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1、依三联初版编选原则和编排方式,集中呈现家书的重点和特质。
2、独有的前言和附录,引领读者深入走进《傅雷家书》,得窥其中中国人气质,中国人灵魂。
3、随信寄出的为傅聪摘译的音乐笔记,也一并附上。
|
內容簡介: |
《傅雷家书》一书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于1954年到1966年写给儿子傅聪的家信,是作者一生辛勤治学经验的总结,也表现了一位老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感人的父子情爱;是适于一切想求学问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的有人情味的好书。
《傅雷家书》自1981年8月三联书店初版以来常销不衰,其对艺术和音乐的探讨、对东西方文化的分析、对社会和国家的热切关望、对人生的体悟和对人类前途的思考以及贯穿其间的对儿子的深情与期待,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三联纪念本《傅雷家书》,依循初版原则和形式进行编选,带领读者重新走近这位有卓越才识、有卓然风骨的又恬静又热烈的父亲。
傅雷随信寄出的为傅聪摘译的几则音乐笔记,也一并附上。
|
關於作者: |
傅雷(19081966)以翻译家见知于世,译文信、达、雅三美兼擅,传誉译林,卓然一家。所译皆世界名著,抉择谨严,影响巨大。傅氏学养精深,于美术及音乐理论与欣赏,尤具专长,而常为其翻译盛名所掩。特别重要的,是他的立身处世,耿介正直,劲节清操,一丝不苟,兼备中国知识分子传统品德与现代精神,堪称典范。文革殉难,举世景仰。
|
目錄:
|
出版前言
傅雷家书
一九五四年
一九五五年
一九五六年
一九五七年
一九五八年
一九五九年
一九六〇年
一九六一年
一九六二年
一九六三年
一九六四年
一九六五年
一九六六年
音乐笔记
附录1:赤子之心:傅聪谈傅雷(冬晓)
附录2:范用与傅雷家书(傅敏)
|
內容試閱:
|
一九七九年四月,去国二十余年的傅聪从海外归来,参加为傅雷夫妇平反昭雪的骨灰安葬仪式。眼前这位长身玉立、气度昂藏的壮汉,使我好像见到了傅雷;而他的雍容静肃、端庄厚憨的姿影,又像见到了他的母亲梅馥。傅雷的老友楼适夷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并问起了这许多年中傅雷写给傅聪的万里而且往往是万言的家书。当三联书店的负责人范用从楼适夷处了解到这批信因好好保存在海外的寓居里而逃过一劫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急不可待地找到傅敏取来原件,动员并催促兄弟二人将这批信整理发表,摘录编成一集,约十五万字,名为《傅雷家书》。彼时,傅聪五十年代去国不归的事情还没有结论,家书下厂排印之时遇到阻力:说受书者傅聪是叛国,说出版这部书是提倡走白专道路。范用和一众老友多方奔走,想办法请新闻出版署的领导协调,终于得到一份关于傅聪回国讲学问题的批示,批示中说,傅聪出走,情有可原;出走之后,没有过损害祖国的事;他在国外刻苦钻研,怀念国家,忠于艺术,治学严谨,对他,要充分理解和体谅。他回来演出、教学,要允许他来去自由,不要歧视,不要冷淡。要派一个人去同他谈一谈,以表示社会主义祖国的慈母心肠。批示同时指出:出走毕竟是个污点,应有个交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