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红楼十二钗评传(增订本)

書城自編碼: 329691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评论与鉴赏
作 者: 曹立波
國際書號(ISBN): 9787020133161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11-01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2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NT$ 265.0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NT$ 811.0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449.0
被误会的孔子
《 被误会的孔子 》

售價:NT$ 203.0
“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 “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

售價:NT$ 505.0
鸣沙丛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
《 鸣沙丛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 》

售價:NT$ 454.0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NT$ 485.0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NT$ 1214.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173
《 红楼梦百问 》
+

NT$ 204
《 细笔新悟红楼梦 》
+

NT$ 288
《 北平的学生 》
+

NT$ 846
《 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版本研究和数字化论文集 》
編輯推薦:
红楼掩卷,曹侯辛酸泪尽;
金钗细评,闺阁才女昭传。
十二钗是《红楼梦》中*重要的人物群体,她们的身世才情、命运结局,关系着整部小说的主线构成。
关于十二钗的话题众说纷纭,留下许多未解之谜。
翻开《红楼十二钗评传》,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北京高校名师、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讲授者、央视红楼讲座专家曹立波为您条分缕析,细说从头
內容簡介:
《红楼梦》是书中青年男女用青春和生命铸就的史诗,其中的十二钗更是贯穿小说主线的重要人物。《红楼十二钗评传》从《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文本出发,在比较多个版本的基础上,结合清代的批语和今人的研究成果,围绕《红楼梦》正副十二钗等人物,运用传记体的叙事手法和古诗词的意境,以从容、平和的心态,深入细致地剖析了人物的身份、面貌、才情以及命运结局。增订本侧重从整体性、时代性和动态性三个视角对人物的评传加以修订和增删,并对后四十回中的积极因素予以关注。对《红楼梦》这部经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小说,对这部创作、传抄与修订相辅相成的小说,给予更多的包容。从追求早期的原本,回到通读一百二十回文本;从探究佚文的原意,走向品味小说的诗意。
《红楼十二钗传》插图增订本增加著名红楼梦人物画家谭凤嬛女士的插图,全彩印刷,使本书图文并茂,精美悦目。
關於作者:
曹立波,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徐霞客学会副会长。著有《红楼梦东观阁本研究》《红楼梦版本与文本》《红楼十二钗评传》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红楼梦清代木刻本海外流布与影响研究》等科研项目,在《文学遗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红楼梦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红楼梦》相关讲座在CCTV百家讲坛、文明之旅、国宝档案等栏目播出。
曾获得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首届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冠军队指导教师等荣誉。主讲的《红楼十二钗评讲》为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网络开放课程《红楼梦经典章回评讲》即将上线。
內容試閱
《红楼十二钗评传》刊行十年增订版序

张庆善

当我写下标题这几个字的时候,很是有些感慨。十年前立波的《红楼十二钗评传》出版时,嘱我写序,我没有想到十年后又要为这本书作序,当然这次是刊行十年增订版序,与十年前写序的情况不同了。一本研究《红楼梦》人物的专著,十年后还能再版,而且是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本身就是对这本书一个非常好的评价这是一本很有学术含量,很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大学生喜欢的《红楼梦》人物论专著。
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怕是连弹指一挥间都算不上,但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则是一段不算短的时间了。十年前,立波还是一位年轻的女教授。十年后的今天已经成为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名教授、博士生导师,是著名红学家了。这十年无论是我们的国家,还是我们的人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立波在这十年中,在《红楼梦》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也是非常令人瞩目的。在我的印象中,她似乎对《红楼梦》版本的研究,特别是对程刻本的研究下的功夫很大,成绩也很突出。继出版《红楼梦东观阁本研究》之后,又出版了《红楼梦版本与文本》一书,而且还主持了《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本修订进程研究和《红楼梦》版本传播与北京宣南文化等科研项目。但《红楼梦》版本研究毕竟太专业了,其影响基本上限于学术界。《红楼十二钗评传》这本书似乎比那两本研究版本的著作影响大得多,特别是从2012年开始《红楼十二钗评讲》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网站上线,并被列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以后,影响就更大了。
写好《红楼梦》人物论的文章不容易,主要是因为大家对《红楼梦》中的人物太熟悉了。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广大《红楼梦》读者来讲,也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宝哥哥、林妹妹。而有一些人物如王熙凤、薛宝钗等,由于其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复杂性,人们的解读往往是差别很大,以至于有了为论钗黛优劣,两个老朋友几挥老拳这样的趣事。因此,怎样解读《红楼梦》人物一直是红学的重要内容。立波的《红楼十二钗评传》可以说是《红楼梦》人物论中的上乘之作。作为一位女性红学家,其博学、才华和论述的细腻、观点的新颖、角度的独特,使得她的文章、她的讲课,深受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的欢迎,能被列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是名副其实的。
我们常常为《红楼梦》的伟大而赞叹,《红楼梦》为什么那样有魅力,那样感人至深,那样吸引读者?我以为主要在于它的艺术成就。有人说,《红楼梦》的最大成就是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个评价是不错的。从艺术创作的视角看,《红楼梦》写人物确实是天下第一,独步千古,古今中外无出其右者。在一部《红楼梦》中,曹雪芹写了几百个人物,其中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不少于几十人,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主要人物,个个特征鲜明、栩栩如生;即使不很重要的角色如一个小丫鬟、一个下等仆人,曹雪芹寥寥几笔,就能使这个人物跃然纸上,令人难忘。脂砚斋评价《红楼梦》中的人物描写时说:摹一人,一人必到纸上活见。(甲戌本第十五回)真是这样。《红楼梦》中不仅写出了人物的鲜明性格,还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这充分显示出曹雪芹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正是因为写出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及其悲剧,才演绎出这怀金悼玉、悲天悯人的千古绝唱《红楼梦》。
解读《红楼梦》人物,是我们走进《红楼梦》艺术世界的关键。说到这里,我想起著名的红学家蒋和森先生,他在20世纪50年代写了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林黛玉论》,文章的开头他就引用了李商隐的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用在林黛玉的身上,简直是太合适了。而在文章的结束,他说了一段很动情的话,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他说:林黛玉是中国文学上最深印人心、最富有艺术成就的女性形象之一。人们熟悉她,甚于熟悉自己的亲人。只要一提起她的名字,就仿佛嗅到一股芳香,并立刻在心里引起琴弦一般的回响。林黛玉像高悬在艺术天空里的一轮明月,跟随着每一个《红楼梦》的读者走过了他们的一生。人们永远在它的清辉里低徊沉思,升起感情的旋律。是这样的吗?你读《红楼梦》,你读到林黛玉,你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动呢?我们每一个读者的心里都有着读《红楼梦》以后的深深感受,都有着自己认识的贾宝玉、林黛玉,这些常常让我们心情无法平静的《红楼梦》人物,确实伴随着我们的人生历程。无论是宝玉的率真、黛玉的情痴、宝钗的城府、凤姐的泼辣曹雪芹的伟大就在于他写得那样生动逼真,这些活生生的人物就像是我们的生活中曾经遇到过的人物一样,因而,读《红楼梦》常常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那种人情世故、那种世态炎凉,那样的人、那样的事,似乎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所经历。因此,我们读《红楼梦》就如同咀嚼自己的人生一样。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读《红楼梦》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可以加深我们对生活、对人物、对爱情、对生死,以及对世态炎凉的认知。
著名作家白先勇说,《红楼梦》是值得读一辈子的奇书,我说坚持读一辈子不容易,但《红楼梦》是我们这一辈子一定要读一读的书,或者说我们一辈子如果没有读《红楼梦》,如果不认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红楼梦》中的人物,如果不走进《红楼梦》的艺术世界,那将是人生的一大遗憾!
最后对《红楼十二钗评传》增订版的出版表示衷心的祝贺!
是为序!

2017年1月7日于惠新北里

《红楼十二钗评传》十年增订版题跋(节选)
曹立波
《红楼十二钗评传》自2007年刊行,至今已经十年了。2012年,基于此书的视频课程《红楼十二钗评讲》,入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我曾采撷书中的人物,应邀到京城内外做过60多场讲座。讲台上下的互动、网络书信的交流,使我收获了许多红学同好的反馈,也引发了一些思考。尤其是在文学视野之下,针对这部小说的悲剧主题和虚构艺术,以及小说修订的次数之多和版本的差异之大等问题的讨论心得,在这一版的修订中也有所增补。今将修订和交流过程中的几点体会略记于此。
一 悲金悼玉《红楼梦》
《红楼梦》是一部怎样的悲剧?作者在第五回《红楼梦引子》中曾云: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这里,怀字,甲辰、程本作悲,似在突出金玉良缘的悲剧色彩和抒情主人公的悲悯情怀。这首曲子具有点题的作用,不仅在伤怀宝黛钗的婚恋悲剧,也可以从广义上看,在悲悯众女子们的青春、命运和婚姻爱情。
王国维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其彻头彻尾,不仅有如泣如诉般的悲惨,还有如花如诗般的凄美。
《红楼十二钗评传》看待红楼女子,在悲剧艺术的层面考虑得更多一些。元、迎、探、惜四位公府千金,有进宫墙者的宫怨,入空门者的绝情,庶出者的身世叹惋,买卖与包办婚姻之下的哭诉,四类女子富有典型意义,成为家族末世各类小姐命运之悲的集中写照。十二正册中的三位贾府媳妇,凤姐、李纨、可卿,可以说是才、德、貌各有千秋,不失为封建世家少奶奶的艺术画廊。曾经大权在握的王熙凤,虽然可以恃强逞能、谋财害命,但在当时的现实中,她没有去违犯夫妻纲常,对国舅老爷的奉承、对平儿的拉拢与欺凌,足见其在丈夫和侍妾之间的角色意识。她既泼辣也泼醋,小说里所揭示的这位女强人的辛酸值得同情。李纨是唯一居住在大观园里的少奶奶,从居所来看,与豆蔻年华的怡红快绿不同的是,稻香村颇为另类。大观园中的稻香老农,是牧歌式的贞节牌坊,李纨应是物欲横流的贾府中的一件清雅的装饰。但这位二十几岁的寡居女子,门前无任何是非,物质待遇优厚,精神枷锁也同样沉重。她只能潜心教子,于己则心如槁木,甚至连戴花的权利都被剥夺了。曹雪芹在判词和《晚韶华》曲中已点明了她所付出的美韶华,以及留得虚名枉与他人作笑谈的悲苦一生。李纨的不幸,就是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幸。秦可卿是贾府的重孙媳妇,她与贾蓉的结合,是贾母在为儿孙择偶问题上浪漫理想的体现,即不管他根基富贵,只是模样性格难得好的。就这样,寒门薄宦出身的秦可卿成了宁国府的长房长孙媳。在那个社会,女子改变自己穿衣吃饭的温饱问题有时会靠婚姻,但到了夫家,尤其是大家族中,想提升自己的地位,一般要靠两方面因素:一是子嗣,所谓母以子贵,二则娘家的势力。当得知自己病重不育,弟弟秦钟无心学业且在学堂闯祸时,种种打击,让她病入膏肓。作者对秦可卿之死的构思,据脂批透露,相关情节曾有过改动,由淫丧改为病逝。无论是何种死因,这样兼美的女子过早地辞世,本身就蕴涵一种红颜薄命的感伤,更何况是在全家老少异口同声的赞扬中,写这位心性要强的、能为贾家瞻前顾后的美少妇撒手入黄泉。作为贾府草字辈长孙媳的秦可卿身后无子,进而丧命,使得本来就后继乏人的贾府,又痛失一位可齐家的裙钗。
王国维指出:善人必令其终,而恶人必离(罹)其罚,此亦吾国戏曲小说之特质也。《红楼梦》则不然的确,《红楼梦》的人物评价体系不同于传统的惩恶扬善。这一点应从两个方面看:首先,红楼人物没有从善恶的角度去简单分类,即使写婚恋故事,也并非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黛玉没有和知己从恋爱走进婚姻,宝玉在英雄救美方面也显得无可奈何,这与崔莺莺、张生等婚恋主人公相比,落差较大,而喜剧与悲剧的不同,也由此显现出来。即使第九十七回写了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宝钗也非比其间拨乱的小人。小说同情失意者,也没有去鞭挞得意人。挖掘貌似得意者的失意,探究宝钗、袭人、李纨、可卿等女子潜在的悲苦,是领会小说悲剧意蕴的难点。再者,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也都是那正邪两赋而来一路之人。若羡慕黛玉的真心真意,必须接受妹妹的含酸嗔怪;若仰慕宝钗的心地宽大,需要接受姐姐会给人的心里藏奸的感觉。凤姐更是让读者爱恨交加的圆形人物,善与恶在她身上似乎找不到边界。阅读《红楼梦》,是将自己置身于一个体仁沐德的温柔乡,置身于一个诗意芬芳的女儿国,去倾听深闺中的哭诉,去感受以乐景写哀的意境,进而去品味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美学价值。
二 披阅增删几载成
《红楼梦》第一回中出现曹雪芹的名字,是与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相关联的。句中的披阅,同披览,指翻阅书籍或文章的意思。十载和五次两个数量词可以说亦虚亦实,意为曹雪芹在十年间反复增删、数易其稿。所以,《红楼梦》在构思和成稿过程中发生过变化,表现在不同章回之间,也在不同版本之间。基于写作和修订中的困难,作者难免在人和事的前后照应上有所疏忽。
读《红楼梦》既能感受到写人、写事、写诗的沁人心脾,也偶尔会挑出长篇巨著中间的鲁鱼亥豕。我们不应把小说中写得好的归功于曹公,而疏漏之处却归罪于他人。其实,有人常指责后四十回,指责程伟元和高鹗在刊行时把前八十回也加以妄改。殊不知在那些早期的残抄本中,前八十回本身也有一些照应牵强,甚至自相矛盾的地方。比如,同在庚辰本中,秦钟的家境,第八回写他家连二十四两贽见礼都需要东拼西凑,到了第十六回却写他魂魄离身时,又记挂着父亲还有留积下的三四千两银子。凤姐的文化水平,时而目不识丁、粗话连篇,时而又能流畅地朗读书信。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如果把读书拟想成一种写书的体验,去尝试对成书和修订过程的理解,也不失为一种艺术享受。
《红楼梦》中的矛盾文字或疏漏之处显示了小说动态的成书过程。修订的优化原则是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矛盾,主要人物即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主要矛盾即家族、婚恋和人生的悲剧。如,让凤姐的女儿只保留一个,并列入正册。在第二十二回生日宴会的寿星由老太太和宝姐姐两个人改为宝钗一人,情节重心逐渐集中于婚姻悲剧的主角薛宝钗。而在灯谜的补写上,也体现了修订思想的变化。联系后文来看,第二十三回集中于黛玉,也使得怀金悼玉的意蕴,前后映衬。关于史湘云,作者在创作初期考虑过她,但在第十八回群钗集会的时候她还没有出现,说明起初是想写她与宝玉有过青梅竹马的关系,但后来为了突出林黛玉与贾宝玉的木石前盟,就把相关构思删掉了,让史湘云回到了叔叔家,以至于第二十三回派住大观园、第三十七回成立诗社都没有湘云的名字。这一点,从湘云的叔叔史鼎、史鼐的矛盾文字中可见一斑。但从史湘云这一人物在黛玉之才、宝钗之情等方面的间色作用来看,依然是不可或缺的。
巧姐与大姐的名字同时出现、贾母和宝钗的生日在同一天、史湘云和林黛玉幼年都曾在贾母身边等现象,说明小说的初期构思和后来的改稿之间发生过变化。至于秦氏姐弟之死的寓意,到底是苦孝还是戒淫?黛玉对宝玉的劝勉,究竟是爱意还是势欲?版本之间的差异、前后文之间的差异,都会导致不同的理解。我们不妨从小说的修订过程入手,理解作者、修订者为了突出主题,而对书中文字进行的调整。值得重视的是,在调整过程中因疏忽大意而留下了疏漏的痕迹,是带有化石意义的,值得珍视。
人们常指责《红楼梦》后四十回对科举的态度与前八十回有天壤之别。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宝玉由少年到青年,他对科举时文的态度有一个从叛逆到接受的变化过程。如果将明清两部家族题材的世情小说相比,《金瓶梅》写了西门家族兴盛的过程,从西门庆二十七岁到三十三岁,6年的时间,叙述近百回的世态炎凉,西门庆经历了金、瓶等的阶段,由暴发到纵欲而亡。同样是6年的时间跨度,从十三岁写诗到十九岁中举,宝玉也经历了一番由自然属性,向社会属性转化的成长过程。贾宝玉不能只停留在愚顽怕读文章的顽童闹学堂之懵懂时期。他的书法绛云轩斗方得到黛玉的欣赏;他的诗词匾联得到了父亲的首肯,贾政闻塾师背后赞宝玉偏才尽有,贾政未信,适巧遇园已落成,令其题撰,聊一试其情思之清浊。结果是新园竟用了宝玉所题之联额(第十七至十八回)。就此可以看出,宝玉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两度春夏过后,在第七十三回写了宝玉为了应付贾政的问话,对课业情况进行了阶段性总结,他从四书、五经、古文、时文八股等几个方面分头加以梳理。四书里的学庸二论(《论语》的上下两本),宝玉是带注背得出的。至上本《孟子》,就有一半是夹生的。五经里,宝玉常把《诗经》读些,虽不甚精阐,还可塞责。至于古文,左传国策公羊谷梁汉唐等文,虽闲时也曾翻阅,不过一时之兴,随看随忘,未下苦工夫,如何记得。这是断难塞责的。最后,谈到宝玉心中的时文八股,先是表达反感:更有时文八股一道,因平素深恶此道,原非圣贤之制撰,焉能阐发圣贤之微奥,不过作后人饵名钓禄之阶。接下来,作者也细致描述了宝玉对时文中某些内容还是肯定的:

虽贾政当日起身时选了百十篇命他读的,不过偶因见其中或一二股内,或承起之中,有作的或精致、或流荡、或游戏、或悲感,稍能动性者,偶一读之,不过供一时之兴趣,究竟何曾成篇潜心玩索。

时文中也有精致、流荡、游戏、悲感的文字,使宝玉稍能动性,也表达了作者对时文并没有全盘否定。假如我们只能确定前八十回是曹雪芹的文字,那么,这位才华出众的文学家毕竟没有生逢废除科举的时候(1905年),他的生活时代是18世纪。前八十回中写黛玉之父林如海是前科的探花,写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写贾珠十四岁进学书中主要人物与科举还是有联系的。与《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一样,尽管深谙八股取士的弊端,但他们的文学积淀中依然离不开四书五经、古文时文等科举必读书的影响。在这样的前提下,《红楼梦》后四十回出现谈论时文的情节,并不显得突兀。随着宝玉年龄的增长,从相当于现在的初中到高中的年龄,一个男孩子的学习态度应该有变化。从第七十三回来看,宝玉对科举必读书的学习还是入门的,无论主观态度如何,但客观上他还是一直在学的,厌学不等于弃学。
我们目前尚无确切的资料证明高鹗是后四十回的续作者,但是从程甲本上程伟元和高鹗的序言,以及程乙本上二人的《引言》中可以确定他们的修订工作。吴贵夫妇的增设、柳五儿复活和一些回忆性文字等迹象表明,后四十回中存在疑似程高补笔的成分(参见曹立波、曹明《〈红楼梦〉后四十回中的雪芹残稿和程高补笔》,《红楼梦学刊》2016年第5辑)。
后四十回的情节中,对前代作品有继承,也有创新。以前看到香菱在后四十回的遭遇时,我们容易觉察到夏金桂毒害秋菱而咎由自取的情节,与关汉卿《窦娥冤》中张驴儿害人不成,反毒死父亲的戏文有些相似,也由此为第一百零三回施毒计金桂自焚身这一情节的因袭古人缺乏创新而感到遗憾。第八十五回贾存周报升郎中任的情节,写了贾政荣升,加之黛玉生日,凤姐说:不但日子好,还是好日子呢。贾母对黛玉说:你舅舅家就给你做生日,岂不好呢。又写王子腾和亲戚家送过一班新戏来贺喜。出场的第三出戏众皆不识,听见外面人说:这是新打的《蕊珠记》里的《冥升》。小旦扮的是嫦娥,前因堕落人寰,几乎给人为配,幸亏观音点化,他就未嫁而逝,此时升引月宫。不听见曲里头唱的人间只道风情好,那知道秋月春花容易抛,几乎不把广寒宫忘却了!这里的《蕊珠记》,经我校博士生储著炎考证它是根据元代吴昌龄的杂剧《辰钩月》改编而成,是为了花朝节而新打的节令戏。(《百廿回本〈红楼梦〉第八十五回〈蕊珠记〉考论》,《红楼梦学刊》2010年第2辑。)从新打的意义来讲,后四十回的情节设置还是不乏原创意义的。
迄今,我们还不能单纯地用续书说或全璧说去概括《红楼梦》后四十回和一百二十回本。不过,以科学的态度,从诗意的角度去欣赏《红楼梦》这部小说,则是红学同好们共同的心愿。

《红楼梦》是滋养心灵的补品,隔空神会的阅读心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对生活的体验越丰富,对这部书的感应就越深切。如果自己在生活中扮演过某一角色,与书中人物的心理距离会越来越近。呼唤纯洁爱情的时候,自然彷徨着宝玉的彷徨;遭遇职场挫折的时候,或许呐喊着探春的呐喊。当孩子处于青春期,叛逆厌学又不得不面对考场的时候,从逼迫儿子到说服自己,也许你会理解贾政的苦衷。当母亲有必要过问儿子与什么样的女生交往的时候,也许会读懂王夫人的心思。当一个做儿女的,无可奈何地面对父亲的继配时,也许能理解几分赵姨娘形象的寓意。说不完的情淡情浓,恰如开不完的春柳春花。《红楼梦》有歌咏青春恋情的诗篇,有演绎中年苦恼的戏曲,也有描绘神仙老太的画卷。十年后,如果再传红楼人物,我将会关注贾母,写她的银发红菊,随意诗书。藕榭近水,雅听戏彩斑衣;芦亭依山,乐赏红梅白雪。
综述上文,凑成一绝:
悲金悼玉《红楼梦》,披阅增删几载成?掩卷曹侯还若往,秋棠染鬓十年情。

2017年元夕
中关村1号雨人轩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