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战争社会学专论
》
售價:NT$
540.0
《
剑桥意大利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740.0
《
教育何用:重估教育的价值
》
售價:NT$
299.0
《
理想城市:环境与诗性
》
售價:NT$
390.0
《
大模型推荐系统:算法原理、代码实战与案例分析
》
售價:NT$
445.0
《
逆风翻盘 危机时代的亿万赢家 在充满危机与风险的世界里,学会与之共舞并找到致富与生存之道
》
售價:NT$
625.0
《
工业互联网导论
》
售價:NT$
445.0
《
木偶的恨意(法国悬念大师米歇尔普西悬疑新作)
》
售價:NT$
295.0
|
編輯推薦: |
本书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概念、特征、分类、意义等依次而下的旧式解读,而围绕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关键问题展开,将相关原理与实务紧密结合,从而充分展现证据规则的应用流程。全书以讲的叙述体例,保留了通俗的表述形式,别具一格。
|
內容簡介: |
本书乃作者在其民事诉讼证据实务问题的讲义录的基础上,结合《*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司法文件予以修订完善而成,是作者二十年来律师和仲裁实践经验及研习证据法的结晶成果。
本书阐述复杂的证据法规则深入浅出,中间还穿插不少司法实例,是一本适合律师、法官、仲裁员等法律人阅读的办案参考用书,对证据法感兴趣的法学专业学生以及大众读者也适合阅读。
|
關於作者: |
王新平,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硕士。现任浙江新平律师事务所主任,兼任浙江省律师协会常务理事、台州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台州仲裁委员会首席仲裁员等职。曾获浙江省十大优秀律师浙江省模范党员律师台州市十佳律师台州市十佳仲裁员等荣誉。获浙江省律师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其代理词作为教学范文编入全国高等学校《司法文书写作》教材;著有《激情与梦想》等;在《中国律师》《人民司法》等刊物发表专业文章50余篇。
|
目錄:
|
引 言
第一讲 概述
一、证据的界定
二、证据的属性
三、证据能力与证明力
第二讲 举证
一、谁有权取证
二、举什么证据
三、法官有无权力分配举证责任
四、证据可否撤回
五、证据目录如何编制
第三讲 质证
一、质证的顺序
二、质证的内容
第四讲 推定
一、相关术语比较
二、典型案例评判
第五讲 自认
一、自认与认诺
二、诉讼外自认
三、典型案例评判
四、拟制自认
第六讲 经验法则
一、常识、常理、常情
二、常识、常理、常情之功效
第七讲 书证
一、书证的载体
二、复印件的性质及认证
三、复写件的性质及效力
四、单位证明材料的性质
五、笔迹鉴定的申请主体
六、传真件的认证
第八讲 物证
一、物证的特征
二、物证的类别
三、物证与书证的区别
四、物证的出示
第九讲 视听资料
一、单一的视听资料可否采信
二、私下偷拍偷录所使用的设备有无要求
三、视听资料真实性的判断
第十讲 电子数据
一、电子邮件
二、手机短信
三、微信聊天记录
第十一讲 证人证言
一、证人的资格
二、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判断
三、典型案例评判
第十二讲 鉴定意见
一、鉴定的范围
二、鉴定的对象
三、如何对待鉴定申请超期问题
四、鉴定材料未经质证的后果
五、何谓鉴定程序严重违法
六、怎样看待鉴定报告的有效期
七、公估报告的性质
八、鉴定意见的审查
第十三讲 当事人陈述
一、当事人陈述限定在诉讼过程中
二、当事人陈述的内容未必都属于当事人陈述
三、诉讼代理人的陈述视为当事人陈述
四、慎重对待对方当事人的陈述
附录 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
后 记
|
內容試閱:
|
序 言
学海本无涯,思从勤里得
民事诉讼案件最需要关注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查清事实,二是适用法律。查清事实是适用法律的前提,而事实的查清离不开证据问题,离不开当事人的举证、质证及认证。民事诉讼中各种不同种类的证据如何运用?不具有法定种类的证据是否一概不具有证据能力?证据三性与证据能力及证明力之间是什么关系?举证责任如何分配?诸如此类的问题均十分复杂,尤其是面对司法实践中各种形形色色的案件时,这些问题就显得更加繁杂。虽然最高人民法院也出台了有关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规定,但由于比较简略,在满足实务的需求上显得些许捉襟见肘。因此,全面、科学地掌握证据法的基本原理,能从会当凌绝顶的理论高度,俯瞰证据规则,解决实际问题,此点在实务上显得格外重要。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是对学习者来说的。如果把它借用到律师专业成长上,也许应表述为办而不思则罔,思而不研则殆。本书的作者是一位颇有追求的律师,办案之余,仍矢志不渝地在求学的道路上刻苦钻研、锲而不舍,在继《激情与梦想:王新平律师辩护词、代理词选录》出版后,又一本《民事诉讼证据运用与实务技巧》撰写成册,值得称赞。全书分为十三讲,立足于司法实践,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讨论民事诉讼证据实务问题,避免单纯空洞的理论说教,比较生动活泼。在书中,作者对证据的关联性、证明力等重要问题也都作了认真的研究,并提出了有益的见解。鲜活的素材、生动的表述、鲜明的见解,展示了作者对证据法学及实务问题的认真思考与执着探索。本书的内容主要适用于律师,但对从事法律实务的法官和仲裁员,也有裨益。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作者写作十分尽心,但本书在某种程度上还显得不够成熟。比如对证据法基本知识这一层面着墨欠多,每一讲的篇幅比例不甚匀称,对若干案例的解读不够深入,某些提法或理解或许还存在值得商榷的余地,但它确实凝聚了作者认真好学、不懈求索的点点心血。我衷心希望作者继续努力,奋进创新,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攀上新的高峰,奉献出更多、更新、更好的实务成果。
是为序!
毕玉谦
2017年2月1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