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战争事典085:德国人眼中的欧战胜利日:纳粹德国的最终失败
》
售價:NT$
499.0
《
步履匆匆:陈思和讲当代人文(杰出学者陈思和的人文之思、情怀之笔!)
》
售價:NT$
299.0
《
宋朝三百年
》
售價:NT$
790.0
《
行动中的理性
》
售價:NT$
440.0
《
礼制考古经典选读
》
售價:NT$
1340.0
《
MATLAB实用教程(第六版)
》
售價:NT$
695.0
《
中国思想的再发现(壹卷:近观系列,沟口雄三教授以其精湛的学术洞察力,旨在呈现一个全面而立体的中国思想图景)
》
售價:NT$
325.0
《
图以载道——传统绘画的图像叙事
》
售價:NT$
390.0
|
編輯推薦: |
★著名作家王汶石中短篇小说代表作
★著名评论家白烨精彩点评
★作家生活照片多帧
★精致小开本,好看好带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百年中篇小说名家经典丛书中的一种,选录了王汶石的代表作《风雪之夜》《春夜》《大木匠》《新结识的伙伴》《沙滩上》。这些作品都是反映农村生活新变化、农民精神新面貌的,使得王汶石成为五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领军人物之一。
《风雪之夜》不仅是王汶石十七年间先发表的小说作品,而且也借由此作正式拉开了他直面新生活、书写新人物的序幕。此后发表的小说作品,始终把故事与人物紧密地结合起来,着力表现农民群众以主人公姿态对于农村工作的积极参与和热情推动,而且着意写出干部与农民各有千秋的个性特征。譬如《新结识的伙伴》塑造了张腊月、吴淑兰两个个性鲜明的农村妇女形象,展示了中国农村妇女新的社会地位、新的命运、新的生活。
|
關於作者: |
王汶石,原名王礼曾、王仲斌。1942年调赴延安,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后来一直生活在陕西,长期从事农村基层工作,创作也主要以陕西乡村为背景。著有中篇小说《黑凤》《阿爸的愤怒》,短篇小说集《风雪之夜》《王汶石小说选》,论文集《亦云集》及《王汶石散文选》、《王汶石文集》(四卷本),歌剧《边境上》《战友》等。
|
目錄:
|
风雪之夜
春夜
大木匠
新结识的伙伴
沙滩上
描写农村新生活,塑造农民新人物王汶石的农村题材小说读后白烨
|
內容試閱:
|
描写农村新生活,塑造农民新人物王汶石的农村题材小说读后
白烨
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的十七年时期,农村题材的小说创作在一些重量级作家的精心耕耘之下,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也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成为当代时期与革命历史题材双峰对峙的两座文学高峰。在这些重要的农村题材作家中,就包括了王汶石。
出生于山西、成长于陕西的王汶石,从中学时代就参加了进步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全民族抗战爆发后转赴延安,长期在西北文艺工作团工作,担任团长并创作秧歌剧。解放后到西安,出任中国作家协会西北分会秘书长,并兼任《西北文艺》副主编。自1953年起,他到陕西渭南、咸阳等地的农村长期深入生活,参与农村的各项实际工作,广泛接触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立足于这些充沛而丰富的生活感受,他先后创作了《风雪之夜》《新结识的伙伴》《沙滩上》等反映农村生活新变化、农民精神新面貌的小说作品,成为五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领军人物之一。
重读王汶石的小说,浓烈的时代气韵与浓郁的生活气息一道扑面而来,从中既能感受到我国农村社会形态与农民精神状态的深刻变化,又能感受到作家饱含在故事内里和人物性格中的充沛激情。长于写农村,善于写农民,背后潜藏着的,是对农村新生活的热爱,对农民新人物的喜爱,这是王汶石的农村题材小说常读常新的秘诀所在。
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社会生活中政治运动频仍,文艺领域里时有极左思潮流行,这些都不能不对当时的文学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置身于这样一个环境氛围里的王汶石,自然也不可能幸免。但现在重读王汶石写于十七年时期的小说,除去个别作品因为紧跟时势,在看取生活和描画人物上,政治化的视角稍嫌突出之外,他的大多数作品都富有鲜明的时代气脉与鲜活的生活气息,对于人们认识那一时期的农村社会生活的变迁、农民精神世界的变异,都有很大的助益。
置身于被规范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而又能有一定的超越,这在王汶石来说,是有着确定的主观意向与坚定的艺术追求的。现在来看王汶石由小说创作谈等文字所体现出来的文学观念,个中带有较强的政治性,是显而易见的。但他特别重视生活,格外看重人物,却在一定程度上,对那种时兴的政治性的要求和政治化的潮流,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与修正。他在《风雪之夜》(1959年版)后记里告诉人们:写这些文章的时候,有一点确是明确的,这就是:要把笔墨献给新生活,献给新人物;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以革命理想为主导,在本质伟大、貌似平凡的生活现象中,概括和复制无产阶级新人物的形象,展示他们崭新的思想感情。实在说,这也是我们的文学对于党、人民和时代的责任。这样的一个认识,为他在下乡深入农村生活时所看到的一切所证实,或者说多年深入农村生活的体验使他更为明晰了这样的认识。
由此,他在创作中秉持了一个以生活为基础、以人物为根本的文学理念,专心致志地观察和感知农村新生活,细针密线地描画和塑造农民新人物,力求反映出新生活的新气象,表现出新人物的精气神。这样的一个高度自觉的文学追求,就使得王汶石的小说创作,实现了对某些桎梏的突破,对某些局限的超越,并成为人们了解那个时代农村生活现状的典型文本。二
在王汶石的小说创作中,《风雪之夜》具有重要的地位。这篇小说不仅是王汶石十七年间最先发表的小说作品,而且也借由此作正式拉开了他直面新生活、书写新人物的序幕。《风雪之夜》只写了1955年底一天一夜的事情,却由作者所亲见亲历的乡支书杨明远认真负责地验收新社,区委书记严克勤顶风冒雪深夜踏访,王槐旺、王振家等村干部彻夜谋划生产工作,以及由他们的话语里透露出来的社员们对于建社的积极态度和高涨热情,多角度、深层次地反映了进入社会主义时代的农村新的蓬勃景象、农民新的精神风貌。一天一夜的故事,时代气韵与生活气息交织而来,让人从基层干部的远大目标和充沛干劲中,强烈地感受到农村生活的悄然变动。
王汶石此后发表的小说作品,始终把故事与人物紧密地结合起来,着力表现农民群众以主人公姿态对于农村工作的积极参与和热情推动,而且着意写出干部与农民各有千秋的个性特征。比较典型的作品,有《春夜》《大木匠》《新结识的伙伴》《沙滩上》等。
《春夜》在北顺与青选两位男青年都暗中喜欢云英的故事里,把爱恋的表达与劳动的表现有机地结合起来。云英在两位追求者中更倾心北顺,但又对他时常单打独斗的作为有所不满。北顺领悟了云英的意思,想尽办法去接近和引导自己贪玩还影响别人的青选,终于使青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开始向积极的方向转变。作品既写出了不同人物的个性,还写出了新一代农村青年在劳动生产中的成长与进步。
《大木匠》主要描写大木匠的女儿桃叶与对象相亲的故事,却由去赶集的大木匠过时未归,归来时忘记了桃叶妈再三交代的给家里买粉条一事,托出了看似性格乖张实则别有志向的大木匠的形象。原来他借着赶集去了集上的铁匠铺,为自己研制的除棉花秆机配零件,一心只顾了这个,别的一概置于脑后。作品以家人的抱怨、别人的议论,从侧面表现了大木匠的不被人理解,却又由此写出了他的忍辱负重,独到地展示了一个旨在农具革新的新型农民形象。
《新结识的伙伴》的主角是两位女性人物,一位是贤淑的吴淑兰,一位是泼辣的张腊月。两位在全乡劳动竞赛中一直暗中较劲的妇女队长,在全乡的棉田管理现场会上不期而遇,从此成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好伙伴。两个人在会间的交谈、去往张腊月家的晤谈、妇女会上的对谈,彼此都是充满着既钦羡又不服、既友好又较劲的混合心态与复杂情感。作品既在一系列的对手戏中写出了各有色彩的性格特征,又由相互竞争中的共同进步写出了年富力强的一代妇女的全新精神风貌。
《沙滩上》描写了大年、秀梅、囤儿、运来等几位思想境界不尽相同的农村青年。大队长大年,拖拉机手秀梅,志向远大,朝气蓬勃;副大队长囤儿,思想脆弱,忽冷忽热;而单身汉运来,则为人懒散,游手好闲。如何使囤儿在工作中坚强起来,特别是帮助运来走出落后状态,大年、秀梅在具体的工作中,既指出他们各自的缺点,又肯定他们实有的优点,不断指引他们想点新事情。在他们的悉心帮助与耐心影响下,消极的变得积极了,落后的终于进步了。发生于普通农村青年身上的这种可喜的变化,既表现了农村先进分子的积极引领作用,也揭示了社会主义农村正在成为冶炼新人的大熔炉的可喜迹象。
三
王汶石在小说写作上,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特点。时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茅盾,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的报告的第二部分,谈到民族形式与个人风格时,对当时一些重要作家的创作特点作了简洁而精到的点评,说到王汶石的写作特色,特别用了峭拔二字。应该说,这个要言不烦的评点,既是一个精当的概括,又是一个极高的评价。
峭拔,既指文字的雄健、清奇,又指风格的劲峻、豪迈。无论是描画人物,还是状写景物,王汶石都忌讳平顺与平淡,追求着超拔与奇崛,力求写出人物性格的独有劲道、故事内在的深层力道、自然景物的特殊味道。
写人物别见光彩的,如《新结识的伙伴》,吴淑兰与张腊月甫一见面,便以唇枪舌剑的方式相互攀谈,那里既有相互欣赏,又有彼此较劲,一个内敛中自藏锋芒,一个外向中自见倔强,在性格碰撞中性情互见,又友情互补,好伙伴真正名副其实,又别具新意。
写景物别见光色的,如《风雪之夜》,风雪来临前:东北风呜呜地叫着。枯草落叶满天飞扬,黄尘蒙蒙,混沌一片,简直分辨不出何处是天,何处是地了。就是骄傲的大鹰,也不敢在这样的天气里,试试它的翅膀。而风雪到来后:树木折裂着,狂号着,那滚滚的狂风,卷着滔滔的雪浪,在街巷里疾驶猛冲,仿佛要在瞬息之间把整个村庄毁掉似的。道路全被雪盖住了。风雪打得人睁不开眼。这些描写文字,遣词用语都偏于浓重,叙事姿态也明显峻急。而正是这种文字的浓墨重彩,叙述的铿锵有力,才写出深冬风雪的凛冽、天气的肃杀,又反衬出干部雪夜踏访村庄的十分不易,骨干们聚来熬夜开会商讨工作的难能可贵。外边的冷,与屋里的热,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鲜明的对比。
四
可以说,深接地气、富有生气、高扬正气,使王汶石小说在十七年的农村题材写作中,自出机杼,别树一帜。他的小说创作,从生活积累,到艺术实践,都给今天的作家们提供了不少可资借鉴的经验。
在深入生活中,参加农村的实际工作,熟悉身边的农村人物,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揣摩他们的音容笑貌,是王汶石从事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基本功与必修课。他从1953年到1958年,多次深入渭南农村地区,参与互助组、合作社的组织与建立,亲历了农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各种活动,在这一过程中看到了农村在走向集体化的各种新的变化,尤其是农民在这一过程中的精神更变。而后,又深入咸阳地区的一些农村,以挂职县委副书记、市委副书记的方式,参与工作和体验生活。正如他在《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艺术追求》的访谈中所说的:要忠实地描写当代生活,就要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像金属里的合金一样,成为他们之中切切实实的一分子,同他们心灵相通,感情相应。王汶石就是经由深入生活的过程,捕捉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把握社会与时代的跃动脉搏,并把自己在农村的实际工作和沸腾的现实生活中,受到的种种触动,得到的深切感奋,编织成生动的故事,塑造成鲜活的人物,而这样复现的新生活与描绘的新人物,又打动了我们,感动了读者。
注重写出生活的丰富性,写出人物的典型性,是王汶石在小说写作中一直信守的美学原则。他曾经说过一句堪称经典的名言,那就是人物出来了,作品就立住了。他在《风雪之夜》(1959年版)后记里说到自己写作时所坚持的一个基本理念,那就是描写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生活情趣;描写人的各方面的生活活动和生活兴趣。着眼于生活中的人和人的生活,尤其是新的生活与新的人物,生活的广阔性与人的丰富性,就自然地尽收眼底和遣入笔端,使作品以生活现实的鲜活呈现和人物性格的丰富蕴含,成为超越一定的时代局限又了解那个时代特点的文学文本。
最后要说明的是,依这套百年中篇小说名家经典丛书的编选要求,应该酌选王汶石的中篇小说。但王汶石只写过一个中篇小说《黑凤》,而且字数有二十万字之多。经再三斟酌,选了他五个短篇小说,以飨读者。这些短篇小说,均为王汶石农村题材小说的代表性作品,而由这些作品,既可看出王汶石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也可从中窥见一个作家对于时代生活的准确捕捉。
2018年7月7日于北京朝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