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学术的中心:英法德美
》
售價:NT$
398.0
《
为什么要读人类学
》
售價:NT$
352.0
《
井邑无衣冠 : 地方视野下的唐代精英与社会
》
售價:NT$
434.0
《
星地融合移动通信系统与关键技术从5G NTN到6G的卫星互联网发展
》
售價:NT$
968.0
《
妈妈,你好吗?(一封写给妈妈的“控诉”信,日本绘本奖作品)
》
售價:NT$
194.0
《
保守主义:为传统而战
》
售價:NT$
704.0
《
不同境遇的36岁:无尽与有限+人生半熟
》
售價:NT$
510.0
《
小时光 油画棒慢绘零基础教程
》
售價:NT$
403.0
|
內容簡介: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共十一章,系统介绍了气体、溶液和胶体,化学反应基础,物质结构,定量分析概论,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分析,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分析,氧化还原平衡和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分析,吸光光度分析法,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简介及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简介等内容,将无机化学理论及化合物性质与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可作为高等院校农业、林学、生物、食品、医学、环境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科研、生产部门有关科技人员参考使用。
|
關於作者: |
焦琳娟,韶关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教学副院长,焦琳娟,韶关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长期从事分析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化学分离方法》、《仪器分析实验》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
目錄:
|
第一章 气体、溶液和胶体1
第一节气体1
第二节溶液3
第三节胶体12
本章小结18
思考题与习题19
第二章 化学反应基础21
第一节化学热力学基本概念21
第二节化学反应热23
第三节吉布斯自由能28
第四节化学反应速率31
第五节化学平衡36
本章小结44
思考题与习题45
第三章 物质结构48
第一节原子结构48
第二节分子结构61
本章小结72
思考题与习题72
第四章 定量分析概论74
第一节定量分析方法74
第二节定量分析的过程76
第三节定量分析误差77
第四节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81
第五节有限测定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82
第六节滴定分析法概述86
本章小结93
思考题与习题94
第五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分析96
第一节酸碱质子理论96
第二节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97
第三节缓冲溶液100
第四节酸度对水溶液中弱酸碱型体分布的影响104
第五节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108
第六节酸碱指示剂112
第七节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115
第八节酸碱滴定分析的应用121
本章小结124
思考题与习题126
第六章 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分析128
第一节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128
第二节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132
第三节配位平衡134
第四节配位滴定分析138
第五节配位滴定分析的应用152
本章小结154
思考题与习题154
第七章 氧化还原平衡和氧化还原滴定分析156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56
第二节原电池和电极电势158
第三节电极电势的应用165
第四节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168
第五节氧化还原滴定分析170
第六节氧化还原滴定的预处理173
第七节氧化还原滴定方法及应用174
本章小结182
思考题与习题183
第八章 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分析186
第一节沉淀溶解平衡186
第二节沉淀滴定分析194
本章小结199
思考题与习题200
第九章 分光光度分析法202
第一节概述202
第二节分光光度分析的基本原理202
第三节分光光度计的构成和类型206
第四节显色反应及其条件的选择208
第五节光度分析误差及测量条件的选择211
第六节其他分光光度法213
第七节分光光度法的应用215
本章小结217
思考题与习题218
第十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简介220
第一节概述220
第二节沉淀分离法220
第三节液-液萃取分离法222
第四节液相色谱分离法225
第五节绿色分离富集技术227
本章小结231
思考题与习题231
第十一章 现代仪器方法简介233
第一节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233
第二节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236
第三节分子荧光分析法241
第四节红外光谱分析243
第五节气相色谱分析法247
第六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253
本章小结258
思考题与习题259
附录261
一、一些基本物理常数261
二、一些物质的fHm、fGm和Sm298.15K261
三、元素的原子半径(pm266
四、元素的第一电离能(kJmol-1267
五、一些元素的电子亲和能(kJmol-1268
六、元素的电负性268
七、 一些化学键的键能(kJmol-1,298.15K)269
八、鲍林离子半径(pm269
九、弱酸在水中的解离常数(25℃)270
十、弱碱在水中的解离常数(25℃)271
十一、 常用缓冲溶液的pH范围271
十二、金属离子与EDTA配合物的lgKf25℃272
十三、配离子的积累稳定常数272
十四、标准电极电势(25℃)273
十五、部分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极电势(25℃)274
十六、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25℃)275
十七、化合物的分子量276
参考文献279
|
內容試閱:
|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革。韶关学院坚持教育改革,早在21世纪初期就开始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2008年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3年高岐、任健敏两位教授结合轻工、食品、生物工程、农业、材料等专业的培养要求,以少而精、精而新、培养21世纪应用型人才提供较为广泛的知识平台为原则,主编出版了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并使用至今。
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性、创业型三型人才的需要,根据我们多年使用本教材的教学体会,在认真分析国内外同类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对第一版教材进行了修改和更新。在编写中,我们传承了削枝强干、去粗存精、突出重点、加强基础的编写宗旨,力求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启发性和教育性的统一,反映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的时代特点。本书注重对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透彻理解和掌握,着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获得新知识的能力、高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意识,强调严谨细致的分析推理。全书共分十一章,介绍了气体、溶液和胶体,化学反应基础,物质结构,定量分析概论,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分析,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分析,氧化还原平衡和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分析,分光光度分析法,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简介及现代仪器方法简介等内容。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1.每章增加本章小结部分。
2.简化公式推导。
3.调整章与章之间的顺序,将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分析调整到四大平衡和四大滴定分析的最后部分进行介绍。
4.第一章由原来的两节增加为三节,补充介绍气体基本知识。同时,重新梳理有关胶体的知识。
5.将原来的第二章和第三章整合为一章化学反应基础,淡化反应进度。
6.在定量分析概论一章中,将判断离群值取舍的4d法置换为格鲁布斯法。
7.在化学反应定量计算中,用计量数比规则代替等物质的量规则。
8.在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分析中补充介绍物料平衡式和电荷平衡。
9.围绕原理仪器条件选择应用这条线索,理顺分光光度分析法这章的知识结构。
10.将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内容作为绿色分离富集技术的代表补充到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简介一章中。
11.在现代仪器方法简介中增加介绍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12.对各章的插图、例题和习题进行了修订和部分更新。
参加本教材编写的有:焦琳娟(前言、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六节),黄冬兰(第一章),丘秀珍(第二章、第六章),洪显兰(第三章、第九章),任健敏、焦琳娟(第四章),徐先燕(第五章),龙来寿(第七章),莫云燕(第八章),蒋荣华(第十一章第一至五节)。本书承蒙韶关学院高岐教授和任健敏教授的大力支持,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限于编者水平、教学经验有限,加之编写时间仓促,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7年11月
第一版前言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院校的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也有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我国高等院校教育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为主要目标。作为高等院校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对学生进行素质和能力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方面受到良好培训,并能将其很好地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
本教材面向新世纪的化学课程,以适应高等院校对本科生人才化学素质、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以及我国经济、科技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编写过程中,我们除了注意分析化学知识的覆盖面以外,尽可能的联系实际,给学生留下一些回味的东西,使其体会化学的奥妙和涵义,对基本原理产生更深一步的认识,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素质的培养有所帮助,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其在生产实际、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及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参加本书编写的作者均是长期从事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和科研的一线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在编写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吸取了近年来国内外出版的同类教材的优点,使之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文字叙述简明扼要,注意启发性。力求削枝强干、优化内容、突出重点、加强基础,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强化早期渗透应用的意识,联系当前普遍关注的资源、能源、环境、材料、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等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立足于本课程的基本知识点,结合工、农、林、生物、食品、医学等专业学生的特点,为适应化学学科的发展和21世纪教学改革的要求,反映最新科技进步与发展动态,增加新的科技信息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材中增加了仪器分析、无机及分析化学中常用分离方法的应用等内容。为学生将来在学科交叉领域进行创新打下基础。
3.以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编写时力求抓住重要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内容有机糅合在一起,内容相同的地方相统一,对相关内容删繁就简,突出重点,加强基础,并从统一的角度做更为精炼的论述。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扩大实际应用性。
4.贯彻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用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来处理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量的关系。
参加本教材编写的有韶关学院高岐(前言、第六章、第七章的第二节、第八章的第五、六、七节、第九章的第四节、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黄冬兰(第一章);丘秀珍(第二章、第三章、第九章的第一、二、三节);任健敏(第五章);河南农业大学胡晓娟(第四章、第七章的第一节);长江大学胡琳莉(第八章的第一、二、三、四节)。
本书旨在为农、林、工、生物、食品、医学等专业提供一本内容新颖、适于教与学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努力做到内容深入浅出,循序渐进,重点突出,文字通俗易懂,概念准确清晰。根据专业不同,教学内容可适当进行调整。但限于编者水平,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0年4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