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南移:宋代社会中心的转迁
》
售價:NT$
755.0

《
纯粹·水浒江湖: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另一条线索
》
售價:NT$
469.0

《
肌骨复健实践指南:运动损伤与慢性疼痛
》
售價:NT$
1367.0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MySQL版)
》
售價:NT$
301.0

《
商业数据与分析决策:解锁数据资产,提高商业创新能力
》
售價:NT$
367.0

《
倾盖如故:人物研究视角下的近世东亚海域史
》
售價:NT$
357.0

《
史学视角下的跨文化研究(一): 追踪谱系、轨迹与多样性
》
售價:NT$
485.0

《
历史文本的文化间交织:中国上古历史及其欧洲书写(论衡系列)
》
售價:NT$
551.0
|
編輯推薦: |
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辽宁大学等十余位唐诗研究领域著名学者耗时十余年,倾力精心打造。
对流传*广的清代蘅塘退士版《唐诗三百首》全面、深入、细致、独到的解读和赏析。
集作者小传、诗文、注释、注音、解析、古版画插图于一体,为读懂、悟透、真切领会唐诗之美,扫除一切障碍。
融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观赏性于一炉,是当前古诗词学术研究和大众审美鉴赏文化园地一道粲然可观的风景线。
是古版《唐诗三百首》逢其时、得其人、善其事的当代价值呈现。
|
內容簡介: |
本书依据光绪年间四藤吟社刻本《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编选),并按其诗体和诗作顺序进行编排,分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律、七律、五绝、七绝等八部分,每种诗体添加相应的诗体介绍。每一首诗都分为作者小传、原文、注释、作品赏析四部分,作者小传涵盖全面,原文权威准确,注释精当切要,作品赏析深入浅出。辅以古版画插图,图文并茂地展现唐诗的魅力。本书既可作为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唐诗的案头工具书,也可作为传统文化爱好者,深入品读唐诗的升级读物。
本书由王向峰、张恩华、林东海主编,具体赏析的作者涵盖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和辽宁大学中文系的专家教授,全书在吸取前人的注解和诸多学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入各位专家教授自己深刻而独到的艺术见解,使赏析更为翔实新颖,是继上海辞书版、上海古籍版之外的凝聚北方学者唐诗研究成果的代表性图书,对传扬唐诗的艺术成就、推广传统文化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
|
關於作者: |
王向峰,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曾任辽宁大学中文系主任,鲁迅文学奖得主。
林东海,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后深造于研究生班。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历任古籍编辑室主任,总编助理。
张恩华,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长期从事文化宣传工作,曾任辽宁省广电厅厅长,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撰稿人: 王向峰 朱明伦 刘继才 张永芳 林东海初国卿 陈曦 孟二冬 钱志熙 梁森 韩兆琦 蓝旭 宋绪连 陶文鹏
本书的撰稿团队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辽宁大学等单位的十余位唐诗研究领域的学者构成。
|
目錄:
|
卷一 五言古诗
张九龄
感遇二首 003
李 白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008
月下独酌 010
春 思 013
杜 甫
望 岳 018
赠卫八处士 020
佳 人 024
梦李白二首 029
王 维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038
送 别 042
青 溪 045
渭川田家 049
西施咏 052
孟浩然
秋登兰山寄张五 058
夏日南亭怀辛大 061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063
王昌龄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066
丘 为
寻西山隐者不遇 069
綦毋潜
春泛若耶溪 072
常 建
宿王昌龄隐居 075
岑 参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078
元 结
贼退示官吏并序 083
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088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091
寄全椒山中道士 094
长安遇冯著 097
|
內容試閱:
|
《唐诗三百首》编选者是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无锡人孙洙(17111778)。孙洙字临西,号蘅塘,晩年号退士。其人家贫,性聪颖,好学。辛未年进士,历任大城、卢龙、邹平县令,为官清廉,关心民间疾苦。三握邑篆,囊槖萧然。离任时民皆攀辕泣送。又为江宁府教授,两校省闱,学问功底深厚。归老时生活困苦,蔬水常不给。其人学诗宗杜甫,著有《蘅塘漫稿》,编有《唐诗三百首》。
在孙洙选编的《唐诗三百首》之前,有南宋诗人刘克庄编的收录唐宋诗人律绝体诗的《后村千家诗》,因收录作品过多,没有专向的读者对象,流传不广;之后有南宋末期诗人、爱国志士谢枋得为学童编选的唐宋诗人的七律和七绝体诗选本《重订千家诗》;到了明代王相感到谢本没选五绝与五律,于是又选取唐宋诗人的五律和五绝体诗(同时附加明诗七律二首)与谢本合编,共计二百二十三首,合成为清代所普见的《千家诗》,是流传较为广泛的近体诗读本,从古至今一直在发挥其独有的向童蒙教诗的示范作用。到了清代,孙洙岀于更深层的审美标准,对《千家诗》颇有微词,认为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七言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岀其间,殊乖体制。于是他在选诗的时代上只限于唐,而体式又从律绝体扩延至五、七言古诗,便从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孙洙预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自清中叶以来,二百多年间,写旧体诗的人,无不得益于《千家诗》和这本《唐诗三百首》。
从《唐诗三百首》可见唐诗的大体面貌。清代康熙年间成书的《全唐诗》,收有唐人诗作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诗作者二千五百七十六人(不含鬼神之类)。后来有人搜录遗篇,作为《全唐诗》的续编两本,与前书合计共五万四千多首。这么丰厚的诗源,从中选岀多少首诗才能见唐诗的原本面貌,可称观止,实在是难事。现在通行的《唐诗三百首》,从为学童学诗和作诗提供范本的目的岀发收有七十七人的三百一十三首诗。这个三百首选本问世后不仅能流传二百多年,且有日渐时兴之势,到了今天不仅可为学童用,亦可为成人学诗与作诗之用,可见其选编的岀发点与选诗质量的合适性,足可谓选本的经典。我们所编著的这部《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的原文所据,就是光绪年间四藤吟社的刻本,毛泽东主席当年评点的就是这个版本。
《唐诗三百首》作为引导人们读唐诗,爱唐诗,学唐人那样写诗,首先必须提供适量的吸引人并使其投入兴趣的各体诗作,这样,选诗内容须领域宽广,题材丰富,从学童的浅近视野和士子人生经历中所遇的多种生活事项,皆应有诗吟咏;还须情思真切动人,有喜怒哀乐的人之常情的明畅表现,极易为人所接受;且须意象深厚,比兴中寓涵情致,咏物中见有寄托,诗意中涵蕴哲理,足显诗的审美表现所能达到的高超境地。唐诗的语言是汉语的文学语言的实践极致,丰富、鲜明、精准、生动,视域宽阔,扩张力强,见诸诗体则格律严谨,修辞巧妙,引人爱读。
《唐诗三百首》编选的初衷是以少年学子为主要读者对象,供作诗参考之用这是无疑的。由于所选诗作本身具有充分的文学经典性,读者可以各以其情而自得,所以它可以成为不同年龄读者的选取对象,有如《周易系辞传》所云:《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因此,《唐诗三百首》足可兼及不同时代的各种年龄、文化、职业和志趣的广大人群。今天,由于写旧体诗的传统多年中断,使不少人华发回头学旧体,所以三百首又成为童叟皆适的作诗范本。
《唐诗三百首》为学作诗的少年学子写诗时立题、选材、取式、赋言、用韵作引导。由此目的,蘅塘退士不以社会现实批判为主要切入点,而特别注重于诗意与诗艺、体式与技法,所以其后不论谁怎样别岀心裁选岀别样的三百首,他的选本仍是不可取代的。这是经典的选本和选本的经典的不可动摇性。可以认为《唐诗三百首》是传统文化中读者最为众多的一个选本。
《唐诗三百首》为学子写诗示范题路门径,使学作诗的人可从自身生活经验中就唐人题目,写自已在现实中的心中感受,所以在文本中提供了人们在生活所常遇的情境,如时序变化、穷通悲喜、相遇相别、相思相望、游览观光、抒怀寄意、感世伤时、讥讽丑恶、凭吊悼亡、咏史言事、观舞听歌、酬答祝愿,等等,可以应对人们各种情境的意愿表达。
古风歌行体在《唐诗三百首》中占有很大比重,这是超越《千家诗》的编法。学作诗的人,到一定程度应学会写古体诗,因为这种体式容量大而自由度宽,要叙写事件非此难以应对,如《长恨歌》写李、杨爱情与安史之乱,以及杨贵妃死后李隆基还京后的那种物是人非的凄凉寂寞;《琵琶行》写琵琶女的身世经历与诗人感受和演奏的弦音之妙,如此题材非古体的歌行难于适应。
《唐诗三百首》作为唐诗的一个值得肯定的入门选本,可培养读者对于唐诗及一切诗作的审美欣赏兴趣。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又说诗可以兴、观、群、怨。这是就《诗经》说的。由于《诗经》的诗更为古老,诗语与今天用语多有差异,但唐诗却不同,其词语多可读懂,除了用典和史实与今天有距离,一般都是可以理解的。唐诗语言不奥不白,文质彬彬,用语组词既陌生又亲近,感到是自己想说而说不岀来的话。《唐诗三百首》是步入唐诗宏伟殿堂的不二法门。
在此还有必要对《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的成书始末作以说明。2004年,张恩华同志正在辽宁省广电厅厅长任上,与省电视台计议以《唐诗三百首》为题材,拍成一部电视艺术片,对三百首的毎一首都到 题材原地进行情景再现,制成有景致、有吟诵、有讲解的三位一体电视艺术片,生动形象地传扬唐诗的艺术成就。为此成立了以王充闾为首的编委会,成员有张恩华、杨宗义、林东海、王向峰。经研究商定,邀请北京大学和辽宁大学等校中文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的专家教授撰写审美赏析《唐诗三百首》各首诗的文稿。经半年多的时间完成任务,并由林东海和王向峰分审京沈两地完成的文稿,筹备进行实地拍摄。但是,由文字进入拍摄的形式的形象转化,始料不及的问题连番而来:谁来导演,分几路摄制 ,请哪些专家到场讲解,情景重现得请演员、导演,情境中还有四季之分,等等,完成这些环节都要有巨额投资,专靠一家电视台难以承担。这些难题越是后延就越难解决,因此对《唐诗三百首》的这些鉴赏文字也就休眠了十几年。近些年,中央大力倡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央电视台也连续举办诗词大会,赏读比赛盛况召人,这大大启发了原来的电视艺术片的编委们,感到我们邀集许多资深专家写成的鉴赏文字,有见识,有深度,有助于推广唐诗文化,而我们这一工程浩繁的深入审美鉴赏《唐诗三百首》的书,是市面通常所见的注释本所不可替代的,所以才由王向峰最后修订文字,投向万卷岀版公司,并以《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为书名公之于世,求教于广大读者。
2017年6月2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