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做最好的班主任(李镇西教育文集版)
》
售價:NT$
230.0
《
数据驱动法律
》
售價:NT$
390.0
《
对话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馆长
》
售價:NT$
995.0
《
揭秘立体翻翻书--我们的国宝
》
售價:NT$
490.0
《
清代贡院史
》
售價:NT$
800.0
《
光焰摇曳——变革与守望的梁启超
》
售價:NT$
440.0
《
发展与制约:明清江南生产力研究(壹卷李伯重文集:江南水乡,经济兴衰,一本书带你穿越历史的迷雾)
》
售價:NT$
480.0
《
走进史学(壹卷李伯重文集:李伯重先生的学术印记与时代见证)
》
售價:NT$
360.0
|
編輯推薦: |
全面展示苏德战线的史诗巨著 真实客观体现战场搏杀的宏图伟卷
作者以翔实的资料和简练的文笔,全景式地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战争画面:既有高层将领的运筹帷幄,也有下级将士的浴血奋战;既突出了德军进攻的凶猛,又表现了苏军的英勇无畏。即便是熟悉东线战场的读者,也能从书中获得新的领悟,是二战军事读物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作品充分肯定了苏联军民在卫国战争中的英勇顽强,用事实展现了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
|
內容簡介: |
《东线》系列丛书,由著名军事作家朱世巍先生撰写。它全面而详细地讲述了二战中苏德战争的整个过程。全书以丰富的地图、表格和图片资料,以及洗练、洁净的文字表现,展示了苏德战场上震撼人心的浴血大搏击与攻防力量的大转换。
《东线:命运斯大林格勒》承接上部《东线:1941年的冬天》,主要讲述了:1941年德国进攻莫斯科失败,希特勒决定改变战略,采取局部重点进攻方针,制定出以夺取高加索油田和切断苏联中南部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1942年夏季攻势计划。同时,苏军在哈尔科夫再次惨败,德军乘势实施夏季战略,一举推进到了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苏德两军在意义重大的斯大林格勒展开激烈争夺。巷战过后,冬季来临,苏军再度反击,合围并歼灭了德军第6集团军。
|
關於作者: |
朱世巍,江西南昌人,我国著名军事作家。曾为《兵器》、《战场》、《军事世界画刊》等刊物撰写稿件,同时还参与了《二战德军坦克装甲车辆全集》、《二战苏军坦克装甲车辆》等的编撰工作。主要著作有《东线:从哈尔科夫到库尔斯克》《东线:决战第聂伯河》《东线:从乌克兰到罗马尼亚》《东线:中央集团军群的覆灭》《东线:大崩溃》《东线:1945年的春天》《东线:攻克柏林》等。
|
內容試閱:
|
序章 1942年春季的东线态势
1942年4月,深陷春季泥泞的苏德战场暂时平静了下来。或者说,两具庞大战争机器都无奈的瘫痪在漫无边际的厚厚烂泥里。漫长、连绵战线的两侧,紧张对峙着的两支庞大军团正准备着下一轮厮杀。其基本态势如下:
在战线北段,存在2个战区:第一个从巴伦支海延伸到列宁格勒以北的拉多加湖两侧,在这里部署了红军卡累利阿方面军、独立第7集团军、列宁格勒方面军的一部分兵力。其当面之敌,是德国拉普兰集团军和芬兰军队的三个战役集群。按照德国的战区划分,该地区不属于东线战区,而属于所谓芬兰战区。在这里,苏联人以大约30-40万兵力牵制住了15万名德军和全部约30万名芬兰军队。
第二个战区从拉多加湖延伸到奥斯塔什科夫一线。红军部署了列宁格勒方面军主力、沃尔霍夫方面军、西北方面军。其当面之敌为德国北方集团军群。该战区北翼,两军在被围困的列宁格勒城下紧张对峙。而战区的南翼,德国人继续扼守着杰米扬斯克和霍尔姆两个突出部。在没有进一步力量增强的情况下,双方都难以在这个战区取得重大进展。
在战线中段,从奥斯塔什科夫到韦尔霍维耶一线,红军部署了加里宁方面军、西方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的一部分兵力,其当面之敌是德国中央集团军群。这个军团在上一年曾经兵临莫斯科城下。红军仅仅通过刚结束不久的冬季进攻战役,才以重大伤亡的代价在首都前开出一条狭长地带,夺回了加里宁、克林、卡卢加和莫扎伊斯特,解除了德军对图拉的围困。
但红军更宏大的目标攻下奥廖尔、勒热夫和维亚兹马,进而收复斯摩棱斯克却以失败告终。距离莫斯科仅有二百公里的勒热夫维亚兹马突出部,依然在德军掌握之中。德国军队在以斯摩棱斯克为联结点的铁路线的支援下,将这个突出部营建成了一个坚固的堡垒,使其成为威逼苏联首都的一把匕首。足以威胁苏联心脏地带的险要形势,迫使苏德两军都把最庞大的军队集团集中在中部战区。
在苏德战场南部,从韦尔霍维耶到塔甘罗格一线,部署了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与之对峙的是德军南方集团军群主力。在该战区中段,由于红军的冬季反攻,在巴拉克列亚、洛佐瓦亚、巴尔文科沃、伊久姆地域形成了一个面向德国人的突出部。苏联习惯于称其为巴尔文科沃突出部,德国则称为伊久姆突出部。哈尔科夫和斯大林诺分别位于该突出部的南北两侧。而在南方战线的最南段,德国军队继续窥伺着通向高加索的大门:罗斯托夫。德国人在上一年的战争中曾经占领该城,可随即就被铁木辛哥元帅给赶了出去。
苏军在1941年12月以来的冬季大反攻,严重挫伤了德军的士气。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在1942年1月17日签发命令谴责一些德国军官的沮丧情绪,要求参谋军官们不要过于拘泥于部队数字,而要多多考虑德军的勇敢精神云云。
客观数字是很残酷而无奈的。自苏德战争爆发到1942年4月底,东线德军共失去160万人(含非战减员。参阅上卷)。而伤亡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从苏德战争爆发到1942年5月底,东线德军死者超过50万人(确数为500056人)。再到6月底,死者数字上升为529089人。而截止到1942年4月30日,东线陆军的伤员数字是924451人。1942年5-6月,东线德国陆军(不含芬兰战区)又损耗了26万280人(5月134230人;6月126050人)。由这些数字分析,到1942年夏季,德军在东线的损失已经接近200万人。在所谓的芬兰战区,德国人的损失也不算轻微。仅仅党卫军北方师自开战到41年8月20日就损失了1085人。
由于巨大的伤亡,东线德军的实力严重下降。按照德国官方统计,在1942年4月1日,东线德国陆军只剩下285万人。部队的战力被严重削弱。德国陆军总部的报告记载,到1942年3月30日,东线德军的162个师,只有8个师具备进攻能力。16个装甲师(连同正在战线后方休整,但并未撤离苏德战场的部队,共有19个装甲师,如果加上新开到的第22装甲师,则有20个),只有140辆可以使用的坦克。第8装甲师自苏德战争爆发到1942年1月初,共有1304人阵亡、4644人负伤、154人失踪。第4装甲师在1942年2月1日全部只剩下10971人、12辆坦克和18门大炮。该师自苏德战争爆发以来已阵亡1313人、负伤3911人,失去了92%的装甲车辆。
1942年4月21日,哈尔德向希特勒呈送军力报告(后来内容有所增补,形成6月6日的三军总军力报告),记录东线德军状况如下:
缺额:625000人(5月1日状态)、步枪28000支、机枪14000挺、反坦克炮7000门、火炮1900门。南方集团军群所辖各师平均缺额2400人,摩托化师缺额1000-2000人;中央集团军群的步兵师平均缺额6900人;北方集团军群各步兵师平均缺额4800人。南方集团军群还剩50%的步兵;北方集团军群还有35%的步兵。中央、北方集团军群各装甲师平均只剩下一个坦克营(40-50辆坦克)的战力。各炮兵连被迫由4门炮缩编为3门炮。预期东线德军的弹药在8月将出现短缺,届时将从西线抽调库存。德国空军飞机减少,但高炮有所增加,可是缺乏炮手。
希特勒别无选择,只能尽力从国内搜刮人力来充实东线的战力。5月,东线新获得158900人;6月又补充了157500人。可是东线的陆军兵力仍在持续不断减少。5月1日只有280万人;6月1日减少到275万人。东线装甲部队的实力倒是稳步回升。4月只剩下1469辆坦克,其中736辆可用;到5月增加到1751辆坦克,包括1167辆坦克可用;6月就有1791辆坦克,包括1069辆可用坦克。东线德军还装备有5000-6000门大口径野战炮。总体来说,德军的主要陆战力量比开战时削弱了20%左右。
根据德国方面的其他资料,在哈尔德汇报上述材料的1942年4月,东线德军共有162-165个师(不含芬兰战区部队)。而在1942年夏季,德军每个师平均编制员额为13900人,连同平均分给各师的军直属战斗及后勤部队,共有18400人。加上120个左右独立炮兵营的装备,大致有野炮7000-8000门。扣除1900门缺额,实有数在5000-6000门左右。而反坦克火炮的实有数,可能只有3000门左右。
由于人员匮乏,早在1941年11月,国防军统帅部就授权各部队使用战俘充当勤务人员。发展到后来,德国人甚至也利用苏联战俘打仗。到1942年春季,混杂在德军里的所谓俄国志愿辅助人员(德国人所谓Hiwi)已经有20万人。
从上述态势可知,尽管在1941年占领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希特勒在这场战争中所追求的另外三个最重要目标:列宁格勒、莫斯科、和盛产石油的高加索,却还都在斯大林的掌握中。在1942年,德国武装部队在东部地区实力的衰退,决定其无法在三个战略方向同时发动进攻。德国国防军统帅部于1942年6月6日总结如下:国防力量低于1941年初。已将(东线)敌人可能遭受的重大损失、德军高超的指挥、士兵的善战、武器的精良和反坦克能力的提高等因素计划在内。因此说,集中兵力于重点方向,就能保证取得优势。
面对兵员匮乏的现实,德国人不得不放弃了全面进攻的计划。国防军统帅部长官凯特尔在战后的1945年6月17日接受审问时表示:1941年的战局结果已经很清楚,德军和苏军之间力量的某种平衡因素已经形成,东线德军已没有力量像1941年那样向全线推进了。
不过,德国统帅部依然认为能够打破这种平衡。因为他们坚信,自身损失虽然巨大,可在1941年被大放血的苏军伤亡更惨重。俄国人还丢失了大量地盘、资源、粮食,应该更接近于山穷水尽的地步。
德国统帅部的信心来自情报部门提供的信息。1942年德军从前线发回的报告显示,红军的兵员质量日益低下,因为失去了乌克兰和顿涅茨的资源,苏联坦克装甲也变得相当脆弱。1942年3月20日,懒惰而好色的东线外军处长(负责收集苏军情报)金策尔被哈尔德撤职,由哈尔德过去的私人副官野心勃勃的盖伦中校取代。1942年4月10日,盖伦也强调俄国快不行了:苏联的人力已经被全部动员,而且不可能组建新的坦克部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