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特大型电网企业网络安全从业指南 Java代码审计与分析
》
售價:NT$
806.0
《
心灵哲学
》
售價:NT$
653.0
《
世界体系论与中国(修订本)(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NT$
653.0
《
丰田精益生产方式 图解版
》
售價:NT$
407.0
《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第五版)
》
售價:NT$
908.0
《
儿童自驱型成长训练手册
》
售價:NT$
254.0
《
分布式系统实战派——从简单系统到复杂系统
》
售價:NT$
551.0
《
贝克欧洲史08·帝国暴力和民族动员:1914~1945年的欧洲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发明词语者发明未来,我们从好的现代汉语诗人那里亲近母语,习得语言的奥秘。
|
內容簡介: |
《取瑟而歌:如何理解新诗》通过分析林徽因、穆旦、顾城、海子、马雁等几位优秀汉语诗人及其诗歌,提供理解新诗的有效路径,希图使读者面对一首陌生的诗时不再胆怯和无所适从,而面对熟悉的诗时,也可以恢复济慈所说的消极感受力在美面前,一个人有能力经受不安、迷惘、疑惑,而不是烦躁地务求事实和原因。倘若我们能辨认出那些值得信任的诗歌,体验它,探索它,被它充满,被它许诺,我们必将有所收获,这收获不是知识上的,而是心智和经验上的,像经受了一场爱情或奇异的风暴,我们的生命得以更新。最终,我们在母语诗人构筑的汉语山河中,继续分享和延展因他们的存在而变得更为广阔的中文。
|
關於作者: |
张定浩,笔名waits,1970年代生于安徽,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文化》杂志社副主编,中国现代文学馆第三届客座研究员。诗人,文学评论家。著有随笔集《既见君子:过去时代的诗与人》、文论集《批评的准备》、译著《我:六次非演讲》。2016年凭借诗集《我喜爱一切不彻底的事物》获首届书店文学奖。
|
目錄:
|
引 言:理解新诗
林徽因:明暗自成内心的秘奥
穆 旦:像钢铁编织成亚洲的海棠
顾 城:夜的酒杯与花束
海 子:去建筑祖国的语言
马 雁:贝壳将给出回环的路径
后 记
|
內容試閱:
|
后记
取瑟而歌这个名字,是从《论语阳 货篇》里抄出来的,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 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但用 在这本书上,其实和原文的意思未必有什么关 系,我只是喜欢这几个字和它的意象,原来人和人之间除了执手相见之外,另有一种婉转郑重的交流方式,那就是歌。并且我也喜欢瑟 这个字有庄重严肃的意思,又做了乐器名,仿佛那些极深重坚决的感情,就是要化在轻丝朱弦上,方才可以穿过空间,也穿过时间。
阳货篇里,就在取瑟而歌之前,是一节关于孔子予欲无言的记述,子曰:予欲无言 。 子贡曰 : 子如不 言 ,则小子何述焉 ?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我觉得相连的这两节可以放在一起看,诗歌不是言语,不单纯是要表达一个人想 说的话。一个人之所以写诗,或者再把诗唱成歌,是因为一些难以言喻的情感,因为他明了 言语在表达、记述和理解感受之间必然遭遇的重重变形,诗歌起源于对言语的不满,起源于这种不满之后的沉默。
说起来,孺悲也未必是一个让孔子讨厌的人,只是名字不太好,叫做悲。古典著作要言不烦,里面的人物姓名很多 都有其寓意,可以当作寓言来看。这段孺悲见孔子的故事,如 果从寓言的角度,那就是年轻的悲哀求见哲人,被拒绝; 作为补偿,他听到了不想说话的哲人从看不见的地方传来的歌 声。另有记载说,孺悲是鲁哀公派来向孔子学习士丧礼的,这 更印证了悲这个名字的由来。一个寻求丧礼仪式知识的 年轻悲哀者,遭遇的却首先是歌声的洗礼,这里面也可以有很深的意思。歌以言志,志是士心,单凭悲哀本身并不能胜 任死亡的仪式,他还需要先懂得生者的心事,是所谓未知生,焉知死。
这本小书里涉及的五位诗人,都是逝者,但借助诗歌的力量,他们似乎依旧还在中文的世界里继续生长。因此这本小书 愿意谈论的,是他们作为现在进行时态的生,而非过去完成时 态的死。
写诗是艰难的,谈论诗和诗人也同样艰难。这也是断续在 写一点新诗的我,此前却很少涉足新诗评论的缘故。所以要谢谢程永新老师,如果不是他在 2015 年邀我给《收获》杂志新 设的明亮的星栏目写顾城和海子,恐怕我不会起意再写其 他几位诗人;而如果不是《收获》杂志最初在篇幅上所给出的足够空间,恐怕我也难以想象自己随后会完成这一场场漫长的征程。还要谢谢《书城》杂志的李庆西老师,《单读》的吴琦 兄和《上海文学》的来颖燕女士,他们一直给予我莫大的信任和鼓励,自己不成熟的文字能经由他们的手来编发,是我的荣幸。而这本小书里最长的一篇文章,则尚未发表过,可能我希望率先看到它的,是这本书的读者。此外,要感谢我的编辑顾晓清,从《既见君子》到《取瑟而歌》,五年时光如白驹过隙, 我但愿在她一如既往严格和耐心的审视下,自己尚能保存几分新发于硎的气息。
还有几位朋友见证了这本书的形成,并给予很多很好的意 见,但我想把对他们的感谢保存在心底,而倘若被问及写作或 诗歌对我而言究竟何为,我或许就会默念他们的名字,那亲密的,和未曾相见的,同时代者。
张定浩
二〇一八年五月一日于上海寓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