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走出剧情:活在人生的真相里

書城自編碼: 329570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成功/勵志人生哲学
作 者: 李雪
國際書號(ISBN): 9787550294905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18-12-01
版次: 1

書度/開本: 32开

售價:NT$ 32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以色列的诞生:荣耀2024版(2024版全2册)
《 以色列的诞生:荣耀2024版(2024版全2册) 》

售價:NT$ 672.0
山林果园散养土鸡新技术(彩色图解+视频升级版)
《 山林果园散养土鸡新技术(彩色图解+视频升级版) 》

售價:NT$ 391.0
一个女人的世界史:伊丽莎白·马什的磨难
《 一个女人的世界史:伊丽莎白·马什的磨难 》

售價:NT$ 515.0
大雨艺术设定画集
《 大雨艺术设定画集 》

售價:NT$ 941.0
激发改变:点燃内心渴望,实现终身成长   [美]理查德·博亚特兹
《 激发改变:点燃内心渴望,实现终身成长 [美]理查德·博亚特兹 》

售價:NT$ 554.0
欧洲史:从古希腊到冷战后
《 欧洲史:从古希腊到冷战后 》

售價:NT$ 1109.0
蓝湖战略:在细分市场打造制造业的“隐形冠军”
《 蓝湖战略:在细分市场打造制造业的“隐形冠军” 》

售價:NT$ 386.0
螺蛳姐姐
《 螺蛳姐姐 》

售價:NT$ 27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28
《 武志红: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活出自我篇 》
+

NT$ 324
《 为何你总是会受伤(武志红2018年重磅新作) 》
+

NT$ 287
《 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
+

NT$ 270
《 你就是答案:活出独一无二的自己 》
+

NT$ 232
《 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跟苏格拉底学幸福观 》
編輯推薦:
成为一个有逻辑的女人,中国女性的觉醒之路。武志红、尹建莉、张德芬鼓掌推荐,回归秩序,庆祝生命。
《走出剧情:活在人生的真相里》只讲了一件事,那就是——如何通过不断地觉知,去看见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发生。
到底发生了什么?
你做了什么创造了这样的发生?
是你的经历创造了你的选择?还是你的选择创造了你的经历?
李雪带你一起探寻事情背后的真相,同时也去看创造出这个现实的你,到底是什么样子、你的自我真相又是什么。
一次次地看见,原来事情是这样发生的、原来自己是这样的人。
直到有一天,你愿意穿过表象的迷雾,重新做出一个新的选择、成为一个新的人,创造出你真正想要的现实。
內容簡介:
你敢不敢这样活着——对自己不再有任何要求。
不再妄想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停止所有的要求与内心戏码。只是去看,看真相是什么,看“你是什么”,而非“你应该是什么”。
当下的身心渴望,是你唯独的上师。不再定义好坏对错,允许自己“如你所是”,而非“如你所愿”。
慢慢地向内观看,释放掉你所有的固守,你就会看见真正的自己、真正的伴侣、真正的孩子,以及所有真相。
關於作者:
李雪
心理学者,从事心理学研究近十年。创办微信公众号“初心心理”,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角度,详解母婴关系对人一生性格、命运的影响。
作为心理学者,李雪的独特之处在于“去脸谱化”,把专业知识性感地表达出来,是一种难得的能力。她勇于袒露自己,用轻盈而深刻、温暖而尖锐的文字,向读者彰显真相。
读她的文字,你会痛,也会上瘾,因为真相是如此残忍而迷人。
著有畅销书《当我遇见一个人》。
目錄
序 放下剧本里的纠葛
1 剧情里没有爱
01··允许每个人如他所是
02··做自己的解套人
03··心智发展源于体验而非知识
04··从自体自恋走向客体关系
05··所有能量用于发展自我
06··不要向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索爱
2 清醒地活在真相中
01··人格健康的标志:有能力和解
02··警惕隐蔽的权力关系
03··肯定对方的感受
04··在情感勒索中长大的男人
05··付出感,婚姻关系的坟墓
06··婚姻的底线
07··对与错的自恋捍卫战
3 不与真相较劲
01··成长,不要太用力
02··不优秀,不配活
03··不让自己成为对方的囚笼
04··评判与不接纳让关系受伤
05··哪里有改造,哪里就有反抗
06··带着孤独,活出丰盛
07··内向,因为关系是对自己的损耗
4 回到内在中心
01·· 积极地不改变自己—146
02·· 内耗的外驱力与创造性的内驱力
03·· 躁狂与抑郁,硬币两面
04·· 难以觉察的深层自恋
05·· 关系的真相,在感受中
06·· 缔造幸福的脑神经回路
5 当下就要幸福
01·· 关系中的自我功能阉割
02·· 百分之百的自我负责
03·· 意识与潜意识的撕扯
04·· 不完美也有滋有味
05·· 逻辑思维链接事物本质
06·· 别让童年的标签定义你一生
07·· 平庸的恶与团体正确
內容試閱
序言
序 放下剧本里的纠葛
我在文章中经常提到“剧情”这个词。剧情,是我们内在关系模式的对外展现。心理学所说的内在关系模式,即是我们内心的剧本。剧本里的人物形象、人物之间的基本关系模式已经设定好。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存在着许多剧本。这些剧本是童年经历内化到心里形成的。在生理上,它们已经形成脑神经回路,成了细胞记忆。所以,我们成年后的人生,大多也是照着剧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那些熟悉的体验。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可以从一个角度来衡量:他能多大程度地走出剧情,看见真实的外界。有的人虽然潜意识里已经设定好剧情,但也能够根据真实的外界情况加以修正,即不过度执着于剧情;有的人则极其执着于自己的某些剧情,不愿意修正, 无法看到真实的他人—— 这就是所谓的“全封闭自体”。
那些陷于全封闭自体的人,会要求周围的人,尤其是家人, 统统乖乖接受自己的人物设定。如果对方不肯按照剧本扮演,他就会勃然大怒,威逼利诱其回到既定的角色中,而威逼利诱的方式,往往不惜伤害自己和对方。
有一个经典的例子。一位网友说自己从小体弱,他跟妈妈之间的对话通常是这样的:
妈妈:你身体怎么样了? 孩子:不太好。
妈妈:既然不好,就要注意休息,加强锻炼,饮食也要规律一些。把身体搞好,妈妈才能放心,知道了吗?
孩子每次接到这样的电话,都会觉得妈妈关心自己,但又隐隐感到哪里不对劲儿。可是周围的亲人朋友都说:“你从小就体弱多病,你妈妈照顾你多不容易,为你的健康操碎了心,看看妈妈对你多好!”后来,孩子努力调整作息和饮食,积极调养身体。等妈妈再打电话过来,孩子说自己现在吃营养健康的食物, 做各种运动,身体越来越好,不大生病了。本以为妈妈会开心, 没想到她却勃然大怒,痛斥孩子不该这么吃、不该那样练,总之没有一点儿做得对。
这位妈妈为什么会勃然大怒?因为孩子居然不肯再扮演她设定好的那个体弱多病的角色了。如果孩子不再继续扮演下去,妈妈还怎么扮演那个为照顾孩子牺牲自己、无私奉献的伟大角色? 戏演不下去了,妈妈很生气。
这个例子很容易理解—— 剧情里没有爱。
在剧情中,妈妈对孩子的照顾并非出于爱孩子,她爱的只是那个高尚的付出者角色。连真实的孩子都看不见,何谈去爱他?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这种情况:如果一个家庭里有位特别标榜为所有成员牺牲自我的母亲,那么这家的孩子或父亲往往体弱多病, 甚至短命。有一个极端的新闻案例,美国的一位单亲妈妈通过下药、心理暗示等方式,活生生地把健康的女儿弄成了只能坐轮椅的残障。她用心照顾女儿,付出一切,把自己塑造成励志榜样, 赢得所有人的称赞。后来,这个女儿因亲手杀死妈妈而入狱,然而在监狱里,她变成了一个健康的孩子。
当然大部分家庭没有这么极端,我们来看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一个人凭借自己的努力找到喜欢的工作,他父母居然跑到公司跟老板说:我的孩子还小,不懂事,请你多照顾他。结果老板把孩子开除了。还有的新闻报道,老母亲不辞辛劳,为了给儿子占车位,在太阳下暴晒几个小时。在这类例子里,父母都是一心为孩子操心的付出者,而孩子则被迫扮演无能又缺德的角色, 不得不承受这种关系模式下的羞耻感、愧疚感。
这样的剧情总结成一句话就是:父母要做有能力的付出者, 为此孩子必须成为无能的索取者。
“为了你好”是一种攻击,而不是爱。
小说中也常见这样的桥段:父母为孩子付出一切,但当孩子不听从安排时,父母就会捶胸顿足,呼天抢地:“当我们没生过你这个逆子!”“从此不要再踏进家门半步!”接着咳出一口老血,众人连忙上前搀扶、宽慰。这就相当于在说:你破坏了我的剧情,所以我要收回对你全部的爱,并不惜毁掉自己的身体,也要用道德来胁迫你继续服从我的角色安排。
剧情里没有真实的爱,那么同样地,剧情里也没有真实的恨。在美国西部片里常见到“真实的恨”:你侵犯我的土地、欺凌我的女人,我就追杀你到天涯海角,血债血偿。但剧情中的恨,通常是投射的恨,也就是说,恨错了对象。
剧情里没有真实的爱与恨,然而被拉入剧情的孩子却会真的把角色认同成自己。比如,孩子无法理解,那个为他付出一切、自我牺牲的妈妈,其实只是醉心于她的自我感动。孩子会真的以为亏欠妈妈很多,于是一辈子也不敢幸福,好像只有过得苦哈哈的,才能表达对妈妈的忠诚。
再比如,被父母仇恨的孩子,往往无法理解父母的恨与自己无关,无论自己做得好不好,父母都会恨自己。孩子总是想:如果我再努力一点,做得更好一些,对父母付出更多,就能得到父母的爱。这样的信念驱使孩子一次又一次陷入悲惨的轮回。有的孩子会选择自暴自弃,认定自己只配被所有人羞辱和厌弃。
既然剧情里没有真实的爱与恨,我们便无须再纠结于过去剧本里的爱恨纠葛:没有什么需要被证明,也没有什么需要去原谅。
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心理学说,放下头脑中的剧本,试着去看见真实的自己、真实的对方。当我们彼此看见的一刹那,爱就发生了。

文摘
积极地不改变自己
有一回去做心理咨询,我在咨询师面前委屈地大哭,说自己活得太用力,几乎用尽了所有办法,拼尽全力来拯救自己。我从小身体不好,被悲催的童年折磨得体弱多病。长大后动用各种资源,认真地改善身体状况,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有效帮助,但是因为底子太差,身体依然弱不禁风。这么小心翼翼地照顾自己的身体,可还是达不到健康的目标。我感觉非常累,很无望。
由此,我看到自己的一个模式:总是在追求除旧立新,改变黑暗错误的现状,去创造光明美好的未来。为什么呢?因为在童年,现状对我来说太可怕了。我的妈妈患有精神病,她每天都把死亡威胁投射给我。从现状中,我看不到一丝生机,所以需要想象一个有生机的新世界。我认为只有把现状粉碎了,这个新世界才能出现。然而,我自己也是现状的一部分,于是我每天都在粉碎自己。至于粉碎的方法,就是发现问题、改正问题。我会分析自己身上的各种问题,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为此,我甚至自学成了心理学者、精神分析高手,分析出一个问题模式,我就想像剜除烂疮一样将它从我身上彻底挖除。因为我亲眼看到这些烂疮长在妈妈身上,它们日夜生长、扩散,直到把妈妈折磨至死。我绝对不能重蹈妈妈的覆辙,于是走向了妈妈的相反面:每天学习心理学,恨不得“一日三省吾身”。这种自虐模式,带给我很多收获和成长,我的各个方面开始变得不一样,能力逐渐加强,看问题越来越清晰,事业也发展起来。但是,这个过程中最致命的问题是,我不快乐。剜肉去疮这样的极端方法,在危急时刻或许是救命良方,但如果一个人每天都这么疗伤,怎么可能快乐呢?
听完我的哭诉之后,咨询师轻轻反问了一句:“如果你接受现状,接纳自己呢?”“接纳自己”这四个字,我从十年前迈进心理学大门时就一直在听,也一直在教别人,可是这一次好像第一次理解了它的真义。之前,我修行的是接受真相,不跟事实较劲,接受的是外部世界的真相、别人的真相,我也确实很大程度做到了。但是,我内在那股较劲的能量没有消失,它转变成了自我对抗,“既然别人不能改变,那就全力改变自己吧”。可是如果再深究一下,连自己也不改变,会发生什么?这个念头一冒出来,我马上感到恐惧,剧情慢慢浮现出来:那些停止自我改变的人都是行尸走肉,等于走向死亡。
于是,我开始思考:有没有一个中正的位置,这个位置上的人既能全然接纳自己,觉得没什么一定要改变,又能保持自我更新的状态,充满生机呢?我想起自己在拉萨的一次经历。到拉萨的第一天,我因为高原反应,浑身酸痛、呕吐。医生建议输液, 说:“如果今天不打吊瓶,后面还会更难受。”我知道输液后不舒服的感觉会很快过去,但身体直觉告诉我:我不想打吊瓶。于是我拒绝了,继续听从身体直觉的引导:我现在需要保暖和休息。用开水泡了一点红景天喝,穿上厚厚的羊绒衫睡了一觉之后,高原反应果然减轻很多。事后回想这件事,我觉得自己在处理问题时跟以前很不一样,这是一种积极的不改变自己的状态: 我接纳自己“因高原反应身体难受”的事实,并没有拼命去改变这种状态,但也不是自暴自弃,而是聆听身体的需要,积极地做了有益的事情。至于结果如何,睡醒之后高原反应能不能缓解, 就听天由命了。
这件事情如果发生在北京,我肯定会想各种办法来处理:请高人治疗,买昂贵的药,还会反思自己出行之前为什么没做好万全的准备。但是在拉萨,一来氧气稀薄是客观事实,二来身边没什么资源,容不得我瞎折腾,于是只能听从身体的引导,积极地入睡。
通过这件事,我再次看到自己的一贯模式:一旦我认为应该这样,但结果却不是,就会拼命改变。比如,我认为自己应该跟别人一样健康,就会去做一切对健康有益的事。这背后的动力, 是我不能接纳自己的身体暂时不够健康。
我去看中医,说自己身体虚弱,吹风就会头疼。医生说:“你这不是虚弱,是体质敏感。”我不信,以为医生在宽慰我。“世界上那么多人,怎么不见别人吹风就倒呢?肯定是我不健康。”说到这里时,我突然发现,我对自己的看法居然跟妈妈看待我是一样的!小时候,妈妈经常以这样的句式开头:“别人都……为什么就你不……”夏天妈妈买竹凉席给我睡,我全身硌得疼,不肯睡,她就骂我:“别人都能睡,为什么就你不能睡?”我哭着解释:“就是很疼啊,手肘都磨破了。”妈妈没有能力看见真实的我,反而咒骂我,因为我跟她想象中不一样,跟别人不一样。没想到长大后,我同样在用这个模式残酷地对待自己。
我在一个小机场附近吃拉面,那家馆子看上去不太卫生,但是一方面别无选择,另一方面我想:别人都能吃,我也能吃。结果才吃了几口,我就开始鼻涕横流,嗓子十分难受,到了第二天,整个人跟得了重感冒一样,全身疼痛。我又想起了那个中医的话:“你是体质敏感。”没错,我有一个敏感的身体,这是事实。而我却像妈妈一样,坚决不肯看见真实的自己,总是拼命改变自己,要求自己变得跟别人一样。其实,爱自己,就是接纳自己的真实现状。既然敏感,那就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吹风着凉。好好地对待自己,做自己的“好妈妈”,这不就行了吗?
绕了一大圈,最终又回到我说过无数遍的话:看见真实的自己,接纳真实的自己。只不过,我们从小到大都被残酷对待,早已习以为常,甚至感觉不到残酷。看见自己确实非常不容易,愿我们每个人都能被温柔以待,积极地不改变自己。
保持这个中正的位置,需要我们对事情背后的动力有细腻的觉察。当我们做事时,背后的动力是无法忍受现状、无法忍受自己, 是要粉碎自己、重塑自己,还是接受现状,聆听身体的声音,呵护内在的欲求,顺应内心渴望去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这两者的差别,就像妈妈带着孩子出门,有的妈妈自顾自走在前面,孩子努力追上妈妈的脚步,生怕被落下;有的妈妈则走在孩子旁边,关注着孩子,跟随孩子的步调前进,跟孩子一起探索世界。
让我们用觉知做自己的好妈妈吧!不要把真实的身体感受抛在后面,头脑自顾自地跑到前面。看看真实的自己在哪里,而不是“应该在哪里”。用心陪着自己,我们的内在自然会生发出蓬勃的本能,去发展自己。就像我们对待孩子一样,只是给予爱的陪伴,剩下的,就静待花开吧。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