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NT$
475.0
《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售價:NT$
490.0
《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售價:NT$
225.0
《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售價:NT$
449.0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NT$
280.0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NT$
349.0
|
編輯推薦: |
本书所涉及的议题,可为以生态可持续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和生态城市的深入推进提供前沿知识与借鉴案例,书中对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力度的赞赏以及对其实际成效的反思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思索和权衡人与自然在城市发展中的互动关系以及自然资产在城市更新中的价值与使用方式。本书所涉及的案例更偏重于欧洲尤其是德语区国家,也可与以北美案例为主的本系列丛书*本译著《可持续发展规划:创建宜居、平等、生态的城镇社区》相互补充,帮助读者建立对本领域更全面的认知。本书通过大量理论解读与案例分析,从城市化及其对生态城市发展的挑战、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生态特性之间的关系、城市生态系统的特质、城市栖息地与城市自然、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城市脆弱性与城市韧性、生态城市实现路径、城市发展中的城市生态学及其应用等八个方面,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管理和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为在城市发展中如何优化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了依据。
|
內容簡介: |
本书通过大量理论解读与案例分析,从城市化及其对生态城市发展的挑战、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生态特性之间的关系、城市生态系统的特质、城市栖息地与城市自然、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城市脆弱性与城市韧性、生态城市实现路径、城市发展中的城市生态学及其应用等八个方面,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管理和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为在城市发展中如何优化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了依据。
|
關於作者: |
Jrgen Breuste,奥地利萨尔斯堡大学教授,国际景观生态学会SURE理事会创始人兼主席,华东师范大学国家外专局高端专家。
Stephan Pauleit,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
|
內容試閱:
|
城市是人类最重要的栖息地。大多数城市不断增长,以更好的生活、工作、住房、设施、文化和教育吸引人们。城市是经济的引擎,也是政策的重点。这在中国尤其明显。过去30年间,中国经历了全世界无法比拟的跨越式城市化进程。目前中国城市人口比例已达到57%,2050年可达到与现今发达工业国家一致的75%。在如此迅猛的城市化背景下,需要特别注意社会和生态问题。城市不仅是许多人群的聚集地,也是多重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也包含现有的自然,并且常常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自然或完全用技术取代自然。这类生态系统就是城市生态系统。这正是本书的主题,即关注城市居民与城市栖息地之间的关系。
城市应该具有生活价值、节约资源、富含韧性、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条件。城市空间结构由不同用途的镶嵌体所构成。其建筑密度导致城市气候的特殊性,往往形成特别炎热的环境,同时空气中的有害物也会损害人类健康。城市中与我们生活在一起的植物和动物似乎由人类自身决定,并在大范围的管理中根据人类的需求对其进行维护。也有自发生长的自然,但我们却往往不甚了解。在城市环境中拥有自然是所有城市居民的强烈需求。但怎样的自然,什么尺度的自然和什么区位的自然是我们想要的?谁使用自然?又为谁使用?自然作为绿色(植物)和蓝色(水)基础设施属于宜居型生态城市的一部分,必须对其性能特征(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规划和分析。
这是作为经典城市规划经常需要超越美学设计的任务之一。土壤封闭和建筑密度常常造成负面生态系统服务,其负面后果在之后需要花费高昂的代价才能被削弱。建设新城市或城市扩建时,最好从一开始就规划好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并考虑优化。中国是当前正在建设和规划生态城市最多的国家。已有40多个生态城市正在实施(如:天津中新国际生态城或苏州西部生态城)。上海崇明东滩生态城的失败体现了生态城建设面临的困难。标准和现实方向的缺失是原因之一。在最佳项目的竞标中,宣传的生态通常比实现的要好。
尽管如此,生态城市的理念是正确的,它旨在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条件。生态城市的各种理想城市名称,如:智慧城市、瘦身城市、海绵城市、碳中和城市、零能源城市等,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城市中的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这不仅可以由新建城市实现,也可以在既有城市基础上来完成,因为大多数人未来将在既有城市生活。我们必须对现有城市进行改造,改善其生态环境。这也是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巨大工程。因此,生态城市首先是有待改造的既有城市,可以率先在住宅周边、邻里社区或城区开展小规模项目。好的设计项目也在这些方面实施,例如,城市公园、园景水体、建筑物绿化、减少封闭,以及优化交通设计。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应考虑到城市是所谓的生物多样性的栖息地,在中国大多数人认同动植物是他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对此,我们还需要通过研究和分析获取更多的知识。
在欧洲,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中国的城市生态系统研究最早始于宋永昌教授1983年的研究工作,他重点关注污染、风险评估等环境问题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在过去15年间,城市生态学的所有重要议题在中国得到了调查研究。中国科学院在厦门和北京分别建立了城市环境研究所和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将城市生态系统纳入全国环境监测(CERN),并开展重大研究和设计项目[如:上海长三角城市群(SHYRDUA)研究项目]。城市生态系统研究也在40多所中国高校开展。这其中蕴藏巨大的研究潜力应得到更好、更有效的利用。特别是研究成果在城市发展实践中的运用应取得重大进展。中国不同学科领域的城市生态学者应进一步开展合作,同时把城市生态系统(研究)与城市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为努力奋斗的核心。国际城市生态学会(SURE)的100多名中国会员目前正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2016年,他们邀请了世界城市生态学家在上海举办了第二届大会,共同探讨上述议题。
在此,我也非常感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干靓老师、德语系钱玲燕老师、斯图加特大学蒋薇老师将我们这本有关城市生态系统的书翻译为中文,以便能够将其中的观点更广泛地应用于中国的城市发展中。感谢满怀热情的优秀译者们以及她们的出色工作!另外,我也要感谢Springer出版社对这一翻译项目的推动。
我很高兴代表四位作者,向当前城市生态发展领域如此重要国度的广大读者介绍本书。没有什么比在设计优良的城市中拥有与大自然和谐美丽的生活更重要!
JrgenH.Breuste
2017年9月9日于奥地利萨尔茨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