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Zemax光学设计从基础到实践
》
售價:NT$
602.0
《
全球化的黎明:亚洲大航海时代
》
售價:NT$
500.0
《
危局
》
售價:NT$
383.0
《
穿裙子的士:叶嘉莹传
》
售價:NT$
245.0
《
财富方程式
》
售價:NT$
352.0
《
知识社会史(下卷):从《百科全书》到“在线百科”
》
售價:NT$
454.0
《
我读巴芒:永恒的价值
》
售價:NT$
602.0
《
你漏财了:9种逆向思维算清人生这本账
》
售價:NT$
254.0
|
編輯推薦: |
物联网标识技术是物联网基础共性技术,本书系统地梳理了物品编码和标识技术及其在物联网中的应用。从物品编码标识的角度去理解物联网,深入阐述了物联网中物-物互联的含义以及物联网标识技术的作用,系统介绍了物品编码技术、物品标识技术,以及目前国内外主流的物联网标识体系、编码解析和发现技术等。书中重点介绍了我国首个物联网物品标识体系物品编码Ecode及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与公共服务平台。Ecode作为我国主流的物联网标识技术体系,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产品追溯、资产管理和工业制造等领域。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作者在物联网标识技术领域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作者从物品编码标识的角度去理解物联网,深入阐释了物联网中物物互联的含义及物联网标识技术的作用,系统介绍了物品编码技术、物品标识技术及目前国内外主流的物联网标识体系、标识解析和发现技术等。本书重点介绍了我国首个物联网物品标识体系物品编码Ecode及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与公共服务平台。Ecode作为我国主流的物联网标识技术体系,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产品追溯、资产管理和工业制造等领域。本书共分9章。第1章介绍了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阐明了标识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石; 第2章总结了物品编码技术,并介绍了国家物品编码体系; 第3章阐述了物品标识技术,包括一维条码、二维码、射频识别及NFC等技术; 第4章详细介绍了国家物联网标识体系Ecode及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与公共服务平台; 第5章针对其他物联网相关标识体系,分别介绍了EPC、OID、mCode等; 第6章阐述了物联网标识解析和信息发现技术; 第7章详细介绍了物联网标识应用,包括GS1系统和Ecode一物一码应用案例; 第8章分析了物联网编码标识标准化现状及研究方向; 第9章总结并分析了物联网标识技术发展方向。
|
關於作者: |
张成海 男,(1965),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理事长、北京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研究物品编码与自动识别技术,组织建设了我国物品编码与自动识别技术体系和工作体系;在我国最先开展条码、二维码、物流标准化、物联网、产品追溯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重大科研课题,组织制(修)订国家标准百余项,编写了《二维条码技术与应用》《物流标准化》《食品安全追溯技术及应用》等十多部专著。
|
目錄:
|
目录
第1章概述
1.1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
1.1.1物联网的产生
1.1.2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1.1.3物联网的基本特征
1.1.4物联网的发展趋势
1.2物联网中的物及其标识
1.3标识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石
第2章物品编码技术
2.1物品编码概述
2.1.1物品编码的定义
2.1.2物品编码与其他编码的区别
2.1.3物品编码的基础物品分类
2.1.4物品编码的类型
2.2常见的物品编码体系
2.2.1物品分类代码体系
2.2.2物品标识代码体系
2.2.3物品属性代码体系
2.2.4物品混合代码体系
2.2.5物品编码的兼容
2.3国家物品编码体系
2.3.1体系架构
2.3.2体系建设
第3章物品标识技术
3.1一维条码
3.1.1一维条码的特点
3.1.2一维条码的基本概念
3.1.3一维条码的编码方法
3.1.4一维条码的典型码制
3.1.5一维条码的应用
3.2二维条码
3.2.1二维条码的特点
3.2.2二维条码的生成与识读技术
3.2.3二维条码的典型码制
3.2.4二维条码的应用
3.3射频识别技术
3.3.1射频识别的基本原理
3.3.2射频识别的技术标准
3.3.3射频识别的应用
3.4近场通信技术
3.4.1NFC技术的基本原理
3.4.2NFC的技术标准
3.4.3NFC的应用
第4章国家物联网标识体系Ecode
4.1物联网编码标识体系概述
4.1.1物联网统一编码技术
4.1.2物联网标识载体技术
4.1.3物联网网络资源标识技术
4.1.4物联网标识解析与发现技术
4.1.5物联网统一编码标识的管理
4.1.6物联网统一编码标识的安全问题
4.2Ecode标识体系
4.2.1Ecode标识体系框架
4.2.2Ecode编码
4.2.3Ecode标识
4.2.4Ecode的兼容性
4.2.5Ecode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与公共服务平台
第5章物联网相关标识体系
5.1EPC编码标识系统
5.1.1EPC标准
5.1.2EPC编码
5.1.3EPC标签内存结构
5.1.4EPC应用
5.2OID对象标识
5.2.1OID编码结构
5.2.2OID应用
5.3mCode编码体系
5.3.1mCode系统架构
5.3.2mCode编码结构
5.4UID标识体系
5.4.1UID技术体系及编码结构
5.4.2UID应用
5.5Handle系统
5.5.1Handle编码结构
5.5.2Handle应用
5.6ISO物联网编码标识标准
第6章物联网标识解析和信息发现技术
6.1物联网解析技术
6.1.1DNS解析系统
6.1.2EPC解析系统
6.1.3Ecode解析系统
6.1.4OID解析系统
6.1.5Handle解析系统
6.2物联网信息发现技术
6.2.1系统特性
6.2.2可行模式
6.2.3系统要求
第7章物联网标识应用
7.1国家物联网标识体系Ecode应用
7.1.1一物一码出现的必然原因
7.1.2Ecode一物一码用于防伪追溯
7.1.3Ecode一物一码用于市场营销
7.1.4Ecode一物一码用于工业领域
7.1.5第三方应用系统接入Ecode平台
7.2GS1系统应用
7.2.1GS1系统在质量追溯领域的应用
7.2.2GS1系统在零售领域的应用
7.2.3GS1系统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
7.2.4GS1系统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7.2.5GS1系统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
第8章物联网编码标识标准化
8.1物联网标准化
8.1.1国际物联网标准现状
8.1.2国内物联网标准现状
8.1.3物联网标准化研究方向
8.2物联网编码标识标准
8.2.1物联网编码标识标准现状
8.2.2物联网编码标识标准体系框架
8.2.3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标识技术项目组
第9章物联网标识技术展望
9.1物联网编码发展方向
9.2标识载体技术不断完善
9.3编码标识应用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前言
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 等国家战略的推进,物联网产业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物联网已成为各国构建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和重塑国家长期竞争力的先导领域。发达国家通过国家战略指引、政府研发投入、企业全球推进、应用试点建设、政策法律保障等措施加快物联网发展,以抢占战略主动和发展先机。我国已经具备一定的应用、技术和产业发展基础,并以物联网产业园区、智能城市建设和应用示范等为标志,形成了物联网发展热潮,取得了积极进展。
目前,以产业应用创新为核心的物联网正在农业、制造业、物流等领域深入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物联网应用也随处可见,如远程防盗、智能图书馆、远程电力抄表等。而这些仅是物联网应用的雏形,还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庞大的物物互联的网络。物联网给人们构建了一个美好的蓝图,未来人们可以想象通过物物相连的物联网络实现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农业、智能制造等。
在物联网中,每个物都需要一个身份代码,以供机器和人识别、处理,进而实现物联网中物的数字化,这是物品编码的过程,是物品实现自动识别进行交互的基础。
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人们将物品编码运用条码、射频标签等技术进行承载,通过自动识别设备获取条码、射频标签上承载的物品编码信息,这个过程既有标,又有识,是标识的过程。通过物联网中物的标识,物才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须人的干预,最终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物联网标识技术作为物联网技术体系中重要的共性支撑技术之一,一直受到国内相关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作为我国物品编码与自动识别技术的专门研究机构,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物联网标识技术研究,已提出了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标识体系Ecode统一标识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成功研发了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与公共服务平台和一扫通手机应用,在制造业、服装业、农产品、物流、防伪、交通、医疗等行业提供应用服务。
国内多家研究机构根据自身的研究领域结合特定应用,提出了相应的编码系统,并在各自领域中取得了一定的应用。但是从整个物联网体系来看,各种标准并存、编码方案多样化、系统不能互联互通,势必会导致信息孤立、资源浪费,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真正意义上的物物互联。因此,建立一套我国自主创新、统一注册与管理、可采用各类标识且能够满足物联网各环节应用的物联网唯一标识尤为必要。
本书是作者在物联网标识技术领域多年研究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本书从编码标识技术的角度去解释物联网,总结了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趋势,深入分析目前国内外主流物联网编码标识体系,以及物品编码、标识解析和发现技术等。本书详细介绍了我国首个物联网编码标识标准体系和技术架构,及以此为基础建立的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与公共服务平台等。
本书主要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的张成海编著。此外,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还有罗秋科、李素彩、张旭、王姝、王毅、林强、韩树文、张楠、杜景荣、田娟、夏涛、刘巍、李凯迪、期治博、王尚书等。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借鉴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学术观点,并参阅了许多报刊媒体和网站的报道资料,在此特别鸣谢。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8年1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