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政治权力与公司控制 公司治理的全球政治学新解 (美)彼得·A.古勒维奇,(美)詹姆斯·希恩著
》
售價:NT$
587.0
《
隈研吾建筑图鉴 50座名建筑的深度拆解与访谈
》
售價:NT$
551.0
《
古雅典的民主与法治(当城邦服从法律时,所有这些资源都会为共同的利益服务)
》
售價:NT$
551.0
《
社会法哲学(全二册)(社会法与法社会论丛)
》
售價:NT$
1265.0
《
中国传统药食同源物质图典
》
售價:NT$
1163.0
《
文化模式
》
售價:NT$
449.0
《
TensorFlow自然语言处理及应用
》
售價:NT$
352.0
《
信托法(第五版)
》
售價:NT$
857.0
|
編輯推薦: |
如果只能选一本书作为熊十力代表作,那只能是《新唯识论》。 《新唯识论》的出版不仅在当时掀起轩然大波,赞赏者、批判者形成鲜明对比,后来的历史进程中,此书一直发挥着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仍是研究现代哲学的必备之书;并且,经过西方学术改造的现代人,如欲真正了解佛学、儒学,读《新唯识论》无疑是一个可行的途径。
《新唯识论》先后有三个版本:1932年出版的文言文本,1944年的语体文本,1953年的语体文删定本。本书将文言文本、语体文删定本一同出版,以便读者对照理解。
|
內容簡介: |
本丛书为著名哲学家、现代新儒家开创者熊十力(1885-1968)的著作集。搜集整理了熊十力的全部成书著作。
|
關於作者: |
熊十力1885-1968,原名继智,字子真,号逸翁,晚年号漆园老人,湖北黄冈人。 青年时代投身反清革命,武昌起义后任都督府参议,并参预护法运动。三十四岁后慨然脱离政界,专心学问。曾入南京支那内学院从欧阳竟无治佛学,后应蔡元培之聘任教北京大学。抗战期间入蜀,先后应马一浮和梁漱溟先生之邀讲学于复性书院、勉仁书院。1949年以后,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特邀代表及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54年后定居上海。 熊十力先生学贯古今,会通中西,融摄儒释,自成一家,著有《新唯识论》《十力语要》《佛教名相通释》《读经示要》《体用论》《乾坤衍》等书。其学说影响深远,以新儒家名世的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等皆为熊门弟子,熊十力亦被尊为现代新儒家的开宗大师。
|
目錄:
|
新唯识论文言文本 题记 2
序(马 浮) 5
绪言 7
部甲境论 9
明宗 9
唯识 12
转变 32
功能 42
成色上 55
成色下 57
明心上 62
明心下 81
新唯识论语体文删定本
题记 110
赘语 111
新唯识论语体文本壬辰删定记 113
节录印存上中卷初稿记 126
节录原本绪言 127
卷上 129
第一章明宗 129
第二章唯识上 136
第三章唯识下 149
第四章转变 164
卷中 186
第五章功能上 186
第六章功能下 211
卷下之一 233
第七章成物 233
第八章明心上 253
卷下之二 279
第九章明心下 279
附录 300
|
內容試閱:
|
马一浮序 夫玄悟莫盛于知化,微言莫难于语变。穷变化之道者,其唯尽性之功乎。圣证所齐,极于一性。尽己则尽物,己外无物也;知性则知天,性外无天也。斯万物之本命,变化之大原,运乎无始,故不可息;周乎无方,故不可离。《易》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性与天道,岂有二哉?若乃理得于象先,固迥绝而无待;言穷于真际,实希夷而难名。然反身而诚,其道至近;物与无妄,日用即真。睽而知其类,异而知其通,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惑者缠彼妄习,昧其秉彝,迷悟既乖,圣狂乃隔,是以诚伪殊感,而真俗异致。见天下之赜,而不知其不可恶也;见天下之动,而不知其不可乱也。遂使趣真者颠沛于观空,徇物者沦胥于有取。情计之蔀不祛,智照之明不作,哲人之忧也。唯有以见夫至而皆如,至动而贞夫一,故能资万物之始而不遗,冒天下之道而不过,浩浩焉与大化同流,而泊然为万象之主,斯谓尽物知天,如示诸掌矣。此吾友熊子十力之书所为作也。十力精察识,善名理,澄鉴冥会,语皆造微。早宗护法,搜玄唯识,已而悟其乖真。精思十年,始出《境论》,将以昭宣本迹,统贯天人,囊括古今,平章华梵。其为书也,证智体之非外,故示之以《明宗》;辨识幻之从缘,故析之以《唯识》;抉大法之本始,故摄之以《转变》;显神用之不测,故寄之以《功能》;征器界之无实,故彰之以《成色》;审有情之能反,故约之以《明心》。其称名则杂而不越,其属辞则曲而能达,盖确然有见于本体之流行,故一皆出自胸襟,沛然莫之能御。尔乃尽廓枝辞,独标悬解,破集聚名心之说,立翕成变之义,足使生、肇敛手而咨嗟,奘、基挢舌而不下。拟诸往哲,其犹辅嗣之幽赞《易》道,龙树之弘阐中观。自吾所遇,世之谈者,未能或之先也。可谓深于知化,长于语变者矣。且见则雨雪自消,朝彻则生死可外,诚谛之言既敷,则依似之解旋折。其有志涉玄津,犹萦疑网,自名哲学,而未了诸法实相者,睹斯文之昭旷,亦可以悟索隐之徒勤,亟回机以就己,庶几戏论可释,自性可明矣。彼其充实不可以已,岂曰以善辩为名者哉?既谬许予为知言,因略发其义趣如此,以俟玄览之君子择焉。
马浮
绪言
本书拟为二部,部甲曰《境论》。所量名境,隐目自性,此中境者,以所量名,隐指自性而名以境故。自性即实体之代语,参看本书《明宗》章注。不斥言体而云境者,对量论说,此是所量故。然只是将自家本来面目推出去说为所量耳。自性离言,本非言说可及。假兴诠辨,故有《境论》。部乙曰《量论》。量者,知之异名。量境证实,证实者,证得其实故。或不证实,应更推详,量为何等,其证实与不证实所由分者,应更致详于量底本身为何。故次《量论》。
书中用自注,以济行文之困。或有辞义过繁、不便分系句读下者,则别出为附识,亦注之例也。每下一注,皆苦心所寄,然时或矜慎太过,失之繁琐。又间用语体文,期于意义明白。注文不能务为高简,恐反失用注之意也。
本书于佛家,元属创作。凡所用名词,有承旧名而变其义者,旧名,谓此土故籍与佛典中名词,本书多参用之,然义或全异于旧,在读者依本书立说之统纪以求之耳。如恒转一名,旧本言赖耶识,今以显体,则视旧义根本不同矣。此一例也,余准知。有采世语而变其义者。世语谓时俗新名词。自来专家论述,其所用一切名词,在其学说之全系统中,自各有确切之涵义而不容泛滥,学者当知。然则何以有承于旧名,有采于世语乎?名者公器,本乎约定俗成,不能悉自我制之也。旧名之已定者与世语之新成者,皆可因而用之,而另予以新解释,此古今言学者之所同于不得已也。
本书才成《境论》,而《量论》尚付阙如。《境论》创始于民十之冬,民国十年,省称民十。后皆仿此。中间易稿无数,迄今始为定本,历时几十有一年。世变日亟,疾病交摧,十年来,患脑病、胃坠,常漏髓,背脊苦虚,近方有转机。《量论》欲赓续成之,亦大不易。谈理一涉玄微境地,非旷怀冥会,不能下笔。述作之业,期于系统精严,又非精力不办也。
《境论》初稿,实宗护法,民十一授于北庠,才及半部。翌年,而余忽盛疑旧学,于所宗信极不自安,乃举前稿尽毁之,而《新论》始草创焉。余于斯学,许多重大问题,常由友人闽侯林宰平志钧时相攻诘,使余不得轻忽放过,其益我为不浅矣。
《境论》文字,前半成于北都,后半则养疴杭州西湖时所作。十年病废,执笔时少,息虑时多,断断续续,成兹《境论》,故文字精粗颇有不一致者。自来湖上,时与友人绍兴马一浮浮商榷疑义,《明心》章多有资助云。《明心上》谈意识转化处,《明心下》不放逸数,及结尾一段文字,尤多采纳一浮意思云。
此书评议旧义处,首叙彼计,必求文简而义赅,注语尤费苦心。欲使读者虽未研旧学,亦得于此而索其条贯,识其旨归,方了然于新义之所以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