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博弈与平衡:奥格斯堡城市宗教改革研究(1518-1537)
》
售價:NT$
551.0
《
古代中国与南亚文明论丛
》
售價:NT$
281.0
《
法医冷知识——尸体是一本无声的书,推理破案必知的92个冷知识 法医门徒 著
》
售價:NT$
305.0
《
东方园子:中国古典园林现代应用 园冶 禅庭 东方美学 造园 庭院造景施工 国风 作庭记 景观设计
》
售價:NT$
1469.0
《
Hygge Home(为什么我只想待在家)
》
售價:NT$
449.0
《
思想会·诺曼底1944:登陆日与史诗般的77天法国战役
》
售價:NT$
913.0
《
黄金定律:智慧泥板与巴比伦最富有的人(全球畅销书!来自古巴比伦的财富课,教你摆脱贫困,智慧管理财富,实现财富持续增长!)
》
售價:NT$
245.0
《
全球的全球史:世界各地的研究与实践 历史学的实践丛书
》
售價:NT$
408.0
|
編輯推薦: |
★《你是人间四月天》全面收录林徽因的诗歌、散文、小说。内容含量大且丰富,让人们能够全面而真实地了解林徽因,了解她的所思所感。
★ 她是诗人、作家、建筑师,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及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在沈从文眼中,她是绝顶聪明的小姐;在胡适眼中,她是一代才女。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更是对她一生好的评价。
★她一生就像一个传奇。她的才情,她的美貌,曾经照亮一个时代。她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她就是林徽因。
★林徽因,著名诗人、作家、建筑学家。游历过世界,经历过战乱,丰富的人生经历,使她的诗文,篇篇透彻洞明,句句清新开朗,自然天成,带给人对人生无限的感悟和启迪。
|
內容簡介: |
《你是人间四月天》遴选林徽因的散文、小说、书信、译作、诗,原样保持林徽因作品发表时的风貌,还原那个时代的真实性,堪称是一部集精美、阅读价值、收藏价值于一体的读本,兼具了极高的外在品相和内在作品完整性。
|
關於作者: |
林徽因1904―1955
原名林徽音,福建闽侯人。中国著名诗人、作家、建筑学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少年成名,游历世界,学贯中西;后半生经历战乱,颠沛流离。丰富而独特的人生经历,使她的诗文,篇篇透彻洞明,句句清新开朗,自然天成。
她著有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花》等。除了诗歌,她还在小说、散文、译文等方面也成绩斐然,代表作有《九十九度中》《一片阳光》《夜莺与玫瑰》等。
林徽因的文字,正如理性的光和感性的辉,交融、汇合,成一涓涓细流,浸润至今。
|
目錄:
|
诗 歌
002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003 那一晚
005 笑
006 深夜里听到乐声
007 情愿
008 一首桃花
010 莲灯
011 中夜钟声
013 山中一个夏夜
015 微光
017 秋天,这秋天
021 年关
023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025 深笑
027 别丢掉
028 雨后天
029 记忆
030 无题
031 八月的忧愁
032 藤花前
034 山中
035 静坐
036 十月独行
037 去春
038 除夕看花
040 给秋天
042 对残枝
散 文
044 悼志摩
054 惟其是脆嫩
058 山西通信
061 窗子以外
071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079 蛛丝和梅花
084 究竟怎么一回事
090 彼此
096 一片阳光
小 说
104 九十九度中
130 模影零篇
书 信
184 林徽音致胡适之
188 林徽因致沈从文
201 林徽因致傅斯年
203 林徽因致金岳霖
205 附:徐志摩致林徽因
207 附录:林徽因年表
诗 歌
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她的行径?
催一阵急雨,抹一天云霞,
月亮,星光,日影,在在都是她的花样,
更不容峰峦与江海偷一刻安定。
骄傲的,她奉着那荒唐的使命:
看花放蕊树凋零,娇娃做了娘;
叫河流凝成冰雪,天地变了相;
都市喧哗,再寂成广漠的夜静!
虽说千万年在她掌握中操纵,
她不曾遗忘一丝毫发的卑微。
难怪她笑永恒是人们造的谎,
来抚慰恋爱的消失,死亡的痛。
但谁又能参透这幻化的轮回,
谁又大胆的爱过这伟大的变幻?
四月十二日,香山
|
內容試閱:
|
每次想到林徽因,总会令人不自觉地想起薛宝钗来,冷艳之中透出炽热。
林徽因之美,美得清丽,没有丝毫瑕疵,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就如她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尤其是那一对酒窝和笑酽,不知道使多少男子为之倾倒。
无论出身还是后天的学识,她完全称得上高贵,她似乎具有了所有优秀女性的质素。她有一位杰出的丈夫,也有不少男子热恋着她,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女人,几乎掠尽了人间的美。
可是,为何她却使人感觉不到她的幸福?当梁思成在她死后娶了自己的学生林洙,并且发出了感叹原来真正的夫妻该是这样轻松和美地在一起的
让一个男人如此不轻松地走过那么多年头的女人,自己可曾轻松?梁思成在同林洙的谈话中透露做她的丈夫很不容易我不否认和林徽因在一起有时很累,因为她的思想太活跃,和她在一起必须和她同样反应敏捷才行,不然就跟不上她
阅读她的人生,仿佛品味着繁华之后的寂寞与凄凉,那些锦绣一般的姹紫嫣红只是一种最好的背景。这样的一位奇女子,行走在人世,从出生到死亡,身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光环,既美丽又尊贵。
她的婚姻、爱情,甚至婚外情,都被渲染出了浪漫的色彩和猜测,真相隐身其中,一点点消失,我们只是看到了她的一生,在这传奇的背后,又有多少是人们一厢情愿的臆想?
遥望历史的尘烟,她的身影被重重迷雾遮掩,愈发地模糊起来,谁也不想去探究背后的真实。
她就像绽放在深谷之中的一枝幽兰,是我们理想中最美的女子,唯独,我们遗忘了她的真实,遗忘了她也有着自己的性情与脾气。
出身高贵的她,接受了新潮的思想、西方的文明,却也受到传统和旧礼的袭扰。她从别人那里获得身份和地位的印证,不断的赞美填补了内心深处的寂寞。尽管她的文字之中,也有忧伤与彷徨,寂寞与无助。她的外表坚强,把所有的热情隐藏在不被人挖掘的内心,她要别人阅读她清冷的月光,拉开与他人的距离,却在诗歌中无比苍凉地道出了内心的孤独我数桥上栏杆龙样头尾像坐一条寂寞船,自己拉纤
很难想象,这位本应无比幸福的女子却是如此寂寞地生活过,她的太太客厅充满着表面的喧哗与热闹,其底蕴却是难以言说的孤独。于热闹非凡的人群之中,体会到苍凉与孤独,孤独原本无处不在。
无论身份还是学识,无论美貌还是才情,她都是当之无愧的贵族。人们欣赏她的美丽,赞美着她的才华,却没有谁去分担她的孤独。而我们如今,却是生活在没有贵族的年代,遥远年代里的贵族无疑成了心中渴望的梦,遥不可及。这或许就是文学与梦想存在的原因。
她是徐志摩诗歌中的女子,从他们相遇的那一刻始,她就成为诗人永恒的素材、寄托的梦想。一个被无数次理想化的女子,脱离现实只存梦幻之中,得之不到而辗转反侧,心想梦思,永远存活在诗人的理想境界。
这又是理想之上的智慧,是女子对理想与现实,对心性与生活的选择。无法说哪种选择更正确,因为无法假设。她的清醒与冷静,如果没有博大宽阔的胸怀,没有刻骨铭心的爱恋,是断然容纳不下的,她需要海一样的心胸去包容,去娇纵。
不可想象,假如她遇见的不是梁思成,她是否还能如此被怀念,被美化,被当作女性的典范。幸运的是,她嫁给了梁思成,一个拥有海洋般胸怀的男人,一个让她自由鱼跃的男人。
为了古建筑,她不惜拖着重病之躯,冒着炮火跑遍全国200多个县考察测绘。抗战期间,蛰居李庄,美国友人请他们夫妇到美国治病,她说,我的祖国在受难,我要留下来和祖国同难。儿子问她日本打来怎么办,她说我们面前不正是扬子江吗?新中国成立后,她和梁思成为了城墙,四处哭诉,甚至当面呵责吴晗,叫板彭真。
梁思成给了她完美的婚姻,但是,始终没有给她激情的迸发,一个落寂的诗性的女子,在这样平淡的婚姻中消磨一生,无论如何也是不甘心的吧。
于是,她的一首诗《别丢掉》,这样写徐志摩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持着那真!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使人不见,梦似的挂起,你问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欲舍还留,放弃了,还要告诉诗人那山谷中留有那回音
这是一位站立风口浪尖,可以把张扬变成典雅的女子。关于她的高谈阔论在李健吾的《林徽因》中有着精彩提及:当着她的谈锋,人人低头。叶公超在酒席上忽然沉默了,梁宗岱一进屋子就闭拢了嘴,因为他们发现这位多才多艺的夫人在座。杨金甫笑了,说公超,你怎么尽吃菜公超放下筷子,指了指口若悬河的徽因。一位客人笑道公超,假如徽因不在,就只听见你说话了公超提出抗议不对,还有宗岱这是一个对林徽因崇拜至极的人写的,尽管是为了夸赞她,但让人看出她的爱出风头是男人也难以比肩的。
林徽因的堂弟林宣说过一件事:林徽因写诗常在晚上,点上一炷清香,摆一瓶插花,穿一袭白绸睡袍,面对庭中一池荷叶,在清风飘飘中吟咏自己的佳作我姐对自己那一身打扮和形象得意至极,曾说我要是个男的,看一眼就会晕倒梁思成却逗她我看了就没晕倒把我姐气得要命,嗔怪梁思成不会欣赏她,太理智了
冰心写过讥讽太太客厅的文章,似乎是女性嫉妒心理的嘲讽。那个时代,有不少闪烁着华丽光芒的女性,如张爱玲、丁玲、萧红。只是,她们独立存在自己的生活里,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景,用自己的文字说话,五光十色的情感弥漫,绚烂依旧。
从爱情到婚姻,那个得不到梦的诗人徐志摩成了她诗歌的主角,诗人临死的那年,她的矛盾心理体现在《深夜里听到乐声》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轻弹着,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静听着,这深夜里弦子的生动。一声听从我心底穿过,忒凄凉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太薄弱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你和我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
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这似乎是林徽因对徐志摩自始至终的态度,因为理想的爱情总是脆弱,所以她只是希望,仅仅是梦中攀动那根希望的弦诗人,不知是否在这梦中的希望中死去,至少在他,终究是为了听她的演讲而坠机身亡的。诗人以这样的死亡宣告了浪漫的结束,这也许说明了,爱上一个不该爱的女人是所有男人痛苦的根源,太多的不幸因为这些而制造出一幕幕悲剧,这不过是悲剧之一。
她在致沈从文的信中写道理想的我老希望着生活有点浪漫的发生。或是有个人叩下门走进来坐在我对面同我谈话,或是同我同坐在楼上炉边给我讲故事,最要紧的还是有个人要来爱我。我做着所有女孩做的梦我所谓极端的、浪漫的或实际的都无关系,反正我的主义是要生活,没有情感的生活简直是死如果在横溢情感和僵死麻木的无情感中叫我来拣一个,我毫无问题要拣上面的一个,不管是为我自己或是为别人。人活着的意义基本的是在能体验情感。能体验情感还得有智慧有思想来分别了解那情感自己的或别人的
如此的一位美丽着哀愁着的女子,不食人间烟火享受世人崇拜,分不清是寂寞之中的快乐,还是快乐之中的寂寞,或许她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完美。
她虽然有着卓越的才华,但其实也是一位性情普通的女子。然而,正是这普通性情中的衷愁、寂寞、快乐、真实、达观成就了她的美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