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医眼科学(精编教材)

書城自編碼: 329176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 者: 彭清华
國際書號(ISBN): 9787547842423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1-0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8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像亚马逊一样思考
《 像亚马逊一样思考 》

售價:NT$ 442.0
中国震撼
《 中国震撼 》

售價:NT$ 403.0
以讹传讹:错误信息如何传播
《 以讹传讹:错误信息如何传播 》

售價:NT$ 437.0
大学问·生活中的意义
《 大学问·生活中的意义 》

售價:NT$ 442.0
待客之道:7-Eleven如何把客户体验做到极致
《 待客之道:7-Eleven如何把客户体验做到极致 》

售價:NT$ 386.0
邓小平视察纪实
《 邓小平视察纪实 》

售價:NT$ 549.0
财商养成第一课
《 财商养成第一课 》

售價:NT$ 325.0
腐蚀工程手册(原著第三版)
《 腐蚀工程手册(原著第三版) 》

售價:NT$ 222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77
《 中药生物技术·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
+

NT$ 504
《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第九版) 》
+

NT$ 518
《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十三五规划 》
編輯推薦:
内容与*考试大纲相适应。由教学名师领衔编写,内容精练,语句简洁,突出实用
內容簡介:
全书共十五章,分为总论、各论和附录三部分。总论为眼科学基础知识介绍;各论为眼科疾病;附录为常见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防盲治盲、眼科相关正常值、方剂索引等。全书主要介绍中医眼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选材上尽量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实用性,汲取当代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理论、新观点、新经验。同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紧紧抓住眼科的特点,对在基础课中讲述过的知识,不再进行系统介绍。对每一个疾病按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预防与调护理等进行编写。
關於作者:
主编彭清华,为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国家眼底病中医医疗中心主任、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教育部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主要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第三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眼科分会副主委等。
目錄
总论
第一章中医眼科学发展史简况3第一节萌芽时期(南北朝以前) 3
一、
早期非医学史料中散在眼及眼病的记载 3
二、
秦汉时代医学著作对眼科知识的描述 4
第二节奠基时期(隋代唐代) 4
一、
医学分科教育 4
二、
眼科专著问世 4
三、
重要医籍中的眼科论述 5
第三节独立发展时期(宋代元代) 5
一、
眼科的设立 5
二、
眼科基本理论的创立 5
三、
眼科治疗方法及药物不断丰富 6
第四节兴盛时期(明代清代鸦片战争之前) 6
一、
中医眼科学专著大量涌现 6
二、
中医眼科学理论与临床得到充实 7
第五节衰落与复兴时期(清代鸦片战争以后至今) 7
一、
中医眼科学发展停滞衰落 7
二、
中医眼科学蓬勃发展 7第二章眼的解剖和生理9第一节眼球的解剖和生理
9
一、
眼球壁 9
二、
眼内容物 15
第二节视路 17
一、
视神经 18
二、
视交叉 18
三、
视束 19
四、
外侧膝状体 19
五、
视放射 19
六、
视皮质 19
第三节眼部血液供给和神经支配 20
一、
血液供给 20
二、
神经支配 21
第四节眼附属器的解剖和生理 22
一、
眼睑 22
二、
结膜 24
三、
泪器 24
四、
眼外肌 25
五、
眼眶 26
第五节中医对眼解剖和生理的认识 27
一、
眼珠 27
二、
胞睑 29
三、
两眦 29
四、
泪泉、泪窍 29
五、
眼带 29
六、
目眶 29
附:
中西医眼部解剖名称对照见表22 30第三章眼与脏腑经络的生理关系31第一节眼与脏腑的生理关系 31
一、
眼与五脏的生理关系 31
二、
眼与六腑的生理关系 33
第二节眼与经络的关系 34
一、
眼与十二经脉的关系 35
二、
眼与奇经八脉的关系 36
三、
眼与经别及经筋的关系 37
第三节中医眼科学说 38
一、
五轮学说 38
二、
八廓学说 39
三、
玄府学说 39第四章眼病病因病机41第一节病因 41
一、
六淫 41
二、
疠气 43
三、
七情内伤 43
四、
饮食失宜 43
五、
劳倦过度 43
六、
眼部外伤 43
七、
先天与衰老 44
八、
其他因素 44
第二节病机 44
一、
脏腑功能失调 44
二、
气血功能失调 46
三、
津液代谢失调 47
四、
经络功能失调 47
五、
玄府不利 47第五章眼科诊法48第一节眼科四诊
48
一、
望诊 48
二、
闻诊 50
三、
问诊 50
四、
切诊 51
第二节眼科常用辨证方法 52
一、
辨外障与内障 52
二、
五轮辨证法 52
三、
辨眼科常见症状与体征 56
第三节眼科检查 58
一、
视功能检查 59
二、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62
三、
眼压检查 63
四、
眼底检查 64
五、
眼球突出度检查 66
六、
眼位及眼球运动检查 66
七、
双眼视觉功能测定 67
八、
前房角检查 68
九、
角膜内皮细胞镜检查 68
十、
视觉电生理检查 69
十一、
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70
附:
眼底自发荧光检查 71
十二、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 71
十三、
眼科影像学检查 72第六章眼科治疗概要74第一节眼科常用内治法
74
一、
祛风清热法 74
二、
泻火解毒法 75
三、
利水祛湿法 75
四、
止血法 75
五、
活血化瘀法 75
六、
活血利水法 76
七、
疏肝理气法 76
八、
补益气血法 76
九、
补益肝肾法 76
十、
滋阴降火法 77
十一、
软坚散结法 77
十二、
退翳明目法 77
第二节眼科外治法 77
一、
传统外治法 77
二、
常用外治法 79
第三节眼科针灸治疗 83
一、
眼科常用穴位 83
二、
眼科针灸方法 84
附1:
眼科推拿疗法 85
附2:
刮痧疗法 86
第四节眼科激光治疗 86
一、 YAG激光在眼科临床的应用 86
二、
氩激光在眼科临床的应用 87
三、
准分子激光在眼科临床的应用 87
四、
经瞳孔温热疗法在眼科临床的应用 88
五、
光动力疗法在眼科临床的应用 88
六、 577nm激光在眼科临床的应用 88
七、
飞秒激光在眼科临床的应用 89第七章眼病的调护与预防90第一节眼病的调护
90
一、
医护合作,辨病施护 90
二、
根据病情,合理休养 91
三、
调畅情志,保养脏腑 91
四、
饮食宜忌,视证酌定 91
五、
煎服药物,注意方法 91
六、
手术前后,护理得法 92
第二节眼病的预防 92
一、
未病先防,防患未然 92
二、
既病防变,防微杜渐 94
三、
愈后防复,防范始终 94
附:
眼保健操 94
各论
第八章胞睑疾病97第一节针眼 97
附:
眼丹 99
第二节胞生痰核 100
第三节风赤疮痍 101
第四节睑弦赤烂 103
第五节上胞下垂 105
第六节胞轮振跳 107
附:
椒疮 108
第七节目 110
附:
睑板腺功能障碍 111第九章两眦疾病113第一节流泪症 113
第二节漏睛 115
第三节漏睛疮 117第十章白睛疾病119第一节风热赤眼
119
附:
脓漏眼 121
第二节天行赤眼 122
附:
天行赤眼暴翳 124
第三节时复目痒 125
第四节白涩症 127
第五节胬肉攀睛 129
第六节金疳 131
第七节火疳 132
附:
白睛溢血 135第十一章黑睛疾病137第一节聚星障 138
第二节花翳白陷 140
第三节湿翳 142
第四节凝脂翳 145
第五节混睛障 148
附:
宿翳 150第十二章瞳神疾病152第一节瞳神紧小、瞳神干缺
153
附:
葡萄膜炎的病因及类型 157
第二节五风内障 157
一、
绿风内障 158
二、
青风内障 161
附:
青光眼的分类及治疗 164
第三节晶珠内障 166
附:
白内障的分类、术前检查及主要手术方法 168
第四节云雾移睛 169
第五节血溢神膏 172
第六节暴盲 174
一、
络阻暴盲 174
二、
络瘀暴盲 177
三、
络损暴盲 179
四、
目系暴盲 180
第七节视衣脱离 183
第八节消渴内障 185
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分期标准 188
第九节视瞻有色 189
第十节视瞻昏渺 191
附: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临床诊断标准 194
第十一节高风内障 195
第十二节青盲 197第十三章目眶疾病200第一节眉棱骨痛
200
第二节突起睛高 202
第三节鹘眼凝睛 204
第四节目眶瘕瘤 206第十四章外伤眼病209第一节异物入目
209
第二节撞击伤目 211
第三节真睛破损 213
第四节酸碱伤目 215
第五节辐射伤目 217
第六节热烫伤目 219第十五章其他眼病221第一节近视 221
第二节远视 223
附1:
老视 224
附2:
屈光的检查与治疗 225
第三节目倦 226
第四节通睛 228
第五节风牵偏视 229
附:
弱视 231
附录
一、
常见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 237
二、
防盲治盲 244
三、
眼科相关正常值 247
四、
方剂名录 249主要参考文献256
內容試閱
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开创至今历六十年。一甲子朝花夕拾,六十年砥砺前行,实现了长足发展,不仅健全了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创新了中医药高等教育模式,也培养了一大批中医药人才,履行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职能和使命。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材作为中医药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也伴随着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从少到多,从粗到精,一纲多本,形式多样,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于1964年受国家卫生部委托出版全国中医院校试用教材迄今,肩负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医院校教材建设和出版的重任,产生了一大批学术深厚、内涵丰富、文辞隽永、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优秀教材。尤其是1985年出版的全国统编高等医学院校中医教材(第五版),至今仍被誉为中医教材之经典而蜚声海内外。
2006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在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管理研究会的精心指导下,在全国各中医药院校的积极参与下,组织出版了供中医药院校本科生使用的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以下简称精编教材),并于2011年进行了修订和完善。这套教材融汇了历版优秀教材之精华,遵循三基五性三特定的教材编写原则,同时高度契合国家执业医师考核制度改革和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的要求,在组织策划、编写和出版过程中,反复论证,层层把关,使精编教材在内容编写、版式设计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均达到了预期的要求,凸显了精炼、创新、适用的编写初衷,获得了全国中医药院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2016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印发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并颁布了《中医药法》和《〈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把发展中医药事业作为打造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文化强国、走出去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都需要中医药发挥资源优势和核心作用。面对新时期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总体要求,中医药高等教育必须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更加主动地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为此,精编教材的编写将继续秉持为院校提供服务、为行业打造精品的工作要旨,
在全国中医院校中广泛征求意见,多方听取要求,全面汲取经验,经过近一年的精心准备工作,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启动了第三版的修订工作。
本次修订和完善将在保持精编教材原有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经典、精炼、新颖、实用的特点,并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系列讲话精神,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和《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坚持高等教育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立足中医药教育改革发展要求,遵循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律和中医药教育规律,深化中医药特色的人文素养和思想情操教育,从而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效果。
同时,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管理研究会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将不断深化高等中医药教材研究,在新版精编教材的编写组织中,努力将教材的编写出版工作与中医药发展的现实目标及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中医药人才培养与健康中国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不断完善高等中医药教材体系和丰富教材品种,创新、拓展相关课程教材,以更好地适应十三五时期及今后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学实践要求,从而进一步地提高我国高等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能力,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教材的编写出版需要在实践检验中不断完善,诚恳地希望广大中医药院校师生和读者在教学实践或使用中对本套教材提出宝贵意见,以敦促我们不断提高。

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教学管理研究会理事长

2016年12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