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与多模态技术应用实践指南
》
售價:NT$
495.0
《
石油帝国的兴衰:英国的工业化与去工业化
》
售價:NT$
445.0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NT$
1990.0
《
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学(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50.0
《
索恩丛书·北宋政治与保守主义:司马光的从政与思想(1019~1086)
》
售價:NT$
345.0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NT$
390.0
《
农为邦本——农业历史与传统中国
》
售價:NT$
340.0
《
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 增订版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
售價:NT$
480.0
編輯推薦:
普鲁塔克认为帝国精英需要接受教育,尤其是他这位哲人的教育。因此他对他们说话,教导他们面对纷繁的政务,或被逐的命运,或诱惑无处不在的环境,如何以哲学的平静处之。这里不是干巴的理论说教,而是完全可操作的实践性指导。因此,如果你的身体或灵魂面临类似的处境,那么,本书也是为你写的。打开书吧,在作者的引领下,领受这位哲人千年不老的教诲。
內容簡介:
普鲁塔克(L. Mestrius Plutarch,约公元46120年),罗马帝国时代的希腊语作家、哲人、史学家。普鲁塔克遗留下令人惊讶的大量著作,由七十多篇内容多样的著作组成的《伦语》(Moralia)强调了普鲁塔克的非传记作品中伦理学的显著地位。《伦语》中许多篇章的主要目的确实在于激发读者反思美德、幸福以及如何生活。这些既是古代伦理学的中心要素,也是当代实践伦理学的中心要素。本书所关注的,正是这些严格意义上的伦理作品。书中提出哲学的社会动力概念,指的是文本与所处社会语境之间的动态作用。
本书为平装本,共361页,30万字,分为两大部分,*部分题为普鲁塔克的实践伦理学著作,系统研究普鲁塔克实践伦理学著作一般特征。第二部分题为普鲁塔克的实践伦理学,着重研究五个具体文本,它们共同组成了普鲁塔克实践伦理学的代表文本。阅读本书可帮助我们回答如下问题:普鲁塔克如何设计这些文本,使文本在其所处的社会历史语境中发挥作用并吸引读者的?这些文本如何构成了作者能动的社会实践?
關於作者:
Lieve Van Hoof:比利时鲁汶大学博士,接受过古典学、史学与政治学等学科训练,主要研究罗马帝国治下公元1至5世纪文学(希腊文学与拉丁文学)与社会之间的交互作用。曾在英国埃克塞特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德国波恩大学以及德国哥廷根大学进行学术研究,现为比利时根特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主要著作有:《普鲁塔克的实践伦理学哲学的社会动力》(牛津大学出版社,2010);编有《利巴尼乌斯:批评性介绍》(剑桥大学出版社,2014);另有论文多篇。
本书译者万永奇,医学学士,理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译有《普鲁塔克的对比列传:探索德性与恶行》、《普鲁塔克的实践伦理学哲学的社会动力》,另有论文《普鲁塔克与修昔底德对尼基阿斯的叙述》发表于《古典研究》杂志。
目錄 :
序 言
致 谢
版本、译本与缩略语
导 言
第一部分 哲学的社会动力
第一章 哲学与社会
第二章 推行哲学的策略
第三章 普鲁塔克作为社会中的哲人
第二部分 普鲁塔克的实践伦理学
第四章 《论感觉好》
第一节 帕西乌斯或重温《论感觉好》
第二节 普鲁塔克关于感觉良好的哲学建议
第三节 普鲁塔克、帕西乌斯及读者
第五章 《论流放》
第一节 流放与政治
第二节 流放与哲学
第三节 回答读者的关注
第四节 普鲁塔克作为哲人的政治学
第六章 《论饶舌》
第一节 语词、语词、语词,或:名称中有什么?
第二节 作为一部实践伦理学作品的《论饶舌》
第三节《论饶舌》作为对饶舌的实践治疗:伦理学与礼仪
第四节 普鲁塔克的饶舌
第七章 《论好奇》
第一节 《论好奇》:一个好奇的标题
第二节 一种社会现象的实践哲学解释
第三节 进行读者的零和游戏
第四节 普鲁塔克的哲学治疗
第五节 观察普鲁塔克观察旁观者
第八章 《健康呵护准则》
第一节 开胃菜:建立饮食-伦理学
第二节 附加菜:解释饮食伦理学的原理
第三节 主菜:普鲁塔克的饮食伦理学建议
第四节 餐后甜点:普鲁塔克饮食伦理学的社会动力
结 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內容試閱 :
结 语
在本书中,我们已经鉴定了一类特殊的普鲁塔克作品所共有的许多特征。本书研究的这些作品都针对那些拥有基本哲学知识,但本人并不是高级学生或哲人的有教养的精英阶层。作品为这些读者提供的不是关于某些知识领域的精确哲学解释的技术性辩论,而是在社会中更加成功地履行他们角色的实践性帮助。这种实践性帮助并不牵涉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只是采纳一种更受哲学激发的态度,在这种态度中,自知处于中心地位。为了产生这种改变,作品有效运用了某些哲学论证,但首先是一系列常常利用读者荣誉感的修辞策略:如语法人称的战术性运用、作为戏剧角色的人物的策略性动员、以及为了在读者中启动模仿或分离策略而将某种行为与某个群体意味深长地联系起来。与一系列独一无二的实践练习合在一起,这些策略的意图不仅仅是要说服读者,而且帮助他获得一种更加哲学性的态度。作者的权威不是从系统的严谨中演绎出来的,而是通过提到文学、历史、大众道德,以及各种哲学传统归纳性地建立起来的。普鲁塔克始终一贯地将自己呈现为他的精英读者们(应当)需要的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哲人,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普鲁塔克巧妙地协调了他在政治、文化和哲学领域的声望。在我的副标题中,我把这些特征概括为哲学的社会动力。确实,这些文本的典型特征就在于,它们留心地对社会实践作出反应,并意图对其产生动态的影响:一方面,它们努力向其读者推行一种不仅与社会兼容、而且也帮助他们更加成功地履行社会角色的哲学;另一方面,这些哲学作品本身就被它们的作者有效运用,其目的是将他本人作为一位哲人在社会中进行推行。因此,在这些作品的话语背景中,普鲁塔克将哲学作为一种象征资本加以活化,这种资本能够既为他的读者也为他本人带来权力与声望。
因此,普鲁塔克利用他的实践伦理学著作在社会中推行自己。像穆索尼乌斯、狄翁以及法沃里努斯这些人,通过吸引大量读者推行自己,普鲁塔克则通过他的读者群的社会地位来推行,然而在这两种情况下,其根本机制是相同的:为了获得声望,他们都运用了文化。那么,就此而言,普鲁塔克或许比通常认为的那样更接近于他那个时代更智术师式的作者。然而,使他与众不同的是,他围绕他本人与他的文化资本发展出来的精致的、哲学性的论说文,而不是卖弄词藻的论说文。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普鲁塔克的实践伦理学针对的是受过教育,但在哲学方面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读者,可以说,这些读者代表了普鲁塔克哲学输出的中间层。普鲁塔克的实践伦理学把他展示为有权势人士的哲学建议者这是一个不仅在一般大众眼中,而且在竞争性哲人的眼中也是有权力、得到授权的地位。那么,普鲁塔克不仅自己无法摆脱身为哲人的荣誉,他似乎也通过哲学在各个层面上为自己获得了这一荣誉。因此,实践伦理学著作远远没有将普鲁塔克展示为一位二流的作者,而是将哲学作为一种实现个人抱负的方式加以推行,揭示出普鲁塔克本人的实践就是一位多面哲人,为了他自己的目的,在充分利用哲学的社会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