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处着眼:持久战与《论持久战》
》
售價:NT$
390.0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NT$
440.0
《
未来漫游指南:昨日科技与人类未来
》
售價:NT$
445.0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NT$
790.0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
送你一匹马(“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看三毛如何拒绝内耗,为自己而活)
》
售價:NT$
295.0
《
秦汉史讲义
》
售價:NT$
690.0
|
編輯推薦: |
鲍尔比提出的依恋理论被心理学界公认为20世纪亲子关系领域具有革命性的成就。
易春丽、施琪嘉作序推荐
如何以更安定的心理状态面对人生中的重大转折?丧失是《依恋三部曲》的*后一卷。相比依恋和分离,这一卷的内容更会让读者感受到生命沉甸甸的分量。鲍尔比在书中描述了诸多个体的丧失经历以及治疗过程,使读者得以近距离地旁观丧失对他人造成的影响,以及早年的依恋关系对人的一生的人际关系所造成的影响。它呈现了生命的无常,也呈现了安全的依恋能够给予我们的勇气和力量。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约翰鲍尔比依恋理论系列的第三卷。在人类社会中,丧失重要亲人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经历,鲍尔比详细探讨了家人离世后个体的丧失感,包括丧失父母、配偶和子女,主要探索了年幼儿童对于母亲人物的暂时性或者 久性丧失的反应方式在人格心理学和心理病理学方面的影响。为什么有些人可以顺利度过哀悼期并从中恢复过来,而有些人却没有?本书有助于读者了解丧失感对人类心理的影响,并为心理学从业人员提供了理论参考。
|
關於作者: |
约翰鲍尔比是英国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母爱剥夺实验和依恋理论的创始人。早年在剑桥大学攻读医学和心理学。19461972年以陆军精神病学家的身份长期在塔维斯托克诊所和人类关系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儿童和家庭精神病方面的医疗、教学和临床研究。他系统研究了母爱剥夺对人格发展的不良影响,提出了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理论。
|
內容試閱:
|
我的临床经验
动机
我在2000年之前从发展心理学教科书上了解到依恋理论,当时并不知道依恋理论的奠基人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是心理治疗领域精神分析方向的专家。直到2004年秋天参加一场南京脑科医院组织的关于依恋理论的培训,当时主办方邀请了四位英国专家,培训中专家放了四段母婴分离的录像,这几段录像很有震撼性,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后来找到了约翰鲍尔比的这三本关于依恋理论的书,当时没有任何译本,我一直都想把英文版好好读完,可惜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把这么专业的英文书读完还挺难的。
这三本书是约翰鲍尔比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研究,他花了三十多年将各方面的研究成果转化成三本最为经典的关于依恋理论的著作。这些书里包括对精神分析理论的呈现、反思和批评。弗洛伊德用的是回顾性的方法,在成年病人的叙述中追溯其早年的创伤性经历,而约翰鲍尔比与之相反,用的是前瞻性的方法,对早期依恋关系的质量对个体后续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追踪。约翰鲍尔比在他的书中通过多角度来论证他的依恋理论,比如通过比较心理学的研究(通过对动物的研究来推演人类的行为)、发展心理学中对幼儿与父母分离的研究,还有生理基础方面的研究,以及临床实践。这些大家都可以通过自己读这三本书来具体了解,我就不赘述?了。
我一直希望这三本书能被翻译成中文,这样可以促进依恋理论的推广与应用。当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编辑找到我让我做审校的时候,我很高兴地接受了,我知道这可以使我好好读完这三本依恋理论的最为经典的书籍。说起来我在十多年前曾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萨提亚家庭治疗系列图书做审校,深知审校的痛苦,在完成那几本书的审校后发誓再也不做这种事情,可是等到依恋这三本书送到我面前时,由于书的吸引力,我义无反顾地接受了这个审校工作。这次的审校工作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由于参与翻译的工作者很多,翻译的水平参差不齐,这使得审校有时候是一种纯欣赏,有时候就是一种痛苦的折磨。这套书审校完成后我很欣慰自己终于好好读完了这些经典,也发誓不再做审校工作,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再有可以吸引我的书。
录像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天分,我对亲子互动的行为异常敏感,也很喜欢对各种视频进行分析和解读。因此,2004年看到的约翰鲍尔比的依恋录像至今还对我有很大的冲击,所以我在这里还是要介绍一下当初我所了解的两个重要的录像,以及这两个录像的深远影响。约翰鲍尔比就如同一个摄影记者,以不干预的方式进入观察环境。
第一个录像看到的是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和她妈妈的分离。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英国,小朋友住院的时候不准妈妈陪床。那个录像里小女孩住院大概七天,每天妈妈会有短暂的时间来探视小女孩。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女孩和妈妈见面后需要越来越多的时间才能和妈妈进入一种比较好的互动状态。等到小女孩出院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两个一大一小的背影孤独地走出医院,没有任何母女之间的亲昵互动。
据说这个录像被拿到国会山给议员看过之后,改变了英国不准父母在医院陪床的规定。我还记得九十年代我在国内儿科医院实习的时候,家长也是不可以陪床的,家长白天可以在医院,晚上必须离开,相信这种住院方式在中国对儿童也是有损害的。
第二个录像也是关于分离的,时间是九天。这个录像中的小男孩两三岁,他的妈妈要生小宝宝了。在那个年代,英国和中国不同的地方是,他们没有亲戚帮忙也没有邻居帮忙,爸爸没有假期还要上班。妈妈要生的时候正好是晚上,小男孩在睡梦中就被临时送到了一个养育院,早上一睁眼就在养育院里了,谁也不认识。他试图去获得保育员的注意,但是因为保育员有很多工作要做,对小男孩的情感需求缺乏足够的关注。刚开始小孩子还试图和成年人接触,后来就绝望了,他没有办法获得保育员如父母般的照顾,等到他妈妈生完孩子几天后来接他的时候,妈妈抱起他,而小男孩在妈妈的怀里扭动着、挣扎着,就如同他妈妈是个魔鬼一般,他妈妈看起来很伤心。这对母子在精神分析师的指导下关系慢慢修复,但是即使这样,妈妈报告小男孩在随后的岁月里还是偶尔会莫名的情绪不稳定。
第二个录像比第一个录像还震撼,它改变了英国的这种生育模式。英国此后开始推行新的模式来帮助孩子应对母亲去生育这几天的分离。
第三个录像是又一个妈妈准备生孩子了,在生孩子之前妈妈带着她的大孩子去熟悉一个寄养家庭,妈妈准备在生育的那几天把孩子托付给寄养家庭,在生产之前经常带着孩子到寄养家庭中去玩,还让孩子带着自己的安抚物,就是他最喜欢的一个玩具,妈妈要让孩子对寄养家庭熟悉并且对待在寄养家庭中一段时间有心理准?备。
中国近年来因为对儿童养育的重视开始有些亲子关系类节目,很多真人秀电视节目对研究依恋都是有帮助的。我们实验室最喜欢研究和分析的是《爸爸回来了》。这个节目中,孩子和妈妈分离两天,然后由爸爸替代照顾,非常有研究依恋的味道,可惜因为有些观众觉得那些参与节目的真人秀家庭在炫富,结果节目不再继续做了。当然也有其他真人秀,例如《宝宝抱抱》《妈妈是超人》《爸爸去哪儿》,这些以纪录片方式录制的亲子关系类节目都可以成为很好的分析养育技巧和依恋关系的研究资料。
我的临床经验
我曾经为一个自闭症儿童做咨询,孩子的妈妈生儿子的时候是剖宫产,因为儿子的头太大了,自然分娩可能会有极大的危险。头太大就是一个最重要的信号,人类必须为头大付出沉重的代价,头大是智力发展的优势,但是为了减少母婴的危险,人类婴儿需要提早出生。相对很多动物一出生就具有很多技能来说,人类婴儿更为脆弱,他们必须依赖养育者的喂养和保护才能够生存,他们不仅需要养育者提供奶水,还需要养育者提供衣服和住所保护他们不受到伤害,他们不得不把自己交付给养育者,而养育者的养育水平决定一个儿童心理发展的质量,儿童需要和养育者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才能更健康地成长。
中国和西方文化对于分离的态度其实是有很大不同的。当年研究者研究分离与依恋的启示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伦敦儿童大撤离导致的亲子分离,为依恋相关研究提供了背景,西方这种亲子分离比较少见。但是在中国文化下,亲子分离是大家习以为常的,我小时候还常常羡慕那些由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照顾的孩子,不用上幼儿园,父母把孩子送到农村,等上小学再接回来,没觉得这会有什么问题。目前,中国的大批农村留守儿童也是中国传统跨际养育的一种放大版本,另外一群我在临床工作中看到的高级留守儿童的情况是父母出国留学了,生完孩子就把孩子送回国由亲戚抚养,而不是父母自己抚养。在临床工作中,我一般不接成人的咨询,但是会给咨询师做督导,这些咨询师的大学生案例中大致有一半以上有早年和父母分离的经历,当然这可能只是我的主观感受。
就我的临床经验来说,并不是只要有分离,孩子就会出问题,通常是很多因素结合起来才会出问题甚至使问题放大。首先是孩子本身的个性特征和气质类型,会出问题的孩子多半都是比较敏感的,尤其是在幼儿期需要父母给予更多照顾的。其次就是寄养家庭和孩子的父母是不是都对孩子很好。如果两边都不好是最糟糕的,这对孩子来说是灾难性的;如果寄养家庭很好而父母是缺乏养育能力的,那么对儿童来说回归家庭时的转变就是巨大的创伤。最后,在孩子被寄养出去和回归家庭这个过程中,父母是否做好了足够的准备让孩子能够适应,孩子回归时有必须哀悼的丧失,包括对之前依恋对象的失去,还面临重新建立亲密依恋的未知旅程。
在我最初做咨询师的时候,我认为分离都是不好的,后来发现,有些送孩子去寄养的父母在做出寄养行为的时候是不具有抚养能力的,在孩子回来的时候,他们破坏性的养育方式更说明他们不具有养育能力,或许他们把孩子送出去是更好的选择。记得一个来访者说起她爸爸有暴力倾向,她家三个孩子都被寄养,她的寄养时间最短,她的弟弟妹妹都比她寄养时间长,他们在心理方面要比她更适应一些。因此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认为分离都是坏事情。对于不具有抚养能力的父母来说,能够把孩子寄放到有抚养能力的家庭中,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祝福。但是作为临床工作者,我还是强调父母应该学习一些科学的养育技能,并且要对自身童年的创伤或者不适做出修正,这样才能在养育过程中让孩子最大可能地受益。
在这个序接近尾声时,笔者想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第一,大家应该做好准备再生育,要有计划,很多父母并不喜欢孩子,也没准备好要好好照顾孩子,就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然后让他们留守,这是何其残忍。生育是一件该负责任的事情,不是盲目的。我坚持认为媒体应该倡导负责任的生育,成为父母之前要先评估自己是否在身体上、物质上、精神上具有养育能力,不然面对几千万留守儿童,多少咨询师都无法替代他们做孩子需要的有质量的父母。第二,如果一定要把孩子寄养的话,还是等孩子稍微大一些再寄养,因为越小的孩子心智化水平越低,他们越难以理解父母为什么会把他们寄养在别人家,或者父母为什么要离开,幼儿通常觉得他们自己是非常重要的,而父母的离去在毁掉他们的这种自我感觉,他们会认为自己不重要,或者以为自己犯了什么错误父母在惩罚他们所以才离开。第三,如果父母必须要离开,那么父母最好能让孩子提前知道自己要离开,以及什么时候会回来,即使只有一方离开,对孩子也是沉重的打击,所以在离开前的交接和适应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如果有可能的话,给孩子找一个替代者或许能有一定的帮助。第四,孩子回归,或者父母回归家庭后,需要亲子之间的再适应,父母应该以先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为主,很多家长误以为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有时候未必是不良行为,而是父母看不惯的行为)就是爱,在孩子和父母没有建立足够好的依恋关系的情况下,这些矫正会让孩子认为父母是不接纳他们的,而且会认为父母在攻击他们而不是在养育他们。
和父母的正常分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独立,最后脱离父母的羽翼。但是,和父母过早分离,而且分离时间过长,分离过于突然,是儿童无法理解的,这些都可能给儿童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约翰鲍尔比的依恋研究关注母婴分离对儿童造成的影响,希望这套书的出版能够让中国的父母重视儿童的早期养育,也期待这套书中的理念能够推动中国研究,能向大众普及相关的科学育儿的理念,增加大家对婴儿以及对母婴关系的理解。
致谢
最后,作为本套书翻译工作的组织者和审校者,在此对所有译者和校对者表示感谢。第一卷的翻译者:汪智艳、王婷婷;第二卷的翻译者:万巨玲、肖丹、周晨琛、周兆璇、李娟娟、杨诗露、王秋蕴;第三卷的翻译者:白建磊、付琳、赵萌、梁恺欣、王益婷。 校对:王秋蕴、黄慧、牛安然、 王忆豪。本次翻译我们进行了两至三轮校对,部分翻译由译者互相校对,另外由本科生进行了一轮校对,我作为把关者进行了最后一轮校对,希望能把最好的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
易春丽博士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院讲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