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西夏史(历史通识书系)
》
售價:NT$
357.0

《
怪谈:一本详知日本怪谈文学发展脉络史!
》
售價:NT$
265.0

《
韩江黑夜的狂欢: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出道作品
》
售價:NT$
296.0

《
销售的力量
》
售價:NT$
454.0

《
我活下来了(直木奖作者西加奈子,纪实性长篇散文佳作 上市不到一年,日本畅销二十九万册)
》
售價:NT$
296.0

《
数学分析原理(第二卷)(第9版)
》
售價:NT$
403.0

《
陈寅恪四书
》
售價:NT$
1469.0

《
汉密尔顿关于制造业的报告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1.著名主持人朱迅呕心两年写就随笔集,深情如《目送》,难忘如背影。
2.书中回忆自己从童星到清洁工、从花瓶到花旦、从癌症患者到接盘侠的成长经历,感人至深,又极为励志。用她的话说:我曾遍身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
3.朱迅在布满荆棘的人生路上,先后送别了孤独的姥姥和多病的父亲,她以细腻的笔触告诉有缘阅读的人:人生是一场加一场的别离,和一程减一程的归乡。
|
內容簡介: |
《阿迅》是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朱迅的随笔集,记录了她从出国到归来、从童星到清洁工、从花瓶到花旦、从海待到接盘侠的悲欢记忆。
北京姑娘朱迅15岁触电,17岁离开北京留学日本,清苦的打工读书生涯结束后,在NHK初绽芳华,成为日本主流媒体中*的一位中国大陆人。十几年后又回到北京。清零战绩,海选进入央视,工作至今。
《阿迅》全书以朱迅在每个人生阶段中被人称呼的名字为回忆的书签,三儿、小小、阿迅、朱先生、朱大胆儿、朱十七、迅宝宝、王太太这些名字似我一路拼来的宝剑,把把悬于头顶。朱迅经历了亲人的生离死别,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病痛磨难,曾遍体鳞伤,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
|
關於作者: |
朱迅,北京丫头,15岁出演电影《摇滚青年》中的小小,17岁留学日本,在日本各大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语讲座》《亚洲歌坛》《今晚》等多档节目担任主持人。后回到北京,担任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至今。
|
目錄:
|
引子 迅
一、 小小
二、 阿迅
三、 朱先生
四、 朱迅
五、 朱大胆儿
六、 王的女人
七、 丫头
后记: 三儿
|
內容試閱:
|
我坐在这儿写字,似听有人叫我名字,一个又一个、一声又一声。
每叫一声,我便应:到!
每声到后,便可写下一串文字,我不敢肯定它是自传还是随笔,它只是一个回答、几个故事。如在课堂上被老师拎起,站直清嗓,磕磕绊绊,扪心而说。
取迅为名,原因有二。
我妈毕业于金陵女子大学中文系,专攻鲁迅文学,故在三个女儿的名字中都加了个迅字。我爸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在新华通讯社驻外记者的岗位上奔波了近半个世纪,一个讯字标识着他的事业版图。妈的情怀加爸的梦想,就成了我这辈子写在户口本上的迅字。
这个时代讲心,名字就是家庭赐予我的初心。阿迅之迅,不尽然是名字,更是家族的原力,是知识分子用灵魂、情愫、风尚铸成的书香门第。
我的迅常被写为讯,如此误写,于我,恰似命运因果。
我生于北京、祖籍苏州、脚步随父、心性似母。一声阿迅,表面上浮动着南方姑娘的软糯,可骨子里却透着北京大妞的局气。这种南柔与北韧的结合,造就了我性格中折不断的柔韧。
十七岁前,我以柔为主;十七岁后,便以韧为根。出国门、入寒门、进名门、破爆门、走冷门、认命门、回家门硬生生地活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直勾勾地看着幸福与残忍同生共至。
每开一扇门,我就添个新名字: 三儿、小小、阿迅、朱先生、朱大胆儿、朱十七、迅宝宝、王太太这些名字似我一路拼来的宝剑,把把悬于头顶。
她是开始、是过程、也是结果;
是初心、是警戒、更是方向。
我坐在这儿写字,听见门外的脚步声。
阿迅,你还是来看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