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国史学思想会通·宋辽金史学思想卷

書城自編碼: 325392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史學理論
作 者: 吴怀祺
國際書號(ISBN): 9787211078332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9-01


書度/開本: 16开

售價:NT$ 50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打破社交媒体棱镜:探寻网络政治极化的根源
《 打破社交媒体棱镜:探寻网络政治极化的根源 》

售價:NT$ 325.0
那一抹嫣红
《 那一抹嫣红 》

售價:NT$ 330.0
十八岁出门远行
《 十八岁出门远行 》

售價:NT$ 252.0
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技术丛书——智能车辆感知、轨迹规划与控制
《 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技术丛书——智能车辆感知、轨迹规划与控制 》

售價:NT$ 661.0
鼻科学与前颅底手术——基于案例分析
《 鼻科学与前颅底手术——基于案例分析 》

售價:NT$ 1669.0
弗吉尼亚·伍尔夫传:作家的一生
《 弗吉尼亚·伍尔夫传:作家的一生 》

售價:NT$ 493.0
不胜欢喜
《 不胜欢喜 》

售價:NT$ 296.0
现代欧洲史:1500—1815
《 现代欧洲史:1500—1815 》

售價:NT$ 493.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579
《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近代史学思想后卷 》
+

NT$ 579
《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隋唐史学思想卷 》
+

NT$ 442
《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先秦史学思想卷 》
+

NT$ 442
《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元代史学思想卷 》
+

NT$ 507
《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明代史学思想卷 》
+

NT$ 579
《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秦汉史学思想卷 》
編輯推薦: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共16卷,分通史和通论两大部分,在对中国传统史学思想进行全面梳理、研究的基础上,纵横论说中国史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时代特点和总体精神,是迄今为止中国史学界*部系统反映中国史学思想从先秦到近代整个发展过程的大型学术著作,阐明中国传统史学思想在世界史学史上的地位,向世界展示中国史学精神的深厚底蕴。
通史部分以通识的理念展开纂述,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代、明代、清代、近代前、近代后各卷,结合社会与学术文化变动,以开阔的眼光,讨论中国史学思想的变化和风貌,分析各个时代史学思想特点及彼此之间的联系,由此展现出史学思想发展的阶段性。各卷不仅重点研究了史学家的思想,同时还研究了思想家、经学家以及政治家等的史学思想,从而扩大了中国史学思想的研究范围。
中国古代史学思想中的历史运动通变观、天人相关思想、经世致用思想以及史家治史经验、认识等等,是宝贵的史学遗产。《中国史学思想会通》的通论部分从横向上全面概括中国民族史学思想的特点与要义,分历史思维论、经史关系论、历史盛衰论、历史文献学思想与历史编纂学思想各卷,对中国民族史学的思想进行专题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从哲
內容簡介:
宋辽金时代史学思想的明显时代印记是理性思维的发达,思想家架构理学体系时,都把中国历史放在他们的视野中。同时,宋代史学家论历史盛衰,希望再造一统盛世的理念,是宋代史学思想的又一引人注目的内容。宋代史学思想从正面、负面都表明历史学的借鉴功能有重大的价值。宋代社会,商品经济出现萌芽,皇权专制主义高度集中;学术上,理学、易学、《春秋》学,这此都对史学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史学思想的角度,两宋史学可以分为欧阳修的庐陵史学,司马光的涑水史学,郑樵史学,考亭史学,吕祖谦开启的浙东史学,马端临史学。各种史学思想在相互联系、相互吸收又相互矛盾、相互斗争中不断发展。《宋辽金史学思想卷》这些史学流派都进行了详细论述。
關於作者:
吴怀祺,安徽庐江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双一流特聘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史学史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主要代表著作有《宋代史学思想史》、《中国史学思想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易学与史学》、《郑樵文集》、《郑樵评传》等,主编1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6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论》等。
內容試閱
出版说明

中国是个具有重史传统的国家,史学思想博大精深。纵观史学思想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客观历史的认识,二是对史学本身的认识。对客观历史的认识是指历史观,其认识主体主要是史学家和思想家;对史学本身的认识是指史学观,其认识主体主要是史学家。对客观历史的认识主要考察历史的变易过程,以及历史变易的动因;对史学本身的认识则主要包括对于历史理论、历史教育、历史文献学、历史编纂学和历史文学观等的认识,以及对于史学价值论和史学社会功能的认识。
史学思想的发生与发展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史学思想的研究也必须是多维度、多层次的。探讨史学思想,必须要与社会现实相联结,必须考察其与时代哲学思潮的关系,必须考察史学思想本身的渊源流变,必须考察史学思想各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从学术史的角度而言,史学与经学、玄学、理学、事功之学、经世之学、实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具有四部思维意识去进行史学思想的研究,重视探讨经史、子史、文史之间的关系。研究近代史学时,我们还要努力把握近代史学思潮的发展与走向,关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近代史学与史学思想发展的影响。
中国史学思想最鲜明的特色是会通精神,这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周易》讲通变精神,所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司马迁讲通古今之变,重视对于历史盛衰之理的探究;《通志总序》说:百川异趋,必会于海,然后九州无浸淫之患;万国殊途,必通诸夏,然后八荒无壅滞之忧,会通之义大矣哉!突显了郑樵对历史与文化会通思考所具有的大视野。
近年来,以吴怀祺教授为代表的学术群体本着会通精神,对中国史学思想史展开了长时段的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发掘中华传统史学思想特性,思考传统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展现中国史学优秀的民族精神,取得了一批学术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两套大型系列学术著作的问世:1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和6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论》,前者时间上跨越了从先秦时期到1949年的漫长历史,后者内容上涵盖了历史思维、经史关系、历史盛衰、历史文献学思想与历史编纂学思想等方面专题。
1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是从纵向对中国史学思想展开的研究,而6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论》则是从横向来专论中国史学思想的相关问题,这种多维研究恰恰体现了会通的思想与方法。从两套系列著作的整体布局来看,前者作为对史学思想史的贯通研究,主要体现通的意识;后者作为对史学思想各类专题的研究,则主要彰显了会的思想。然而,这种会与通又是相互包含的,会中有通,通中有会。1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关于每一阶段史学思想的论述,既是中国史学思想通史的重要一环,又有对这一阶段史学思想多维度的探究,体现了会的意识;同样,6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论》虽然是专题式的研究,而其中每一专题的研究,又都是采取贯通的方法,重视溯源探流,重视发展过程,体现了通的意识。
为了更好地体现《中国史学思想通史》与《中国史学思想通论》所蕴含的会通思想,我们将两套大型学术著作合编在一起,以中国史学思想会通为总书名,进行再版。
这样做首先是满足弘扬中国传统史学、回应西方学人扭曲中国传统史学的需要。中国史学源远流长,史学思想丰富深邃。然而很多西方史家以傲慢的态度鄙薄中国史学,否定中国传统史学的价值。如何回应?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去展示中国传统史学,而是要把历时性的研究和共时性的研究结合起来,从理论的高度上,概括出中国传统史学思想的特点与要义,并且结合时代的变化,从振兴中华文化的总目标出发,讨论传统史学如何走向世界,思考传统史学思想在当代的价值。
其次是把握中国史学优良传统与时代性的需要。传统史学有很多精华需要我们去总结,如历史运动的通变观、天人相关的思想、见盛观衰思想、民为邦本与民贵君轻思想、传统历史编纂理论与方法论等。史学的时代性同样不可忽视。当前我们正处在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要求我们必须把中国史学与世界史学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讨论中国史学的进程,认识中国史学的发展大趋势,讨论历史学科建设问题。
当然,合编与再版不是简单的重印,而是有内容的提升与结构的整合。从内容来讲,各卷作者对原有内容普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订和补充,有些卷补充的内容较多,有些卷调整了篇章。从结构来讲,原来两套书各自的总论部分,被整合成一卷新的《总论卷》,起到了对全书的统领作用。
16卷本《中国史学思想会通》大型学术著作的出版,既表达了学人们对于中国史学会通思想的继承,也充分体现了该书纵横论说中国史学思想的会通特点。传承历史文化,建设时代文化,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任务。我们希望这套著作的推出,有助于加强人们对于中国传统史学的认识,深入挖掘中华传统史学所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有助于学界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推动当代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有助于当前的文化传承与时代文化建设,树立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大发展。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