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坦桑尼亚全称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由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于1964年4月26日合并建立,初称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联合共和国,1964年10月24日改为现名。改国名前,举行过全国选国名评选活动,*后内阁选中坦桑尼亚,坦桑尼亚一词分别由代表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的词头Tan与Zan,加上斯瓦希里语名词自拉丁语借用的意指地名的后缀一ia构成,意为由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联合起来的国家。坦噶尼喀得名于坦噶尼喀湖。1858年英国探险家理查德 伯顿来到此湖地区,从当地土著人中调查得知,坦噶尼喀源于班图语动词Kutanganyika,为汇合、聚集之意,指无数河流在此汇集成湖泊,许多部落在湖畔聚集生息。桑给巴尔一词则来自于波斯设拉子方言,桑给意为黑色人种,巴尔意指土地,全名意指黑人居住的地方或黑人的国家。在我国古书中也早有记载,称之为僧袛、层拔国和层檀国等。桑给巴尔盛产丁香,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80%以上,桑给巴尔过去被称作丁香之国。坦桑尼亚大陆坦噶尼喀盛产剑麻,其剑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20%以上,过去世界上称坦噶尼喀为剑麻之乡。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联合成为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之后,人们有时称坦桑尼亚为丁香之国,有时则称之为剑麻之乡。
|
關於作者: |
裴善勤:1938年12月25日生。1964年7月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到广播事业局国际部斯瓦希里语组任翻译。1964年9月调到新华社参编部工作,直至2000年3月退休。1965年6~9月任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分社翻译。1970年6月~1972年10月任新华社伦敦分社编辑。1974年3月~1979年9月任新华社坎帕拉分社首任记者。1987年5月起任新华社中国国际信息资料中心常务副总经理。1991年7月~1997年9月任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分社首席记者;1996年被评为高级编辑。1997年9月~2000年1月任新华社非洲地区营销总经理,常驻新华社非洲总分社(内罗毕)。代表作有:《21世纪中国非洲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乌干达一代暴君阿明政权的覆灭》;诺贝尔和平奖金获得者《安瓦尔?萨达特》、《梅纳赫姆?贝京》和阿明、博卡萨、布尔吉巴等国际人物传记;长篇连载《环航840劫机案》、《草原烈火》、《黄金峡谷》、《第三次美国人质危机》和《突尼斯政权更迭内幕》等。合译《布什自传》、《亚科卡自传》、《天地万物之始》和《摩萨德以色列的情报机构》等。另外,参与了《当代世界概览》一书的编写工作,任副主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