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钛经济
》
售價:NT$
352.0
《
甲骨文丛书·无垠之海:世界大洋人类史(全2册)
》
售價:NT$
1469.0
《
中国救荒史
》
售價:NT$
500.0
《
三十六计绘本(共8册)走为上计+欲擒故纵+以逸待劳+无中生有+金蝉脱壳+浑水摸鱼+打草惊蛇+顺手牵羊 简装
》
售價:NT$
808.0
《
茶之书(日本美学大师冈仓天心传世经典 诗意盎然地展现东方的智慧和美学 收录《卖茶翁茶器图》《茶具十二先生图》《煎茶图式》《历代名瓷图谱》等86幅精美茶室器物图)
》
售價:NT$
296.0
《
云冈:人和石窟的1500年
》
售價:NT$
332.0
《
淡水鱼类营养生理与饲料
》
售價:NT$
1520.0
《
人体结构绘画重点
》
售價:NT$
653.0
編輯推薦:
研究拿破仑战术的必读之作,作者特意为本书中文版、为中国读者作序。
本书分析了拿破仑军队三大兵种步兵、骑兵、炮兵的组织结构、互动关系、战术等,梳理17921815年期间法国、普鲁士、俄国、奥地利、英国军队的战术体系,看似太过专业、枯燥乏味,实则是让人一读便欲罢不能的好书,因为它不厌其烦地详述了拿破仑战争时期各个国家军队的运作,它探讨了步兵营、骑兵中队、团和炮兵连如何在战场上行动,分析了武器的使用,深入研究了散兵的作战进程等。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在介绍步兵、火炮的射击效能及编旅战术、行军策略等内容的章节绘制了大量曲线图,另有138幅战术图、91个表格和7个图表。
內容簡介:
本书探讨了17921815年期间法国、普鲁士、俄国、奥地利及英国军队的战术体系,系统分析步兵、骑兵、炮兵的战术及威力。就军队五大兵种的横列、纵队、方阵等重要战术提出了论点,还就步兵及骑兵战术使用时机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并与普鲁士、俄国、奥地利、英国等国军队进行了横向比较。
關於作者:
乔治F纳夫齐格,博士,美国海军预备队退役船长,先后在迈阿密大学(俄亥俄州,牛津)获得文学学士及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为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联合研究院博士。他的第一本书《拿破仑的对俄战争》(Napoleons Invasion of Russia)于1988年出版,该书也是研究拿破仑领域的第一套系列丛书。纳夫齐格博士曾担任美国拿破仑协会(The Napoleonic Society of America)及拿破仑联盟(The Napoleonic Alliance)的主任,也是国际拿破仑纪念会(The Le Souvenir Napolonienne Internationale)的成员。此外,他还成立了一家纳夫齐格采编室,致力于军事历史专业图书的出版。纳夫齐格在美国海军服役4年,更在美国海军预备队服役21年,曾两次参加越南战争,具有丰富的前线作战经历。
吴畋,中国民间拿破仑研究圈资深发烧友,军事史译者、文史作家。著有《拿破仑战记:战例、军略、武备》等,译有《鏖战欧罗巴俄国与拿破仑的决战》(主译)等。
目錄 :
中文版序言
序言
插图目录
表格目录
图表目录
第一章 拿破仑时代的步兵基础
第二章 步兵战术
第三章 营的机动
第四章 轻步兵
第五章 旅的机动
第六章 法国革命军战术冲击纵队与其他作战队形
第七章 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期间的骑兵战术与骑兵质量
第八章 骑兵战术理论与实践
第九章 一个骑兵团的机动
第十章 拿破仑战争期间的炮兵
第十一章 诸兵种合成作战
第十二章 大战术与战略行动
参考文献选目
译后记
內容試閱 :
要了解拿破仑战争的战术,就有必要既知晓拿破仑时代之前运用的战术,也理解步兵、骑兵、炮兵这三大兵种的内部结构和兵种间的互动关系。
拿破仑式战术的演进历史实际上始于15世纪,当时长枪与火枪初次崭露头角。在中世纪,重装骑兵作为占据主导地位的战斗兵种,肆无忌惮地从农民组成的民兵身上踏过,就像风吹谷壳一样把他们驱散。然而,当瑞士人创立了手持长枪、训练有素的步兵部队后,骑兵就发现那长满刺的步兵刺猬是啃不动的。
早期的火器尽管相当笨重,却由于诸多原因依然优于此前的弓弩。长弓手要经过多年训练才能掌握使用长弓的技艺。而且,使用弓箭所需的体力也会因漫长战役中的艰辛而严重受损。尽管弩并不像长弓那样要求使用者必须具备相当的体力,但它仍然需要可观的训练。火绳钩枪及其后继者火绳枪需要的不过是携带枪支的体力,任何接受过训练的人都能以武器本身容许的准度射击一整天。
当长枪阵和火枪阵共同出现时,两者必然会结合起来。火绳钩枪手可以躲到长枪阵的保护性尖刺下获得庇护,也能够击倒鲁莽地进入射程的骑兵。
若是将长枪手作为火绳钩枪手使用,就可能拥有更高的作战效能,因此有一点逐渐变得显而易见:密集的长枪阵是一种对人力资源的浪费。此外,火炮在战场上得到战术应用也促成了密集阵形的消亡,对火炮而言,长枪密集阵成了不可抗拒的诱人目标。
起初的比例是数名长枪手对应一名火绳钩枪手后来则是火绳枪手,随着火器的用场越来越大,长枪手数量降低到几乎消失的地步。长枪消亡的最后一步是插入式刺刀投入使用。这种刺刀可以把火枪转化成一柄短矛。这最终将导致长枪彻底消亡,因为火枪手此时在与骑兵交战时已具备自卫能力。
然而,插入式刺刀存在一个缺点,它须要插入枪口,这就导致火枪不能作为火器使用。取代了插入式刺刀的套筒式刺刀让火枪能够在上刺刀后继续射击。这种刺刀通过枪口附近的套环固定在火枪上,让枪膛中不存在异物,可以在必要时开火。
随着武器的演进,步兵阵形密度也持续下降。长枪阵原来是十分密集的阵形,其厚度通常要大于宽度。长枪阵的战术理论在于,后列人员既能让阵形变得厚重,也能在长枪阵卷入推枪战期间替代前列的伤亡人员。推枪战是能够决定谁赢得交战的推挤交锋,阵形分量在其中极为重要。随着长枪的消失,推枪战已不在战术考虑范围内。
主要的考虑因素在于:
1.队形密度应足以击退骑兵攻击;
2.步兵能够安全射击的最大密度;
3.列阵步兵使用的开火方式。
火枪兵的队形在发展之初有6列厚。前三列人员射击第一列跪姿,第二、三列立姿,第四、五、六列装填,当前三列射击完毕后,后三列轮换上前,进入射击位置。较早的战术思想认为厚重的阵形是抵御骑兵的理想阵形,这种六列队形正是源于那样的旧思想。
当人们发现要是后列士兵不用穿过前三列上前,射击速率就能有所提高后,阵形厚度就从六列降到三列了。与此同时,前三列人员也收紧到队列中站立的士兵手肘碰手肘的地步,这就增加了队形正面每英尺长度上的火枪射击数量。
这种密度变迁并没有立刻影响到某些正在使用的队形。方阵是一种用来抵御骑兵的队形,许多国家一直将军队排成六列厚的方阵,这么厚的方阵甚至在拿破仑战争中还持续存在了一段时间。
骑兵自身也在经历转变。它先是放弃了l''arme blanche或冷兵器。刀剑与头盔的撞击也已基本消亡。手枪骑兵(reiters)取代了重骑兵,他们的主要兵器是转轮或火绳手枪,战术是回转射击(carricole),在回转射击当中,骑兵团要走到被选定为目标的敌军阵形附近。每列骑兵依次骑马上前,一列骑兵用手枪朝敌军步兵或骑兵密集队列射击、转身离开、装填,下一列骑兵继续上前开火。
这种战术体系导致剑几乎被彻底废弃,直到古斯塔夫阿道夫(Gustavus AdolphusGustav Adolf)才让剑得以复兴,他也展现出重骑兵冲破其他骑兵的效力。然而,这两种战术体系面对长枪密集阵都收效甚微。
除此之外,骑兵并未经历什么重大发展。在法国大革命来临前,几乎所有欧洲骑兵都既装备刀剑,也配备各类火器。半回转射击业已消失,但骑兵使用火枪射击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过,骑兵在会战战场上的主要战术又一次变成了冲击。胸背甲的使用几已消失,以法军为例,在它超过20个重骑兵团里,只有一个团胸甲骑兵团仍在装备胸背甲。英军已经完全放弃了胸背甲,欧洲其他军队也都存在类似的趋势。然而,这种趋势随后就被逆转了,等到拿破仑战争结束时,几乎所有欧洲大国的军队里都有了胸甲骑兵。
炮兵战术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早期火炮相当沉重,相对难以机动而且射速非常慢,起先仅仅被当作攻城和守城武器使用,但这种状况已经改变。冶金学提高了炮膛强度,也减轻了炮管重量,这让火炮拥有了更高的射击速率和更长的射程。改进的炮架设计加上减轻的炮管重量让火炮变得更易机动。
当火炮能够以较快的速度执行战地机动并在一天内射击多次后,人们发现长枪手和骑兵的密集阵形成了炮兵的理想目标。即便在长枪阵消失后,炮兵也依靠射击速率的提高和机动性的改善得以继续留在战场上。自从炮兵进入战场后,它的战术用途就没怎么变过,时至今日,它的用途仍是消灭射程内的任何敌军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