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金融的解释:王福重金融学通识课

書城自編碼: 327829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经济通俗读物
作 者: 王福重
國際書號(ISBN): 9787508692340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11-01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37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NT$ 790.0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送你一匹马(“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看三毛如何拒绝内耗,为自己而活)
《 送你一匹马(“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看三毛如何拒绝内耗,为自己而活) 》

售價:NT$ 295.0
秦汉史讲义
《 秦汉史讲义 》

售價:NT$ 690.0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NT$ 475.0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售價:NT$ 490.0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售價:NT$ 22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84
《 世界政治的终极目标:安全、财富、信仰、公正、自由 》
+

NT$ 319
《 西方经济思想通识 》
+

NT$ 377
《 经济学要义 》
+

NT$ 442
《 行为设计学:掌控关键决策 》
+

NT$ 273
《 啤酒经济学 》
+

NT$ 377
《 创意沟通,都是画出来的! 》
編輯推薦:
1.《财经郎眼》等多档财经节目常任嘉宾重炮手王福重老师的经典作品!以简洁、清晰的叙述让你轻松且系统地学习金融学。
2. 原版销售超过150000册,本版在原版基础上更新了案例与内容,精华内容更加凝练、饱满。
3. 零基础,能看懂!专业水平也未必全懂的金融学原理!可以让你理解金融的本质与逻辑,洞悉人性,读懂我们生活的世界。
4. 现代社会是经济社会,而金融又是经济的中心,几乎无处不在。不理解金融,已经无法看懂我们生活的世界,无法实现人生进阶;读懂金融,便能够培养金融思维,获得改变生活的力量,财富也不再那么难。
5. 思维更新的必读之作。当你阅读完本书,你眼前的世界,也许已经有所改变。
內容簡介:
如果你完全不懂金融,这本书会系统地告诉你金融是什么,
你会发现金融比你想象的神奇有趣。
如果你很懂金融,这本书可以让你回金融学*本质朴素的东西,
这些内容会让你再次迷恋上它。
本书是经济学领域一本极为通俗易懂而又不失准确深刻的读物,涵盖了整个金融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旨在完整、系统解释金融学原理,通俗地说,就是让读者明白金融是怎么回事,帮助所有人建立金融思维,更好地看懂我们生活的世界。
關於作者:
王福重
著名经济学家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多档电视节目的访谈嘉宾
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贸易系主任。教学和研究领域为经济学基础理论、国际经济、公共经济学。
在《金融研究》等学术杂志发表中英文论文100余篇,代表性论文有《基于t-分布下外债利率风险的VAR度量模型》《外包对中国软件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计量分析》《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和归属性质研究》等。
出版专著10余部,包括《人人都爱经济学》、《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另有港澳台版)、《公平中国》(另有港澳台版)、《纯粹经济学》等畅销书。
主要译著有:《经济学基础》(Essentials of Economics,第4版到第7版),并且为经济管理类畅销图书《思考:快与慢》《凯恩斯革命》《赤裸裸的经济学》《超爆魔鬼经济学》《一切皆有价》《信号与噪声》《当增长停止》《数据化决策》等作序。
王福重
著名经济学家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多档电视节目的访谈嘉宾
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贸易系主任。教学和研究领域为经济学基础理论、国际经济、公共经济学。
在《金融研究》等学术杂志发表中英文论文100余篇,代表性论文有《基于t-分布下外债利率风险的VAR度量模型》《外包对中国软件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计量分析》《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和归属性质研究》等。
出版专著10余部,包括《人人都爱经济学》、《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另有港澳台版)、《公平中国》(另有港澳台版)、《纯粹经济学》等畅销书。
主要译著有:《经济学基础》(Essentials of Economics,第4版到第7版),并且为经济管理类畅销图书《思考:快与慢》《凯恩斯革命》《赤裸裸的经济学》《超爆魔鬼经济学》《一切皆有价》《信号与噪声》《当增长停止》《数据化决策》等作序。
目錄
序 V
I 货币
第一章 交换
第二章 铸币
第三章 从纸币到电子货币
第四章 货币的作用
第五章 对货币的误会
第六章 货币计量和金融资产
II 信用
第七章 信用
第八章 利息的本质
第九章 利息计算
III 金融机构和传统金融市场
第十章 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上)
第十二章 商业银行(下)
第十三章 股票
第十四章 股市有规律吗
(上)
第十五章 股市有规律吗(下)
第十六章 不确定性、风险和保险
第十七章 黄金
IV 金融衍生工具
第十八章 金融衍生工具
第十九章 期权
第二十章 远期和期货
第二十一章 互换
V 中央银行
第二十二章 中央银行(上)
第二十三章 中央银行(下)
第二十四章 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第二十五章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VI 开放条件下的金融
第二十六章 外汇和汇率(上)
第二十七章 外汇和汇率(下)
第二十八章 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
第二十九章 资产泡沫和金融危机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金融是什么?

在传统社会,道德是全部生活的中心;现代社会则是经济社会,经济居于生活的中心。不懂经济即脱离时代,而金融是经济的中心,金融学是现代人的必修课。
遗憾的是,世人对金融经常带有偏见,这是因为中国社会还保留着太多传统社会的观念。
必须说,文学家们对此有很大的功劳。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金钱和财富的鄙薄,以及对富人愚蠢和穷人智慧的描述,这往往能获得读者的喝彩,也仿佛给作者增添了些许正气。
但事实是,愤世嫉俗的文学家,从没能正确地区分人性和器物,因此他们对金钱和财富的指责是武断和无理的,对富人的讽刺是刻薄的,对穷人的歌颂是矫情的。
包括伟大如莎士比亚(Shakespeare)者,也未能正确地认识金钱,他在《威尼斯商人》中对金融家夏洛克和高利贷的讽刺,其实是对商人作用和金融作用的无知。商人赚钱是其德行所在,赚钱就是为社会做贡献。金钱本身更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人性中的恶。金钱不过是一种工具,即便没有金钱,人性之恶也会通过其他途径表现出来。指责金钱,就好比有人用菜刀杀人,就认定菜刀邪恶一样。菜刀是切菜的工具还是杀人的凶器,完全取决于谁把握菜刀,而不是菜刀本身。又好比文人们都喜欢把亡国的罪责加诸美女:妺喜、妲己、褒姒、西施、杨玉环、赵飞燕、陈圆圆之类,这些美女风华绝代,人人喜欢,帝王自不例外,还有近水楼台之便,美女值得歌颂,但亡国实在与她们没有任何关系。文学家们的心理,只能猜测为羡慕嫉妒恨。
金融是一种生活方式
自打几千年前货币被发明之后,大多数人的生活概括起来,就是赚钱养家。
即便是对金钱鄙夷的文学家,也离不开金钱。写作的目的并不是藏之于深山,或者敝帚自珍,恐怕都是立言,传之于后世。文学家们追求声名,跟他们鄙视的俗人追求金钱,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不同,他们的欲望甚至更强烈,就如唐僧比猪八戒和孙悟空的欲望大。所以,作品必得出版问世。但出版,就得有人资助印刷,那时候,他们就不好意思再抨击商人和金钱了,而是觉得很亲切。不管什么原因,不喜欢金钱,偶尔表达一下愤怒,是可以的,正如落第的秀才们,总是愤恨科举。但一味攻击,只能说是太虚伪了。
中国人常说的金钱如粪土,更是对人类自身的否定和侮辱。了解货币产生的历史就会明白,货币是人类聪明智巧的产物。但金钱如粪土这句话,似乎未必就是真心话,因为中国人又说朋友值千金。这两句话刚好是矛盾的,千金不就是金钱?这表明国人对金钱认知的混乱。
但也有例外,司马迁对于金钱和财富、金钱与道德的关系,有一致又精当的认识。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他写道: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在他看来,金钱与道德不但不是对立的,反而是统一的。司马迁的见识,是了不起的。
人人都渴望美好的爱情,所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不是人人都同意)。但是,光有爱情是不够的。当男女因着爱情而进入婚姻的殿堂,生活的现实立即摆在眼前。有多少看似相爱的人,或者真的相爱的人,仅仅因为家庭的贫困(没有钱),就劳燕分飞,各奔西东!而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爱情童话,不是公主爱上平民、王子爱上灰姑娘,就是七仙女爱上董永、织女爱上牛郎,抑或罗密欧(Romeo)和朱丽叶(Juliet)相互爱慕。这些故事共同的特点,你可曾仔细思量?它居然是:两人之中至少得有一个富人。贫家的灰姑娘,渴望遇到白马王子,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对未来富足生活的一种梦想。毕竟,贫贱夫妻百事哀。所以,金钱绝不像文学家贬抑的那么不堪。金钱,是值得尊敬和歌颂的,比之爱情,毫不逊色,因为终究感情不能当饭吃。
金融是人类文明的推动者
如果没有分工,人类恐怕至今还徘徊在刀耕火种的蒙昧时代。所以,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伟大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即《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其第一部分,写的就是分工的原理,他充分肯定了分工对增进劳动生产率的贡献。
但是,没有货币的出现,分工就绝无可能。因为分工意味着交换的必然,而交换的成功,如果不以货币居间,而是直接的物物交换,那么交换成功就只能凭运气。货币使得交换润滑、顺畅,分工因此得以扩大,生产效率得以提高,技术发明得以加速出现。
很多东西司空见惯,就不觉得它们重要。如空气、水和阳光,以及亲人的关爱,就常常被忽略,但它们的重要性无以复加。货币作为计价单位的作用,就是这样润物细无声的。如果不以货币计价,每种商品的价格,就要用与其他商品的交换比例来表示,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多,价格将多得数不清,交易没法达成。货币让每种商品只有一个价格,交换就简便多了。
再比如保险,如果没有保险,个人和家庭的突然变故,无论天灾还是人祸,都可能造成家破人亡的惨剧。但有了保险,让一个大的人群,分担个人和家庭的损失,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轻悲剧的痛楚,减少社会的震荡,社会可如常向前。如胡适先生所说,保险是很积德的事。
比如期货市场,它最初的功能就是稳定生产者的成本。没有期货市场来锁定生产的成本,生产就只能时断时续,社会生活就安定不下来。有了期货市场,生产者就能专注于生产本身,把成本变动的风险交给金融市场分散,这难道不是为人民服务?
人人都知道大学的重要性,几百年来,大学是人类文明衣钵的主要传承者,是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文明的主要策源地,但是正如宗教场所需要得到捐献才能生存一样,大学也要源源不断的巨大的资金支撑。
美国的一流大学,包括哈佛(Harvard)大学、耶鲁(Yale)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等,都有基金会,拥有可观的金融资产,并聘请金融专家打理。没有高薪,大师和大牌教授怎么会屈尊来这些私立大学传道授业?安贫乐道那是老皇历了。没有资金投入,哪来气派的大楼,那么多优秀学生怎么能享受到世界上最好的高等教育?大经济学家凯恩斯(Keynes),就曾是剑桥大学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呢。
很多人总是以为,只有出大力、流大汗的劳动和事业,才有价值。比如种地、打工,或从事制造业,总之生产实实在在的东西才好,而金融这种虚拟的产业,并不创造价值。这是一种严重的误会。
我常常说,勤奋工作,有时是为了逃避更艰苦的脑力劳动,乃是一种真正的懒惰。这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实实在在的产业。即使种地,也需要种子、农药、化肥、耕作技术、土壤改良,这些都不是靠汗滴禾下土就能自己跑出来的,而必须靠科学。
单纯地制造一件东西,非常容易。中国现在就是全球制造业的中心。但是,制造什么?如何制造?却不是制造者说了算。苹果手机(iPhone)虽然大多在中国制造,但不过是组装罢了。其研发、设计都不在中国,主要的利润也不在中国,这是因为制造太简单,流水线上的工人重复几个动作就是了,我们会,别人也会,比如墨西哥人、越南人、巴西人,但研发却是少数人才能做的。苹果手机是天才的、划时代的产品。
单单出大力、流大汗和重复的体力操作,是不能开创新世界的。能开创新世界的劳动,都是表面看起来轻松的科学家的工作。而科学的背后是投资。比如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是要花大价钱的。谁敢把钱花在听起来不靠谱、成功可能性不大的天方夜谭上,比如乔布斯(Steve Jobs)关于iPhone的设想?只喜欢实实在在的人,怎么会舍得投资这些古怪的想法。但有人就敢,他们就是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家。
美国的硅谷(Silicon Valley)孕育了众多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企业,苹果、英特尔、惠普、Facebook(脸书)、Google(谷歌)、Oracle(甲骨文)、Cisco(思科)等,有了它们,今日人类的生活方式才会迥然不同。但这些领袖级企业背后都有风险投资的支持。
这一点,凯恩斯早就精辟地论证过,他说经济的繁荣,不是由生产(供给)决定,而是由需求决定的,而需求的关键是投资需求。没有银行和金融市场,投资会受到极大的抑制。其实,社会事业的繁荣,如电影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好莱坞大片(Hollywood blockbuster)人人爱,但那可是钱堆出来的!
金融是一种制度
无论是过去的铸币,还是后来的纸币和电子货币,都不是真东西,本身并无多少价值,却能撬动和替代那些比自己大得多的真东西,这是因为货币让人信任,而信任的基础是制度的力量。
交换源于人们内心的需要,而货币的实质不过是一种过渡的手段,一种润滑剂,一种观念上的东西,所以不见得非用真东西。政府以其强制力,规定人们必须接受,因此纸币是一种制度安排。
银行也是一种制度,现代商业银行不但是存贷款的机构,还通过部分准备金制度,在中央银行的诱导下,创造出新的、大量的货币。一个经济体中的货币,主要并不是印刷出来,而是这样凭空产生的。这表面上是变戏法,但这种戏法对人们福利的增进,却是实实在在的。因为金融学会告诉你,有时仅仅是货币多一点,你的生活就真的会好一点。
多数人有存款,但也有人借款,比如住房抵押贷款。借款的人是明智的。即使是你最好的朋友、亲兄妹,会愿意借给你几十万元钱,让你分几十年还清吗?恐怕不会。因为借钱,多少朋友、亲人反目成仇,但银行愿意借给你,让你慢慢还!抵押,即是一种互相激励制约的制度。
金融的本来含义是资金的融通,即流动。因为自打货币出现,并作为财富的主要保有形式之后,就有了资金的盈余者(潜在供给者)和赤字者(潜在需求者)。有钱的人不一定善于赚钱,而善于发现赚钱机会的人不见得有钱。没有银行,资金的需求者和供给者就是瞎子摸象,一辈子也不会认识。一代代人的生命和渴望,就在等待中消失了。
银行是梦想的实现机构,是仙女的魔棒。有了银行,出借者和借款人就都不用再东奔西走,找银行就可以了。银行促进了资金盈余者和赤字者的沟通,实现了金融。有多少人事业成功,从无名小卒到财富名流,就是因为有了这个魔棒。
利率也是一种制度。资金的需求者和供给者,进行的是现在和未来之间的现金流交换,如何均衡供求或者让双方都如愿?靠利息。利息的作用是压抑需求,鼓励供给,利率上升则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利率下降则需求增加,供给减少。所以,必然存在一个双方都满意的利率,也就是均衡利率,这样就平衡了借贷关系。
股票市场也是一种制度安排,投资者的入股资金不能退,但投资者可以参加股东大会,分得股息和红利,能在二级市场转让股份,上市公司必须按时披露信息。靠这些来换取股东长期的资金支持,然后,上市公司才能做长远打算的事业。
金融制度,何其重要!
金融是一种技术
上面说的,容易理解。但金融还是一种技术,这就不是很好理解了。
技术是什么?技术的本质,是一种生产的可能性,是本事(这个人本事大,说的就是这个人的技术高),是无中生有。
比如飞机的各个部分,不过是些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早已有之,但让它们组合成一个笨重的家伙(波音777起飞重量247吨),飞起来,超出了常人的直觉和想象,这就是技术的神奇之处。药物也是神奇的。没有制药技术,怎么能治愈过去好多束手无策的绝症?人类的寿命怎么会延长?
货币、银行、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都是本来没有的,都是聪明睿智的人创造出来的,都是技术的产物。
商业银行的技术,或者奇妙之处,是什么呢?是银行把任何一小笔资金,在理论上,都投入到了无数个项目上去,而且各个项目之间没有关联性,因此出借人或者储户资金安全保障有了质的提高,可以放心将资金交给银行银行利用的是概率论的原理。
保险公司设计产品,也需要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以及更高级的数学工具,这是为了保证保险产品的安全可靠,不是故弄玄虚。保险公司首先自己得保险,不能破产,才能保险别人。保险精算就是这样的技术。
期货和期权、互换这些金融衍生工具,也都是高技术,跟飞机的设计相似,是无数数学家、经济学家、金融专家和业内人士精心设计、绞尽脑汁的结果。因为这些金融衍生品超出实体很远,如何让人相信、购买,有交易出现,又如何保证交易的安全,绝不是简单的事情。衍生工具有很复杂的数学模型,很多人为此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如斯科尔斯(Myron Scholes)和默顿(Robert C. Merton)。搞这么复杂,是为了发现商品和资产的真实价格。
价格是市场和社会的中枢,价格本质是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和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是使用资源的真正代价。价格是所有人意志的产物,是尊重和权衡所有人利益的结果。如果价格不正确,则一切资源的配置就会扭曲,人们的心力都将付之东流,计划经济的失败,就是因为完全否认价格的作用,只凭计划当局的指令行事。
金融衍生品市场看起来是买空卖空,在传统道德家眼里,简直十恶不赦。但正是这买空卖空,才能把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集合起来,让他们投票,发现商品和资源未来真正的价值,表面上是买空买空,实际上比实打实地干活,还要有价值。美国之所以强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华尔街(Wall Street)这条整天买空卖空的不起眼的小街,借助它,美国就可以整合全世界的资源为己所用。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有更多人坚定地认为,如果金融不支持实体经济,如制造业,它就没有价值。这也是大错特错的。金融业是一种社会分工,它的作用是发现价格,这一点已经是不世之功。它不可能不影响实体经济,影响实体经济是它的最终结果之一,但它不一定非要屈尊去主动支持、靠近实体经济不可。金融业有时候运行的目的,就是其自身。就如诗歌不是当饭吃的,大学本质上也不是为了给社会提供劳动力。
金融是人性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人性是什么?趋利避害,追求自己利益的极大化。但如何让每个自利的人都能增加自己的利益呢?就要让他们自愿地达成交易。一切交易,只要不是强迫的,每个人肯定都能增加自己的利益。
比如大家都使用货币交易,交易就简单、安全多了。可以想象当初也有很多人拒绝使用货币,宁愿物物交换。但为什么货币能推广开来?当然有强制的因素,但是一切强制,都要靠微观主体的自愿配合,包括军官对士兵的命令也是如此。[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在《自由选择》一书中,谈到市场的作用时如是说]。货币能普遍使用,是因为眼见为实,不使用货币的人,看到使用货币的人得了好处才动心。货币能存在几千年,就是因为顺应了人性的需要。
比如利率和利息。为什么存在利息?因为人的正常心理是高估现在、低估未来,同一件东西,放在今天,比明天的价值要大。既然借贷是同种东西的现在价值和未来价值的交换,那么未来价值就低于现在的价值,中间的这个差额,必须弥补,弥补之物就是利息。利息不会取消,因为人性不过如此。
比如保险。多数人的心理,是厌恶风险,但风险不会因为人们厌恶就自动消失,所以只能冀望减少风险而不是消灭它。当必须在以很大的概率损失一小笔钱和以很小的概率损失一大笔钱之间做出选择时,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保险正是基于此心理特征而产生的。保险符合人性,因此能生存和不断扩展领地。
比如互换(swaps)。有两家企业,一家企业在所有市场上都能以低利率借到钱,另一家相反,在所有市场上借钱的利率都更高。那前者和后者,还有合作的可能吗?似乎没有。但根据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比较优势原理(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创设的互换,却正是让两者分工合作,降低了两个企业的利息成本。如果互换不能让两者都更有利,那前者会不屑于互换,后者根本不敢想象能合作。只要金融产品符合自利的人性,市场就一定能接受。
不同的人对世界的看法不同,对未来的预期有差异,有人看好有人看淡,这才是正常的世界,否则才是不正常。正是洞悉了人们认识世界的差异,股票、债券、期权合约、期货合约,才循此设计出来,以便每个人都能亲自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是否比其他人更聪明。金融产品有的是利用人们厌恶风险的心理,如保险;有的是利用人们喜欢冒险、喜欢风险、喜欢赌一把的心理,如金融期货。香港影星周润发主演的电影《赌神》就表现了赌徒的冒险精神。多品种的金融产品,多层次的金融市场,正是丰富多彩的人类心灵世界的体现。这就是金融的人性。
这样说来,金融又跟文学、艺术相像,文学、艺术看起来很空灵,很不实在,但揭示人性的本质。
金融非十全十美?
有人说,金融也不是十全十美,会发生通货膨胀、金融危机,让很多人破产,流离失所。
当然,金融不是十全十美的。因为世界本身就不是十全十美,甚至是不那么美好的。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关键是看孰大孰小。汽车、飞机、药品、互联网对人类都有不世之功,但有汽车就有车祸,有飞机就有空难,药品有副作用,可能不治病反而致命,互联网上有病毒,但如果没有汽车,没有飞机,没有药品,没有互联网,这世界又会怎么样呢?肯定会更不安全,会死更多人。如果孕妇大出血要去医院,没有汽车行吗?
金融危机,至今还不能明确地说,是金融自身的缺陷所导致。但每次危机之后,金融的创新都没有停止,而是在吸取教训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正如海上航行并未因泰坦尼克(Titanic)号的沉没而消失一样。现在海上航行更安全,就是因为吸取了泰坦尼克号的教训。同理,不能因为有金融危机,就因噎废食,取消金融市场。金融危机会使人们认清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设计中的漏洞,找到解决和防范的办法,让交易更安全平稳。比如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就是吸取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教训而不断改进的成果。所以,金融有时也会出问题,但这不是否定金融,甚至取消金融的理由。
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金融产品,包括空对空的金融产品会越来越多,这是为了增加人类的福祉,而不是相反。
让我们走进丰富多彩的金融学世界,拥抱更美好的生活和世界吧。
预祝旅途愉快!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