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出瀛海:晚清诗人的海外观察与体验(九州之外,更有瀛海,全球视野下的中外交流史力作! )
》
售價:NT$
296.0

《
制造规则 : 国际标准建立背后的历史与博弈
》
售價:NT$
449.0

《
货币与政府
》
售價:NT$
602.0

《
昨日今朝(网络原名:今朝欢愉)
》
售價:NT$
254.0

《
靖难之役:明朝初年的改革、削藩、政争与叛乱
》
售價:NT$
398.0

《
斗罗宇宙全解:斗罗大陆IP官方设定集百科全书
》
售價:NT$
760.0

《
新民说·我也只是一个人
》
售價:NT$
347.0

《
高能量家庭
》
售價:NT$
153.0
|
內容簡介: |
本書收錄了作者自「民事法學與法學方法」論文集第七冊出版兩年多以來,針對近年來民事實務上諸多重要之論爭課題所發表之期刊論文共十三篇,包括借名登記、違章建築、公同共有債權之行使、支付命令之修法等重要見解,作者試著提出看法與實務對話,期並許本書能夠盡到「學術為實務作準備」的研究者責任。
【研討影音】
民事實務之當前論爭課題│吳從周
【相關書籍】
特種租賃、使用借貸與訴訟費用——民事法學與法學方法第六冊│吳從周
民法與民事訴訟法之對應適用一--民事法學與法學方法第七冊│吳從周
|
關於作者: |
吳從周
現 職
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學 歷
臺灣大學法學博士
德國科隆大學法學博士候選人
經 歷
臺灣板橋地方法院(現新北地方法院)法官
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2004~)
臺北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2008~)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申訴調解審議委員會委員
新北市工程履約爭議調解委員會委員
|
目錄:
|
序言
第一章台灣民法方法論之發展現狀——特別聚焦法律解釋方法在法院實務之運用狀況
壹、台灣之民法方法論文獻瀏覽/1
貳、德國三階層法律發現構造論之全盤繼受/6
參、法律解釋方法在法院實務之運用狀況/27
肆、結論/42
第二章初探法感(Rechtsgefuhl)——以民事案例出發思考其在法官判決中之地位
壹、楔子:從幾個案例開始思考「法感」的本質/45
貳、法感之概念發展簡史/55
參、法感之起源:與生俱來或歷史產物?/61
肆、法感之內涵/68
伍、法感之功能/75
陸、結論/90
第三章台灣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之發展現狀——特別著重觀察內部效力與外部效力演變之互動
壹、序說/93
貳、台灣學說與實務見解/94
參、結論/122
第四章再訪違章建築——以法學方法論上「法秩序一致性」原則出發觀察其法律性質與地位
壹、序說/127
貳、從「法秩序一致性」原則論證違章建築之法律性質:四分之三禁制物!/130
參、拼不出整體圖像之實務見解:事實上處分權或所有權?/147
肆、違章建築法律地位之難題:習慣法物權?/169
伍、結論/174
第五章公同共有債權之行使——評最高法院104年度第三次民事庭會議決議
壹、問題之提出/177
貳、公同共有債權之內涵/178
參、決議前、後之實務判決觀察/195
肆、學說對決議見解之反思/211
第六章讓與擔保制度在台灣之發展現況——兼評中國大陸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提字第344號民事判決
壹、實務裁判之定義內涵與概念界定/221
貳、學說立場:成文化或習慣法?/233
參、案例評析:兼評中國大陸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提字第344號民事判決240
第七章2013年民事法發展回顧
壹、前言/251
貳、民法方法論/252
參、民法釋義學/280
肆、結論/318
第八章從一則舊法案例反思新修正消費者保護法有關消費者解約權之適用
壹、德國麥森瓷器案(台灣高等法院99年度消上字第4號判決)/321
貳、分析討論/325
第九章徘徊在十字路口的支付命令制度?——探究德國法並思考我國應否廢止其既判力
壹、風暴之緣起:詐騙取得支付命令!/337
貳、支付命令之制度功能與規範特性/343
參、德國的支付命令制度/345
肆、與我國制度之比較與反思/361
伍、債務人之救濟途徑/370
陸、結論/389
第十章法人之新法定代理人承受訴訟,原訴訟代理人代理權消滅?——從王金平黨籍案評析最高法院92年度台抗字第396號裁定之見解
壹、媒體報導、法院回應與裁判見解/391
貳、繼受之德國法情形399
參、我國法反思/402
肆、結論/404
第十一章2017年民事法發展回顧——方法論與釋義學之實務觀察
壹、前言/407
貳、民法方法論/407
參、民法釋義學/419
肆、結論/434
第十二章TheLaw-makingFunctionoftheCourtandtheNecessityofaSecondAmendmentofTaiwaneseLawofContract——AnObservationfromLeadingCases
Ⅰ.Introduction:anunanimousorientationofthecodificationoramendmentofCivilLawinEasternAsia/437
Ⅱ.RethinkingthenecessityforasecondamendmentofTaiwaneselawofobligations/440
Ⅲ.Conclusion:AnalysisanddevelopmentofTaiwaneselawofobligations/458
第十三章HistorischeEntwicklungundaktuellerStandderZivilrechtsmethodikinTaiwan
Ⅰ.TerminologieundForschungsobjektderZivilrechtsmethodik/463
Ⅱ.DeutscheWertungsjurisprudenzinTaiwan/466
Ⅲ.BeobachtunguberdieVerwendunginderPraxis/472
Ⅳ.Schlusswort/48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