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亚洲戏剧史·南亚卷
》
售價:NT$
653.0
《
中国历代竹器图谱与数字活化
》
售價:NT$
2540.0
《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售價:NT$
387.0
《
揉碎浪漫(全两册)
》
售價:NT$
320.0
《
古籍善本
》
售價:NT$
2448.0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售價:NT$
398.0
《
道德经新注 81幅作者亲绘哲理中国画,图文解读道德经
》
售價:NT$
653.0
《
清俗纪闻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读万卷书:葛剑雄自选集》特色一:
50载思想精华 完整展现:读书与治学、做人与处世、学习经验与心路人生
呈现五十年历史地理研究成果
新增《我们今天如何读书》《鹿死谁手》《崖山之后》《理想与现实之间》等文章
《读万卷书:葛剑雄自选集》特色二:
传授读书方法,探寻书中佳妙,分享治学体悟。本书收入的是葛剑雄教授关于读书治学的随笔,其中包括对读书生涯的回顾、对学界同人著作的品评、对古代经典的解读、对学术研究的介绍读者既能从中体悟到文史学科的一般入门途径,亦可感受到一代学者对学术的真诚与崇敬。葛剑雄教授谈读书,深入浅出,平实朴素,谦虚诚恳,他用自己丰富的经验与历练,将人生的喜怒哀乐化于笔下,娓娓道出,给人以无限的启迪和潜移默化的指导。
《读万卷书:葛剑雄自选集》特色三:
对于著名学者葛剑雄来说,书既是他通向学术殿堂的必经之路,也是他深厚修养和丰富灵魂的重要源泉。读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葛剑雄是如何读书的:
读书与书: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我想无非是三种目的:寻求知识,获得情趣,进行研究。
读前人的书:
作为历史学者,必须守住一条底线一切证据必须来自可靠的史料。
读他人的
|
內容簡介: |
对于著名学者葛剑雄来说,书既是他通向学术殿堂的必经之路,也是他深厚修养和丰富灵魂的重要源泉。本书收入的是葛剑雄教授关于读书治学的随笔,其中包括对读书生涯的回顾、对学界同人著作的品评、对古代经典的解读、对学术研究的介绍读者既能从中体悟到文史学科的一般入门途径,亦可感受到一代学者对学术的真诚与崇敬。葛剑雄教授谈读书,深入浅出,平实朴素,谦虚诚恳,他用自己丰富的经验与历练,将人生的喜怒哀乐化于笔下,娓娓道出,给人以无限的启迪和潜移默化的指导。
|
關於作者: |
葛剑雄,祖籍浙江绍兴,1945年12月15日出生于浙江湖州。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校务委员、博士生导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图书馆馆长,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现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西汉人口地理》《中国人口发展史》《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中国移民史》《往事与近事》等。
|
目錄:
|
读书与书
《开讲啦》:读书永无毕业
读书二题
上网与读书
读书的名堂
与书无缘故乡童年的回忆
偶涉经典亦受益无穷
搬家
我的书和书房
我的新书房
一本使我的人生转折的书
读《第三帝国的兴亡》
沉重的感动
江陵焚书一千四百四十周年祭
《永乐大典》正本下落依然成谜
杨守敬收藏之日本古文书
藏书的归宿(一)
藏书的归宿(二)
未建成的施坚雅文库
图书馆的难题
我为藏书找到了归宿
读前人的书
约法三章的误读
鹿死谁手楚汉之争的胜者
货殖何罪──商人和商业的地位
轮台罪己:汉武帝的晚年
理想与现实之间
东汉党人的两难选择
郦道元不是《水经注》全部文字的作者
乱世的两难选择冯道其人其事
厓山之后
重读《明史海瑞传》
要是世界上只有中文
世界上不止有中文
读他人的书
《周有光百年口述》读后
愿阁楼里永远有这盏灯
读沈昌文《阁楼人语》
读史阅世皆求真
读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
读《中国反贪史》
读姜鸣新书《天公不语对枯棋》
成吉思汗影响着今天的世界吗
介绍《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
学术著作的生命力
普及历史的魅力
让历史为更多人所喜爱
何为经典 何以永存
辑佚的新境界
我心目中理想的历史小说
读钱宁《秦相李斯》
读钱江《秘密征战中国军事顾问团援越抗法纪实》
在历史和社会中认识家谱
慎用家谱
答编者和西安刘海明先生
答安希孟教授
蛮夷长官司正长官不可能是谢安后裔
百花齐放总比一花独艳强
答施雪钧先生
《光明之城》不光明
评《1421:中国发现世界》
兼论真实史料的重要性
传记还是神话
评傅朗云《史坛怪杰何光岳》
读地图
历史地图研究 (Studies of historical maps )
左图右史,以图识史
以历史地图认识历史
地图是谁用的
古地图何以绝迹
中国在地图上的位置
来自外国的制图知识
对中国历史疆域的叙述应该严格按照历史事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第一卷问世
《山西历史地图集》导读
编后记
|
內容試閱:
|
今天我们如何读书
在天津海津讲坛的演讲
谢谢大家,在双休日来这里与我交流。既然是交流,应该大家都说,听说主办方在网上征集了一些问题,待会儿我也可以就我所知来回答。但是既然我来了,总得先讲一部分,所以我想先谈一点我自己的看法。
走进这个会场,从图书馆方向进来,我感到很亲切,因为我也当过七年的图书馆馆长。尽管我们的图书馆远没那么好,很破旧,毕竟都是图书馆,所以很亲切。今天要谈这个题目我很乐意,因为我们这些人没有其他的本事,只有一点,看书的时间比较长。我这一辈子都在学校,从来没有离开过,从六岁上小学然后一直到高中毕业,然后做教师,以后做研究生,又做大学教师,都在学校里边,到现在还没有退休。还没进学校时,才四五岁吧,看见比我大的孩子在看书,我也随便拿一本翻翻,到现在60多年了,可以说没有哪一年的生活与书没有关系。正因为这样,无论是经验也好,教训也罢,我都可以谈谈自己是怎样看待读书的,也许可以供大家参考。
今天怎么读书,照理说我是不应该谈的,因为我一直觉得读书是一件非常个人化的事,爱怎么读就怎么读,其他人是没有资格去说三道四的。因为你说这样读不好,他认为这样读很好。另外,读什么书完全是他个人的事,为什么现在大家觉得成了社会问题呢?我想这是因为现在读书也社会化了,社会化有一个毛病,往往千篇一律,主流的主张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所以我觉得对读书来说,每个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必须弄明白你今天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看这本书,比如在座有好多家长,你得考虑为什么要让你的孩子看这本书,既然你要孩子看这本书,这个问题就要弄明白。
读书是为什么呢?我把它分一分,无非是三种目的。不同的目的要有不同的选择,要有不同的标准,不要上人家的当,你自己打定主意。
我们读书的第一个目标是为了求知识,简称是求知,大多数人都是这一目的。我这里讲的书包括纸本图书,也包括今天的通过网络、手机传递的那些电子文本、数字化产品。无论是纸,还是屏幕、数字化信息,或者今后还可能出现的各种数字化、虚拟的媒体,对知识来说都是一种载体,所载的知识才是关键。为了求知的时候读书要注意什么呢?最重要的是要注意选择,要学会选择。什么原因呢?到了今天,世界上知识的积累已经太多了!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都学到,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就够你学一辈子了,我作为图书馆馆长就更明白。我当馆长的最后一年统计下来,在过去一年里面我们买进了12万种图书。统计单位是种,不是本,因为最大的一种本身就有一千多本。那么中国一年新出的图书有多少种呢?大概30万种吧。那么多的书不要说读,光编目就是很大的工作量。我不知道天津图书馆怎么样,高校的大多数馆都已经将编目外包了。一年间在网络上面传输的论文更是天文数字,动不动以千万篇来计算。如果扩大到世界,你说如果不选择的话我怎么看?所以以前讲开卷有益,这句话今天已经不适用了。你不信,每天什么事都不干,就看书,如果不加选择的话,不要说你读不完以前的书,就是每年新出的书你都读不过来。就是剔除非知识性的、虚构类的书,只看其中纯知识的书和文章,你也看不过来,所以一定要学会选择。为什么有些孩子整天看书,最后一事无成呢?我曾经有个研究生,我问他,你进来一个学期了,在干什么?老师,我天天在图书馆看书。我说你看什么书,哎呀!复旦大学的书真多,我没有看过的太多了。我说明天起你不许再进图书馆了,否则不要说学位论文写不出,毕业都成问题了!你就那么点时间和精力,你想什么都学会,都学得会吗?不可能的!
不要因为看了有些传记和报道,羡慕哪位大师什么都懂,某人懂多少门外语,某人一辈子出了多少本书。这些人有天赋优势,不是人人都能学会的。而且就是你选择了自己求知的范围或领域,还得明白自己处于什么阶段。如果是刚刚入门的,不要马上去看什么经典,你看不懂的!什么阶段看什么层次的书,不一定需要最高的、最新的、最好的,这些未必适合你。有的知识太新,还没有成形或稳定,如果没有特殊的需要,没有必要赶时髦抢着学,至多看一篇介绍性的文章就够了。
同样,求知也要在什么知里面选择。传授这门知识的书大多不止一本,往往良莠不齐,甚至有错误百出的,你不选择的话往往从一开始就把基础打坏了。一开始就接受了错误的概念,可能永远都纠正不过来!就像我们现在很多家长要孩子学外文,有的还亲自教,完了!将来老师说这个孩子如果没有学过,我可以教他标准的外语口语,现在从小学了一口山东英文、河北英文,我已经没办法纠正了。比如说现在好多人的知识都是通过手机上面来的,网络上面来的,或者只是因为作者名气大,或者这本书看起来厚重。我是研究历史和历史地理的,有的时候我看到一些文章或片段,有的是断章取义,有的甚至是胡编乱造,由于有故事,有的还编得很吸引人,或者很符合主流价值观,实际却是错的。由于不知道选择,他认为这不是讲的历史吗,自以为已经学了不少历史。如果你一开始把基本概念弄清楚了,基本知识有了,以后即使看那些似是而非,或者错误的东西,就容易识别了。
如果为了求知,在读书的过程中间最好有人辅导。辅导的人不一定是什么名家、大师,也不一定是家长、班主任,就是你求哪一方面知识,那么让这方面比较懂的人给你指导,而且应该是对你有一定了解的人,告诉你这一阶段应该看什么书。一方面不至于浪费时间,因为人的时间精力总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也不至于接受了错误的知识,形成错误的概念,这很重要!
比如说有的人喜欢历史,那么我就劝他先看一两本大家认为比较可靠的、比较真实的书,不要一开始就看戏说的文章,更不能先看乱七八糟的耸人听闻的东西。有的材料题目跟内容是不符的,你只看题目造成这个印象往往是错误的。我刚才讲读书不是非要看纸本的,但是相对来讲,纸本的书还比较正规。为什么呢?因为你要出版一本纸本书不是容易的,出版社为了自己的信誉,为了自己的利益,不会也不敢出得太随便,但是网上发布是非常容易的,特别在非实名情况下,连底线都没有。倒不是网络这个媒体不好,也不是我瞧不起什么草根作者,实际上网上有很好的文章,有些无名的作者在网上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观点和信息。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网络资源中完全适合某一方面的总是少数,所以必须学会选择。我想大多数人都需要,就像我今天想考个什么方面的执照,或者要通过什么方面的考试,我总得找最合适的书来看着学,不能随便什么书拿来就看。你要使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知识达到一定的程度,那么就要找合适的书,这是第一种。
第二个目的可能更专门了,是为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知识,比如在座的大学生、研究生或者研究人员,或者我们要应用什么技术的,我要看有关这些的书,目的就是解决问题、研究问题。什么是研究呢?将别人的文章或成果综合起来叫研究吗?不是。研究的话首先你得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深入的研究无非是几种:第一种是纠正了前人的错误;第二种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进步,这才谈到研究啊,这才谈得上是研究成果。至少要对前人的研究做出一个综合评价,多少对其他人的研究有用。要达到这些目的而读书,千万注意一点,就不是选择了,要做到穷尽,要把你能够找到的这方面的书、论文,这方面的资料统统都看,都要研究,这样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比如有的方面已经有50本书、50篇论文,你看了49本、49篇就以为有新发现了,偏偏这些内容在第50本书、第50篇文章里,这个结论人家已经有了,你这算是研究成果吗?说得好一点是你书没有看全,说不好听的话就是剽窃人家的成果。为什么?人家早就发表了,你怎么能说是自己研究的成果呢?穷尽就是在你可以找到的范围里面找遍了,以前往往只在国内找,现在我们进口外国的图书资料多了,图书馆有了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特别是有了互联网,你得全世界找。穷尽到什么程度呢?一本书、一篇论文如果有不同的版本或转载,你都得找一遍。有的人拿到20世纪90年代出的书,以为可以纠正他一个什么错误,再一查,人家在最近几年重版的书中已经纠正了,你不是白做了吗?你作为自我训练、实验可以,作为研究成果或解决问题的方案就不行。
还有一些问题的研究,需要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收集资料,包括间接的,或者未必完全正确的,或者仅仅是一条启发性的线索的资料。屠呦呦他们发现青蒿素,当时是毛主席交代下来的任务,全国要大协作,为越南军民抗疟疾找简便的新药、草药。屠呦呦就是因为穷尽文献,才在晋朝葛洪的医书中发现了这条线索。如果她只在当代医学资料体系中找,肯定不会有结果。当然按照书中的办法将一把青蒿挤绞后放在水里是煮不出青蒿素的,屠呦呦团队的贡献正在于解决了用溶剂低温萃取的办法,但如果不是找到这条记载,或许就会在大海捞针中与青蒿素失之交臂,或者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在屠呦呦团队的研究成果发表以后,如果有什么人进行同类研究,却漏查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因而重复他们的研究过程,值得吗?
又比如说要研究天津的问题,以前有人说天津本地的方言怎么跟周围河北、北京都不同呢,怎么好像外来的一样,你如果研究这个问题就要查资料,一查才明白了,原来天津最早的人是外来的。那时没有什么天津府,是天津卫,是明朝设立的卫所。再查资料,明朝的卫怎么设立的呢?都是从外地调兵到这个地方来的,而且比较多的都来自朱元璋的老家江淮一带,不但派到天津来,也到云南、贵州去。一个卫就是五千将士,加上家属,就有一两万或两三万人。明朝是从1368年开始的,这些将士和家属难道不流动吗?你再研究,才知道他们在整个明朝还真的不流动。原来当时的制度规定这些卫所的人员是固定从一个地方派出的,如果出现了缺位,比如说士兵死了或者士兵跑了,一定要到原籍去补,所以一个卫所的人的来源是始终不变的。而且里面的人也不跟外人通婚,所以他们始终在小范围里面生活,自然都保留着原籍的方言。尽管这制度清朝已经废了,但是外来方言的影响依然存在。你穷尽了史料,这类问题的原因是找得到的。但是如果你不穷尽,接触点皮毛,就以为找到了答案,或者轻易否定了一种说法,结果就不可能正确。比如我只查了明朝初年天津卫驻军的来源,却不了解卫所必须从原籍勾补缺额的制度,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卫所驻军的方言还产生那么长时间的影响。所以,出于研究的目的,读书一定要穷尽。
通过看原始的资料来发现问题,而不是投机取巧用人家的资料冒充原始资料,我们学校有一位教授被人逮住了,说他学风不端,找假证据,那么找了什么证据呢?其中有一条,他在一篇文章中用了人家已经翻译好的文章,那也不丢脸呀,写上根据某某人翻译的什么书就行了。他大概要冒充看过原书,注解里面不注翻译本,而写上外文的原书。但是翻译者犯了一个小错误,因为他没有对照原文,他也不知道,什么错误呢?海峡的英文叫strait,翻译的人看错了,看成street,街道,原文是指英国、法国之间的多佛尔海峡,译成了多佛尔大街,那位教授也照抄了。其实这是个小错误,无论是看错了原文,或者照抄了译文,都算不上学风不端。问题就出在明明没有查过原文,却不注明自己真正的出处是别人的译文,才出了洋相。就是你承认自己的英文水平连strait和street都分不清楚,也说不过去呀,那么巧,你与译者犯同样的错误吗?或者承认根本没有看过原文,冒充看过原文,那不是学风不端是什么?
还有一个例子,我当初在研究移民史的时候发现,中国农业史的著作都说东晋的时候已经开始在江西种小麦,我看了就不相信,东晋的时候怎么会将小麦引种到江西去呢?因为当时北方南迁的移民主要集中在江淮之间和长江下游,迁到江西的移民并不多呀!我不相信,但是翻了几本书都这么说。我找到第一本提出这个观点的书,还好是有出处的,根据《晋书》的记载。这就好办了,我书架上就有,拿来一看,哎呀,一个很低级的错误!原来原文是江之西,第一位研究的人把这个之字看漏掉了。那么看是指哪条江呢?对照上下文,是指浙江,就是今天的钱塘江。所以这里的江之西就是指钱塘江以西,今天的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而今天的江西那时还被称为江南,唐宋以后因为有了江南东道、江南东路,才简称江西。
这个前提明确了,就顺理成章,得到了合理的解释。东晋时很多北方人南迁,皇室、贵族、官员集中在首都建康(今南京)、京口(今镇江)一带,他们以前在北方吃惯了面食,不习惯南方的米食。他们有权有势,也有一批人为他们服务,所以就引种小麦。南京、镇江附近是丘陵地带,往东的地方当时地势低,水利没有开发,只能种在浙江湖州、嘉兴一带。
所以研究问题时读书要穷尽,不仅是方法问题,也是态度问题。我们现在提倡原创,什么叫原创?就是人家没有过的。你没有穷尽看前人的书,你怎么知道你就是原创?
读书的第三个目的也可以说没有目的,就是把读书看成人生的享乐、人生的需求,其实这才是我们读书的最高境界,可惜现在受到种种条件制约,很多人做不到。为了这个目的读书要什么方法呢?自己认为怎么好,只要自己愉快,自己得到满足就可以了,看什么书你自己选,愿意看一半就看一半,愿意倒过来看也可以,翻几页不看了都可以,没有任何压力,没有任何任务。其实这才是我们要追求的,把它作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作为自己其他所不能替代的享受。
但是没有办法,一个人要食人间烟火,要解决生存,所以不可能都这样读书。现在往往是两段时间,一段就是退休了,一段就是业余,可惜业余的时间往往越来越少。其实还有一段时间是很合适的,就是儿童刚刚开始看书时,可惜现在这段时间往往也被剥夺了。
这种读书有什么好处呢?对一个小孩子来讲,这样一种无目的的、自由的阅读可以培养他人生的乐趣,对真理的追求,对形成他今后的兴趣是非常好的手段。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自己的天赋,这个天赋是相对的,每个人都有他的天赋,可以表现在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形式。当然真正的天才是少有的,没有什么道理,天才是培养不出来的。天才怎么才能成功?就是不要压抑他,让他自由发展就可以了。如印度一位早逝的数学家是公认的迄今为止最高水平的数学天才,他从来没有上过正规学校,他的论文是被英国教授发现的,他的成功讲不出什么其他理由,但到现在都没人超过,这就是天才。
天赋呢,每个人都有,比如说这个人动手能力强,这个人耳朵特别灵、富有乐感,这个人语言水平比较高。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天赋,他的天赋怎么发现呢?你要给他机会呀!我到农村去看,有的学校根本不开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没这个条件。如果这个孩子有音乐的天赋,发现不了,他有体育特长也是发现不了的,没有施展机会,甚至他们本人也感觉不到,这些天赋就都被浪费了,埋没了。
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播过一位农民的表演,歌唱得很好,要上什么大道。问他有什么愿望,他说真想做歌唱家。介绍他到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一听,问他多少岁,他说40岁。教授告诉他,你如果20岁,我也许还有办法,你到这个岁数已经没有办法,教不好了。这样的人很可惜呀!要尽早发现孩子的天赋,对家长来说,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就是从小让他随心所欲地找些书看看,看他兴趣在哪儿。现在有的希望他学钢琴,希望他弹古筝,或者学外语,练武术,这都可以。但是要让他自由地看书,翻书,看他究竟对什么有兴趣。你不要一开始非要他背《三字经》,非要叫他背英文,也许恰恰抹杀了他的天赋。如果什么书都不喜欢看,那么你要考虑,他的天赋也许不在这些,也许在动手方面,今后可以往另一个方向发展。
从另一方面讲,今天生活在世界上的人,社会发展到今天,衣食住行的一般性需求都已经不成问题了。就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即使依靠其他国家的帮助,也能保证他们不饿死。至于发达国家,别看它们经济增长率低,一个百分点,两个百分点,你别担心,人家日子过得好好的。经过长期发展,它们的基础设施和物资供应早已相当充分,现在人口还在减少,消费观念也转变了,要增长那么快、生产那么多干什么?
所以到了一定的阶段,真正能够给人带来乐趣、带来幸福的不再是物质而是精神,主要不是物质生活,而是精神生活。在物质方面,手里提个什么LV的包,戴一副名牌的太阳眼镜,请问这个包提在手里真的感觉就不一样吗?眼睛看出去真的更舒服吗?有人调查过,LV包的原料成本才几欧元,LV公司的发言人说我们不是卖原料的,卖的是品牌。绝大多数人提着这个包时是精神上感到愉快,有的希望看到别人向这个包,实际上也是向提包的人行注目礼。很大程度上人追求的不是物质,是精神。
精神追求可以有各种途径,有的人信仰某种宗教,欣赏某种艺术,崇尚某种生活方式,爱好某样东西,比较起来读书是最简单易行的,而且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比如有的人喜欢跑步,有的人喜欢散步,有的人喜欢去野外旅游,有的人喜欢探险,还有人喜欢什么艺术,喜欢收藏,都很好,我不贬低哪一种,也不说哪一种特别好。但是比较起来最容易做到的、不难坚持的,我认为还是读书。比如说旅游,我也很喜欢,我到过的地方比较多,但是打开世界地图好多地方还没有去过。其实我对外界的地理知识、旅游点的历史,甚至那里的自然风光,大多是通过读书得来的。有些地方你真的到了那里,未必就能感受得那么好,那么深。在某种程度上,一个人的精神享受可以超越物质,读书获得的精神享受往往比亲身经历还全面。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余暇时间越来越多。我们年轻的时候每个星期工作六天,一下子变成五天工作制了,光这一项,一年就多休息了52天。有些发达国家还有一个月的带薪假期,有些发达国家每星期只工作35个小时。另一方面,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全国平均70多岁,上海已经超过80岁了。今后大多数人一辈子工作的时间短,余暇时间更长。余暇时间干什么呢?读书是成本最低,而且最容易享受的一种乐趣。
既然明确了是为自己读书,为人生的乐趣读书,就不需要有任何附加条件,也用不着听人家的,你自己读就是,有这个过程就可以了。
2016年3月26日于天津图书馆,据记录稿节选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