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政党是现代政治中*重要的组织和参与者,研究其成员和组织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在发展和动态的视角下对政党进行了类型划分,考虑到政党在产生之初与发展过程中,随着政治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其成员规模和组织结构;二是对政党的成员规模和组织形态对政权维持的影响进行研究,可以看作对国内该领域研究缺失的填补。其中,对中国共产党的案例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证了严格管党治党、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
內容簡介: |
政党是政治生活中*重要的组织。基于外在环境的变化和自身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不同,政党不断调整自身的组织形态。那么,什么样的党员规模和组织结构使政党在夺取或维持国家政权时能够获益更多?本书遵循迪韦尔热组织学的路径,把政党看作理性人。在理性人的假设下,有两个因素决定了政党在夺取或维持国家政权时采取怎样的组织成员形态。一是政党产生之初的形态(内生或外生),内生型政党更倾向于成为党员数量较少的精英型政党,而外生型政党则更有可能成为党员数量众多的群众型政党。二是政党对国家和社会的渗透程度,政党越是想对国家和社会有所影响,就越是倾向于有着大量的党员和严格的组织结构。
|
關於作者: |
张冬冬(1985- ),河南南阳人,法学博士,现任教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比较政党、社区治理和劳模文化研究工作,参与编写《东亚政治文化与民主转型》《转型中国的正义研究》《走进劳模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卓越的奥秘》《时代领跑者上海劳模口述史》等著作,在国内外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篇。曾获得2017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