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当代散文家梁衡先生文集名作《觅渡》的修订版。《觅渡》自2004年出版以来深受读者欢迎,至今已重印16次,社会反响长盛不衰。增补了梁衡先生在《觅渡》之后发表的部分散文和随笔,沿袭前书的体例,分为大情大理、青史如镜、山川如我、理性人生、域外风雪、为艺为文等六个部分,文章继承了梁氏散文的一贯风格,说大事、大情、大理,在恬淡、悠远中透露出一种至情至性、悲天悯人的情怀。
|
關於作者: |
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曾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全国记协常务理事、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总顾问。著有新闻三部曲《记者札记》、《评委笔记》、《总编手记》,散文集《觅渡》、《把栏杆拍遍》,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政论集《继承与超越》,写作研究集《为文之道》等。出版有《梁衡文集》九卷。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全国好新闻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代表作有《觅渡,觅渡,渡何处?》、《大无大有周恩来》等。先后有《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夏感》、《青山不老》等60多篇次的文章入选大、中、小学课本。
|
內容試閱:
|
修订版前言《觅渡》一书自2004年出版以来已重印了16次,去年又出版了它的续集《洗尘》,时过境迁,出版社认为有必要再出一个新版。这次修订在尽量保留初版风貌的基础上作了如下调整:1.本书所收作品的时间跨度定为从1978年到2003年。这次重新辑录了一些本时段内的散轶作品,共补入21篇文章,约4万字。2.新加域外风景一章,保留初版所发之国外题材的作品,又补入访朝、俄、印、日、澳的五篇文章。3.新加为艺为文一章,以与《洗尘》的体例相一致。选用初版附录部分,并新补入四篇作品。这一部分是谈写作理论和文艺理论的,不是本书的重点,所以只精选了几篇代表作,以佐证自己的创作思想和创作实践。这一时期在理论研究方面的突破有四:一、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二、对杨朔散文模式的批评;三、散文美的三个层次;四、文章五诀(简称三层五诀)。这些理论分别指导了我的山水散文和人物题材散文的创作。读者对比这些理论可发现我创作的心路历程。4.全书编排基本以作品的发表时间为序,但其中一些作品影响较大,考虑到读者的阅读习惯,大情大理、青史如镜、山川如我、理性人生前四部分,分别以《觅渡,觅渡,渡何处?》、《把栏杆拍遍》、《晋祠》、《青山不老》等四篇入选中学课本的文章打头。5.对一些照片作了调整,个别字句作了修订。2014年7月3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