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新民说·悲伤的力量(非诚勿扰嘉宾黄菡翻译,孟非老师力荐! )

書城自編碼: 329641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心灵疗愈
作 者: [英]朱莉娅·塞缪尔 著,黄菡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59811998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11-01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50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万千心理·成人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的统一方案:应用实例
《 万千心理·成人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的统一方案:应用实例 》

售價:NT$ 602.0
让孩子更有力量:赋权型家庭教育指南
《 让孩子更有力量:赋权型家庭教育指南 》

售價:NT$ 305.0
白夜追凶(上下)
《 白夜追凶(上下) 》

售價:NT$ 500.0
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股市风云录
《 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股市风云录 》

售價:NT$ 602.0
纳特·特纳的自白
《 纳特·特纳的自白 》

售價:NT$ 383.0
低空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 低空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

售價:NT$ 403.0
汉字学理与小学汉字教学
《 汉字学理与小学汉字教学 》

售價:NT$ 408.0
即将到来的能源战争
《 即将到来的能源战争 》

售價:NT$ 40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77
《 一本不正经的大脑:重塑认知的大脑简报 》
+

NT$ 442
《 新民说·语言小书 》
+

NT$ 442
《 心碎博物馆 》
+

NT$ 832
《 黄现璠自述 》
編輯推薦:
要治愈悲伤,首先要允许自己感受伤痛。我们需要洞悉自己内心正在发生的变化,学会辨别自己的情感和动机,然后认识真实的自己。在这本书中,我们会读到15则关于爱、失亲、面对自己的死亡以及抚平悲伤的动人故事。也许在你独自渡过生命的暗夜风暴时,它能给你抚慰与光亮。
1.英国乔治王子的教母、《每日邮报》鼓舞人心女性奖获得者朱莉娅塞缪尔,汇集25年悲伤咨询与心理辅导一线经验的非凡作品。
2.《非诚勿扰》节目心理学学者嘉宾黄菡博士诚意推荐并担纲翻译。
3.畅销英、美、加、德等10余个国家与地区。影响并帮助了千万悲伤的人。
4.长居英国图书畅销榜。
5.企鹅兰登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重推,10余编辑倾力打造。
6.《周日时报》十佳畅销书。
內容簡介:
真正伤害着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代人的,并不是悲伤所带来的痛苦本身,而是他们为了逃避痛苦所做的事情。
悲伤不是可以靠斗争去克服的东西,死亡带来的悲伤也被深深误解。


在这本书中,我们会读到15则关于爱、失亲、面对自己的死亡以及抚平悲伤的动人故事。这些故事展示了悲伤如何揭开我们*深的恐惧、撕掉我们自我保护的外衣并使我们*真实的自我暴露出来。
作者带我们走近有关悲伤的禁忌与迷思,让我们尊重并理解悲伤的过程读完《悲伤的力量》,我们对生命与爱会有更深刻的体认与感悟。
關於作者:
作者:[英]朱莉娅塞缪尔(Julia Samuel)

悲伤心理治疗师,伦敦圣玛丽医院妇幼保健先驱人物,英国丧亲儿童基金会(Child Bereavement UK)创始人,服务于英国国民保健署(NHS),同时创办个人诊所,25年来为无数丧亲家庭提供了专业心理辅导。

译者:黄菡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心理学博士,江苏省委党校社会文化教研部教授、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译著有《中国都市消费革命》《男性气质的终结》。
目錄
目录|Contents

致中国读者
译者序 对于死亡,我想了解和谈论
绪论
理解悲伤

失去伴侣
When a partner dies
凯特琳/年近五十,相伴二十年的丈夫肝癌晚期
凯莉/三十岁,伴侣遭遇自行车意外
斯蒂芬/六十二岁,妻子突遇车祸
反思|

失去父母
When a parent dies
布丽奇特/五十二岁的律师,母亲突发心脏病
麦克斯/四岁半时目睹入室盗贼射杀了母亲
谢丽尔/母亲突发急病
反思|
支持失亲的儿童|

失去手足
When a sibling dies
露丝/同父异母的弟弟遭遇车祸
慕希/二十五岁左右,弟弟自杀身亡
法西亚/四十五岁,姐姐患上运动神经元疾病,五年后辞世

反思|

失去儿女
When a child dies
亨利与米米/分娩时婴儿意外夭折
菲尔与安妮特/度假时幼女溺水
布鲁与罗伯特/二十九岁的女儿服药过量
反思|

面对自己的死亡
Facing your own death
琼/四十八岁时患上肺癌,目前余生约六个月到一年
芭芭拉/逾七十五岁,十七年前患肾脏癌,目前剩下几个月时间
戈登/年逾八十,肝癌,癌细胞已扩散全身
反思|

如何帮助:应对悲伤,我们需要做的事
What helps
力量支柱
朋友和家人可以做什么

死亡和临终在英国的历史背景
后记
文献
致谢
內容試閱
绪论|Introduction
安妮,我接待的第一位咨询者,她住在伦敦一幢高层住宅的顶楼,就在哈罗大道的后面。那时候她将近七十岁,女儿特蕾西的死亡她在平安夜驾车与一辆卡车正面相撞让安妮深受打击。安妮房间里充斥的烟味和燥热,那个三根电热棒的取暖器和她激烈狂暴的悲伤,时至今日,这些在我心中一如二十五年前一般清晰。那时候我是当地一个失亲服务组织的志愿者,只接受了十个晚上的培训,就坐在了安妮面前。我对她所经历的不幸感到手足无措和恐惧,但同时,我也有些兴奋,因为我发现自己找到了余生想要从事的工作。安妮让我明白了一个后来在数百人身上被一再证明的道理:我们需要尊重和理解悲伤的过程,承认悲伤的必要性。悲伤不是医学康复模型里那种可以靠斗争去克服的东西。作为人类,我们会本能地逃避痛苦,但是,与我们的直觉相反:要治愈悲伤,首先要允许自己感受伤痛。我们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在悲伤中支撑下去的办法,因为悲伤是无法逃避的。安妮不肯正视女儿离去的真相,用酗酒来逃避现实,与那些希望她振作起来的亲友们争吵。最后迫使她接受深爱的女儿离去的现实并继续生活下去的,却恰恰是这种痛苦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死亡是最大的禁忌,死亡带来的悲伤也被深深误解。我们可以轻松地谈论性或失败,或者展示我们心灵深处的脆弱,但是谈到死亡,我们总是沉默。死亡如此令人恐惧,甚至陌生,我们很多人根本无法找到合适的语言去表达它。这样的沉默导致了一种无知,让我们得以避免对他人和自己的悲伤做出回应。我们希望看到失亲者忍住悲伤,感叹他们竟能如此坚强。但即使我们用诸如去世逝去去了更好的地方等说法来否认死亡,现实仍然很残酷:我们的社会在面对死亡时很无奈。我们被迫面对死亡,那种失控感和无力感与二十一世纪的医学可以治愈我们;如果不可以,足够的意志力也可以的信念是相悖的。每一天有无数的人死去,以意料之中或意料之外的方式。仅在英格兰,一年就有五十万人死去。平均来说,一个人死亡至少会影响五个人,这意味着上百万的人会被讣闻打击。他们会永远记得他们在哪里听到了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孩子即将死去或者已经死去的消息。这个消息会影响他们余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最终不可避免地改变他们与自己的相处方式。他们在多大程度上处理好悲伤的情绪,会反过来影响到他们身边的朋友和家人。我们感受到的痛苦是无形的,它是根据我们对逝者的爱的程度所形成的或大或小的隐形伤口。我们会为突如其来或者预料之中的死亡而悲伤,但不管是哪一种,我们抬头望见的依旧是死亡事件发生前的那一片天空,但从镜中窥见的自己已然改变。看着自己的照片,我们会对自己曾经的天真笑容感到讶异。死亡是个巨大的揭示者:它迫使暗藏的裂纹和潜伏的秘密走向公开,它让我们意识到身边亲近的人对我们有多么重要。但是我们身边的人却不一定理解我们经历的事情多么复杂或者我们正在承受的伤痛多么深重。我看到的普遍情况是:真正伤害着一个人(如安妮)、一个家庭,甚至一代人的并不是悲伤所带来的痛苦本身,而是他们为了逃避痛苦所做的事情。处理悲伤需要我们做出生理与心理上的多种层面的努力。我们无法独自完成所有这些努力。在痛失至爱中幸存的关键是来自他人的爱。有了他们的支持,我们才可以去努力学会忍受痛苦,离开逝者继续活下去敢于向前迈步,重新相信生命。在我的专业领域里,有大量经过深入研究的实用策略和心理学解读,这些对处于悲伤中的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作为一个心理治疗师,我见证了这类知识可以怎样帮助那些失亲者,避免其因为不恰当的援助而遭遇更坏的结果。研究表明,15%的精神疾病转诊是因为悲伤没有被处理好。关于死亡的恐惧和随之而来的悲伤大部分是源于知识的匮乏,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处理这种恐惧并且以信心取而代之。我希望人们明白悲伤是我们必经的过程,并且,经验告诉我,悲伤是一项作业,是极为沉重的苦工。但如果我们承担它,它就能为我们效劳,令我们得以痊愈。经历一个自然的悲伤的过程,我们或许会因为某种支持而能够更好地面对日常生活,我希望这本书就能提供这样一种支持。在这本书里,你会读到关于悲伤的很多案例分析,都建立在真实人物经历的基础上。虽然我把它们按照主人公与逝者的身份关系分组编辑起来比如丧偶、丧亲、手足之殇或丧子,但每一个案例无疑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些故事向我们揭示,我们需要更了解自己内心正在发生的一切,必须学会识别自己的情感和动机,并渐渐真正地认识自己。如果我们要适应失去亲友这个新的现实,那么这就是必要之举。悲伤的出现不是按部就班的,它不是一件我们可以忘记或者抛至身后的事情,它是一个本身就带有能量的个体化过程,要求我们找到处理恐惧和痛苦的方法,还要适应一个新的自己,我们的新的常态。大部分人总能找到办法来承受这令人难以承受之事,这正说明,在重建自己的生活这件事上,我们有惊人的进化力。虽然这些案例分析是以我与每个人的心理咨询关系为框架书写的,但是重点却更着眼于悲伤本身而非心理治疗。这些案例向我们展示,倾听一个人与跟他对话同等重要一个人在诉说自己的故事时被充分倾听的力量不容小觑。倾听绝不只是专业治疗师的专属能力,它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掌握使用的。我们甚至会惊讶于朋友向我们倾诉了多少东西,以及我们的耐心倾听对他们是多大的帮助。在我们的面谈里,我的来访者会深入探讨他们在经历失亲之前对生命的设想、对世界的理解。他们努力组织语言去描述之前从未说出口的事情,他们有了自由,因为无须为了保护我而回避他们最真切的痛苦、最深层的恐惧和最糟的想法。他们述说他们的忧虑、当下关注的事情,感到轻松一些,从而也找到了与自己相处的新方式。他们会剖析可能激战正酣的几个自我,或那些挑剔自己一举一动的内心低语。他们获得了空间,去发现自己对外界的防御背后到底是什么:这些防御或许保护过他们,现在却在阻挠他们。他们会更加彻底地袒露自己,学会对自己的某些地方妥协,比如他们像父母的地方那些他们心生厌恶又或不由自主模仿的行为。有些情感会悄然无声地将人绑缚成茧。拥有一个放置这些纠结情感的处所,一个能化解这些情感而后让人寻求现实的处所,有时候能够减轻由纯粹的悲伤引起的痛苦。在每章最后的反思部分,我写了关于如何对待这种失去的更多思考,以及一些关于故事中出现的主题的现实情况和辅导建议。同时,我也为读者提供了大数据统计,证明失亲者应该学会消除错误的印象以为悲伤将压垮他们。阅读与你的生活经历并不直接有关的章节可能更能帮助你发现,在面对亲人的死亡时,每个人都会经历同样的过程,当一个人哀悼与我们毫无瓜葛的死亡时,我们甚至会在他身上惊讶地看到自己的影子。因为我们对悲伤的看法根植于英伦文化里,我简单概括了我们的看法从维多利亚时代到今天有了怎样的变化,当然有些昔日的惯例,在今天不沿袭下去的话可能更糟。关于友情的部分囊括了我一直以来累积的对于友情之重要性的见解。朋友在一个失亲者的恢复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我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哪怕他们带来阻力的可能性与给予帮助的可能性一样大。最后一章探讨了我们可以如何帮助自己,详见力量支柱(pillars of strength)图。我希望这本书成为一份可以被反复阅览的资料。我希望人们能理解自身以及他们关心的人的悲伤。我希望这本书可以被家人或朋友用来令失亲者确信生活可以重建,信任可以加深。我们可能不再盲目地怀抱希望,我们可能总有些时候会感受到失去的痛苦,但我们所获得的对自我更深入的理解,终会令我们有成长之感。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