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西方殖民帝国的崛起(1492?1914)
》
售價:NT$
449.0
《
ChatGPT数据分析实践
》
售價:NT$
505.0
《
人格分裂手记
》
售價:NT$
254.0
《
并购与重组 : 理念、策略、流程、实战一本通
》
售價:NT$
347.0
《
分析论文集(分析哲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332.0
《
自主论:何为自主以及何以自主
》
售價:NT$
500.0
《
向整个世界说一声早
》
售價:NT$
254.0
《
灯花笑·花时恨(全二册)
》
售價:NT$
356.0
|
編輯推薦: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与历史。著名作家翟永明在这本新著中叙述了自己青春时代的流行文化,内容涉及服装、电影、阅读、爱情等等。她以轻松活泼的笔调铺陈一席回忆的盛宴,水陆杂陈,并时时旁逸斜出,兴致到来就信马由缰,笔随意走,纵横涂抹,让人读来兴致盎然。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著名作家翟永明的随笔新著。翟永明之前的随笔多讨论诗艺问题,而新著的兴趣转向更为具体可感的日常经验,以女性视角,追寻一个时代的流行文化。政治风云、时代变幻与日常生活纠缠于一体,在普通人身上刻下的烙印,细细检视,每一篇都凝聚着一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整体而言,这既是一部当代著名诗人的个人成长史和回忆录,也是对当代文化变迁的记录。
虽然本书的叙述时间跨度大,不时穿越历史与当下,空间描述也常常随着作者的足迹从成都走到国外;但全书内容并不显得杂乱无章,而是在阅读、观影、时装这些话题下徐徐道来,*后组成一幅有血有肉、细节丰满的时代画像。
|
關於作者: |
翟永明,当代著名作家。四川成都人,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曾就职于某物理研究所。1981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4年完成组诗《女人》,翌年发表,被誉为女性诗歌在中国的发轫与代表作品。迄今出版诗集十余种,随笔、文论集八种。作品被译介为多种语言。现居北京、成都,笔耕不辍。一九九八年于成都开设白夜酒吧,为著名文化地标。
|
目錄:
|
前言
毕竟流行去
写真留影记
少年杂读记
看电影记
观影进化史
川菜小记
小人书小记
杂搜录
禁欲时期的爱情
青春无奈
后记:隔着三十年的回忆
|
內容試閱:
|
观影进化史
1979年,成都东郊沙河,电讯工程学院,5系。
那一年,我在这里读书。专业是激光技术。
5系是光电技术系,在当时,从这个领域来讲,学校硬件的技术含量,在全国也是极高的。那时,我们已经在教学中使用录像设备了。某一天,系里贴出通知,5系的大教研室,晚上放映香港电影。香港电影,以前是敌对阵营的电影。现在,居然可以在学校里看到,我觉得无比激动。
79年,香港电影还是禁忌,我们从小到大,看的都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红色电影。除此之外,所谓世界电影史,对我们完全是一片空白。而且,当时的香港,是被视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前哨,是敌特份子潜入大陆的前沿阵地。谁家有香港亲戚,就意味着谁家有香港特务、有通敌之嫌。76年之后,形势虽略有改变,但对香港的意识形态方面,仍未有改观。
两年前,我居住的大院里,有位阿姨,她的亲戚从香港带回来十几本电影杂志,我还记得叫《南国电影》,是香港邵氏电影公司出版的。每期介绍香港的最新电影动态和影讯,以及香港影星的大照片。当然,里面也少不了有女明星们穿各种露脐装,三点式的剧照。这种电影期刊,在今天已经熟视无睹。但在七十年代,我们闻所未闻、见更未见。一下就被吸引住了,这十几本电影期刊,在我们院子里的小朋友中,偷偷的传来传去,大家都震惊不已。因为这些电影,与我们看过的完全不一样。由于只能看图片,看不到电影。想象中,就更为神秘。我只记得那些杂志中,最多的是武侠片。
武侠片这样的类型片,最早是在中国产生的。《火烧红莲寺》,就是中国最早拍的武侠片。而这本杂志中,也介绍了邵氏出品的新版《火烧红莲寺》。
在5系的阶梯大教室里,共有十几个8寸的监视器(现在的年轻人难以想像)。这是平时用于教学的设备。隔天下午,在8寸的小屏幕上,挤在同学身边,十几个脑袋凑在一起,我生平第一次看了录像电影。我清楚记得那部香港电影的名字,叫做《云海玉弓缘》,是香港武侠作家梁羽生的代表作。(当年,这部电影也成为香港最轰动的武侠电影代表作)。几年以后,我终于读到了梁羽生的原作。而当时,我是第一次接触武侠电影,女主角在吕四娘墓前练剑那一幕,我看得心旷神怡。《云海玉弓缘》的电影情节,也与我们长期看的国内故事片不一样,人物关第复杂纠缠,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各个方面,都与我们曾经看到的电影,如此不同。时间和空间,都如此超现实。这使我从此爱上了武侠片。
1981年,成都南郊,西南技术物理所。
我毕业后在这里工作,我所在的教育科负责电大。电大是文革刚结束、恢复高考之后的一个特殊产物,现在美其名曰远程教育。当年,却是为耽误了十年之久的学子们,准备的一个备胎。因为,恢复高考,并不是十年中所有荒废了学业的年轻人,都能赶上高考列车。
西物所,当年几乎是成都最好的,技术最先进的科技单位。在80年代初,领先别的单位,有了技术最好的录像设备。这套相当好的录像设备,是为西物所的电大学生准备的。有一阵,不记得我们从什么地方,找到了许多录像电影片。有一部分是翻录的,从广州或深圳流传而来。社会正缓慢苏醒,解冻。社会上,洋溢着一种对新鲜事物、对围城之外,对文革所禁锢的一切,对代表解禁的各种事情的渴望,渴望文革中被禁锢的所有文化形式。
记忆中,最早流入内地的录像电影,主要是港台电影。港版电影以武侠片为主;台版电影,则以琼瑶小说改编的言情电影为主。二林二秦,即林青霞、林凤娇;秦汉、秦祥林,是当时红遍港台和沿海地带的著名影星。我看的第一部言情电影,是《彩云飞》。这也是第一部台湾电影,在国内放映。里面的主题曲,因此红透大江南北。女主角甄珍和男主角邓光荣,当年是除了二林二秦之外,风靡大陆的银屏偶像。几乎同时上映的,还有《白屋之恋》,也是他们二人主演。港台电影中,男主角留鬓角,蓄长发,穿阔腿裤的时髦形象,一时间风靡大陆,造就了一批小流氓,(因为社会落后于时尚,大部分人仍停留在文革灰黄蓝的刻板外形中,对如此打扮的年轻人,视如洪水猛兽)。那时,电影院虽已逐步解禁,但主要放映文革前的禁片,尚未进口国外或港台电影。
物理所三楼,有一个大空间,就是当时的电大教室。里面有在当时已算大屏幕的大监视器,和整套高级录相设备。记得为了科室创收,有一段时间,电大的监视器白天教学,晚上,却用来放录像,对外收费。西物所机关后勤部门此时已渐渐开放,常常有人前往深圳、广州出差,常常也带回一些在深圳,广州已流行的录像带;或通过各种手段,他们去搜集复制的港台电影。一到周末,我们就为本所职工放映录像,提供娱乐。近水楼台,我也为自己的亲友提供方便。一有好电影,我就赶快通知朋友或姐弟。那时,没有电话,我常骑着自行车,像一个神行太保式的,从东城跑到西城,去通知闺蜜或家人,来蹭录像看。而亲友或朋友也不辞辛劳,又骑车至当时被视为在城外的西物所(其实就是现在的一环路边),来看一场录像版港台电影,没人怕累。
1988年,成都西郊,抚琴东南路。
二环路刚修通,我搬至二环路边上,一间小小的套二房子。
家里除了家具,就是添置了一台电视机和录像机。在抚琴东南路,这台录像机,给我带来了无数的快乐时光。88年,随着这台录相机的添置,我的观影经验,从港台电影,开始向西方电影靠近。但是,那几乎是一个特殊的观影经验。正如文革时期,我们拼命寻找禁书一样,现在,我们拼命寻找禁片。禁片既包含西方电影,也包含一部分含有情色内容的艺术片,当时被官方统称为三级片。与读书一样,我们也只能碰上什么电影,就看什么电影,没有电影史作为依据。
那时能看到的西方电影,都是从香港、广州、深圳流传进内地的,没有翻译,只有外语。许多时候,我们都是硬着头皮硬看;也就是说,只看画面,揣测内容,脑补台词。似懂非懂,不懂也无所谓,最重要的部分是懂的。比如电影语言、风格、故事框架、电影美学都能捕捉到。
88年,我在16寸的电视上,看完了《美国往事》。那是已经转录过无数次的带子,画面上充满了跳动的格子。画面颤动着,有时主角的面部,也颤动得像得了帕金森症。
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嫌。这样说是因为如果找到一部好电影,我会通知几个朋友或闺蜜,他们下班后,就会到我的家里。我做好饭菜招待朋友,然后,我们就坐在客厅的地毯上,大家一起欣赏,评论电影。
《美国往事》那时是我最喜欢的电影。虽然当时一句英文也不懂,但硬着头皮往下看,似懂非懂,多看两遍,也就懂了。罗伯特.德尼罗也成了我那段时期的银屏偶像。经由《美国往事》,我后来又看了录像版《西部往事》、《革命往事》。那时,我们脑子里没有电影史的概念;也从来没有想过往事三部曲之间的联系。过了很多年,才知道这三部曲的导演,不是美国人,而是意大利著名导演塞尔吉舆莱昂内。
几年后,去了美国,我才真正感觉到《美国往事》描述的;并不是真正的美国,而是莱昂内想象的美国。正确说法应该是描述了纽约小意大利区的移民犯罪史。
2006年,我再度去纽约时,曾坐在小意大利区的一家著名咖啡馆里,写了一首描述纽约生活的诗。那家咖啡馆,听就早年就是意大利帮派中人开的。坐在那里,依然能够感觉美国往事的气氛,有个清瞿面相的老头在看报,有个肥硕的壮汉,背靠在墙上打电话,还有穿着暴露的年轻女孩喝咖啡。很难说,面条会不会从门外走进,气氛只差当年令我销魂的呜咽式的排萧声。
拔枪、枪响,有人倒下,音乐起
看《西部往事》这部录像时,正是89之后。人生迷惘、现状空虚,唯一拥有的就是时间。我既不怕前面冗长的演职员表,更不怕一滴一滴的从屋檐落向帽檐的滴水声。万里狂沙,悠悠口琴,有人觉得节奏太慢,昏昏欲睡;有人觉得惊艳无比、摄魂夺魄,我就是后者。候车室里,百无聊赖的时空和时间掩藏下的紧张不安感,与当时我们身处的现实一样。现实中,让我观影的斗室,也如电影中那个车站一样,空旷、凋敞、危机四伏。倏忽的口哨声,冷峭又带着嘲弄感。一间酒吧、一个车站的对峙,充满了仪式感。《西部往事》塑造出一个怪诞奇特的世界,可与黑泽明的武士片和胡金铨的武侠片,形成互文世界。
莱昂内被归为类型片导演,但他极其个人化的风格,与那些有创新精神的艺术电影导演一样,意义重大。在影迷眼中,他是无冕之王。事实上,录像版的往事三部曲,削弱了莱昂内西部片的层次。后来在蓝光版中,我重新领略了莱昂内电影中,广袤的地势和华丽的视觉风格。
1988-1990,我在抚琴东南路的宿舍里,完成了西方电影史的初级课程。那时的录像机,是黑白画面。这是长长的一段无字幕,无翻译,多次翻录,画质粗糙(用朋友的话说就是:脸和屁股都分不清楚)的观影时期。伴随着这一观影经验的,是我自己的写作。同样在这间宿舍里,我完成了一系列组诗和中等规模的诗作。很难说那些诗作中,有画面感的部分,不是来自我热爱的电影。
1990年,我去了纽约,观影事业并未停止。这是与我的写作一样重要的仪式;无论走到哪里,我都需要一方银屏。在美国,更是需要。
在纽约,不同的是,有许多光明正大的录像店。里面有全美国数不胜数的电影,可供挑选。
在纽约皇后区,与在抚琴路一样,我们在家里添置了录相机和电视机,也添置了一帮共同观影的朋友。交换录相带,交换观影心得。时空变了,有些习惯,却如此难以改变。有朋友指责我英文没学好,就是因为把大量的时间,用在看电影上了。的确,我没有像当时所有出国的中国人一样,先学英文,再进入美国生活方式;而是又一次坠入人生迷惘、现状空虚的状态中,靠看电影来缓解内心焦虑。
90年代初的纽约,大陆出去的中国人还不太多,华人圈也较小,并没有多少国产影片可看。但是我们思乡心切,仍是在一些社区图书馆,借回来一些录相带。87版的《红楼梦》电视剧,就是在纽约看完的,也是我平生第一次看长篇电视剧。
与国内不同的观影遭遇有两次。
某天出门,没拉上窗帘,结果回家后,发现已被当地小偷洗劫一空。这里解释一句,我们住在纽约皇后区,当时算是并不安全的一个地区。一到这里,朋友就警告我们:出门一定要拉上窗帘,以防小偷窥见室内无人。我们对此并无警惕之心,最终造成偷窃事件。此次最大的损失,就是我们咬牙购买的奢侈品一台18寸的电视机和一台录相机,被偷走了。这个重大打击,差点让我们第二天就买机票回国。当然,在一番朋友劝说与理智思考之后,我们留了下来。接着没几天,看到报上的电器降价消息,就又去买了新的电视机和录相机,仿佛这是我们留下来的条件。
第二次,冬天,周末。
在科罗娜19号,我们租住的房子里,一帮朋友烧好了饭菜,准备一起看电影。不多会儿,前去借录相带的朋友刘春丽,脸色苍白,步履踉跄地回来了。原来,他刚从录相带店出门,就被人抢了,背包整个被抢走。刘春丽是一个书呆子,居然又追上去,央求罪犯,说录相带是借的,还不回去,要被罚款。如是这般,他竟然带回了录相带。当然,此情此景,已没人还有心情再看电影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