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干戈之影:商代的战争观念、武装者与武器装备
》
售價:NT$
340.0
《
镶嵌之美:古希腊罗马的马赛克艺术
》
售價:NT$
1390.0
《
后希腊化哲学:从斯多亚学派到奥利金的发展研究
》
售價:NT$
349.0
《
别纠结啦:不被情绪牵着走的通透生活指南(“当代一休”小池龙之介治愈新作!附赠精美书签!)
》
售價:NT$
295.0
《
第二人生:找到重新定义人生的智慧
》
售價:NT$
440.0
《
唐朝三百年
》
售價:NT$
490.0
《
反操纵心理学:夺回人生主导权 拒绝被操纵
》
售價:NT$
249.0
《
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修订版)(师承钱锺书先生,比较文学入门,体量小但内容丰,案例文笔皆精彩)
》
售價:NT$
199.0
|
編輯推薦: |
1、权威性:知名学者、百万畅销书作家张宏杰继畅销书《曾国藩传》后重磅力作,堪称经济版《曾国藩传》。作者图书本本畅销,拥有大批成熟读者,深受政、商、学和大众读者的喜爱。
2、独特性,填补市场空白:首次解读曾国藩的私人账簿及湘军创业的财政密码,详解*后一个圣人的收入与支出。
3、一本书读懂曾国藩的经济生活与持续奋斗:曾国藩怎样筹集学费和路费?一生总收入是多少?哪些来自工资收入,哪些来自灰色收入?面对财富如何管理自己的欲望?有着怎样管理团队的经济之道通过这些经济角度的细节,去解读曾国藩从小镇青年成为北漂的艰难;湘军为什么那么有战斗力;如何处理官场上复杂上的人情世故;如何权衡取舍权和利从而描摹出曾国藩从笨人到圣人,步步升级,完成脱胎换骨的转变。
4、现实意义:中国特色人生进阶典范书,本书从经济视角出发,透过经济看政治,诠释曾国藩的为官做人、人生抉择与持续奋斗,对当下企业家、创业者、公务员和普通读者都具有现实启发意义。
5、这既是一部曾国藩的个人生活史,也是一部晚清政治、社会史。不仅是全面了解曾国藩,也是了解中国传统社会政治运转规律的必读之作。
6、精致双封面设计,烫金 印金工艺
|
內容簡介: |
知名学者张宏杰继畅销书《曾国藩传》后重磅力作,经济版《曾国藩传》。曾国藩的一生,起点极低而抵达的高度极高。他从笨人到圣人,经历五次耻辱,在步步升级、脱胎换骨的持续奋斗过程中,有着怎样独特的经济生活?
他怎样筹集学费、赶考路费和进京做官的经费?
他做京官期间为什么会欠下巨债?开销都花在了哪里?
他一生总收入是多少?哪些来自工资收入,哪些来自灰色收入?
湘军创业的财政密码何在?他做了怎样的制度设计?
他为什么要给户部行贿八万两?
他如何处理官场上复杂的人情世故?
他立志学做圣人,为什么却又不愿意成为海瑞式的清官?知名学者张宏杰继畅销书《曾国藩传》后重磅力作,经济版《曾国藩传》。曾国藩的一生,起点极低而抵达的高度极高。他从笨人到圣人,经历五次耻辱,在步步升级、脱胎换骨的持续奋斗过程中,有着怎样独特的经济生活?
他怎样筹集学费、赶考路费和进京做官的经费?
他做京官期间为什么会欠下巨债?开销都花在了哪里?
他一生总收入是多少?哪些来自工资收入,哪些来自灰色收入?
湘军创业的财政密码何在?他做了怎样的制度设计?
他为什么要给户部行贿八万两?
他如何处理官场上复杂的人情世故?
他立志学做圣人,为什么却又不愿意成为海瑞式的清官?
本书首次解读曾国藩的私人账簿和湘军创业的财政密码,详解*后一个圣人的收入与支出。从经济角度描摹出曾国藩持续奋斗的升级之道,最终他通过不懈的个人努力,从一个天资平庸的普通人成长为晚清中兴*名臣,完成人生逆袭。
这既是一部曾国藩的个人生活史,也是一部晚清政治、社会史。不仅是全面了解曾国藩,也是了解中国传统社会政治运转规律的必读之作。
|
關於作者: |
张宏杰,1972年出生。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现供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著有《曾国藩传》《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等。曾在《百家讲坛》主讲《成败论乾隆》。大型纪录片《楚国八百年》总撰稿。
|
目錄:
|
自序:为什么要研究曾国藩的收入与支出
自序二
第一章长途拜客打秋风:曾国藩筹集进京资本
第一节从普通百姓到官宦之家
第二节为入京而集资
第二章 京官曾国藩的衣食住行
第一节 京官生活的开始
第二节 翰林曾国藩的工资条
第三节 道光二十一年曾国藩的收入与支出
第四节 京官弥补亏空的渠道
第五节 理学磨砺与曾国藩保持清节的关系
第三章四川所获的巨额灰色收入和京官后期生活
第一节 从曾国藩看清代乡试主考的收入与支出
第二节 回不起家的副部长
第三节 欠下巨债,告别京师
第四章 清代京官群体的生活状况
第一节 京官之穷是大清帝国的常识
第二节 那桐:京官中的巨富
第三节 刘光第:刻骨的清贫
第四节 李慈铭:穷并奢侈着
第五章 湘乡曾氏的乡绅生活
第一节 乡绅家庭的社交簿
第二节 老秀才曾麟书左右湘乡政局
第三节 曾国潢的发财之道
第四节 曾国藩对曾国潢的约束
第六章 不要钱的大帅
第一节 晚清军营的腐败
第二节 曾国藩的厚饷政策
第三节 曾国藩湘军时期的经济生活
第七章 曾国荃的贪婪和收获
第一节 从眼里揉不得沙子到闭一只眼
第二节 曾国荃的贪婪与收获
第三节 曾国荃在天京到底收获了多少?
第四节 诸将皆富,大帅独贫
第八章 清代督抚的收支结构
第一节 两江总督的权力和职掌
第二节 总督的合法收入与支出
第三节 陋规的性质和边界
第九章整顿官风与裁撤陋规
第一节 两江总督的新作风
第二节 管理身边工作人员
第三节赋税改革与裁撤陋规
第四节 清除劣员,整顿官风
第十章 既清又浊的总督生涯
第一节 总督的生活水平和对家人的约束
第二节 清与浊:总督生活的具体支出
第三节 小金库的资金来源
第十一章 晚清督抚群体的经济生活概况
第一节 晚清督抚的三种类型
第二节 李鸿章的财富
第三节 左宗棠的经济生活
第十二章 曾国荃的乡绅生活和湘乡曾氏的最终规模
第一节 曾国荃的乡绅生活和经济实力
第二节 曾国藩对两位弟弟的约束和劝诫
第三节 曾氏十堂
第四节 曾国藩的晚年生活及身后事
结论
第一节 清代京官收支的畸形结构
第二节 传统俸禄体系的补丁机制
第三节 廉政建设的几块基石
第四节 曾国藩为什么不做海瑞
第五节 湘乡曾氏家族的代表性
附录一:戴逸推荐 367
附录二:葛剑雄推荐 370
附录三:后记
|
內容試閱:
|
一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既重要又复杂的一位人物。不过人们在历数中国历史上著名清官的时候,往往遗忘了曾国藩。究其原因,可能一方面是因为人们过多聚焦于他的功业道德文章,忽略了他琐碎的经济生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曾国藩本人唯恐得到清官之名。他的一生,可谓既清又浊,以浊为表,以清为里。这种居官行事方式,在中国历史上十分罕见。
我在阅读《曾国藩日记》《曾国藩家书》等常见资料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关于他个人收支的零星记载,因此在2006 年前后慢慢产生了一个想法,就是能不能通过梳理这些大量、琐碎而分散的资料,给曾国藩的一生算算账。后来在台湾学生书局出版的《湘乡曾氏文献》中又见到曾国藩亲手记的日常生活账簿,其中从买了一棵大白菜、剃了一次头、雇了一次车到收了别人十两炭敬、给某大学士送了三两节礼和一两门包,事无巨细,悉数记载。通过对这些材料进行估量,我认为可以大致复原曾国藩一生的家庭经济收支状况。
这个题目当然很有趣味,因为曾国藩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家或者军事家、思想家,他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生活在柴米油盐中的人,是一个既有灵魂又有体温的人。通过观察他的经济生活,窥探这个传统社会最后一个圣人少为人知的一个侧面,我们可以衡量他在这个最隐秘的角落呈现出的真诚与虚伪。同时,通过曾国藩这一个例,我们获得了观察晚清社会生活的一个特殊断面。比如可以穿越门禁重重的大小衙门,观察晚清官场的种种微妙而复杂的规矩。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新旧交汇的河口,在器物和制度的外衣之下,传统的力量,仍然在发挥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分析曾国藩在金钱诱惑面前采取的既原则分明又现实圆通的态度,分析他所作所为的制度背景,对理解今天的社会现实也有帮助。
二
曾国藩研究已可以称得上是一门显学了。早在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研究曾国藩生平思想言行的著作就已经大量出版,1949 年以后这股曾国藩热在台湾犹有余韵。当然台湾在这个领域最重要的工作是后来《湘乡曾氏文献》《湘乡曾氏文献补》《曾文正公手书日记》、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等资料的影印出版。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以朱东安的《曾国藩传》、王澧华的《曾国藩诗文系年》以及岳麓书社《曾国藩全集》的出版为标志,曾国藩研究再度兴起,关于曾国藩的生平、事功、思想各方面都出现了很多研究作品,唯有一个空白地带,那就是他的个人经济生活。数十种曾国藩的生平传记和思想评传中只有何贻焜和刘忆江两人的两部《曾国藩评传》对曾国藩的个人经济生活稍有涉及。
不仅关于曾国藩的经济生活研究极少,整个中国史领域内关于官员个人经济生活研究也不多。
以专著论,目前所见研究传统官员个人经济生活的唯一专著,是张德昌的《清季一个京官的生活》。作者以李慈铭日记为基本材料,梳理计算他的收支细目,并做了简单的分类和分析。
相关论文也不多,有关曾国藩家族经济生活的比较有价值的一篇研究论文是刘鹏佛的《清代湘乡曾氏家族与经济社会》。这篇论文从经济与社会的角度观察整个湘乡曾氏家族。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据湖南省图书馆所存的曾氏家族经济史料,比如曾氏家祠所藏的地契、曾八本堂所藏契据及《佃户姓名总目》等,描述了湘乡曾氏一族族产(主要是祀产)的扩大过程。有关清代京官生活状态的论文中,孙燕京的论文《从〈那桐日记〉看清末权贵心态》比较好地勾勒出了晚清满族京官那桐的经济生活概貌。
三
要深入了解曾国藩的经济生活,我们必须了解与曾国藩个人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清代经济社会状况、俸禄制度、财政制度。在这些方面,有很多比较重要的研究成果。
在经济社会及俸禄制度方面,黄惠贤、陈锋主编的《中国俸禄制度史》中对清代俸禄制度进行了较高质量的研究。肖宗志的《候补文官群体与晚清政治》对清代文官候补制度及候补文官的薪俸水平有较为详细的介绍。张振国的《清代文官选任制度研究》对清代京官进行了详细的分类。
在晚清银钱比价以及物价变化方面,彭信威的《中国货币史》对晚清社会的货币种类和粮价变化有较为全面的探讨。彭凯翔的《清代以来的粮价:历史学的解释与再解释》对清代粮价、物价变化的研究是这个领域比较出色的研究成果。而彭凯翔的论文《近代北京货币行用与价格变化管窥兼读火神会账本(18351926)》,从利用火神会账本中的货币与价格史料出发,结合其他直接、间接史料,对近代北京的货币行用状况与价格结构变化进行探讨。特别是其中通过实例对京钱贬值过程的描述和解释令人信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据所藏的前北平社会调查所汤象龙等整理的统计资料数据整理出版的《清代道光至宣统间粮价表》,是了解北京附近粮价变化的重要资料。这些都是我重建曾国藩经济生活的背景材料。
关于清代军队俸饷制度及军人生活状况的研究方面,皮明勇的《晚清军人的经济状况初探》、郭太风的《八旗绿营俸饷制度初探》、刘庆的《经商与走私:清代军队腐败的重要根源》、杨呈胜的《湘军军饷运用情况和特点考》是比较重要的论文,它们研究了政府常例军费支出情况及军人经济生活状况,揭示了晚清低饷制对军人生活的直接影响。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曾国藩制定厚饷制度的时代背景。
有关清代地方财政及陋规制度的研究领域有很多重要著作,比如曾小萍的《州县官的银两》。这本书探讨了18 世纪中国的合理化财政改革,分析了陋规形成背后的制度因素以及养廉银制度的建立与破坏过程。瞿同祖先生的《清代地方政府》是第一本系统、深入研究清代地方政府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关于中国地方行政运作的图解,对了解清代地方政府正式体制中的非正式人事因素的运作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此外,李春梅的《清朝前期督、抚陋规收入的用途》[ 2 ] 对清代前期督抚陋规收入中用于公务的分进行了较为明确的分析,对许多话题的展开具有一定开创性意义。
本书探讨的另一个重点是晚清乡绅家族的成长过程,这个领域的研究著作比较多。张仲礼、费孝通、何炳棣以及本杰明 艾尔曼(Benjamin Elman)等中外学者对中国士绅社会,特别是由科举制引发的社会垂直流动这个话题,都有较为深入的探讨。张仲礼的《中国绅士研究》和《中国绅士的收入》被中外学术界认为是对晚清中国绅士研究的开创性著作。他对绅士收入来源的细分,特别是对通过调解社会纠纷和从事地方公共事务服务而获得收入的分析使我深受启发,不过他将陋规收入直接列入官员的个人收入,是不合适的。何炳棣的《明清社会史论》、艾尔曼的《帝制中国晚期的科举文化史》等,对明清社会阶层流动中关键一环即科举的成功率进行了深入统计分析。刘彦波的《清代基层社会控制中州县官与绅士关系之演变》对晚清地方官员与绅士关系演变的过程进行了很好的梳理。当然,另一个重要的基础性研究成果是李荣泰的《湘乡曾氏研究》,这本书简要梳理了湘乡曾氏的家世源流和迁徙过程,分析了曾国藩诸弟和亲族的军功及余荫。对我来说,其中论及曾国潢在乡举动所获评价部分最有参考价值。
关于曾国藩研究的基础性资料,最完整和最系统的是由湘潭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和古籍研究所等单位整理编辑的《曾国藩全集》。在台湾方面,由吴相湘主编的《中国史学丛书》收入《湘乡曾氏文献》及《湘乡曾氏文献补》,于1965 年由台湾学生书局出版。这是曾宝荪、曾约农姐弟在1949 年8 月离开大陆,辗转香港,于20 世纪50 年代初带到台湾的曾氏家藏手稿中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文献,可补从前各类曾氏全集之不足。
此外,曾国藩的两位入室弟子黎庶昌、王定安编撰的《曾国藩年谱》和《曾文正公事略》,赵烈文的《能静居日记》,王澧平等编辑的《曾氏三代家书》,北京市档案馆编《那桐日记》,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以及《刘光第集》等,都是本书重要的参考资料。
四
本书纵向按京官时期湘军时期总督时期来分别观察曾国藩及其家族经济生活的变化。横向上则涉及传统时代低薪制与京官生活来源,士大夫个人性格、理学修养与经济操守的关系,晚清军事军饷制度与战斗力的关系,陋规、养廉银的来源与去向,乡绅如何凭借政治资本获得经济收入等晚清经济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
日常生活史研究个案的特殊性使研究者容易犯见木不见林的毛病。因此我在书中还简要分析与曾国藩同时代或者相去不远的几位京官及督抚的经济生活状况,确定曾国藩这个点在宏大历史背景上的坐标,从而判断曾国藩的典型性。(理想的微观史学著作)它能够以其趣味性吸引读者;它传递了活生生的经验;它既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又通过聚焦事件、人物或社区而发散开去;它指向了普遍性。当然,这只是我的目标,至于是取法乎上,得乎其中,还是得乎其下,还要读者评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