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Android游戏开发从入门到精通 第2版 王玉芹
》
售價:NT$
495.0
《
西班牙内战:秩序崩溃与激荡的世界格局:1936-1939
》
售價:NT$
990.0
《
非对称创新:中国企业赶超战略 魏江 刘洋
》
售價:NT$
495.0
《
潜能觉醒
》
售價:NT$
395.0
《
初平:汉末群雄混战(190—195)
》
售價:NT$
245.0
《
建安:官渡大决战(196—200)
》
售價:NT$
245.0
《
权力的图像——近代的中国海图与交流
》
售價:NT$
840.0
《
中亚民族史
》
售價:NT$
840.0
|
編輯推薦: |
中国社会学经典文库系列丛书之三,《中国人行动的逻辑》2017修订新版,中国人特有心理与行动在全球化与互联网时代来临前的史前史,解读名实分离的中国人。
本书自2001年初版以来,中国社会与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对中国人心理与行动的研究应尽可能在变中看到不变的部分,至少是难变的部分,勘其脉络与底色,可由此作为当下与未来研究的基础。
|
內容簡介: |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一书根植于中国本土视角,以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为参照系,对中国人的表与里、心理机制与行动逻辑,及所处的中国社会具体阶段与文化脉络,进行了方法论、概念以及经验和理论的探讨。尤其注重对中国人的行动策略同中国社会结构、文化情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力图从中国人日常而真实、现实而具体的层面上建构起分析中国人社会行动的理论框架。
|
關於作者: |
翟学伟 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兼任《社会理论学报》(香港)、《本土心理学研究》(台湾)、《开放时代》、《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等学术刊物编委。长期致力于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本土性分析框架、概念、模式与基本观点。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本土心理学研究》(台湾)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在中国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学与传播学界具有一定的影响。
|
目錄:
|
目 录
再版自序
自序
第一部分 另一种视角:关于本土化、研究理路及其方法的若干思考
本土化研究的程度与限度:我们能走多远
儒家的社会建构:中国社会研究视角与方法论的探讨
语言分析:一种不容忽视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 本土概念研究与讨论
中国人脸面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附:从脸面的异质性看《围城》中的知识分子
土政策的功能分析:中国地方与组织领导的权力游戏
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历史性的分类及其转型中的问题
附:价值缺失的年代与中国人需要什么样的价值
第三部分 本土经验研究及其问题
中国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平衡性问题:一项个案研究
家族主义与工具理性:苏南农村的社会调查
人情与制度:平衡还是制衡?兼论个案研究的代表性问题
附:耻感文化的狡黠之处从一项问卷调查想到的
第四部分 建立本土理论框架的尝试
中国人际关系模式
中国人在社会行为取向上的抉择关于本土社会行动模式变量的 考察
附:从本土社会行动理论看中国人窝里斗吗?
个人地位:从一个概念的提出到一种本土日常社会学 分析框架的建立
后记
|
內容試閱:
|
再版自序
此文集是我从事社会学研究以来的第一本书,其中的绝大部分论文写于上个世纪90年代。当时由美国八方企业文化公司在新加坡出版繁体字版(2000年版),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简体字版(2001年版)。这两个年度正逢跨世纪,因此它多少表达了我做社会学研究的一种心愿,也就是寄希望于在新世纪到来之际,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今日重读此书,似乎并不感到陈旧和过时,因为书中讨论的这条道路依然在起步阶段,并且一直伴随着各种争议。学术界当年之所以有这样那样的争议,源于改革开放初的大背景,那时学习和借鉴西方社会科学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记得当时我们在大学课程中所用的教材几乎全部是舶来品,即使不全是,起码也是对舶来品的组装。那时做点研究,能阅读的研究资料非常有限(没有互联网,连复印机都很少见),一个学者如果能设法得到一些英文资料,或者能知道一点西方理论和方法,是非常值得自豪和荣耀的事情。因为它无形中检验着一个学者的学问好还是不好。虽说90年代的中国学术界也兴起过学科本土化讨论,但最终演变成学术规范化的问题。十几年过来了,学术规范化早已不再是问题(其实这并不归功于那场讨论),不少中国学子如今能在世界最好的学刊上发表英文论文,但中国社会科学如何发展的问题依旧。学者们还是在相关问题上犹豫不定,争论不休。可是也就在这十几年中,整个中国社会与市场却无视学者们怎么看,正以自己的方式和轨迹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此时,那些习惯了雾里看花的学者如何回应这一变化呢?上述的种种态势其实已宿命般地导致其大量的研究只能是经验很丰富,理论很苍白。当中国学术界尚无法对我们的社会与市场予以回应和预测之际,世界又进入了一个互联网、智能手机、微博、微信等电子交流的时代,此时,信息资料已不再是问题;而当年的留学生大量回归,人才与国际学术接轨也不再是问题,有问题的还是中国社会科学如何发生与发展。不知道这一点什么时候能得到正视。
显然,受上世纪学术环境的局限,此书中的理论探索已显粗浅和不足,很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跟进,尤其有赖于方法论与研究方法的突破,也需要更扎实的理论推演。而更加令人焦虑的是,这一被冠为大变革、大转型、大数据以及社会急速变化之处境,让很多事物和现象的留存本身也成为学者面临的话题。我自己的一贯研究见解是,尽可能在变中看到不变的部分,至少是难变的部分,因为这部分还可以让我们从中辨认出这样的行动特征是否是中国人的,抑或,全球化已然让中国人行动的逻辑变成了一个传说。
此次借助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旗下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的新版,我拿掉了原书中的《社会心理承受力与社会价值选择》一文,加进了一篇2014年写成的《人情与制度:平衡还是制衡?》,也补充了另一篇有关价值观的文章,这样显得更贴近本书的主题一些。
翟学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