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百年词史-(1900-2000(全二册))
》
售價:NT$
1520.0
《
RDI人际关系发展疗法:修复孤独症核心障碍,让干预回归生活
》
售價:NT$
454.0
《
金融科技监管的目标、原则和实践:全球视野下加密货币的监管
》
售價:NT$
505.0
《
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研究——深圳地铁6号线工程创新与实践
》
售價:NT$
1010.0
《
艾尔米塔什国家博物馆 少年游学 人一生一定要看的博物馆
》
售價:NT$
173.0
《
世界四大博物馆4册套装 卢浮宫大英大都会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青少年游学艺术参观科普书
》
售價:NT$
694.0
《
艺术家之路 塑造插画风格
》
售價:NT$
759.0
《
古乐钩沉(中国音乐学院60周年校庆中青年学者文集)
》
售價:NT$
602.0
|
編輯推薦: |
吃饭不只是求饱,而是要吃得正确健康;
不参加大众旅游,而是要旅行;
工作不应该只为稻粱谋,而应该要有意义和乐趣;
恋爱结婚不只是为了尽社会义务,而是要进一步发展个人,获得全新体验(比如育儿)。
如今的机构和个人,其兴趣和努力方向都只是追求独到,追求独异于人。这场独异性的狂欢,标志着现代社会的结构转型。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世界的未来。
|
內容簡介: |
独异才是王道,不凡方获推崇,普遍标准之物没有吸引力。过着平凡日子的普通人被看作千篇一律的面孔。万事万物的新准则,就是品位不凡、人生精彩的真主体,还有那些无可替代的货品、文化活动、社团和城市。晚现代是独异性的狂欢。
基于这一论断,安德雷亚斯﹒莱克维茨仔细研究了21世纪初以来,独异化进程在经济、劳动、数字技术、生活方式和政治各领域的表现。他意在提出一种现代性理论,借助这种理论,他揭示了这一进程如何与社会的文化产业化紧密交织,揭示了这一进程的矛盾式发展动态,也揭示了它的背面。独异性社会不单单承认胜利者,它还制造着各种不公、悖论和失败者。一本具有指导意义的书。
|
關於作者: |
安德雷亚斯﹒莱克维茨
1970年生,奥德河畔法兰克福欧洲大学文化社会学教授。在苏尔坎普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有:《发明创造性社会的美学化进程》(1995),《美学与社会社会学及文化科学领域的基础篇章》(2018)。
译者简介
巩婕,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现为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级策划编辑。译有《莫扎特说话了》(合译)等。
|
目錄:
|
引言: 独异性的爆发
第一章普适与独异两种社会规律之间的现代
1 普适性的社会规律
2 独异性社会逻辑
3 文化与文化化
4 文化范畴的演变
第二章独异品的后工业经济
1 文化资本主义社会的独异性货品
2 文化性独异品市场
第三章劳动领域的独异化
1 创意经济中的劳动与组织
2 主体自独异化与被独异化
第四章数字化即独异化:文化机器的兴起
1 服务于文化化的科技
2 文化性及机械性独异化进程
第五章独异化的生活:生活方式、阶级、主体形式
1 新中产的生活方式: 成功地实现自我
2 独异化生活方式的构件
3 被文化化的不平等
第六章分殊的自由主义和文化本质主义:政治的转型
1 开放- 分殊自由主义及地方政策
2 文化本质主义的兴起
结语:普适危机?
|
內容試閱:
|
引言:独异性的爆发节选
在如今的社会,不论往哪个方向看,人们想要的都不再是普通,而是独特。不再把希望寄托给规范化和常规的东西, 如今的机构和个人,其兴趣和努力方向都只是追求独一无二,追求独异于人。就拿旅游来说, 现在早已经不能满足于像以前那样, 为大众旅游团提供如出一辙的旅游产品。现在能引起出游兴趣的, 主要在于某个地方的特殊性, 某个有 真 气氛的特色城市, 别具一格的风景, 与众不同的日常生活, 等等, 而这还只是诸多例子中的一个,因为这种发展趋势已经席卷了整个晚现代全球经济。不论货品还是服务, 以前都是些形质单一、批量生产的商品, 而现在的活动或设计不再千篇一律,而是要与众不同,也就是要富有独异性。于是人们的热情就转向了非日常的现场音乐会和音乐节, 转向了运动和艺术活动, 还有各种健身文化和电子游戏的虚拟世界。有所谓的 有态度的消费者, 他们对各种面包和咖啡都能进行不同的品赏, 就像以前的葡萄酒行家那样。人们不要 批量生产 的沙发而去寻求古董家具,苹果这样的品牌提供的不仅是最先进的科技,还是一套完整的、富有吸引力又独一无二的环境, 这才是用户最看重的。最后,还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咨询服务,为客户量身打造治疗产品。晚现代的经济越来越专注于独异的物品、服务和活动, 它所生产的货品,也越来越不单纯强调功能,而是要兼有或独具文化内涵,并能够在情感上吸引人。我们不再是生活在工业资本主义社会, 而是在文化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点对劳动和职业领域也有深远的影响:在工业社会里,正规的专业技能和业绩要求绝对是居于主要地位的,而知识和文化经济所关心的, 是主体要能够树立与众不同的 形象。只有那些做出非凡之事的人或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才能得到赏识,从事常规工作的人不会受重视。经济对社会的发展无疑有引领作用, 但从普通向独异的转向早已在别的领域发生, 比如在教育领域。学校已经不能像2 0 年前那样, 只要按国家规定的大纲教课就行了。每所学校都得, 也都想要有点与众不同, 必须并且也愿意精心打造自己的教学特色, 还会帮助学生( 及家长) 为孩子安排特有的发展道路。而每个孩子在家长眼里至少是那种新的知识中产阶层家长都是有特殊天赋和特色的人,要把这些都发掘出来。
另一个领域也已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强调独异性了: 建筑业。国际通行的一系列建筑风格看上去太单一, 自2 0 世纪8 0 年代后现代建筑风格兴起以来, 老风格已经广泛地被大型独栋建筑取代, 于是博物馆、音乐厅、旗舰店和住宅楼的风格有时候让人惊诧, 有时候个性得让人奇怪。这背后其实是空间结构在发生根本变化: 以前典型的现代4 的建筑提供可置换5 的空间,而如今全球化、城市化背景下的晚现代社会, 要的是一种辨识度高的、独特的地方, 这些地点要具有独特的气氛,与它独有的叙事及记忆联结在一起。相应地,在文化重建的背景下, 城市和大都市也在努力生发出一套 自我逻辑, 只有它才能保证这个城市的生活质量,保证这个城市的独门特色。新中产喜欢流向这些热点城市,其他那些被看作没有吸引力的地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都有却有被荒弃的危险。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 身处其间的晚现代社会主体尤其要为了自己和自己的生活而在独异性中去寻求满足感, 就不足为怪了。直到2 0 世纪7 0 年代, 西方社会的主体主要是大卫 理斯曼笔下那种 适应社会的人格, 收入中等, 家庭一般,住在城郊,现在, 这种主体形象在西方社会被看成墨守成规的底色, 在它上面, 晚现代社会的主体形象正欲凸显。乌尔里希 贝克等人在这一点上谈到个人化问题, 认为主体已经从社会的各种要求中解缚,被释放到自决的状态中。7 然而,独异化的意思, 要比独立自决和自我完善更多。核心的一点是, 独异化要追求独一无二和卓尔不群, 要达到这个目的当然不再仅仅取决于主体的个人意志, 它已经变成了社会的期望, 其中又不乏自相矛盾的成分。这一点在新的高知中产阶层尤其明显。教育的普及和后工业化造就了这一阶层, 他们已然成为晚现代社会的主导力量。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放上了独异化这把尺子: 怎么住, 吃什么, 去哪玩, 怎么玩, 怎么保养身体, 怎么维护交际圈。独异化模式的生活不是单纯用来过的, 而是要被策划展示的。晚现代主体( 根据要求) 在旁人 他们在变成观众 面前展现独特的自我。只有当主体显得真时,才是有吸引力的。无处不在的各种媒体上的个人主页就是制造独异性的中央舞台。在这里, 主体就是处于一个无所不包的吸引力市场中, 这个市场上进行着可见度的角逐。只有不同凡响, 才能获得瞩目。这说明晚现代社会是一种 真 文化, 同时也是一种吸引力文化。
工业社会的普适性规律被晚现代社会的独异性规律所取代,最终还影响了2 1 世纪初的社会形式、集体和政治领域,而且影响十分深远。被独异化的绝不仅仅是个人或物品, 还有各种集体! 正规机构、全民政党和科层制国家当然还将作为背景继续存在。然而它们变成了被动的一方, 让位于少数派的或临时性的社会形式, 这些能给人更多的认同感。它们不遵循普遍规则或标准流程, 而是去耕耘有专属认同感的自己的世界。这些社会形式包括职业领域及政治领域的合作组织和项目, 它们因自己的感性力量、特定的成员以及一定的时效而有各自的独异性。现实世界或虚拟世界中的各种圈子、政治亚文化、休闲及消费社团等也属此类, 它们都有自己的审美和叙事, 作为不能随意加入的圈子, 它们有独特的利益和世界观, 远离大众文化和主流政治。
最后, 独异化社会形式还包括那些全球各处都存在的政治或亚政治的新共同体, 这些共同体将自己历史上、空间上或伦理上的独异性当作成员共同的文化想象来维护。这是一个广泛的领域: 它包括族群性共同体的身份认同政策, 也包括在全球移民潮中形成的移民社团在内。此外, 很多地方形成了新的宗教团体甚至是原教旨主义团体, 尤其天主教和伊斯兰教, 这些团体要求在正规教会体制之外奉行一种宗教例外主义。在同样的背景下, 世纪之交形成的右翼民粹在呼吁维护本民族的本色,以及本国文化的纯粹性。与此同时, 文化多样性 以另一种方式在2 1 世纪之初成为自由主义社会文化政策的主导方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