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乡关何处:韩乾昌散文集》

書城自編碼: 341434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集
作 者: [中国]韩乾昌
國際書號(ISBN): 9787513063852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0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李鸿章及其时代:中西方世界的历史撞击
《 李鸿章及其时代:中西方世界的历史撞击 》

售價:NT$ 330.0
剑桥罗马骑士等级史(历史学堂)
《 剑桥罗马骑士等级史(历史学堂) 》

售價:NT$ 1277.0
脉络:小我与大势
《 脉络:小我与大势 》

售價:NT$ 484.0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修订版)
《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修订版) 》

售價:NT$ 435.0
欧洲四千年
《 欧洲四千年 》

售價:NT$ 435.0
孙中山与海南(1905—1913)
《 孙中山与海南(1905—1913) 》

售價:NT$ 429.0
故宫雅趣:紫禁城皇室生活与君臣轶事
《 故宫雅趣:紫禁城皇室生活与君臣轶事 》

售價:NT$ 484.0
金钱、奇珍异品与造物术:荷兰黄金时代的科学与贸易
《 金钱、奇珍异品与造物术:荷兰黄金时代的科学与贸易 》

售價:NT$ 539.0

內容簡介:
当我的母亲在黄土盘成的炕上生养了我时,就注定我是黄土地的儿子。我的*声啼哭,*次谛听,都必然和黄土发生联系,也注定了我一生的命运,离不开生养我的黄土地。然而,当年并未觉得,甚至一心想要逃离。以为逃离,才能成就自己。可当某天真的离开那片土地时,便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故乡,故乡在我,也成了一个回不去的想往,只好在深夜里,用零星的文字弥补心上的缺,以期这种方式,自我救赎,回归我的黄土地。
關於作者:
韩乾昌,汉族,甘肃天水张家川人,现居兰州。七零后暖男一枚,热爱文学,崇尚自由,天真的理想主义者,悲悯的现实主义者,有作品散见文学刊物。
目錄
田野芬芳
阿阳
张家川,一座叫阿阳的城


家乡的大戏
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年
过年
灯盏里的元宵
社火

乡关何处
浆水
搅团
馓饭
玉米面疙瘩
舌尖上的牛肉面
乡愁,是一碗炒面
张家川锅盔
麻籽
甜杆
四季回响
没有生日的母亲
父母的爱情
母亲的房子
母亲的园子
写在我的生日
有了妈就有靠山
又是一年清明时
总有一些胖,那是幸福的肉肉
我三妈
七婆

电褥子,八斤,堂婶,故乡
天地人心
偷果子
想起四中
一趟九十年代的班车
饺子
两件小事
湫里
回不去的村庄
想起故乡,我就心疼
淡淡
老张
后记
当我写村庄的时候,我在写什么
內容試閱
土地是文学的根作者 韩乾昌刘亮程先生说,炊烟是村庄的根。在我看来,土地是文学的根。一个时期以来,中国文学最辉煌的成就,是在乡土文学领域所取得,这大概不是偶然。中国传统社会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依附于这种文明下的文化,必然带着天然的乡土气息。具体到典章、制度、伦理、艺术等等,都围绕着土地展开。封建时代的帝王,赖以巩固统治的基础,便是不断开疆拓土。对功臣最高的封赏,就是土地。而诸侯与造反者所梦寐的,归根到底,不外乎还是裂土封王。几千年的历史,仿佛一个打不破的螺旋,看似在进步,在获得向上的力量,却依然是原地打转。一直到了民主革命时期,寻求各种真理和各种解决的办法。最后的本质,还是通过一场关于土地的革命来实现。可以说,共产党最初的胜利乃至新中国的建立,其核心便是解决了几千年以来悬而未决的土地的归属问题。某种程度上,国民党的失败,不在于理论和装备,是败给了一句打土豪、分田地。话题开得有些大,暂且不提。时至今日,城市化发展日新月异,可大多数中国人骨子里还是无法摆脱对土地的依赖。起码,在思想领域,还抱着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即便在城市里获得巨大成功,可梦想依然是回归乡野。因此,我们还可以随时随地感到许多现实里的人情世故,依然是乡土文化的延续。比如中国人的宗族观念、囤积不动产意识等,本质都是依附于乡土观念的产物。可以说,今天,许多的中国人,住在城市里,却依然只在努力的学习着怎么做城市人。虽然一纸户籍和一栋栋高楼大厦,把传统伦理观念肢解得支离破碎。可一旦被某个情怀触发,被某种共同的记忆所牵引,他们必然再次显露田园本色。过春节的回家潮便是明证。这,在于一种千年来形成的家国情怀。中国人爱说,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的家。而家是什么?中国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一亩三分田,老婆孩子热炕头。多少在城市里打拼的人,骨子里还是农民,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在耕耘。当然,这种状况不会一直延续下去,但在可见的未来几代人,还将持续。这,是中国人的土地情结。归结于文学来说。文学,源于语言。而语言源于交际的需要。传统中国社会是靠家族伦理来维系的。一块土地聚拢一些人群,一些人群产生一些文化。在大的前提下,形成有共识的大文化,又保有地域特征鲜明的小文化。语言和文字最初是来源于劳动,来源于对天地自然的敬畏,来自祭祀,来自礼仪。而这些,都离不开土地。传统生存手段必然导致人群的抱团取暖,必然导致特定的伦理和人身依附关系。而这种伦理与依附关系下的语言必然是生活化的,因而也必然是生动而鲜活的。于是,就为文学的保鲜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现代城市的生活秩序是割裂的,碎片化的。人际交流不再是社会交往的必须。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多元,更多趋向人与机器间的交互。再加上语言的普通化、标准化,语言本身的生命力和特色在退化与弱化。所以,我们也有优秀的以城市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却远不如乡土文学那么璀璨动人。在于,如今的城市化的尚未彻底,为传统文化和表达留存了余地。而城市文化尚在由边缘尝试向核心走去,则保留了另一种发展方向。相对于城市文化,乡土文化是至今还保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依然生动的文化。到今天为止,许多成熟的作家,大部分还都是出身农村。比如路遥、贾平凹、莫言等。而新的作家群体尚在成长,远未成熟。就读者而言,目前的主流读者群,依然还是成长于乡土文化之下的那一批。从鲁迅的发轫开端,到沈从文等人的光大,再到以路遥、贾平凹、莫言为代表的当代最高成就。读者潜移默化形成了一种阅读惯性。潜意识里把乡土文学等同于真正的严肃文学。虽说也曾有张爱玲等人为代表下的城市文学,而且也取得了瞩目成就与非凡影响。但终究不是主干。虽说近年来被许多新生代读者认可的网络文学逐渐崛起,并在落寞近二十年的中国文学领域掀起波澜,但其碎片化阅读和标准化生产的本质还未根本改善。也许假以时日,等这批作家有了更深的阅历和更牢的根基以后,新一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培养起来了,可能会达成新的文化生态,但目前还无法形成撼动主流文学地位的气候。我们目前之所以还认为乡土文学是真正的严肃文学,在于写作者和阅读者都在小心翼翼守护着自己的根。乡土文学恰是根文学。对于传统文化下的中国人而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原乡。这是一种不自觉下的自觉。于是,一如贾平凹的商州、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路遥的陕北。之于阅读者来说,就是跟随他们的笔触,寻找自己的精神原乡。中国人喜欢说落叶归根,不完全在于死后埋在哪片黄土下,还在于活着时,心里有一块可依赖的土地。而文学,就植跟于土地。这土地,当然更多指的是身心皆可触摸、可亲近的土地,而不是钢筋混凝土禁锢下的土地。如此一来,乡土就成了中国人心中最后一方活着的土地。虽然在当前背景下,许多曾热烈的土地难免凋敝,但终究一息尚存。当我们谈到土地,几乎就等同于乡野间的广大的土地。只有那里的土地能给我们开阔的心胸,展望的视野,厚重的根基,不朽的情怀和借以文字可表达的洪荒与苍凉、魔幻与迷离。而这些,正是文学最迷人最打动人的地方。城市文学确实不乏精彩,但终究小了格局,缺了情怀,局限了视野。与此相印证的是,在中国的高楼大厦里,电视机播放最多最感人的,依然是脱胎于乡土文学的影视剧。一部反映乡村人喜怒哀乐的剧,可以让身在城市的人涕零落泪,这一点不奇怪,因为许多人依然心在乡野,魂在田园。于个人而言,我笔下之所以多乡野,多田园,多小人物。一来是大趋势下的惯性,二来是无法割舍的土地情结和小人物情结。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品性,塑造了某种天然的基因。来城市生活二十几年时间,骨子里始终觉得是异乡人。因为脚下踩着的,不是故乡的土地。甚至不是土地,而是钢筋混凝土。之所以喜欢写小人物,在于这世界从来都是关于英雄们的、荡气回肠的传奇,却鲜有小人物的油盐酱醋里的悲欢离合。我想,作为一个人,来世上一遭,总该留下些什么的。即便是一声叹息。倘若连一声叹息都不存在,经年后,后人如何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经来过,我们自己在离去时,又该如何证明自己曾站在这里。总不能把一切都托付于尘埃。也因此,我喜欢用方言写作。在我看来,方言是活的语言,是心灵的语言。而被普通化和标准化的语言,只是为了方便交际。我总担心,担心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人彻底忘记了自己的语言,这等同于忘记了自己的祖先。虽说,许多离开乡村的人,曾经一如厌弃自己的出身一样厌弃自己的语言,努力摆脱这种符号化的标签。但我担心他们总有一天要面对他们自己和子孙的追问我们从哪里来?那时,该如何回答?当然,深知自己的浅薄渺小,可依然要做出浅薄渺小的努力。在有生之年,以自己苍白的文字记录抚养自己的土地,记录这土地上人们曾说过的语言,记录他们的琐碎与卑微。在我看来,作为一个人,一个生命,来世上一遭,本身就可歌可泣。关于生活,无论你是伟大还是卑贱,所有曾发生的事,都是轰轰烈烈的大事。而这所有一切,都离不开曾抚养你的土地。在我看来,土地,是文学的根。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