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 作序推荐

書城自編碼: 337563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親子/家教心理疏导
作 者: [加]戈登·诺伊费尔德 [加]加博尔·马泰 主编,武志红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59627131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19-06-0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6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NT$ 349.0
自伤自恋的精神分析
《 自伤自恋的精神分析 》

售價:NT$ 240.0
大宋悬疑录:貔貅刑
《 大宋悬疑录:貔貅刑 》

售價:NT$ 340.0
不被大风吹倒
《 不被大风吹倒 》

售價:NT$ 300.0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NT$ 490.0
东野圭吾:分身(东野圭吾无法再现的双女主之作 奇绝瑰丽、残忍又温情)
《 东野圭吾:分身(东野圭吾无法再现的双女主之作 奇绝瑰丽、残忍又温情) 》

售價:NT$ 295.0
浪潮将至
《 浪潮将至 》

售價:NT$ 395.0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售價:NT$ 26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77
《 为何家会伤人(百万畅销纪念版) 》
+

NT$ 284
《 有限责任家庭 》
+

NT$ 314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
+

NT$ 259
《 陪孩子走过3~6岁敏感期 》
+

NT$ 330
《 儿童心理画:孩子的另一种语言 》
編輯推薦:
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作序推荐:本书的论述细致而深入,可以为很多父母提供借鉴。
真诚解读央视纪录片《镜子》中反应的家庭教育问题:亲子冲突、情感困境、问题少年.....
作者戈登诺伊费尔德博士,有着40余年对孩子常见行为的研究经验,从父母与孩子的依恋关系入手,深入剖析不健康原生家庭是如何伤害孩子的,并提出原生依恋关系的6种建立方式。
通过这本书,父母可以看见:
1.每个人都不是孤岛,需要被看见,被连接,尤其是孩子。只有被看见,沟通才成为可能。
2.父母和孩子一旦关系出了问题,孩子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回应,内心不被看见,就很容易出现对抗和拒绝父母的行为,比如逆反、挑衅、疏离等。
3. 依恋关系是一切社交关系运转的基础,忽视这一定律,会让各类关系都陷入困境。
4.比起与父母关系亲密的孩子,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情感创伤。
5.欺凌实质上是依恋缺失的恶果。
6.青春期的性,经常表达的是一种未被满足的依恋需求。
7. 父母*的责任,是充当孩子和社会之间的缓冲器。
內容簡介:
很多父母常说:我的孩子我还能不了解?但事实是,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未曾真正感受孩子的内心,看见孩子深层的渴望。
儿童行为心理学家戈登诺伊费尔德博士,通过40余年研究发现:父母看到的是孩子逆反、攻击、欺凌等行为问题,但却并未看见行为隐藏下的内心渴求、方向迷失。内心意愿被深藏、被漠视,得不到精准回应,孩子就会迷失,也会疏远与父母的关系,而这使得父母更无从看见孩子。
如此恶性循环,孩子内心不断积累的缺失感,最终变成影响成年后的原生家庭问题。
因此,作者提出父母需要真正去看见孩子,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在积极回应和主动看见的环境中,孩子内心得到全然的满足,才能在成年时形成一个健全的自我,拥有获取幸福的能力。
關於作者:
戈登诺伊费尔德博士,加拿大著名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拥有40余年儿童与青少年发展研究经验,国际儿童发展领域权威。他擅长把复杂问题简单化,透过现象看本质,致力于借助应用科学发展方式帮助更多孩子。

加博尔马泰,畅销书作家,撰写的畅销书被翻译成25种语言。
主编简介:
武志红,资深心理咨询师、畅销书作家。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师从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2001年获得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2009年成立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曾主持《广州日报》的健康心理专栏,致力于用心理学去理解中国式的个人、家庭与社会的种种经典现象。
著有《为何家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等系列作品,总销量超百万册。
微信@武志红(wzhxlx),微博@武志红。
目錄
目录
推荐序 有回应,就有了光;无回应,即绝境 武志红
第一部分
在关系中,孩子才能被看见
第1章 关系:孩子和父母的心理脐带 002
行为问题的背后,几乎都是关系问题 004
角色缺位,导向错位 006
有利的关系一旦建立,不利的关系就不会再产生了 008
孩子不说,不代表不需要 010
第2章 依恋关系,一切社交关系的基础 013
依恋:关系中的地心引力 015
孩子需要在关系中找到方向 017
表面是背叛,内心是冲突 021
亲近和疏远:一个硬币的正反面 022
第3章 原生关系、派生关系和替代关系 028
基地外的安全保护圈:派生关系 029
情感出外遇,关系被替代 030
建立原生依恋关系的6种形式 032
第4章 教养,是一种权利关系 039
天生教养权威的丧失 041
关系赋予教养权利 043
一边忽视孩子,一边给孩子贴标签 045
第5章 依恋,让关系得以归位 049
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 050
支撑父母心甘情愿的原动力 053
让孩子愿意听父母说话 057
让孩子跟父母更亲近 058
让父母成为孩子的榜样 060
让父母成为孩子的引导者 061
让孩子愿意为了父母努力 063
第二部分
不被看见的孩子,自我难以健全
第6章 逆反心理 068
亲子关系减弱,逆反心理增强 070
逆反心理的双重作用 072
虚假的独立 076
示威和屈服 078
助力还是压力 080
第7章 逃避感受 084
感知不到脆弱,也是一种心理创伤 086
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失去了天生的抗压保护 087
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更容易被同伴伤害 089
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无法表达脆弱 092
同伴关系,本身就是不安全的 094
第8章 超龄儿童的学龄前综合征 099
外表成熟得像大人,内心幼稚得像小童 102
成熟:分裂与凝聚的协奏曲 103
人格上要独立,情感上要先依赖 107
孩子看不到父母,父母看不到孩子 112
第9章 沮丧感与攻击性 123
与父母关系越疏离,越容易产生攻击性 126
亲子关系缺失,激发了孩子的攻击性 130
第10章 欺凌问题 138
与父母关系越疏离,越容易面临欺凌问题 141
得不到安全感的孩子,很容易变成欺凌者 144
欺凌,是为了满足依恋的饥渴 146
父母的角色越缺位,孩子越容易被伤害 148
欺凌,让孩子更不被看见 151
坚硬外壳下的脆弱生物 153
第11章 扭曲的性意识 158
性,依恋饥渴的表现 161
性,逃避脆弱的方式 162
先关系,后性行为 166
第12章 成绩不佳 169
依恋关系稳固,孩子才有勇气探索未知世界 171
综合能力,不成熟孩子欠缺的特质 172
逃避了脆弱,就失去了试错的机会 174
依恋,最后的学习动力 175
打开学习大门,先赢得孩子的心 177
第13章 孩子的社交问题 179
害羞到底是不是缺陷 179
多跟孩子玩并不能提高社交能力 180
孩子更需要依恋而不是朋友 184
同伴无法消除孩子的无聊感 186
和同伴交流无法提升孩子的自尊 189
同伴不能代替兄弟姐妹 191
依恋竞争 193
第三部分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
第14章 让孩子归巢 200
友好地与孩子拉近关系 202
给孩子一些可以抓住的东西 206
鼓励孩子依赖 211
做孩子的航标 214
让孩子重新归巢 216
第15章 让孩子知道自己被看见 221
无条件接纳孩子的需求 222
先修复关系,再纠正行为 224
不给别人取代自己的机会 227
身体分离,心灵也要保持联系 228
培养别人无法取代的亲密感 230
不要强行亲近孩子 231
第16章 唤醒父母的教养直觉 234
父母更需要被管教 235
自然管教的七条原则 239
第四部分
如何在数字时代守护我们的孩子
第17章 扭曲了的数字革命 260
我们需要的是关系,而不是消息 261
孩子为什么会有空洞感 263
数字时代的依恋现象:游戏、网络欺凌和色情内容 269
第18章 拉回迷失在数字时代的孩子 272
数字时代的社交时机 275
为孩子清除数字时代的诱惑 276
先玩满足依恋,再玩电子游戏 278
先做孩子,再认清世界 281
父母是孩子和世界的缓冲器,而不是媒介 283
夺回迷途的孩子 285
內容試閱
推荐序

有回应,就有了光;无回应,即绝境
| 武志红 |
我发明过一个小练习,方法非常简单:安静,闭上眼睛,花5 分钟感受身体。足够放松后,想象一个婴儿在你身边,他会在哪个位置?他是什么样子?什么神情?看着他,他会和你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他,便是你内在的婴儿。
有一位女士做练习时,看见的是一个死婴,稍微碰触婴儿的身体,就能感到刺骨冰冷。我引导她进入婴儿身体进行感受,她感受到的是非常强烈的绝望和仇恨,这让她十分困惑:我为什么会看见这么恐怖的情景?
后来,她从母亲那里了解到,在她的婴儿期,家里很穷,爸爸经常不在家,母亲工作非常辛苦,身边也没人帮忙。母亲每天上班前,就把女儿放在床上,围一圈被褥,防止她摔下去。没有妈妈在身边,她得不到足够的照料,长时间孤独。即使哭得再用力,妈妈也不会回来,内心总是得不到回应,不被看见,她渐渐绝望了,不再哭闹,变成了一个很乖的孩子。长大后,她变成了一个看上去很好的人,处处把别人的感受放在首位,这让她拥有了很好的人缘。她从未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可是当她做了妈妈后,问题终于爆发出来,她发现自己非常恐惧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看见,就是回应
看见,就是回应;回应,就意味着自己被看见了。很多成年人在得不到期望的回应时,情绪尚且会激烈波动,更何况幼小的孩子,他们更是如此。所以,许多客体关系心理学家们都讲到一点:对幼童来说,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并且,幼童获得回应的数量和质量,将决定他未来的沟通能力。
在亲子关系中,回应,像一缕光照亮了孩子的世界,让孩子感受到了被爱、被理解、被看见。
弗洛伊德的著作《性学三论》中讲到一个故事:一个三岁男孩在一间黑屋子里大叫:阿姨,和我说话!我害怕,这里太黑了。阿姨回应说:那样做有什么用?你又看不到我。男孩回答:没关系,有人说话就带来了光。
没有回应,孩子就好像生活在黑暗之中,什么也看不见;有回应,就有了光,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与温暖。
写到这儿也想讲一句,如果你活到现在,虽然心中种种痛苦,但如果你知道,自己基本还是一个所谓正常人,拥有正常的心智和人际能力,那么你就需要对父母表达一点感激。因为这必然意味着,父母至少完成了以下功能不停地回应你,让你被看见,并感觉到她的存在,从此,你和这个世界有了丰富而高质量的互动关系。由此,你会体验到,父母基本是善意且可靠的,你可以坦然地在和父母的关系中,表达各种需求和各种生命动力,并且愿意坦然承认自己是个孩子,不如父母强大。

在关系中,孩子才能被看见
当孩子能与养育者建立基本满意的关系,即使没能得到父母百分之百的回应,孩子也会感到,他的需求父母大体上是可以理解的,他是能被父母看见的。这样的孩子会获得对世界的满足感和安全感。
然而,当孩子无法和养育者建立满意的关系,即便养育者劳心劳力,孩子也全然感觉不到父母的爱,感觉不到自己在关系中被看见。这种情况下,父母的付出全是白费,由此,亲子冲突在所难免,教养也变成了世界上最难的事情。
所以,精神分析有这样一句话:关系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关系。回应,让关系得以变得柔和并融洽;而关系则是回应的前提。
父母们得知道,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才是根本。相比起来,培养孩子的技能,没有那么重要。特别是,不能在培养孩子技能时,和孩子构建一个非常糟糕的关系,那绝对是舍本逐末。
一个稳定而高质量的依恋关系,对一个人是极大的祝福。如果生命由此开始,那会是非常幸福的。
这件事情,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父母与孩子构建什么样的关系,这是家庭教育中最根本的东西,而在融洽的关系中不断地回应孩子,也有助于让关系更为融洽。
回应是一件需要技术含量的事,不仅要回应,而且还要及时回应。回应不及时,也影响关系的好坏。通过记录母婴互动的视频发现,婴儿常常会通过挺小肚子,来寻求妈妈的安抚。因为,在子宫里,婴儿是通过脐带与妈妈连在一起的。如果妈妈能看见这一点,及时回应孩子,孩子就会很开心。可如果妈妈忽略了这个信号,婴儿就会有所失望。如果连接多次被忽略,一些婴儿甚至会再也不做这个动作。
正如我在开头提到的那位看见死婴的女士,因为幼年长久处于匮乏回应的状态下,就会慢慢放弃对回应的渴望,并在极有限的回应和孤独中形成一个脆弱自我。这个脆弱自我,只有在基本孤独、偶有回应的状态下,才能保持惯性的平衡。
当她们变换身份成为父母时,亲子关系中对于回应的强大需求会瞬间穿透她的自我,唤起她对回应的强烈渴望与恐惧,几乎冲毁她的自我之壳。这样的人,通常会成为孤魂野鬼般的存在。
这样的孩子,因为从小安静顺从,长大后很容易跟外人搞好关系,但是回到家却是眉头紧皱,无法从容地面对家庭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
这是一个细腻的过程,这本书对此有很细致的论述。即使这些观点未必获得所有人的赞同,但深入地论述这个过程极为重要,它可以给为人父母者提供很多借鉴。

当孩子被看见时,父母也看见了自己
如果父母与孩子总能有精准而及时、甚至是同时的回应,那就成了最迷人的事情。
这样说,可能会让父母感觉到很有压力,但其实,精准回应并没有想的那么难。一个网友讲到她的故事:
儿子和外婆玩,我就去洗脸。他疯得很高兴,突然跑来说:
妈妈,妈妈。我对他说:嗯,妈妈在洗脸。这时我突然意识到,他是想告诉我他很高兴。我问:你是不是很高兴啊?他嗯了一下自己就跑开了。
很多哲学家表达过这一观点:你存在,所以我存在。放到这个故事中就是,妈妈回应了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感受在那一刻被确认了,被看见了,于是便存在了。因为妈妈在这一刻是存在的,孩子也有了存在感。
在无回应之绝境下长大的人,是安静而孤独的。他们不向别人发出声音,不求别人回应,也很难回应别人。有一位看上去很安静的女子告诉我,她一直封闭自己,不求别人关心,也不关心别人。关于童年,她最常有的记忆是,妈妈痛苦,她逗妈妈,但妈妈板着脸没做任何回应。而长大后,她也特别恐惧各种关系,尤其是和妈妈的关系,既纠结又矛盾。
准确而及时地回应别人确实重要,不过,比这一点更关键的,是我们首先要意识到:关于互动的人格特征,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生命早期形成的,它可以改变。
讲到这里,关于我们如何做父母,恐怕你已有了答案先跟孩子搞好关系,在关系中准确而及时地回应孩子,当孩子被看见时,父母也看见了自己。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