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8秒按压告别疼痛
》
售價:NT$
398.0
《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挣脱束缚、改写命运的6种时间观
》
售價:NT$
352.0
《
大英博物馆东南亚简史
》
售價:NT$
806.0
《
纯粹·我只要少许
》
售價:NT$
367.0
《
投机苦旅:一位投机客的凤凰涅槃
》
售價:NT$
403.0
《
重返马赛渔场:社会规范与私人治理的局限
》
售價:NT$
316.0
《
日子慢慢向前,事事慢慢如愿
》
售價:NT$
254.0
《
场景供应链金融:将风口变成蓝海
》
售價:NT$
509.0
|
編輯推薦: |
现象学心理学的任务在于阐明存活于世间的人,其世界生活是如何构造的。胡塞尔试图针对世间人如何进行其生活做本质描述。存活于世的自我在日常生活中有种种的朴素想法,现象学自我有必要使之判为无效,中止种种朴素的信念。放弃他们在自然态度中所坚持的一切,心理学家设定自己纯粹的主体性以便做好研究的准备工作。排除那些信念之后,现象学心理学家仅需专注于存活于世者的心理活动及其对象之间的相关性。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总体阐释了胡塞尔的现象学心理学。作者厘清了下列几个问题:胡塞尔是如何发展出他的现象学心理学?我们如何从他的思想发展来理解现象学心理学?他对这门学科所期待的任务是什么?这门学科的根本特质何在?它与超越论现象学之间的异同是如何?与经验心理学的关系又有何关系?现象学与生活的关系如何可以透过现象学心理学而展现新的可能性?最终,作者的目标是阐述胡塞尔如何藉由现象学心理学制定出社会文化学作为整体的基础。
|
關於作者: |
游淙祺,1961年生,德国波鸿大学哲学博士(1996),现任职于中山大学(台湾高雄)哲学研究所,并兼任文学院院长。著有《哲学,要怎么说》(2009)、《社会世界与文化差异》(2007)、《信不信由你:从哲学看宗教》(2005)等,翻译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心理学》(2017)以及舒茨的《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2012)。
|
目錄:
|
1 前言
1一、胡塞尔思想发展脉络中的现象学心理学
9二、现象学心理学的涵义
23 三、超越论现象学及其还原
57 四、现象学心理学及其还原
69 五、两种现象学的共同交集
101 六、前理论的原初经验
111 七、迈向超越理论现象学之路
135 八、现象学与生活
157 九、舒茨与德里达
185 结论
191 参考书目
|
內容試閱:
|
前 言
过去十多年来我专注于胡塞尔的现象学心理学的研究。何以如此?这和我过去90年代初期在德国的学习经验有关。在留学期间我跟随瓦登斐尔斯(B.Waldenfels)学习,他对德国现象学与法国现象学同等重视。在一次系内同仁共同参与讨论的场合,他响应一位同僚提问究竟什么是现象学?时,随口说出现象学是一个大家庭。后来我亲自向他求证他的这项说法,他表示十分肯定,显示该说法不仅仅是随便说说而已。
1994年他担任德国现象学学会会长,主办两年一度的研讨会,主题是胡塞尔之后的现象学发展,讨论主题从舍勒、海德格、高达美到法国的沙特、梅洛庞蒂、德里达以及流亡美国的舒茨、顾维奇等人,几乎我们今天熟悉的重要人物皆包含在内。充分反映他本人对现象学的一贯态度。
然而,在我年复一年听瓦登斐尔斯上课的过程中,我没能听到他解释为何这些著名的现象学家都可以被认定为现象学大家庭的一分子。特别是当时流行的看法是,正如利柯(Paul Ricoeur )指出的,后胡塞尔时代的现象学发展是一部反叛胡塞尔(特别是他的超越论现象学)的历史。如此一来,普遍认为,胡塞尔的现象学与后胡塞尔时代的现象学之间存在着一道鸿沟。那么,有何理由将他们看成都是大家庭的成员。这是我旅外求学期间留下的困惑。
我自己的博士论文涉及舒茨与胡塞尔之间的关系。学界一般认为,两者存在对立关系。但舒茨并没有因为反对胡塞尔而被排除在现象学的圈外,社会学界流行一种看法,舒茨独自发展出一套全然不同于胡塞尔类型的现象学,称之为实践性的生活世界理论,一种接近舍勒哲学人类学或早期海德格哲学的现象学。但我不以为然,舒茨在早期代表作《社会世界之意义构成》就认定他做的学问就是胡塞尔自己所提出的现象学心理学。这是提供解答我困惑的一条重要线索。那么,什么是现象学心理学?
现象学心理学(ph.nomenologischePsychologie)在关于胡塞尔现象学的研究讨论里比较受到忽视,一般而言,就算是对它有所介绍,往往也是放在与超越论现象学(transzendentale Ph.nomenologie)有关的脉络底下去进行。甚至于专门对这方面做介绍的学者如柯克曼尔斯(J.Kockelmans),也不免拿它跟诠释现象学与存在现象学做比较,刻意其凸显其限度。(Kockelmans,1967:314ff.;1987,24ff.)为了对胡塞尔的现象学心理学有所了解,我们需要厘清下列几个问题:胡塞尔是如何发展出他的现象学心理学?我们如何从他的思想发展来理解现象学心理学?他对这门学科所期待的任务是什么?这门学科的根本特质何
在?它与超越论现象学之间的异同是如何?与经验心理学的关系又有何关系?最后,现象学与生活的关系如何可以透过现象学心理学而展现新的可能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