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NT$
440.0
《
未来漫游指南:昨日科技与人类未来
》
售價:NT$
445.0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NT$
790.0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
送你一匹马(“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看三毛如何拒绝内耗,为自己而活)
》
售價:NT$
295.0
《
秦汉史讲义
》
售價:NT$
690.0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NT$
475.0
|
編輯推薦: |
-
★精校精编精注释。生僻字注音,所有历史典故一目了然,无需古文基础,可以完全读懂!
★一个放心的版本,采用学问家汪绍楹先生的注本为底本,参照多古本重新校勘多次编辑而成。
★翻译得像小说一样。让您又了解古文原貌,又享受阅读乐趣!
★全本无删减。
★双封面烫金,清雅而奢华的时尚古典读本。
|
內容簡介: |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全书凡二十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
關於作者: |
干宝(?-336年),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省)人。东晋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志怪小说的创始人。其祖父干统,三国时为东吴奋武将军都亭(今湖北恩施)侯;父干莹,曾仕吴,任立节都尉,迁居海盐。干宝自小博览群书,晋元帝时担任佐著作郎的史官职务,奉命领修国史。后经王导提拔为司徒右长史,迁散骑常侍。除精通史学,干宝还好易学,为撰写《搜神记》筹备了资本。
|
內容試閱:
|
出版说明
《搜神记》的成书背景
《搜神记》是一部记述古代民间传说和神鬼灵异故事的小说集,是我国最富盛名的古典文学名著之一。鬼神信仰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它与山川祭祀、祖先祭祀并列。自商周以来,历代帝王无不亲登祭坛祭祀。古代亦不乏记载神鬼传说的典籍,如《楚辞》、《淮南子》、《山海经》等,而《搜神记》可谓其中的集大成者。
《搜神记》并非单人原创,而是由东晋史学家干宝搜集整理润色而成,其中也不排除有干宝自己的创作。干宝辑录此书的目的,就是想通过搜集前人的著述和传说,来证明鬼神确实存在。作者所生活的魏晋南北朝是思想较为解放的时期,人们打破
子不语怪力乱神的传统,开始谈论并在一定程度上相信鬼神和因果报应,在这样独特的背景之下,《搜神记》应运而生,其中所录之事被许多时人当作真实事件,甚至在一段历史时期被视为史料。
《搜神记》的作者干宝
干宝,字令升,东晋史学家,河南新蔡人。《晋书》中有《干宝传》。干宝生于世家,少时遍览群书,被举荐任著作郎,后又经王导推荐,编修国史。干宝既有良史之才,且通经、子、文集,其著述经今人搜集,已逾百卷。干宝精通易学,喜好研究阴阳术数、搜集怪谈逸事。据《晋书》记载,干宝乃有感于父亲之婢死而再生以及其兄气绝后复苏二事,相信神道之不诬,开始动笔编撰《搜神记》一书。
《搜神记》的内容及特色
《搜神记》原有三十卷,晋后多有遗失,今日存本为明人胡应麟从《法苑珠林》、《太平御览》等书中辑录增益而成,全书共二十卷,故事四百六十四篇。书中内容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不少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有些篇章兼有佛教色彩。多数故事篇幅不长,但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书中还有许多贴近社会现实生活的内容,诸如歌颂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本质,讽刺贪官昏官,颂扬清官良吏,揭示古代男女恋爱观及婚姻问题,以及反映古人家庭孝道等传统道德观念等。
《搜神记》对后世的影响及其艺术价值
《搜神记》首先是珍贵的史料,书中保留了大量古代社会的生活材料,是后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传说及神话不可多得的珍本。另外,作为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代表,《搜神记》远承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近继先秦两汉史书中的鬼怪妖异故事,下开唐传奇和宋代平话故事的先河,对元、明、清三代的小说和戏剧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诸如唐代的传奇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之中,就有直接取材自《搜神记》的内容,而鲁迅也曾以《搜神记》中的《三王墓》为底本,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名篇《铸剑》。
《搜神记》不仅内容丰富,语言也清新雅致,别具一格,其文学价值亦不容忽视,书中的许多篇章和故事被后人一再引用和改编,历代长传而不衰。当然,《搜神记》限于时代局限,也有宣传神鬼迷信和陈旧思想的糟粕,但这并不妨碍《搜神记》在中国古代文学传承中的宝贵价值和显耀地位。
此次新版《搜神记》的特点
此次新版以中华书局汪绍楹先生注本《搜神记》为底本,参照了多个版本进行重新校勘和编辑。此版在保留全部原文的基础上,加以注解和白话译文,注解力求详尽,译文力求信达,旨在让今日的读者最大限度地了解这部古典名著的全貌。限于时间和水平有限,书中纰漏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