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MySQL版)
》
售價:NT$
301.0

《
商业数据与分析决策:解锁数据资产,提高商业创新能力
》
售價:NT$
367.0

《
倾盖如故:人物研究视角下的近世东亚海域史
》
售價:NT$
357.0

《
史学视角下的跨文化研究(一): 追踪谱系、轨迹与多样性
》
售價:NT$
485.0

《
历史文本的文化间交织:中国上古历史及其欧洲书写(论衡系列)
》
售價:NT$
551.0

《
1688:第一次现代革命(革命不是新制度推翻旧制度,而是两条现代化道路的殊死斗争!屡获大奖,了解光荣革命可以只看这一本)
》
售價:NT$
1010.0

《
东方小熊日本幼儿园思维训练 听力专注力(4册)
》
售價:NT$
408.0

《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
售價:NT$
500.0
|
內容簡介: |
日本時代,人們逐漸對西化、現代化產生了嚮往與追尋。在官方的主導下,西洋建築形式逐漸在臺灣發展。政府官舍、火車站、郵便局、銀行、洋式街屋……,充滿異國風情的紅磚、石柱、尖塔和雕飾成為日常風景,不僅改變了市容景觀,也象徵令人憧憬的理想生活。細究這些建築,除了原本固有的形式,還有許多展現出在地性格的細節。
從荷蘭時代開始,臺灣的建築匠師開始模仿西方的建築技法和空間運用。到了日本時代,地方匠師的營造體系已經能用熟悉的材料與技術,打造出符合新時代流行的風格。這些出現於臺灣的西洋建築,與歐洲原版建築的比較,一直都是全球化與在地化研究樂於探討的議題。
透過相機和文字,建築專業出身的兩位作者試圖顛覆文化單向傳播造成的交流。模糊同時期的地域區別,將歐洲與臺灣的近代化建築與街景組合起來,經由風格形式的比較和對話,進一步思考,我們在今日看待這些西洋建築的角度,與當年建造時有什麼不同,並且定位臺灣建築在世界脈絡中的角色。
本書特色:
◎從日本時代開始,逐漸在臺灣各地建起的西洋建築,大幅改變了生活景觀。
◎富有權威感、具有嚴謹外觀的公共建築;街屋商店中繁榮、活潑的建築表現;西洋宗教建築所帶來的信仰感受……透過這些照片,可以看到臺灣歷史中文化傳播的足跡,以及臺灣社會所憧憬和嚮往的理想生活。
◎這些西洋建築,不僅是有形的物質資產,也是臺灣對於現代化的想像與實踐。
◎透過臺灣與比利時兩地建築物的對照,除了從相同之處看到臺灣與世界的關聯,也能從相異的地方看到在地的特色與轉化。
◎回顧這些建築在建造之時的理念和時代意義,也有助於進一步思考,對於當代的我們來說,這些建築除了文資價值以外,究竟具有什麼樣的意義與價值?
◎全書150多張全彩照片,以功能將建築區分為六類,帶領讀者一遊臺灣與比利時的西洋建築風光。
|
關於作者: |
楊啟正 攝影
臺南人,現居高雄市。
東海大學建築系、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畢業,比利時魯汶大學都市與策略規劃學碩士、人類居住環境學碩士,主要學術研究方向為日治時期臺灣都市空間體系構成,著有《TheModernization,Reorganization&ControloftheTaiwaneseCity:TheSpatialTransformationofTainanCity1895-1945》、《AResearchoftheImplementationoftheSpatialPlanninginTainanCityduringtheEarlyJapaneseColonialPeriod1895-1915》等專論。
FB專頁:facebook.comMAP1MAP
凌宗魁 撰文
現職為國立臺灣博物館的古蹟菜鳥學徒,不想被稱為文化恐怖份子,只想和大家分享有趣的歷史空間故事,相信建築與空間形貌反映所處社會的健康情形、人民信仰、價值觀和精神狀態。期許自己和臺灣人一起努力成長,發現自身原有的美好環境品質,立足於對過去的理解放眼未來,透過建築認識島嶼在每個時代與世界的各種連結,對歷史保持開闊眼界與包容態度,對前途未明的土地環境懷抱永不放棄的希望。
|
目錄:
|
序言
導論──紅磚與白石交疊而成的西洋建築史
公共建築──國家力量的具體展現
宅邸莊園──人生成就的終極積累
宗教機構──以宗教儀式宣示文明開化
街屋商店──具體而微的風格戰場
醫療慈善──邁向康復的集合村落
產業遺跡──人類文明進程的註腳
後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