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500万册畅销书《蛤蟆先生》理论原典,帮你读懂人际关系中那些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
售價:NT$
203.0

《
伟大的遗址(亲历100座人类文明考古奇迹)
》
售價:NT$
959.0

《
秦汉国家的思想、信仰与皇权政治
》
售價:NT$
1000.0

《
反卷社会:打破优绩主义神话(一本直面焦虑与困境的生活哲学书!)
》
售價:NT$
388.0

《
偶然事件(命运总是欺软怕硬,你不认命就会赢!)
》
售價:NT$
255.0

《
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2025)
》
售價:NT$
959.0

《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
售價:NT$
356.0

《
助人技术本土化的刻意练习
》
售價:NT$
408.0
|
內容簡介: |
108新課綱即將上路,跨領域學習成為必須,
孩子的閱讀理解與思考探究能力,才是從容應對未來的真實後盾。
一步一腳印推動青少年閱讀素養的先鋒推手、《閱讀理解》學習誌創辦人黃國珍,
第一本深入淺出暢談「閱讀素養」,跨領域剖析學習本質,帶你從閱讀練就思考力的專書。
走訪過上百所校園,超過上千場的分享與思考,
近年甚至以兩天一場的密度受邀,活躍於各類閱讀講座與工作坊,
讓黃國珍躋身近年教學現場最受歡迎的暖男講師之一,更成為推動閱讀素養的指標人物。
他出身文學世家,自小喜愛藝術,有著近10年社會企業、設計思考背景;
卻選擇在40歲之後,選擇以「推動閱讀理解」、「培養學子閱讀素養」為職志。
也由於他的跨領域背景,讓他眼中的「閱讀」更顯肌理與層次,更重感受與反思。
從文本、訊息、脈絡、意涵、觀點到思維的建構與解構,
從理解訊息到獨立思考,從獨立思考到形成觀點,
108課綱以跨領域學習為本,目標在培養能適應現在生活、面對未來挑戰的人才素養力。
黃國珍第一本談閱讀素養的深度體悟,
無論是從為人父、為人子的角色,分享如何讓閱讀自然而然進入日常生活,
或是從文本的訊息提取、廣泛理解,到統整解釋、反思評鑑的分層剖析,
抑或針對評量方式、要不要讀經典、文言白話之爭等教學現場討論,
本書從「重新認識閱讀、持續探索走向理解、以閱讀素養前進未來」三大面向層層推進,
為作者多年來針對「閱讀素養本質」與「閱讀理解內涵」的淬煉與整理。
黃國珍眼中的閱讀教育,
並非只是教孩子如何去讀一本書,而是開啟孩子的頭腦去思考,
甚至是一種發現「自己是錯誤的」的教育。
他衷心認為:
真正的閱讀素養,是讓我們不僅獲得了知識,獲得了能力,
更重要的是,讓思考成為習慣,答案成為問題,
讓顛覆成為創造,閱讀成為質疑,更讓理解成為起點。
在往來的討論與對話中,細細堆疊靈魂的厚度,讓我們的心靈逐漸滋養壯大。
各界好評
丘美珍(臉書「媽媽悅讀基地」創辦人)
李崇建(知名作家;薩提爾推手)
柯華葳(清華大學學習與科技學系教授)
許育健(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陳安儀(親職作家;閱讀寫作老師)
陳昌明(臺灣PISA計畫共同主持人;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
陳佩英(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教授)
張輝誠(學思達創立者)
張美蘭(親職作家,親子共讀推手)
葉丙成(實驗教育無界塾、PaGamO線上學習平台創辦人)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鄭淑華(香港翻轉教學協會副會長)
劉孟奇(教育部政務次長)
賴以威(作家;數感實驗室創辦人)
藍偉瑩(均一師資培育中心執行長)
(以上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
關於作者: |
黃國珍
品學堂創辦人,《閱讀理解》學習誌總編輯。
出身於文學世家,40歲之前,是一位設計思考者,以創意協助企業將文化題材與創新思考,應用於企業形象與經營策略。多次參與臺灣在觀光、經濟與政治議題的國際宣傳創意指導工作。
40歲以後,關注青少年閱讀素養問題,成為閱讀素養推廣者,並於2012年創立「品學堂」,2013年發行華文世界第一本培養閱讀素養的雜誌《閱讀理解》,為華文世界青少年的閱讀素養與思考能力扎根。目前致力於協助各級學校落實閲讀素養教育,讓下一代有能力「閱讀生活、理解世界、創造未來」!
|
目錄:
|
推薦序 引領華文世界閱讀理解教育的開拓者 /葉丙成
推薦序 廢寢忘食的實踐家 /藍偉瑩
推薦序 他為作者拿起那一冊書,改變了讀者的人生/丘美珍
推薦序 從閱讀到思考,歡迎來挑戰! /柯華葳
各界佳評
作者自序 答案讓我好奇,問題引我前進
輯一 重新認識閱讀,看見世界
閱讀不是讀一本書的教育,而是閱讀生活,理解世界的教育;是學習的教育;是思考的教育;是自省的教育;是有能力發現並接受自己可能是錯誤的教育。
什麼是閱讀?
我們就是教育環境的創造者
從甲骨文到iPad
我們活在一個可以操弄理解的時代
AI時代,為什麼「學素養」是當務之急?
閱讀的神祕之旅
輯二 持續提問探索,走向理解
這世界是訊息所組成的一部巨大文本,我們對這部文本的理解,決定於自身如何認知訊息,建構意義。
迷路才是旅行的開始
從零開始的閱讀
盲人摸象的故事中,盲人只有摸大象嗎?
用文本蓋房子
世界最遙遠的距離
有知識不必然能理解
暗黑的神邏輯
可以不要「根據文本」嗎?
關於答案,誰說了算?
在問題與答案之間
「我不知道!」這回答太好了
輯三 實踐閱讀素養,前進未來
從未知到已知,從過去到未來,從主觀到客觀,從訊息到意義,從作者到自己,從文本到生命,我們都在閱讀中向未知前進──這是我們共同的宿命,也是共同的素養。
毛利小五郎與柯南,誰陪你閱讀?
文白戰爭後─找回在比例之爭中消失的國文課
經典,當然要讀!但這問題值得再想深一點
「差不多先生」的百年課題
寇克艦長、史巴克與觀眾
閱讀,需要你理解
沒有文字,我們也在閱讀
考試分數,告訴了我們什麼?
每個改變的背後都有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