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淡水鱼类营养生理与饲料
》
售價:NT$
1520.0
《
人体结构绘画重点
》
售價:NT$
653.0
《
中国妖怪故事(全集·增订版)
》
售價:NT$
1010.0
《
于胥斯原 乡族、风水与地方记忆
》
售價:NT$
806.0
《
以经治国与汉代社会
》
售價:NT$
449.0
《
我真正想要什么?:智慧瑜伽答问/正念系列
》
售價:NT$
265.0
《
元朝理财记 从成吉思汗的崛起到元朝的衰亡
》
售價:NT$
449.0
《
欧洲史:一本书历览欧洲数千年兴衰起伏,理解欧洲文明何以铸就今日世界
》
售價:NT$
1520.0
|
編輯推薦: |
在世界历史中,阿富汗一直有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绰号帝国的坟场。近代以来,英国、苏联、美国先后对阿富汗动武,但很难将其征服阿富汗。
本书梳理了发生在阿富汗土地上的战争,重点讲述了1979-198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与2001年至今美国在阿富汗进行的反恐战争。文笔生动,资料翔实,既把握宏观讲述又兼顾微观描写。
|
內容簡介: |
阿富汗位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交汇处,属于世界上贫穷、落后的国家,在历史上数次成为大国的征讨目标和角逐场所,然而它却一直有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绰号帝国的坟场。近代以来,英国、苏联、美国先后对阿富汗动武,但很难将其征服阿富汗。
本书梳理了发生在阿富汗土地上的战争,讲述了这些战争发生、发展和结束的前因后果,重点讲述了1979-198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与2001年至今美国在阿富汗进行的反恐战争。文笔生动,资料翔实,既把握宏观讲述又兼顾微观描写。
一部有血有肉的阿富汗全史,一本描绘欧亚丝绸之路关键节点的好书,一个真实的阿富汗! 详细梳理了在阿富汗,英国头破血流、苏联流尽鲜血、美国仓皇撤军的全过程!
|
關於作者: |
作者:刘啸虎,山东济南人,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出版有《普京的铁拳》《两栖联合特种作战》等图书。
|
目錄:
|
前言
第一章 血色山国
1.征服者的传说
2.王朝的更替
3.蒙古人的西征
4.帝国的辉煌
5.阿富汗的诞生
第二章 抗英战争
1.殖民的时代
2.地狱般的撤军
3.迈万德的血战
4.国王的改革
5.最后的独立
第三章 苏联入侵
1.政治的悲剧
2.完美的入侵
3.山间的战争
4.困顿的泥潭
5.残酷的证言
6.最后的撤军
第四章 永无尽头的持久自由
1.新势力的崛起
2.911之后的战争
3.蟒蛇与红翼
4.增兵演讲
5.以上帝和国家的名义吉罗尼莫
后记
参考书目
|
內容試閱:
|
世人眼中,阿富汗从不是一个普通的中亚山国。身为东西方丝绸之路上的要冲,独特的地理位置曾给这个内陆国家带来了融合东西方文化的荣耀,更带来了惨烈的战争与杀戮。而且,战争与杀戮至今未能平息。19世纪英属印度总督寇松勋爵有言:阿富汗就是一杯亚洲的鸡尾酒,它的战略地理位置决定了帝国、地区性大国和众多邻国都要来搅和一把。雄才大略的俄国沙皇彼得大帝曾告诉后人谁征服了阿富汗,谁就征服了世界。世界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征服者,比如亚历山大大帝、成吉思汗和跛子帖木儿,都曾到过这个亚洲命运的十字路口。近代以来,阿富汗更有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绰号帝国的坟场。
从19世纪大英帝国和沙俄帝国的大博弈开始,阿富汗便被置于帝国角逐的战场中央。经过三次坚忍的抵抗与血腥的战争,阿富汗最终击败了宿敌英国,实现了不屈的独立。独立后的阿富汗力图振作,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寻求安身立命之道,却还是没能躲避另一个宿敌俄国。冷战的严酷背景下,阿富汗延续着不幸的宿命。1979年,苏联出兵入侵阿富汗,进行了长达9年的战争。与英国一样,苏联认定凭借自身的强大实力可以在阿富汗达到本国既定的战略目标。然而,阿富汗天造地设的自然与人文地理条件却成了红色帝国运行体制、政治理念和综合国力的试金石。有利形势保持不久,苏军便陷入了游击战的泥潭。经过漫长的9年,这场试图征服阿富汗的速决战变成了持久战,直至成为红色帝国的伤心之战。
战争结束,冷战随之落幕,苏联也成了一个历史名词。然而和平并没有眷顾阿富汗。内战爆发,各派军事强人为争夺上一场战争留下来的残羹冷炙而混战不休。这个已成焦土的国家,渐渐崛起了恪守伊斯兰传统教法的塔利班。塔利班让阿富汗在文化上倒退回中世纪,同时容留庇护了美国的死敌恐怖大亨本拉登。于是,911事件在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的同时,也给阿富汗带来了又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海外战争。阿富汗的土地上,战争依旧,只是又换了一代人,又变了几个对局者。阿富汗令各种伟大的战略家感到头痛,人们说美国的阿富汗战争实际上是一场永无结局的战争。世人从不曾遗忘帝国坟场的可怕,更关注这个亚洲十字路口的安全,以及亚洲乃至全世界未来的命运。当下的时代充满变数,中国的崛起让一带一路逐渐成为世界历史的新选项;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这是接续阿富汗历史,重塑阿富汗未来的最佳选项。关于这一切,我们拭目以待。
十多万大军在阿富汗没有明确的作战目标,也搞不清他们在这地方的目的。苏联军人就像上班一样,每天天亮了乘坐米-24武装直升机出发,到一个地方扫射一通,护送一支运输车队给友军运送给养或其他什么东西,然后收工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他们偶尔会看到一发毒刺导弹从山里飞起来,朝着某架倒霉的苏军直升机飞过去,最后用1980年勃列日涅夫的口吻调侃一句:阿富汗?那地方真不错!
一些苏军士兵开始叛逃了。不时有苏军士兵冒着种种危险逃离部队,参加到阿富汗游击队的行列里来。1983年11月,两名驻喀布尔的苏军士兵叛逃到西方,开苏军士兵在阿富汗向西方潜逃之先河;法国拒绝给这两位叛逃者签证,他们最后获准去美国政治避难。到80年代中期,从阿富汗叛逃到西方的苏军士兵越来越多。最惊人的事件发生在1985年10月,一名在喀布尔广播电台担负警卫任务的19岁苏联士兵突然冲过大街,冲进街对面的美国大使馆。他拒绝与苏联人员会见,始终只对西方记者强调了一句话:我不喜欢这场战争,我要回家。
最危险的情况在向苏联境内蔓延阿富汗的塔吉克人和乌兹别克人在苏联的中亚加盟共和国也有自己的同胞。随着戈尔巴乔夫在国内民族问题上逐渐推行宽容政策,在这些加盟共和国里爆发了反对向相同种族的人民进行战争的示威游行,甚至骚乱。而在苏联欧洲领土上的加盟共和国里,也爆发了反对俄罗斯人的示威。按照街头传单的说法:乌克兰人、爱沙尼亚人、拉脱维亚人和立陶宛人被迫执行俄罗斯军官的残酷命令,流的是他们自己和阿富汗人的血。到80年代末,这些加盟共和国还提出了让它们的服兵役者在他们家乡共和国服役而不是被派往阿富汗的要求。
曾有名苏军士兵走进喀布尔的一座清真寺,人群立即包围了他,准备揍他。这名苏军士兵说:我也是穆斯林。我离开家的时候,母亲要我给她弄一部《古兰经》。我到这里来就是想实现她对我的要求,因为在苏联是弄不到《古兰经》的。清真寺里的阿富汗人听了这番话,感到很惊讶,不仅没有揍他,还热情地送他一部《古兰经》。由此可见,驻阿富汗苏军的军心已经处在被瓦解的边缘。
美国也加紧了对阿富汗游击队的武器援助。1986年下半年,英国的吹管式和轻标枪式防空导弹也相继通过美国中央情报局转送到了阿富汗国内。也就在这一年,本拉登帮助阿富汗游击队建造了霍斯特隧道综合工程。这项工程由美国中央情报局作为主要的武器存储库加以资助;那是阿富汗游击队的训练设施和医药中心,位于靠近巴基斯坦边境的深山中。正是在这里,本拉登第一次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圣战者训练营地。在美国当时的一些报纸上,本拉登是以英雄的形象出现。
为了对抗那些俄罗斯的异教徒,沙特阿拉伯选择我作为他们在阿富汗的代表。多年后,本拉登回忆说,我住在巴基斯坦阿富汗边境地区。在那里,我募集来自沙特阿拉伯王国以及所有阿拉伯和穆斯林国家的人,我建立了我的第一个营地,那些志愿者们接受巴基斯坦和美国军官的训练。美国人提供武器,沙特阿拉伯则提供金钱。
戈尔巴乔夫深知苏联再也不能从这场无望的战争中取胜。1986年2月,在一次公开讲话中,戈尔巴乔夫毫不掩饰地称阿富汗是一处流血不止的伤口;同年晚些时候,新任苏联外交部长谢瓦尔德纳泽公开称苏联干涉阿富汗是一种罪恶。从这样的表述中,外界敏锐捕捉到了苏联在阿富汗问题上的新动向。
事实上,在1985年11月,戈尔巴乔夫与美国总统里根就在日内瓦进行了最高级会谈,这是苏美首脑六年来的首次会晤。这次会晤几乎可以算作是结束冷战的开端,而为了显示出苏联方面的诚意,戈尔巴乔夫必须有实际的表示。
无论如何,阿富汗对于戈尔巴乔夫来说只是全面改革构想中的一个环节;要解决阿富汗问题,必须从整体的全面改革构想入手。实现这个构想的契机,是苏共二十七大。
1986年2月25日至3月6日,苏共二十七大在莫斯科举行。戈尔巴乔夫在二十七大报告及大会通过的新党章和决议中,提出了大量新观点。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上,戈尔巴乔夫以有计划和全面地完善社会主义取代了建设发达社会主义成熟社会主义。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问题上,戈尔巴乔夫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存在着非对抗性的矛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应当经常加以调整和完善。戈尔巴乔夫还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所有制不单纯是一种归属问题,而是具有丰富的内容。它包含着人与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在利用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分配的一整套多方面的关系和一整套经济利益,他明确提出要不断调整这种关系,并把这种调整与社会经济自治联系起来。戈尔巴乔夫还提出,社会主义企业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宣称要对现行价格体系必须进行有计划地改造,使其更灵活。
通过苏共二十七大,戈尔巴乔夫告诉世人,一个全面改革的年代要到来了,阿富汗战争露出了结束的第一缕曙光。戈尔巴乔夫开始推行外交新思维,他向外界表示第三世界并不存在革命形势,不应采取输出革命的形式来人为制造那里的革命,也不应以意识形态作为决定对外政策和判断事物的标准,处理国际冲突时一定要考虑有关各方面的利益平衡和普遍安全。戈尔巴乔夫明确表示,企图通过军事途径解决地区冲突问题是极其有害和徒劳的,唯一正确的手段是通过政治途径和对话,来解决地区冲突问题。
多年之后,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回忆说:从阿富汗撤退的决定是最困难的第一步其他一切事情都源于这一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