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生是旷野啊
》
售價:NT$
332.0
《
甲骨文丛书· “安国之道”:英国的殖民情报系统及其在亚洲的扩张
》
售價:NT$
403.0
《
台北人(2024版)
》
售價:NT$
398.0
《
让孩子更有力量:赋权型家庭教育指南
》
售價:NT$
305.0
《
白夜追凶(上下)
》
售價:NT$
500.0
《
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股市风云录
》
售價:NT$
602.0
《
低空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
售價:NT$
403.0
《
汉字学理与小学汉字教学
》
售價:NT$
408.0
|
編輯推薦: |
梁漱溟作品集全新整理 梁漱溟先生致力于解决中国问题之代表作品 中国近百年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乡村破坏史。 中国国家之新生命,必于农村求之;必农村有新生命,而后中国国家乃有新生命。 今后中国人向上兴奋地新方向是什么?老实不客气的说:就是我们的乡村建设运动!
|
內容簡介: |
《乡村建设理论》是梁漱溟先生社会政治思想的代表作。从认识和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入手,系统地阐述了梁漱溟对中国社会改造与乡村教育关系的思想。他以乡村为中国文化之本的思想,以及通过教育手段来改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组织结构,培养新伦理,建设新礼俗的思想,都是对中国社会根本问题思考的积极实践。
|
關於作者: |
☆ 立根本土,眼光向下,面朝世界与未来,深研中国社会基本问题的原创型思想家
☆ 为苍生起,奔走于大地,从实践来,往实践中去,笃行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实干家
☆ 独立思考,表里如一,悲天悯人,执守良知,铮铮铁骨,百年唯一见的知识分子楷模
梁漱溟(18931988),20世纪中国独具创造力的思想家、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家。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早岁信佛而后归儒,然亦心系佛法;以中学学历而执教北京大学。壮年辞去教职,长期从事乡村建设;发起民盟,为调停国共奔走呼号。1949年后屡受批判而不改独立思考,表里如一之志,傲然宣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一生以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相号召,在两个问题上追求不已:一是人生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二是社会问题,亦可云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主要作品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东方学术概观》等。
|
目錄:
|
自 序
引 言
甲部 认识问题
一 乡村建设运动由何而起?
甲 起于救济乡村运动
乙 起于乡村自救运动
丙 起于积极建设之要求
丁 起于重建一新社会构造的要求
二 中国旧社会组织构造及其所谓治道者
甲 伦理本位的社会
乙 职业分立的社会
丙 伦理本位、职业分立之交相为用
丁 只有周期的一治一乱而无革命
戊 社会秩序所赖以维持的几个要点教化、礼俗、自力
己 教化、礼俗、自力三者内容皆为理性
庚 士人即代表理性以维持社会者
辛 周期的乱
三 旧社会构造在今日崩溃的由来
甲 旧社会构造崩溃之由中国文化的失败
乙 中国对西洋之一种比较团体组织
丙 短处正从长处来
丁 自毁与他毁
戊 自身的真缺欠
四 崩溃中的中国社会极严重的文化失调
甲 伦理本位的社会之被破坏
乙 职业分立的社会之被破坏
五 中国政治无办法国家权力建立不起
甲 消极无力的政治
乙 思想分歧
丙 没有阶级
丁 社会事实与意识要求不符合
戊 中西精神之不同
乙部 解决问题
一 新社会组织构造之建立乡村组织
第一节 组织原理
甲 新组织即一新礼俗
乙 中西具体事实之沟通调和
丙 从理性求组织
丁 从乡村入手之义
第二节 具体组织
甲 乡约之补充改造
乙 乡农学校
第三节 组织的作用
甲 我们的乡村组织可以解决中国眼前的几个大问题
乙 我们的乡村组织可以实现一个理想的社会
二 政治问题的解决
第一节 社会与政治
第二节 眼前与将来
第三节.政权属彼与政权属我
第四节 何谓中国政治问题的相当解决
第五节 解决中国问题的动力在哪里
第六节 解决眼前政治问题的途径
第七节 一个具体的设计
第八节 几点的解说
三 经济建设
第一节 中国旧日经济的特殊
第二节 西洋自近代迄今经济上的进展变迁
第三节 受西洋影响后的中国
第四节 需要有个方针路线才行
第五节 方针路线在哪里
甲 农业所受压迫比较和缓
乙 农业破坏最不能忍受
丙 要凭藉农业谋翻身
丁 从农业引发工业是我们翻身之路
戊 总结上文
第六节 如何促兴农业
甲 中国大社会必须有一总脑筋
乙 积极使农业进步的三个要点
第七节 中国土地问题
第八节 苏俄给我们的参考
第九节 农民合作与中国经济建设
第十节 工业化问题
第十一节 末后的几句话
四 末后我们所可成功的社会
甲 新社会与旧社会之比较暨中国新社会
与西洋近代社会之比较
乙 人类社会建设应有的原则
附录一 我们的两大难处
二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在研究院讲演
附录二 回忆我从事的乡村建设运动
附录三 朝会上的讲话(选录八则)
1933年前后讲于山东邹平乡建院研究部
附录四 怎样阅读《乡村建设理论》
编后记
|
內容試閱:
|
自 序
当我将中国问题认识清楚,并将它的前途想通了的时候,让我不能不叹息佩服许多过去的和现在的有识之士,他们没有多少凭藉而见事那样的确,真是聪明!随举眼前遇到的来说罢。那日看《世界日报》(二十六年一月某日)有《中日关系的透视》一文,其中引用素日研究中国社会的斯密斯博士(Arther Smith)说:中国如无外面力量而欲进行改革,正如要在大海中造船一样。这是多么罕譬而喻呢!后一两千年的中国文化入于盘旋不进的状态,其自身永无从发生革命,完全从这句话给点透了。往日又曾见曾刚先生(纪泽)答友人书有云:世界日辟,其机自外国运之,其局当于中土结之,其效即不在今日,亦当见诸千百年后。横的东西两世界,纵的千百年历史变化,一语论定无遗。距今五十年前能说这话,又是何等的远识卓见!像这一类的高明识见,我从各处遇着的还有,不过一时举不出来许多。
高明有识之士,是见到了;一般人还是见不到。像斯密斯的话,多数中国人大概都不懂得。像曾公的话,多数中国人更相信不及。天下事,明白的人自是明白,不明白的人总是不明白,这又不能不让我长叹息!在这里或者就用得着我这不算聪明也不算笨的人了吗?我没有将复杂问题一眼看透彻的聪明,但我有抓住问题不放手的研索力,就会有被我弄通了的一天。从这困勉工夫也能将高明人见到的而我也见到了。这本书,就是困勉研索的结果,正好给高明人的话作注解;给不明白的人作桥梁。
前些日又见美国名著作家丕斐(Natheniel Peffer)到沪,在太平洋联会席上演讲远东问题之局外观,对中国前途似示惋惜又怀疑问。他说:
欧西人士,今日已深感到陷入旋涡,无法自拔之苦;而远东方面不引为前车之戒,反思效尤,其结果岂不将同出一辙乎?日本早已从乎欧西之后,今日更无选择之自由。乃中国年来所采取之途径,概括言之,也不过锐意发展物质建设与提倡民族主义两者。此殆由某种环境之影响,中国人士或认为非采此途径不可;然循此途径以往,将来所生之结果如何,实为一极端耐人寻思之问题也!(见二十六年一月十三日《申报》)
我于此有两层感想。一是像丕斐先生所惋惜而怀疑的,大概多数中国人(尤其是所谓有知识的人)都不能了解;他们在今日除了发展物质建设和提倡民族主义外,真是没有第二个念头。他们或者要反问丕斐:你不赞成我们这样干,你叫我们怎样干呢?又一感想是可惜丕斐先生没有读到我这本书,他读到也许疑闷之情为之豁然吧!丕斐先生的心境倒不是我很关切的事;我所关切的是怎样让多数中国人能了解丕斐先生对中国前途的惋惜之意。假令这意思得到多数中国人了解的话,那么,我的主张也将不难获得同情了。
这里面的见地和主张,萌芽于民国十一年,大半决定于十五年冬,而成熟于十七年;曾讲于广东地方警卫队编练委员会(题为乡治十讲),自十八年春欲将全盘意思写定成书,中间屡作屡辍,至今七八年未成。今天这本书,前一小部分是自己写定稿,后边大部分只是同学听讲笔录的一种删订,所以称讲演录。不过在政治问题、经济建设各段中颇有自己动笔之处,所以又不像讲时口气了。希望将来能通体写过一遍。今只为外间总不明白我的意思,先杂凑出版,以求教于各方,其中自己不惬意处是很多的。
二十六年二月十三日漱溟记。
总计在邹平六年间,前后讲此稿不下五次,末后在济宁也讲过一点大意;其时为余任笔录者有李澂、侯思恭、张汝钦、郝心静、王静如、李鼐、吕公器诸子。今附志于此,示不忘诸子之劳。
漱溟又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