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经络穴位传统疗法全书(汉竹)

書城自編碼: 336302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保健/養生中医养生
作 者: 吴中朝
國際書號(ISBN): 9787553710402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4-0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6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中华学术·有道)
《 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NT$ 500.0
海外中国研究·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 海外中国研究·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

售價:NT$ 347.0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售價:NT$ 352.0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

售價:NT$ 305.0
大学问·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 大学问·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

售價:NT$ 449.0
低薪困境:剖析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
《 低薪困境:剖析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 》

售價:NT$ 301.0
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自传)
《 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自传) 》

售價:NT$ 347.0
绵延:文明分野与文化演进
《 绵延:文明分野与文化演进 》

售價:NT$ 301.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599
《 黄帝内经全集(全译图解版) 》
+

NT$ 251
《 零基础学面诊手诊脉诊(汉竹) 》
+

NT$ 188
《 人体经络穴位使用图册 》
+

NT$ 287
《 零基础学中医(汉竹) 》
+

NT$ 378
《 经络穴位按摩大全(汉竹)找穴不出错,久按成良医 》
+

NT$ 299
《 艾灸祛寒湿看这本就够 》
編輯推薦:
汉竹图书,健康的阅读
前言:
14 条经脉、409 个穴位、220 个反射区,每一味都是人体的自愈大药,如何能让这些大药起到*的效果呢?还要靠老方法,也就是中医传统技法,比如按摩、艾灸、拔罐、刮痧、刺血等。
按一按迎香穴,能缓解感冒引起的鼻塞;用艾条灸一灸下腹部的气海穴,*适合痛经的女性缓解疼痛;大椎穴上拔个罐,让脸上的痘痘消失得无影无踪;受凉引起感冒后,背上刮刮痧,第二天就能见好更多的实用传统疗法,都在本书里面。
本书集合了吴中朝老师二十余年保健养生课题研究的经验和成果。不仅详细介绍了全身所有穴位和各个部位的反射区,并对每个穴位都提供了按摩、拔罐、艾灸、刮痧、刺血等多种手法指导,全面而实用。
大开本以及全彩骨骼图配真人图,让老年人不必因为老花眼看不清而苦恼;明确的标示以及通俗易懂的取穴方法,让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的人也能轻而易举找准穴位。
无论是有些头疼脑热,还是闲暇时的身体保养,亦或是防患于未然,都可以翻开本书,花几分钟时间学习按摩或是刮痧,就能享受健康。
內容簡介:
这是一本介绍中医学传统疗法的保健书,同时又是一本权威的经络穴位工具书。
由著名中医学教授、针灸主任医师吴中朝老师主编,完整收录了人体全部409个穴位。按照十二经络、任督二脉和奇穴分类,条理清晰且具有科学性。每个穴位都配有骨骼定位和真人取穴图,并有相应的术语标示,使得找穴既简便又准确。提供一穴多用的保健手法:按摩、拔罐、艾灸、刮痧、刺血等等,简单明了,可按需选择。
在穴位的基础上,还加入了头足手耳几大部位的所有反射区,以及利用这些反射区进行脏腑保健和疾病治疗的方法,使本书内容更加丰富与饱满。
關於作者:
吴中朝
中国中央保健会诊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常务副院长
中国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教授
中国中医科学院养生保健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其中参与的腧穴定位国际标准分别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研进步一等奖、针灸学会科研进步二等奖等。并且,主持或参加过十余项部省级中医养生保健课题研究。在长期临床诊治经验基础上,对家庭中医保健领域有独到建树,被患者赞为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近十年来,在中医药抗衰老的应用及临床研究、老年病、男科病、脑病、美容保健等方面,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
吴中朝
中国中央保健会诊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常务副院长
中国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教授
中国中医科学院养生保健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其中参与的腧穴定位国际标准分别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研进步一等奖、针灸学会科研进步二等奖等。并且,主持或参加过十余项部省级中医养生保健课题研究。在长期临床诊治经验基础上,对家庭中医保健领域有独到建树,被患者赞为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近十年来,在中医药抗衰老的应用及临床研究、老年病、男科病、脑病、美容保健等方面,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
近30年来,先后出版专著多部,其中《腧穴定位速查》畅销三年之久,广受读者欢迎。曾十多次应邀或由国家外派赴国外进行医疗和讲学,并长期担任国内外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等不同层次的临床与理论课程的教学,主持多项*继续教育项目。
目錄
在家常用的按摩手法及注意事项
12 种常用按摩手法
11 种按摩注意事项
在家常用的刮痧手法及注意事项
6 种常用刮痧手法
8 种刮痧注意事项
在家常用的拔罐手法及注意事项
3 种常见拔罐手法/ 26
8 种拔罐注意事项/ 27
在家常用的艾灸手法及注意事项
4 种常用艾灸手法
4 种艾灸注意事项
第一章 409 个人体穴位的传统疗法
1. 手太阴肺经经穴
中府 LU1
云门LU2
天府LU3
侠白LU4
尺泽LU5
孔最LU6
列缺LU7
经渠LU8
太渊LU9
鱼际LU10
少商LU11
2.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
商阳LI1
二间LI2
三间LI3
合谷LI4
阳溪LI5
偏历LI6
温溜LI7
下廉LI8
上廉LI9
手三里LI10
曲池LI11
肘髎LI12
手五里LI13
臂臑LI14
肩髃LI15
巨骨LI16
天鼎LI17
扶突LI18
口禾髎LI19
迎香LI20
3. 足阳明胃经经穴
承泣ST1
四白ST2
巨髎ST3
地仓ST4
大迎ST5
颊车ST6
下关ST7
头维ST8
人迎ST9
水突ST10
气舍ST11
缺盆ST12
气户ST13
库房ST14
屋翳ST15
膺窗ST16
乳中ST17
乳根ST18
不容ST19
承满ST20
梁门ST21
关门ST22
太乙ST23
滑肉门ST24
天枢ST25
外陵ST26
大巨ST27
水道ST28
归来ST29
气冲ST30
髀关ST31
伏兔ST32
阴市ST33
梁丘ST34
犊鼻ST35
足三里ST36
上巨虚ST37
条口ST38
下巨虚ST39
丰隆ST40
解溪ST41
冲阳ST42
陷谷ST43
内庭ST44
厉兑ST45
4. 足太阴脾经经穴
隐白SP1
大都SP2
太白SP3
公孙SP4
商丘SP5
三阴交SP6
漏谷SP7
地机SP8
阴陵泉SP9
血海SP10
箕门SP11
冲门SP12
府舍SP13
腹结SP14
大横SP15
腹哀SP16
食窦SP17
天溪SP18
胸乡SP19
周荣SP20
大包SP21
5. 手少阴心经经穴
极泉HT1
青灵HT2
少海HT3
灵道HT4
通里HT5
阴郄HT6
神门HT7
少府HT8
少冲HT9
6. 手太阳小肠经经穴
少泽SI1
前谷SI2
后溪SI3
腕骨SI4
阳谷SI5
养老SI6
支正SI7
小海SI8
肩贞SI9
臑俞SI10
天宗SI11
秉风SI12
曲垣SI13
肩外俞SI14
肩中俞SI15
天窗SI16
天容SI17
颧髎SI18
听宫SI19
7.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
睛明BL1
攒竹BL2
眉冲BL3
曲差BL4
五处BL5
承光BL6
通天BL7
络却BL8
玉枕BL9
天柱BL10
大杼BL11
风门BL12
肺俞BL13
厥阴俞BL14
心俞BL15
督俞BL16
膈俞BL17
肝俞BL18
胆俞BL19
脾俞BL20
胃俞BL21
三焦俞BL22
肾俞BL23
气海俞BL24
大肠俞BL25
关元俞BL26
小肠俞BL27
膀胱俞BL28
中膂俞BL29
白环俞BL30
上髎BL31、次髎BL32
中髎BL33、下髎BL34
会阳BL35
承扶BL36
殷门BL37
浮郄BL38
委阳BL39
委中BL40
附分BL41
魄户BL42
膏肓BL43
神堂BL44
BL45
膈关BL46
魂门BL47
阳纲BL48
意舍BL49
胃仓BL50
肓门BL51
志室BL52
胞肓BL53
秩边BL54
合阳BL55
承筋BL56
承山BL57
飞扬BL58
跗阳BL59
昆仑BL60
仆参BL61
申脉BL62
金门BL63
京骨BL64
束骨BL65
足通谷BL66
至阴BL67
8. 足少阴肾经经穴
涌泉KI1
然谷KI2
太溪KI3
大钟KI4
水泉KI5
照海KI6
复溜KI7
交信KI8
筑宾KI9
阴谷KI10
横骨KI11
大赫KI12
气穴KI13
四满KI14
中注KI15
肓俞KI16
商曲KI17
石关KI18
阴都KI19
腹通谷KI20
幽门KI21
步廊KI22
神封KI23
灵墟KI24
神藏KI25
彧中KI26
俞府KI27
9. 手厥阴心包经经穴
天池PC1
天泉PC2
曲泽PC3
郄门PC4
间使PC5
内关PC6
大陵PC7
劳宫PC8
中冲PC9
10.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
关冲TE1
液门TE2
中渚TE3
阳池TE4
外关TE5
支沟TE6
会宗TE7
三阳络TE8
四渎TE9
天井TE10
清泠渊TE11
消泺TE12
臑会TE13
肩髎TE14
天髎TE15
天牖TE16
翳风TE17
瘈脉TE18
颅息TE19
角孙TE20
耳门TE21
耳和髎TE22
丝竹空TE23
11. 足少阳胆经经穴
瞳子髎GB1
听会GB2
上关GB3
颔厌GB4
悬颅GB5
悬厘GB6
曲鬓GB7
率谷GB8
天冲GB9
浮白GB10
头窍阴GB11
完骨GB12
本神GB13
阳白GB14
头临泣GB15
目窗GB16
正营GB17
承灵GB18
脑空GB19
风池GB20
肩井GB21
渊腋GB22
辄筋GB23
日月GB24
京门GB25
带脉GB26
五枢GB27
维道GB28
居髎GB29
环跳GB30
风市GB31
中渎GB32
膝阳关GB33
阳陵泉GB34
阳交GB35
外丘GB36
光明GB37
阳辅GB38
悬钟GB39
丘墟GB40
足临泣GB41
地五会GB42
侠溪GB43
足窍阴GB44
12. 足厥阴肝经经穴
大敦LR1
行间LR2
太冲LR3
中封LR4
蠡沟LR5
中都LR6
膝关LR7
曲泉LR8
阴包LR9
足五里LR10
阴廉LR11
急脉LR12
章门LR13
期门LR14
13. 任脉穴
会阴CV1
曲骨CV2
中极CV3
关元CV4
石门CV5
气海CV6
阴交CV7
神阙CV8
水分CV9
下脘CV10
建里CV11
中脘CV12
上脘CV13
巨阙CV14
鸠尾CV15
中庭CV16
膻中CV17
玉堂CV18
紫宫CV19
华盖CV20
璇玑CV21
天突CV22
廉泉CV23
承浆CV24
14. 督脉穴
长强GV1
腰俞GV2
腰阳关GV3
命门GV4
悬枢GV5
脊中GV6
中枢GV7
筋缩GV8
至阳GV9
灵台GV10
神道GV11
身柱GV12
陶道GV13
大椎GV14
哑门GV15
风府GV16
脑户GV17
强间GV18
后顶GV19
百会GV20
前顶GV21
囟会GV22
上星GV23
神庭GV24
素髎GV25
水沟GV26
兑端GV27
龈交GV28
印堂GV29
15. 经外奇穴
四神聪EX-HN1
当阳EX-HN2
鱼腰EX-HN4
太阳EX-HN5
耳尖EX-HN6
球后EX-HN7
上迎香EX-HN8
内迎香EX-HN9
聚泉EX-HN10
海泉EX-HN11
金津EX-HN12
玉液EX-HN13
翳明EX-HN14
颈百劳EX-HN15
子宫EX-CA1
定喘EX-B1
夹脊EX-B2
胃脘下俞EX-B3
痞根EX-B4
下极俞EX-B5
腰宜EX-B6
腰眼EX-B7
十七椎EX-B8
腰奇EX-B9
肘尖EX-UE1
二白EX-UE2
中泉EX-UE3
中魁EX-UE4
大骨空EX-UE5
小骨空EX-UE6
腰痛点EX-UE7
外劳宫EX-UE8
八邪EX-UE9
四缝EX-UE10
十宣EX-UE11
髋骨EX-LE1
鹤顶EX-LE2
百虫窝EX-LE3
内膝眼EX-LE4
外膝眼EX-LE5
胆囊EX-LE6
阑尾EX-LE7
内踝尖EX-LE8
外踝尖EX-LE9
八风EX-LE10
独阴EX-LE11
气端EX-LE12
第二章 足部反射区传统疗法
看双足诊疾病
足趾部分反射区
1. 大脑反射区
2. 垂体反射区
3. 小脑、脑干反射区
4. 额窦反射区
5. 三叉神经反射区
6. 眼反射区
7. 耳反射区
8. 鼻反射区
9. 颈项反射区
足底部位反射区
10. 肾上腺反射区
11. 肾反射区
12. 腹腔神经丛反射区
13. 输尿管反射区
14. 膀胱反射区
15. 斜方肌反射区
16. 食管反射区
17. 肺和支气管反射区
18. 心反射区
19. 肝反射区
20. 胆囊反射区
21. 甲状腺反射区
22. 甲状旁腺反射区
23. 胃反射区
24. 胰反射区
25. 十二指肠反射区
26. 脾反射区
27. 升结肠反射区
28. 回盲瓣反射区
29. 盲肠(阑尾)反射区
30. 横结肠反射区
31. 小肠反射区
32. 直肠及乙状结肠反射区
33. 肛门反射区
34. 降结肠反射区
35. 失眠点反射区
36. 生殖腺(睾丸或卵巢)反射区
足内侧反射区
37. 颈椎反射区
38. 胸椎反射区
39. 腰椎反射区
40. 骶骨反射区
41. 足内侧坐骨神经反射区
42. 腹股沟反射区
43. 足内侧髋关节反射区
44. 内尾骨反射区
45. 直肠、肛门反射区
46. 前列腺或子宫反射区
47. 尿道和阴道反射区
足外侧反射区
48. 足外侧髋关节反射区
49. 肩关节反射区
50. 生殖腺(睾丸或卵巢)反射区
51. 外尾骨反射区
52. 下腹部反射区
53. 足外侧坐骨神经反射区
54. 肩胛骨反射区
55. 肘关节反射区
56. 膝关节反射区
足背部反射区
57. 肋骨反射区
58. 胸(乳房)反射区
59. 内耳迷路反射区
60. 上颌和下颌反射区
61. 腕关节反射区
62. 横膈膜反射区
63. 喉、气管反射区
64. 扁桃体反射区
65. 上身淋巴结反射区
66. 下身淋巴结反射区
67. 胸部淋巴结反射区
68. 颈部淋巴结反射区
第三章 手部反射区传统疗法
看双手诊疾病
手指反射区
1. 垂体反射区
2. 额窦反射区
3. 大脑反射区
4. 小脑、脑干反射区
5. 鼻反射区
6. 三叉神经反射区
7. 舌反射区
8. 喉、气管反射区
9. 眼反射区
10. 颈项反射区
11. 扁桃体反射区
12. 上、下颌反射区
13. 耳反射区
14. 颈肩区反射区
15. 食管、气管反射区
16. 甲状旁腺反射区
手掌反射区
17. 斜方肌反射区
18. 肺、支气管反射区
19. 心反射区
20. 甲状腺反射区
21. 肝反射区
22. 胆囊反射区
23. 肾反射区
24. 肾上腺反射区
25. 输尿管反射区
26. 膀胱反射区
27. 生殖腺(卵巢、睾丸)反射区
28. 前列腺、子宫、阴道、尿道反射区
29. 胃反射区
30. 胰腺反射区
31. 腹股沟反射区
32. 小肠反射区
33. 升结肠反射区
34. 盲肠、阑尾反射区
35. 十二指肠反射区
36. 回盲瓣反射区
37. 横结肠反射区
38. 降结肠反射区
39. 乙状结肠反射区
40. 肛管反射区
41. 肛门反射区
42. 腹腔神经丛反射区
43. 脾反射区
44. 胃脾大肠区反射区
45. 胸腔呼吸器官区反射区
手背部反射区
46. 内耳迷路反射区
47. 横膈膜反射区
48. 肩关节反射区
49. 肘关节反射区
50. 胸、乳房反射区
51. 胸腺淋巴结反射区
52. 头颈淋巴结反射区
53. 血压区反射区
54. 膝关节反射区
55. 髋关节反射区
56. 颈椎反射区
57. 胸椎反射区
58. 上身淋巴结反射区
59. 下身淋巴结反射区
60. 肋骨反射区
61. 腰椎反射区
62. 骶骨反射区
63. 尾骨反射区
第四章 耳部反射区传统疗法
耳轮部反射区
1. 肛门反射区
2. 外生殖器反射区
3. 尿道反射区
4. 直肠反射区
5. 耳中反射区
6. 耳尖反射区
7. 肝阳反射区
8. 轮1 反射区
9. 轮2 反射区
10. 轮3 反射区
11. 轮4 反射区
对耳轮部反射区
12. 趾反射区
13. 跟反射区
14. 踝反射区
15. 膝反射区
16. 髋反射区
17. 坐骨神经反射区
18. 交感反射区
19. 臀反射区
20. 腹反射区
21. 腰骶椎反射区
22. 胸椎反射区
23. 胸反射区
24. 颈椎反射区
25. 颈反射区
耳垂部反射区
26. 颌反射区
27. 舌反射区
28. 牙反射区
29. 垂前反射区
30. 内耳反射区
31. 面颊反射区
32. 眼反射区
33. 扁桃体反射区
三角窝反射区
34. 角窝中反射区
35. 角窝上反射区
36. 内生殖器反射区
37. 神门反射区
38. 盆腔反射区
耳屏部反射区
39. 外耳反射区
40. 上屏反射区
41. 屏尖反射区
42. 外鼻反射区
43. 下屏反射区
44. 肾上腺反射区
45. 屏间前反射区
46. 咽喉反射区
47. 内鼻反射区
对耳屏部反射区
48. 枕反射区
49. 颞反射区
50. 额反射区
51. 屏间后反射区
52. 脑干反射区
53. 缘中反射区
54. 对屏尖反射区
55. 皮质下反射区
耳甲部反射区
56. 口反射区
57. 食道反射区
58. 贲门反射区
59. 胃反射区
60. 艇角反射区
61. 大肠反射区
62. 阑尾反射区
63. 小肠反射区
64. 十二指肠反射区
65. 膀胱反射区
66. 输尿管反射区
67. 肾反射区
68. 胰胆反射区
69. 艇中反射区
70. 肝反射区
71. 脾反射区
72. 肺反射区
73. 心反射区
74. 气管反射区
75. 三焦反射区
76. 内分泌反射区
耳舟部反射区
77. 指反射区
78. 风溪反射区
79. 腕反射区
80. 肘反射区
81. 肩反射区
82. 锁骨反射区
耳背部反射区
83. 耳背脾反射区
84. 耳背肺反射区
85. 耳背心反射区
86. 耳背肝反射区
87. 耳背肾反射区
88. 上耳根反射区
89. 耳背沟反射区
90. 耳迷根反射区
91. 下耳根反射区
附录
全身经络穴位、反射区拼音索引
十二经络、任督二脉及经外奇穴拼音索引
足部反射区拼音索引
手部反射区拼音索引
耳部反射区拼音索引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