃税是否构成走私犯罪的性质认定
第十六章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一节扰乱市场秩序罪概况
一、扰乱市场秩序罪案件概况
二、扰乱市场秩序罪的主要特点
三、扰乱市场秩序罪的司法问题
第二节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一、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概述
二、案例:雪碧汞中毒事件
三、案例:记者报道与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四、案例:记者职业报道权、普通公民监督权与犯罪之间的边界
五、案例:纸箱馅包子假新闻事件
六、案例:互联网或自媒体中的损害商业信誉事件
第三节虚假广告罪
一、虚假广告罪概述
二、案例:电视台被控虚假广告罪案
三、案例:虚假医疗广告罪案
第四节合同诈骗罪
一、合同诈骗罪的构成
二、合同诈骗罪的此罪与彼罪
三、案例:合同诈骗罪中刑事被害人的认定与财物归属
四、案例:涉担保合同诈骗案的认定
|
內容試閱:
|
在我国刑法学研究的发展中,传统刑法理论与实务规则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的研究领域建构了具有独特特色的学说体系;有的研究领域学说内容渐趋完善,形成了"百家争鸣"之势。刑法理论中的多个研究视角,譬如对犯罪构成理论进行中外比较、对刑法解释理论进行形式立场与实质立场的争鸣、对不作为义务来源的深思与探讨、对共同犯罪成立范围的考察等各个命题都成为我国优秀的刑法学者们的研究课题。在他们数十年的努力下,我国刑法学术研究呈现出繁荣景象。
在现代刑法的研究课题中,经济犯罪问题是重要的内容之一。1992年我国十四大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社会宏观背景为法学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围绕"如何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这个选题进行各种理论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历史契机。不少刑法学者敏锐地发现,"经济犯罪研究"或"经济刑法学研究"是一块有待开掘的学术沃土。其后,"经济犯罪研究"或"经济刑法学研究"逐渐成为刑法学研究中的"热点"与"显学",学者们对各种观点展开理论思辨或结合司法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到1997年我国刑法典修订前后,各种有关经济刑法理论研究以及经济犯罪立法技术与司法操作规则研究的论文和著述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学者们的研究为我国"经济犯罪研究"或"经济刑法学研究"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学说观点的积累作出了开创性、持续性的努力。但是与传统犯罪以及刑法基础命题的研究状况相比,"经济犯罪研究"或"经济刑法学研究"的成果迄今为止仍较为薄弱。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从研究的规模看,多数刑法学者的研究旨趣集中于刑法总论或刑法学基础命题,将研究兴趣投向刑法分论,投向具体的犯罪类型--经济犯罪问题的相对较少。第二,在研究方法与观点创新方面总体上稍逊。例如,有学者在总结研究成果状况后指出,我国学者的研究方法长期受限于刑法规范分析这种单一的角度,对经济犯罪规范适用的研究往往表现为具体个罪分析性的注释刑法研究。即我国经济刑法理论研究大多是法条注释与经验总结,缺少系统性研究;对经济刑法基本理论方面的分析也较多是沿用刑法总论研究中的一般原理或规则,其论证说理空洞牵强,没有正视经济刑法中相关问题的特殊性。学者由此认为,很多名为经济犯罪领域的研究只是挂有"经济犯罪"之名称,而没有探究经济犯罪领域本身特有的规律。研究方法的偏差导致研究结论长期缺乏新意,并因缺少应用价值而对解决司法实务问题缺少建树。第三,从整体上看,研究视角较狭隘。我国学者基本上仍是从传统刑法理论的角度对"经济犯罪"或"经济刑法"进行定义、研究,甚至固守传统的研究方法、研究角度,强调经济犯罪着重进行法条适用分析、论证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惩罚的必要性,而不能从犯罪学的角度进行犯罪原因、犯罪预防策略等分析。研究方法或研究视角的限制影响了研究成果的价值:(1)以"旧瓶装新酒"的研究方法使经济犯罪的研究成果多体现为对策性或注释性的论述,依附于传统刑法学的框架,缺少"中国问题"意识,偏离实践,从而无法实现应有的研究目标。(2)这种狭隘的研究视角在比较研究方法兴起后受到批评。因为国外关于"经济犯罪研究"或"经济刑法学研究"中的研究角度具有多元交叉性,可以同时在社会学、犯罪学、刑法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产生融合、交叉,从关注社会治理的角度,经济犯罪的研究需要更系统、多元的研究视角。第四,研究成果较滞后。虽然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与经典论断,但中国社会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关于经济犯罪法律适用的司法实践问题会产生许多全新的命题,如果研究者将其预设在传统的刑法理论框架中,以西方相关理论和经验为依据探索"中国问题"的解决方案,既得不出有效的结论,又因为牵强附会的论证反向造成原有概念、理论的边界模糊与混乱。
当然,学者们的研究仍然在整体上推进了"经济犯罪研究"或"经济刑法学研究"的发展进程。比较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包括:
第一,对经济犯罪中类罪或个罪的法律适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例如,学者们对于金融证券犯罪、知识产权犯罪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华东政法大学的刘宪权教授和卢勤忠教授长期致力于金融证券犯罪研究,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刘宪权教授的著作《金融犯罪刑法理论与实践》对新类型金融犯罪案件法律适用上的困惑和难题如何解决进行了探索;刘宪权教授、谢杰编著的《证券期货犯罪刑法理论与实务》则对证券期货犯罪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如何解决刑法适用上的障碍、困惑及难题,如何准确认定、如何完善证券期货犯罪立法与司法解释进行了研究。北京大学白建军教授主编的《金融犯罪研究》对于金融犯罪的研究视角与实证研究方法具有独特的创新特色与价值。我国青年刑法学者刘伟的著作《经济刑法规范适用原论》对经济刑法的规范适用方法进行解读,提出由于非刑事法律与刑事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导致了经济刑法规范适用存在一定的困难,经济刑法中的违法性并不单纯为刑法的相应条文所决定,也可以为其他立法以及立法以外的法律渊源所决定。就此而言,经济刑法的适用应注意经济刑法双重违法性的特征;对于经济刑法适用中的民刑关系,应基于缓和违法性一元论立场,判断行为是否具备刑事违法性时,既应当立足于刑法文本,也应当从全体部门法的立场予以考察。此外,经济刑法渊源的多元化,为行政权对司法权的侵蚀、司法权对立法权的擅越等权力错位留下了空间。经济刑法的规范适用应在坚持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对低位阶的非刑事规范进行合宪性审查。该著作针对民刑冲突情况下的法律适用选择、违法性的宪法审查判断规则提出可行方案,相较一些阐释具体个罪罪名的成果,具有理论创新意义。此外,陈兴良教授主编的《经济刑法学》较早搭建了"经济刑法"的研究框架。孙国祥、魏昌东编著的《经济刑法研究》作为研究生教材,较详细地研究了经济刑法中一些专门问题。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当代经济刑法研究丛书"先后出版了《支付方式的演进对诈骗犯罪的影响研究》《我国存贷款犯罪研究》《信用卡犯罪研究》等著作,汇编近几年的刑法专业博士学位论文,其选题与素材都比较新颖。此外,顾肖荣教授主办的《经济刑法》丛书系列,用以书代刊的形式收录经济犯罪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并汇集司法机关举行的各种研讨会论文,对司法实务中出现的新问题保持着密切关注。
第二,经济刑法中外比较研究的成果日渐积累。虽然与传统刑法理论研究比较,德国、日本等国外相关研究对于我国经济刑法研究的渗透与影响较少,但是通过学者的比较研究,仍积累了较丰富的成果。例如,德国马普外国刑法与国际刑法研究所对于经济领域的犯罪,如计算机犯罪、网络犯罪等问题的研究颇有建树。该所齐白(Siber)教授的著作《全球风险社会与信息社会中的刑法》经该所中国学者周遵友、北京大学江溯等年青学者的翻译在国内出版。该著述中提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新问题,将促使我们对传统刑法的边界与功能进行反思。日本刑法中对于证券犯罪、金融犯罪的研究曾为国内同类问题研究提供了范本,在缺少实例研究素材的情景下,除了实证分析,我国早期对于证券、期货犯罪的研究较大程度以日本的案例与学说为基础才得以展开。
第三,刑事司法实务界对于经济犯罪进行深入的研究需求日益高涨。虽然理论上经济刑法的相关研究选题的热度与传统刑法研究每每出现重大选题相比稍为逊之,但是近年刑事司法实务方面对于经济犯罪的研究需求却高涨不歇。由于经济犯罪犯罪态势的演变更新,各种新手段、新方法层出不穷,司法实践中罪与非罪的认定、此罪与彼罪的区别等法律适用问题的困惑不断,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冲击了人们原有的刑法观念与司法思维方法,出现一些亟须解决的困惑与疑难。就此而言,正如学术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能够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有所贡献,经济犯罪的研究必要性源于我们需要正视整个社会的犯罪态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年2月发布的《法治蓝皮书(2013)》即指出,全国犯罪形势呈现出暴力犯罪持续下降,经济犯罪井喷式增长的情况。虽然从犯罪发生的数量来说,盗窃罪、诈骗罪、故意伤害罪等传统犯罪的发案比例仍占较多数量,但是这些传统罪名的法律适用问题由于概念较成熟,观念较一致,无论是对罪与非界的界限还是对此罪与彼罪的区别,人们已经形成比较一致的认识,法律适用过程中一般不会产生明显的分歧或困惑。与此相比,近些年经济犯罪的法律适用中疑难问题频现,有些新问题对于传统的刑法观念与刑法理论产生巨大挑战。人们会认识到经济领域的技术、信息等变化所产生的复杂的犯罪形式,会使传统刑法的边界与功能发生改变。因此人们必须调整甚至转换传统或陈旧的刑法观念与刑法思维方法。
综上所述,我国许多刑法学者为"经济犯罪研究"或"经济刑法学研究"躬耕不辍,使我国"经济犯罪研究"或"经济刑法学研究"经历了从空泛到实在,从宏观到具体,从零散到系统的发展过程,迈入了体系总结的新阶段。"经济犯罪研究"或"经济刑法学研究"是我国刑法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于相关刑法观念的变革和法律适用规则的调整,有必要进行认真分析、整理,并尝试提出更为完善的解决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