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NT$
454.0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NT$
203.0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NT$
1520.0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NT$
602.0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NT$
454.0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NT$
959.0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NT$
301.0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1.作者就孔子生平,针对二十五种疑辨做解释,此疑辨均为治学者感兴趣或应了解之主题。
2.本书之思想阐发,均以《论语》为主,凡属于孔子之思想学术,悉从其自为学及教育事业为中心。
3.阐扬孔子政治事业之背后,以学以教之当境实践之一番精神。
|
內容簡介: |
孔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圣人。西汉司马迁《史记》采集以前各书材料写成《孔子世家》, 是为记载孔子生平首尾条贯之*篇传记。本书综合司马迁以下各家考订所得, 重为孔子作传。其*宗旨, 乃在阐扬孔子教育事业之博大精深, 而政治事业实乃其以学以教之当境实践之一部分。本书提要钩玄, 折衷群言, 而以《论语》为中心大本。其间取舍从违, 实不专为讨论孔子之一生, 乃为研究中国五千年文化传统一部人人必读书。
|
關於作者: |
钱穆先生(1895.7.30-1990.8.30)字宾四, 1912年改名穆。先生自1912年始任小学、中学教员。1930年,他由顾颉刚先生推介,入北平燕京大学执教,从此跻身学术界。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与唐君毅、张丕介等创建新亚书院,任院长。1967年10月,钱穆先生移居台北。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
钱穆先生博通经史文学,擅长考据,一生勤勉,著述不倦。先生毕生著书七十余种,另有大量学术论文,共约一千八百万字。他在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通论方面,多有创获,尤其在先秦学术史、秦汉史、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清代与近世思想史等领域,造诣甚深。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
目錄:
|
序言
再版序
第一章 孔子的先世
一 弗父何
二 正考父
三 孔父嘉
四 孔防叔
五 叔梁纥
第二章孔子之生及其父母之卒
一 孔子之母
疑辨一 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二 孔子生平
疑辨二 孔子生平
三 孔子父母卒年
疑辨三孔子少孤不知父墓
第三章孔子之早年期
一 孔子之幼年
二 孔子十五志学
三 孔子初仕
第四章 孔子之中年期
一 孔子授徒设教
二 孔子适齐
疑辨四孔子适齐诸节
三 孔子反鲁
疑辨五 孔子五十学易
第五章 孔子五十岁后仕鲁之期
一 孔子出仕之前缘
疑辨六 阳货为大夫与公山弗扰以费叛
二 孔子为中都宰至为司空、司寇
疑辨七 孔子为大司寇及诛少正卯
三 孔子相夹谷
疑辨八 穀梁与史记夹谷之会
四 孔子墮三都
第六章孔子去鲁周游
一 孔子去魯
疑辨九 孔子为师己之歌
二 孔子适卫
三 孔子过匡过蒲
疑辨十 孔子围于匡与过宋遭司马魋之难
疑辨十一 孔子将渡河西见赵简子
四 孔子反卫出仕
疑辨十二 孔子在卫主蘧伯玉家
疑辨十三 子见南子
五 孔子去卫
疑辨十四 孟子言孔子未尝终三年淹
六 孔子过宋
七 孔子至陈
疑辨十五 孔子两至陈
疑辨十六 陈蔡大夫谋围孔子
疑辨十七 楚昭王迎孔子
八 孔子至蔡
九 孔子自蔡反陈
一〇 孔子自陈反卫
疑辨十八 卫孝公与陈愍公
一一 孔子自卫反鲁
疑辨十九 季桓子临死嘱康子召孔子
疑辨二十 季康子以欲召孔子问冉有
第七章 孔子晚年居鲁
一 有关预闻政事部分
二 有关继续从事教育部
疑辨二十一 宰我列言语科
疑辨二十二 有若状似孔子
三 有关晚年著述部分
疑辨二十三 孔子删诗
疑辨二十四 孔子序书作易传
第八章 孔子之卒
一 孔子之卒与葬
疑辨二十五 孔子泰山梁木之歌
二 孔子之后世
三 孔门七十子儒学之流衍
孔子年表
附录一 读胡仔孔子编年
附录二 读崔述洙泗考信录
附录三 读江永乡党图考
附录四 旧作孔子传略
附录五 旧作论语新编
|
內容試閱:
|
序 言
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
孔子生平言行,具载于其门人弟子之所记,复经其再传、三传门人弟子之结集而成之《论语》一书中。其有关于政治活动上之大节,则备详于《春秋左氏传》。其他有关孔子言行及其家世先后,又散见于先秦古籍如《孟子》《春秋公羊》《穀梁传》《小戴礼记 檀弓》诸篇,以及《世本》《孔子家语》等书者,当尚有三十种之多。最后,西汉司马迁《史记》采集以前各书材料成《孔子世家》,是为记载孔子生平首尾条贯之第一篇传记。
然司马迁之《孔子世家》,一则选择材料不谨严,真伪杂糅。一则编排材料多重复,次序颠倒。后人不断加以考订,又不断有人续为孔子作新传,或则失之贪多无厌,或则失之审核不精,终不能于《孔子世家》以外别成一惬当人心之新传。
本书综合司马迁以下各家考订所得,重为孔子作传。其最大宗旨,乃在孔子之为人,即其所自述所谓学不厌、教不倦者,而寻求孔子毕生为学之日进无疆,与其教育事业之博大深微,为主要中心,而政治事业次之。因孔子在中国历史文化上之主要贡献,厥在其自为学与其教育事业之两项。后代尊孔子为至圣先师,其意义即在此。故本书所采材料亦以《论语》为主。凡属孔子之学术思想,悉从其所以自为学与其教育事业之所至为主要中心。孔子毕生志业,可以由此推见。而孔子之政治事业,则为其以学以教之当境实践之一部分。虽事隔两千五百年,孔子之政治事业已不足全为现代人所承袭,然在其政治事业之背后,实有其以学以教之当境实践之一番精神,为孔子学术思想以学以教、有体有用之一种具体表现。欲求孔子学术思想之笃实深厚处,此一部分亦为不可忽。
孔子生平除其自学与教人与其政治事业外,尚有著述事业一项,实当为孔子生平事业表现中较更居次之第三项。在此一项中,其明白可征信者,厥惟晚年作《春秋》一事。其所谓订《礼》《乐》,事过境迁,已难详说,并已逐渐失却其重要性。至于删《诗》《书》,事并无据。赞《周易》则更不足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