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剑桥意大利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740.0
《
教育何用:重估教育的价值
》
售價:NT$
299.0
《
理想城市:环境与诗性
》
售價:NT$
390.0
《
逆风翻盘 危机时代的亿万赢家 在充满危机与风险的世界里,学会与之共舞并找到致富与生存之道
》
售價:NT$
625.0
《
工业互联网导论
》
售價:NT$
445.0
《
木偶的恨意(法国悬念大师米歇尔普西悬疑新作)
》
售價:NT$
295.0
《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
售價:NT$
390.0
《
家、金钱和孩子
》
售價:NT$
295.0
|
編輯推薦: |
余秋雨经典文化散文全面升级版,追寻人类文明足迹的旅程笔记,万里历程、文明追溯、历史思索、心灵对话。
南欧、中欧、西欧、北欧,余秋雨6个月走过欧洲26个国家96个城市。记录了他在旅程中的全部感受,为他*部考察西方文明的随笔集。
听说在欧洲的中国旅人,背包里都有一本《行者无疆》,它犹如无所不行的护照,带着我们在96座欧洲城市,与前世的自己邂逅。
余秋雨亲笔题写书名,海内外畅销逾百万册!十年精修,畅销经典,全新修订上市。
|
內容簡介: |
近20年前余秋雨开始以长途旅行方式实地考察文化。它从国内走到国外,从中华文明走到了其他文明。这期间,他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作为考察中华文明的记录,以《千年一叹》作为考察伊斯兰文明的记录,以《行者无疆》作为考察西方文明的记录。
至此,余秋雨对人类历史的三大文明进行了完整的关注和记录。余秋雨在《行者无疆》中感叹道:欧洲文明确实优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传统和现代文明、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德融会贯通。更羡慕街边咖啡座里微笑的目光,只一闪,便觉得目光悠长,山河无恙。但这些年,却因过度的自满、自享而自闭,对世界对自己有不少时空错觉。
《行者无疆》分南欧、中欧、西欧、北欧4卷,收录散文80篇。全书在思考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文体的张力和自由上,更胜余秋雨以前的几部著作。全新版的《行者无疆》经过余秋雨先生大幅度修改增删,全新修订再度出版。
|
關於作者: |
余秋雨,浙江余姚人,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著有《文化苦旅》《何谓文化》《中国文脉》《山河之书》《霜冷长河》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被推举为当时中国内地最年轻的高校校长,并出任上海市中文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兼艺术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二十多年前,他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寻访中华文明被埋没的重要遗址。
二十世纪末,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莱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遗迹,作为迄今全球唯一完成全部现场文化探索的人文学者,对当代世界文明作出了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他所写的书籍,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排行榜前列,仅中国台湾一地,就囊括了白金作家奖、桂冠文学家奖、读书人最佳书奖、金石堂最有影响力书奖等一系列重大奖项。
|
目錄:
|
自序 001
第一卷南欧
南方的毁灭 003
罗马假日 010
兴亡象牙白 016
点燃亚平宁 023
寻常威尼斯 025
稀释但丁 032
城市的符咒 035
大师与小人 042
围啄的鸡群 047
流浪的本义 051
只因它特别忠厚 057
小巷老门 059
死前细妆 062
古老的窄街 066
贝壳未碎 069
我的窗下 071
他们的麻烦 075
古本江先生 078
第二卷中欧
仁者乐山 085
悬崖上的废弃 090
醉意秘藏 097
哈维尔不后悔 101
黄铜的幽默 110
追询德国 113
墓地荒荒 116
黑白照片 120
空空的书架 122
慕尼黑啤酒节 124
谁能辨认 127
庞大的无聊 132
学生监狱 134
战神心软了 137
阿勒河 140
突破的一年 142
希隆的囚徒 147
瑞士手表 154
第三卷西欧
河畔聚会 161
悬念落地 167
法国胃口 172
马赛鱼汤 175
远年琥珀 178
诺曼底血缘 180
扼守秋天 182
庄园里的首相和公爵 189
牛津童话 192
奇怪的日子 198
两方茶语 209
都柏林 214
都市逻辑 219
谁的滑铁卢 223
蓝旗和孩子 226
海牙的老人 228
自己的真相 233
荷兰水 238
玲珑小国 241
第四卷北欧
北欧童话 251
漫漫长夜 254
瑞典小记 257
终极关怀 263
砰然关门 267
历史的诚实 271
冰清玉洁的世界 274
生命的默契 277
拍雪进屋 281
议会阿尔庭 284
尼雅尔萨迦 287
地球的裂缝 292
北极印痕 295
大雪小村 298
总结在寒夜 302
|
內容試閱:
|
自序
这本书,是《千年一叹》的续篇。
初一看,续得有点勉强。因为这分明是截然相反的两组人间风景。你看,一边是,又一场沙漠风景蒙住了壕堑后面的零乱枪口,枪口边上是惶恐而又无望的眼神;另一边是,湿漉漉的精雅街道上漂浮着慵懒的咖啡香味,几辈子的社会理想似乎都已经在这里完满了结。
除了这样的强烈对比外,还有更刺激的对比。天眼有记:今日沙漠壕堑处,正是人类文明的奠基之地;而今日湿漉漉的街道,当时还是茫茫荒原。
怎么会这样?最不符合逻辑的地方,一定埋藏着最深刻的逻辑。
其实我原先并不打算把它们对比在一起的,而是只想以数千年对比数千年,在沙漠壕堑中思考中华文化的生命力。这种对比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殊死历险,却使我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好感。我一路逃奔一路推进,一路讲述一路写作,通过凤凰卫视的转播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我在路上并不知道这种影响,直到二十世纪最后几天,亚洲一个国家的媒体官员带着翻译赶到半路上堵截我,说我已被他们国家选为世界十大跨世纪的十人之一,我才大吃一惊。我问,其他九人都是世界级的政要大亨,为什么放进了我?他回答道:是你一步一步地告诉了世界,人类最辉煌的文明故地大多已被恐怖主义控制,而你自己又恰恰代表着另一种古文明。
我带着这种文化自豪感穿过喜马拉雅山回到国内,没想到,每个城市的报刊亭上都悬挂着诽谤我的文章。一开始我以为是一股陡起陡灭的狂风恶浪,后来发现,那些一眼就能识破的谣言只要有人制造出来,就立即在中国变成铜铸铁浇,十几年都破除不了。这就给我企图重新评价中华文化的热忱,当头浇了一盆冷水。是啊,在浩瀚的中华文化中,谁想寻找一种机制来阻止谣言和诽谤吗?没门;谁想寻找某种程序来惩罚诬陷和毁损吗?还是没门。
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因此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回想起来,至少从屈原、司马迁、嵇康开始,两千年间所有比较重要的文人几乎没有一个例外,全都挣扎在谣言和诽谤中无法脱身。他们只要走了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说了一些别人没有说过的话,获得了别人没有获得过的成就和名声,立即就成为群起围啄的目标,而且无人救援。于是,整部中华文化史,也就成了整人和被整的历史。
感谢一切造谣者、诽谤者、起哄者,他们在中华文化中永远不受谴责的洋洋得意,纠正了我对中华文化过于光明的读解。于是,我决定寻找另一种对比坐标。
可以找美国,但它太年轻,缺少年代上的可比性,更何况它太霸道,缺少平等对话的可能;也可以找日本,但它太小,缺少体量上的可比性,更何况它与中国的历史恩怨太深,缺少平等对话所需要的安静。那么,只能是欧洲了。
我的这个想法,又一次与凤凰卫视一拍即合。于是,重新出发。我考察了欧洲九十六座城市,这是连欧洲学者也很难做到的事。与《千年一叹》所记述的那次行程不同,这次考察除了在西班牙北部受到民族武装势力的小小惊吓,在德国受到新纳粹的某种骚扰外,基本上都平安无虞。也没再遇到什么食宿困难,可以比较从容地读读写写,这就是这本《行者无疆》的由来。
我说过,《千年一叹》的不少篇目是在命悬一线之际赶写出来的,因此舍不得删削和修改;那么,相比之下,对《行者无疆》就不必那么疼惜了。一路上写了很多,删改起来也就比较严苛。
在欧洲漫游期间,惊讶不多,思考很多。惊讶不多的原因,是我曾经花费多年的时间钻研过欧洲从古希腊开始的历史文化,几乎已经到了沉溺的地步。我在心里早就熟知的那些精神老宅,那些神圣长髯,那些黄铜般的哲言,那些被黑色披风所裹卷的诗情。但是,这一切在以前都是风干了的记忆碎片,现在眼见它们衍伸成一种综合生态弥漫在街市间的时候,我不能不深深思考。它们为什么是这样?中国为什么是那样?
从美第奇家族的府邸到巴黎现代的咖啡馆,从一所所几百年历史的大学到北欧海盗的转型地,我一直在比较着中华文明的缺失。它的公民意识、心灵秩序、法制教育、创造思维,一次次使我陷入一种整体羞惭。但是,走得远了,看得多了,我也发现了欧洲的忧虑。早年过于精致的社会设计成了一种面对现代挑战的体制性负担,以往远航万里的雄心壮志成了一种自以为是的心理狭隘,高福利的公平理想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沉重滞力总之,许多一直令我们仰慕不置的高塔,已经敲起了越来越多的警钟,有时钟声还有点凄厉。
当然,我也要把这种感受表述出来。于是,以中华文化为中介,《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也就连贯了起来。
《行者无疆》第一版的正版,已经销售了一百多万册。曾经有人告诉我,很多到欧洲旅行的中国人,身边都会带这一本书。有一次在欧洲的一辆载满各地中国人的大型游览车上,一位导游说,谁没有带《行者无疆》的请举手,结果举手的只有两位。这件事让我亦喜亦忧,喜不必说,所忧者,是要让大家明白,此书作为导游读物很不合格。
这次修订,删去了三分之一篇幅,文字也有较大的改动,使之更加干净。
二○○一年九月成书,
二○一一年五月改定新版,并重写此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