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西方殖民帝国的崛起(1492?1914)
》
售價:NT$
449.0
《
ChatGPT数据分析实践
》
售價:NT$
505.0
《
人格分裂手记
》
售價:NT$
254.0
《
并购与重组 : 理念、策略、流程、实战一本通
》
售價:NT$
347.0
《
分析论文集(分析哲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332.0
《
自主论:何为自主以及何以自主
》
售價:NT$
500.0
《
向整个世界说一声早
》
售價:NT$
254.0
《
灯花笑·花时恨(全二册)
》
售價:NT$
356.0
|
編輯推薦: |
韩国的汉江流域是朝鲜半岛文化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区域。自旧石器时代开始,东亚大陆(主要是中国)的文化通过半岛北端,其后也有可能直接通过海路影响到汉江流域。本书回顾了汉江流域的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初期铁器时代、百济时代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史,向我们展示了这一区域文化的发生和演变,对于东北亚考古、文化比较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內容簡介: |
该书以1993年以前的考古资料为基础,由四名目前韩国考古学中各个研究领域的代表性学者全面介绍朝鲜半岛南部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以及初期百济的考古学资料,并对其进行系统研究。该书虽出版年代较早,但书中所建立的韩国考古学文化框架直到现在都被大量的考古发现所证实,直到现在引用率都很高,堪称经典。该书是中国考古学者了解韩国考古学的基础著作。
|
關於作者: |
崔梦龙,首尔大学校考古人类学科毕业,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科取得博士学位,首尔大学校考古美术史学科教授(现已退休)。 李鲜馥,首尔大学校考古学科毕业,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人类学科取得博士学位,首尔大学校考古美术史学科副教授(现在为教授)。
安承模,首尔大学校考古学科毕业,英国伦敦大学考古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国立中央博物馆学艺官(曾为圆光大学校考古美术史学科教授,现已退休)。
朴淳发,首尔大学校考古美术史学科毕业,同校研究生院取得博士课程结业(现已取得博士学位),忠南大学校考古美术史学科讲师(现为教授)。
译者信息:
成璟瑭,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博物馆学专业本科毕业,韩国国立全南大学校人类学科取得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授。
杨建华,吉林大学考古学系本科毕业,同校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授。
|
目錄:
|
前 言 i 李鲜馥 旧石器时代1
安承模 汉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9
朴淳发 汉江流域的青铜器、初期铁器文化75
崔梦龙 汉城时代的百济147
|
內容試閱:
|
总序 21 世纪的中国考古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和考古学
自身发展的需要,2012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次设立了国外著名考古
学著作的翻译项目。我们在申报中,原本提出考古学理论与周边邻国考古学两
个角度的翻译课题,后经过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组的建议,把译著内容集中到周邻
国家考古著作,即现在的《东北亚与欧亚草原考古学译丛》。
在东北亚考古学方面,我们选译了日本学者高仓洋彰的《金印国家群的时
代东亚世界与弥生社会》和韩国学者崔梦龙等的《汉江流域史》。日本考古
著作是从东亚的视野下研究弥生时代的国际化过程。所谓金印国家群是这
些被纳入以汉字和汉语为沟通手段的中国统治秩序中的民族的总称。作者从东
亚的宏观角度着眼,从九州北部地区的细微研究入手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的考古
学研究很有借鉴意义。韩国考古著作构建了朝鲜半岛先史时代的时空框架和文
化发展序列。新石器时代朝鲜半岛的圜底筒形罐和之字纹装饰为中国东北
地区新石器时代陶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对比材料。朝鲜半岛青铜时代的标志性
器物琵琶形铜剑,是从中国辽东半岛经鸭绿江下游地区传入的。这些来自
中国东北地区的文化影响,可以追溯到大连地区年代相当于商代末期的于家村
下层文化,年代相当于中国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商周之际。
在欧亚大陆旧石器研究方面我们翻译了《欧洲旧石器时代社会》(Clive
Gamble)和《小工具的大思考:全球细石器化的研究》考古论文集(Robert G.
Elston 主编),还有一本有关蒙古考古的著作。前者侧重欧亚草原的欧洲部分,在旧石器研究中具有年代标尺的
作用。作者还运用了一种新的方法,把来自石器、狩猎与营地遗址的考古证据汇
聚起来,用以探讨社会交往以及社会生活的形式。后者涉及了欧亚草原的亚洲
部分,包括细石叶工艺以及相关技术的起源、制作技术和人类对环境的适应等诸
多重要的问题。本书的全球视野、运用的石器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的思路与观
点,对于中国细石器考古学研究来说非常具有启发性。
在欧亚草原考古方面,我们分别选译了宏观著作《俄罗斯、中亚和蒙古
史内欧亚大陆的史前时代到蒙古帝国》(David Christian)和微观研究的《印
度伊朗人的起源》(Kuzmina,E.)。第一本宏观著作将欧亚大陆分为处于内陆
和靠北的内欧亚大陆(Inner Eurasia)与靠海的外欧亚大陆(Outer Eurasia)两部
分,前者是游牧和渔猎民族活动的舞台,后者是文化发达的农业文明分布区。该
书以宏观的视角系统阐述了内欧亚大陆的历史,认为两地的互动是历史发展的
重要动因,并从社会交往的角度研究农业与游牧业的互动。作者提出农牧交错
地带为内欧亚大陆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因为这里不仅有农牧社会的军事
接触,还有技术、思想、贸易和人群的接触。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就不难理解中国
北方地区在东部草原中的重要作用了。第二本微观研究的著作是作者用50 年
时间对安德罗诺沃文化联盟的翔尽研究,使我们了解到俄罗斯学者是如何研究
一个考古学文化,以及如何结合文化的发展演变与民族学和历史语言学来研究
考古学文化族属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国外学者对中国考古资料的了解十分
有限,中国学者有责任把自己的发现与研究介绍给世界的学者。蒙古是游牧文
明的一个中心,是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接壤的重要国家。《蒙古考古学》是目前
唯一的关于蒙古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的综合性专著,该译著能够使中国学者了解
蒙古各时期考古遗存的概况以及蒙古学者的考古研究现状与方法,为从事蒙古
考古研究提供最系统的基础性材料。
这套考古学译著有两个特点,一是在资料占有方面重点选择了本土学者的
著作,二是我们的翻译团队多是从事东北亚和欧亚草原考古研究的学者,是我们
以边疆考古为依托的外国考古学研究的实践。译丛的出版将开启关注邻国考
古、注重本土学者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系列考古学著作的翻译与出版,打破英文
译著一统天下的局面。这套丛书还将有助于把中国考古学放在东亚与欧亚
视野下考察,提升我国边疆考古在东北亚与欧亚大陆考古研究中的影响力。在
完成项目的这五年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外国考古学研究中心,有相当数
量的考古团队开始赴国外开展田野考古工作。在这里我们非常感谢国家社科基
金评审组非常有预见性地设立译丛课题,这些译著为了解中国周边国家的历史
以及与中国的文化交往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材料证据,并为中国考古学走出国门
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准备。
杨建华
2017 年6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