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交易撮合者:私募股权的经验与教训(泰丰资本创始人葛涵思投资秘籍!)
》
售價:NT$
403.0
《
最美世界名画(顾爷十三年匠心之作。超大开本;精美刷边;4米长海报,限定藏书票)
》
售價:NT$
3407.0
《
神医嫡女·2
》
售價:NT$
254.0
《
近世闻人掌故
》
售價:NT$
347.0
《
余华长篇小说全集(共6册)
》
售價:NT$
1785.0
《
非线性定价
》
售價:NT$
755.0
《
艰难时代
》
售價:NT$
449.0
《
深入浅出人工智能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本书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现代性思想研究做了新的探索和尝试,论证了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类现代化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充分肯定了他们是伟大的现代性理论家。同时努力探寻马克思恩格斯两位思想家究竟为人类留下了怎样的思想遗产,以及他们的思想产生了哪些影响,在今天有何种价值。
|
內容簡介: |
本书除了哲学的研究视角外,更多地从世界历史的视角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体现了方法论上的新意。
|
關於作者: |
杜艳华,1957年3月生,吉林农安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出版《二十世纪中国思想转变的缩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研究》、《中国共产党对外党际交流史鉴》等学术专著;编著《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创新史》、主编《正道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史鉴》等;在《中共党史研究》、《复旦学报》、《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等10余项,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等学术类奖项。
贺永泰,1967年8月生,陕西清涧人,延安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共党史研究。2008-2011年在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杜艳华教授,完成了中共中央西北局(1941-1954年)历史研究的博士论文。目前正致力于中共中央(分)局制度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0余项。在《中共党史研究》、《史学月刊》、《史林》、《党的文献》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荣获2015年陕西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
目錄:
|
导论 马克思恩格斯是伟大的现代性思想家 1
上篇 马克思恩格斯现代性思想体系研究
第一章 现代性与现代性概述 19
第一节 什么是现代性 19
第二节 现代性与现代化的关系 26
第三节 现代性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30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现代性思想体系的形成34
第一节 历史条件 35
第二节 理论渊源46
第三节 形成过程 57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现代性起源的回答 73
第一节 揭示现代性的内涵 73
第二节 回答现代化起源:揭示先发国家获取现代性的条件与途径78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现代性的批判 90
第一节 对现代性的充分肯定 90
第二节 对现代性的批判 94
第五章 现代性的宏大叙事的另一种续写:共产主义 143
第一节 共产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宏大叙事 143
第二节 共产主义是全面克服资本主义现代性弊病的产物 148
第三节 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理性主义原则基础上的宏大叙事 153
第六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现代性超越途径的探索 164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与和平过渡 164
第二节 后发国家获取现代性的道路 178
第七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现代性的具体叙事 189
第一节 正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现代性叙事的灵魂189
第二节 正义规约下的现代性的具体叙事 201
上篇结束语:没有马克思,也就没有将来 227
下篇 马克思恩格斯现代性思想影响的研究
第一章 经典不发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 235
第一节 卢森堡: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打开了马克思主义235
第二节 布哈林:如果马克思主义理论永远停滞不前,那就未免奇怪了248
第二章 现代性理论家与马克思的对话 265
第一节 哈贝马斯:与马克思的哲学对话 265
第二节 吉登斯:与马克思的社会学对话 279
第三节 詹姆逊:马克思主义必将重现人间 290
第三章 后现代性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解构 307
第一节 福柯:对马克思的颠覆与承接 307
第二节 利奥塔:追随马克思、漂离马克思 318
第三节 鲍德里亚:与马克思分道扬镳 327
第四章 依附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依附 345
第一节 弗兰克:回到马克思 345
第二节 阿明:马克思是无法绕开的 354
第五章 新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理论 374
第一节 沃勒斯坦:与马克思的源流关系 375
第二节 伊格尔顿:马克思依然在场 383
第三节 赫勒:马克思遗产的挑战 397
第六章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与中国的现代性 409
第一节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方法论意义 409
第二节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现实意义与中国叙事 415
第三节 现代性的普遍性、多元性及其中国样态 421
下篇结束语:现代性是一项未竟的事业,马克思将始终在场444
主要参考文献 446
|
內容試閱:
|
现代性虽然是一把双刃剑,但当下中国的一切奋斗目标都与之关联。现代性在世界的展开尽管已暴露出种种弊病,而且先发国家也早已进入现代化的反思阶段,然而纵观当今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现代性非但没有终结,却依然主导着时代精神,我们必须正视这一客观趋势。总之,只要人类今天及未来都无法倒退回到传统社会,现代性问题就不可回避。事实上,当今各个国家依然在为获取现代性而努力,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后发现代化国家,现代性的确是一项远未完成的计划。不论是建设小康社会,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首先在于现代性的发展和积累。近40年来,中国的现代化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而,对于现代性,我们只能以积极的辩证的态度加以对待。当然,由于我们处于一个现代性反思与发展共存的时代,现代性的获取,既面临诸多挑战和考验,又有许多可选择的优势。如何既获取现代性,又不被其所困?这是我们现代化道路上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我们需要思想和智慧,特别是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应该说,在现代性困境面前,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给我们以信心和可行的道路。为此,我们必须回到马克思。正如德里达所说:我们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无论如何得有某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神。就现代性思想与智慧而言,在学术思想史上还没有谁能够超越马克思。尽管马克思没有直接使用过现代性这个词,但他对以资本主义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的深刻洞察,无不蕴含着对现代性的诊断。所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现代性思想,是一项非常有益的工作。
马克思恩格斯是伟大的现代性思想家。正如本书作者所指出的,100多年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以及《资本论》的问世和东方社会理论的提出,已使马克思恩格斯成为了具有先见之明的伟大的现代性思想家,并奠定了他们在人类现代化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而后的世界现代化历史及理论的发展又验证了这一点。马克思恩格斯出生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上升时期,现代性问题并没有充分暴露。但他们却敏锐地洞察到资本主义现代性的问题。特别是他们以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本质和资本运行的内在逻辑,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本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以其罕有的犀利笔触对资本主义现代性进行诊断与批判,并努力构建新的现代性,以消解资本主义现代性弊病,为人类永续发展指明方向。
马克思恩格斯从世界历史的整体性出发,真正把握了现代性的本质属性和历史趋势。他们的思想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预见性、实践性。研究现代性问题,构建新的现代性,需要认真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性思想。正如本书所言,如果对于人类,对于世界来说,现代性是一项未竟的事业的话,那么,马克思将始终在场。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是我们获取现代性的唯一途径。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突破传统社会主义和借鉴现代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和现代性积累。所以,在中国现代性的理论与实践场域,都离不开马克思恩格斯,离不开马克思主义。
本书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现代性思想研究付出了辛勤努力,做了新的探索和尝试,有自己独到之处:作者以高度的敬畏之心研读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著作,在此基础上,首先论证了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类现代化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充分肯定了他们是伟大的现代性理论家。同时,努力探寻马克思恩格斯两位思想家究竟为人类留下了怎样的思想遗产,以及他们的思想产生了哪些影响,在今天有何种价值?
多年来,人们往往从哲学的视角集中于马克思恩格斯现代性批判理论的研究,而本书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性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和历史特色,因此,在研究中,除了哲学的研究视角外,更多的从世界历史的视角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体现了方法论上的新意。就内容看,本书的特色是:一是根据马克思恩格斯两人思想的共性及恩格斯在这一思想体系形成中的贡献,把恩格斯的思想纳入这个体系之中,称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性思想,这在学界尚不多见;二是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性思想是多层次的,它涉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既有对现实问题的聚焦,也有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建,还包含解决资本主义现代性问题的方案。所以,将马克思恩格斯现代性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加以研究,并且从七个方面构建了马克思恩格斯现代性思想体系,使我们对马克思恩格斯现代性思想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三是以大量的文本资料为依据,厘清各个流派的现代性和现代化理论与马克思恩格斯现代性思想的联系,深刻揭示了马克思恩格斯现代性思想的生命力和深刻影响力。本书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值得肯定。
总之,本书力求创新,不论在语言上还是在思想观点上都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许多观点能给人以启发。更为可贵的是,阅读本书可以使人感知作者的精心和大量投入,以及对于马克思恩格斯这两位伟大思想家的敬畏。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吴海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