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国哲学史(手绘插图版)

書城自編碼: 345482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 者: 冯友兰 著,薛晓源 绘
國際書號(ISBN): 9787514617696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8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售價:NT$ 490.0
大处着眼:持久战与《论持久战》
《 大处着眼:持久战与《论持久战》 》

售價:NT$ 390.0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NT$ 440.0
未来漫游指南:昨日科技与人类未来
《 未来漫游指南:昨日科技与人类未来 》

售價:NT$ 445.0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NT$ 790.0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送你一匹马(“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看三毛如何拒绝内耗,为自己而活)
《 送你一匹马(“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看三毛如何拒绝内耗,为自己而活) 》

售價:NT$ 295.0

編輯推薦:
阐旧邦以辅新命
极高明而道中庸
82位中西古今哲人彩色画像
立体展现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在晚年曾经亲笔书写一副对联用以自勉,联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他说上联说的是我的学术活动方面,下联说的是我所希望达到的精神境界。旧邦、新命之语,出于《诗经》: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冯友兰曾多次引用这句话,并且反复解释:所谓旧邦指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传统,新命指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他认为,阐旧邦以辅新命就是要把中国古典哲学中的有永久价值的东西,阐发出来,以作为中国哲学发展的养料,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也要接上中国古典哲学,作为来源之一,才会成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为总结一生,他还拟一联: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这里所说的三史,显然是指《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和《中国哲学史新编》,而贞元六书指他抗日战争期间贞元之际所著的六本书。三史和六书从内容上看,可谓极高明而道中庸,它们是冯友兰实践阐旧邦以辅新命的主要论著。
赤诚的爱国心和强烈的文化使命感是冯先生写书的一贯动力。早在他写《中国哲学史》和贞元六书时就是这样了。他在两卷本的《中国哲学史》的自序中说:此第二篇稿*后校对时,故都正在危急之中。
內容簡介:
冯友兰早年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是他于1928年到清华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期间所写。该书没有采取信古或疑古的态度,而是以释古的态度来写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与经学时代两个大段落。冯著《中国哲学史》不仅在当时得到了陈寅恪、金岳霖这两位审阅人的高度评价,而且至今仍然备受赞扬。例如,张世英说,《中国哲学史》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史论结合、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的*部哲学史著作。把史论结合得那么紧密,把中国哲学史讲得那么有条理、那么清晰,而且贯穿着自己的观点,不人云亦云,到现在还无人能及。
關於作者:
冯友兰(18951990),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不仅是哲学史上最先具备哲学史家资格的学者,而且对很多西方人而言,冯友兰就是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就是冯友兰。他的哲学外旧内新,是对华夏先贤思想的再阐释。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杜威称赞他是真正的学者材料。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三松堂自序》等。
薛晓源,中央编译局研究员、中央编译局期刊出版管理中心主任,中央编译局学术委员会委员、副巡视员。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美术报》编委,《中国书画》杂志专家委员会委员。先后出版3部学术专著,在中央级报刊发表文章50多篇,接受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专访。主编出版学术艺术图书500多种。专著《飞动之美中国文化对动势美的理解与阐释》2014年入选国家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先后为中国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世界知识产权总干事弗兰西斯科高锐先生创作肖像,受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外交部的表彰。新作有《哲人神彩》等。
目錄
自 序一   xi
自 序二   xiii
自 序三   xv
第一篇 子学时代
第一章 绪论   003
(一)哲学之内容   003
(二)哲学之方法   009
(三)哲学中论证之重要   010
(四)哲学与中国之义理之学   011
(五)中国哲学之弱点及其所以   012
(六)哲学之统一   014
(七)哲学与哲学家   018
(八)历史与哲学史   019
(九)历史与写的历史   020
(十)叙述式的哲学史与选录式的哲学史   023
(十一)历史是进步的   024
(十二)中国哲学史取材之标准   025
第二章 泛论子学时代   027
(一)子学时代之开始   027
(二)子学时代哲学发达之原因   029
(三)子学时代之终结   035
(四)古代大过渡时期之终结   041
(五)古代著述体裁   042
第三章 孔子以前及其同时之宗教的哲学的思想   045
(一)鬼神   045
(二)术数   050
(三)天   053
(四)一部分人较开明之思想   054
(五)人之发现   056
第四章 孔子及儒家之初起   065
(一)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   068
(二)孔子对于传统的制度及信仰之态度   075
(三)正名主义   080
(四)孔子以述为作   084
(五)直、仁、忠、恕   087
(六)义利及性   094
第五章 墨子及前期墨家   097
(一)关于墨子之考证   097
(二)《经》、《经说》及《大取》、《小取》,六篇之时代  101
(三)墨者为一有组织的团体   102
(四)墨子哲学为功利主义   105
(五)何为人民之大利   108
(六)兼爱   112
(七)宗教的制裁   116
(八)政治的制裁   120
(九)余论   124
第六章 孟子及儒家中之孟学   127
(一)孟子之抱负及其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   127
(二)孟子对于周制之态度   130
(三)孟子之理想的政治及经济制度   132
(四)性善   139
(五)孟子反功利   146
(六)天、性及浩然之气   147
第七章 战国时之百家之学   151
(一)杨朱及道家之初起   152
(二)陈仲子   162
(三)许行、陈相   163
(四)告子及其他人性论者   164
(五)尹文、宋   166
(六)彭蒙、田骈、慎到   174
(七)驺衍及其他阴阳五行家言   179
第八章 《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   189
(一)老聃与李耳   189
(二)《老》学与庄学   192
(三)楚人精神   195
(四)道德   196
(五)对于事物之观察   200
(六)处世之方   203
(七)政治及社会哲学   205
(八)《老子》对于欲及知之态度   207
(九)理想的人格及理想的社会   209
第九章 惠施、公孙龙及其他辩者   211
(一)辩者学说之大体倾向   211
(二)惠施与庄子   216
(三)《天下篇》所述惠施学说十事   218
(四)惠施与庄子之不同   222
(五)公孙龙之白马论   224
(六)公孙龙所谓指之意义   227
(七)公孙龙之坚白论   228
(八)公孙龙之指物论   230
(九)公孙龙之通变论   232
(十)合同异与离坚白   235
(十一)《天下篇》所述辩者学说二十一事   236
(十二)感觉与理智   240
第十章 庄子及道家中之庄学   241
(一)庄子与楚人精神   241
(二)道、德、天   243
(三)变之哲学   246
(四)何为幸福   247
(五)自由与平等   251
(六)死与不死   256
(七)纯粹经验之世界   260
(八)绝对的逍遥   264
(九)庄学与杨朱之比较   265
第十一章 《墨经》及后期墨家   267
(一)战国时墨家之情形   267
(二)《墨经》中之功利主义   269
(三)论知识   272
(四)论辩   279
(五)《墨经》中同异之辩   284
(六)《墨经》中坚白之辩   287
(七)《墨经》对于其他辩者之辩论   292
(八)《墨经》对于兼爱之说之辩护   294
(九)对于当时其余诸家之辩论   296
第十二章 荀子及儒家中之荀学   301
(一)荀子之为学   301
(二)荀子对于孔子、孟子之意见   303
(三)荀子对于周制之意见   304
(四)天及性   307
(五)荀子之心理学   310
(六)社会国家之起源   314
(七)礼论、乐论   316
(八)王霸   318
(九)正名   321
第十三章 韩非及其他法家   329
(一)法家之学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之趋势   329
(二)法家之历史观   333
(三)法家之三派   335
(四)三派与韩非   338
(五)法之重要   339
(六)正名实   341
(七)严赏罚   343
(八)性恶   344
(九)无为   347
(十)法家与当时贵族   351
第十四章 秦汉之际之儒家   353
(一)关于礼之普通理论   353
(二)关于乐之普通理论   358
(三)关于丧礼之理论   360
(四)关于祭礼之理论   365
(五)关于婚礼之理论   370
(六)关于孝之理论   372
(七)《大学》   376
(八)《中庸》   382
(九)《礼运》   389
第十五章 《易传》及《淮南鸿烈》中之宇宙论   391
(一)《周易》之起源及《易传》之作者   391
(二)八卦及阴阳   396
(三)宇宙间诸事物之发展变化   400
(四)宇宙间事物变化之循环   401
(五)易象与人事   403
(六)《淮南鸿烈》中之宇宙论   409
第十六章 儒家之六艺论及儒家之独尊   413
(一)儒家之六艺论   413
(二)儒家所以能独尊之原因   417

第二篇 经学时代
第一章 泛论经学时代   423
第二章 董仲舒与今文经学   429
(一)阴阳家与今文经学家   429
(二)阴阳家思想中之宇宙间架   431
(三)董仲舒在西汉儒者中之地位   434
(四)元、天、阴阳、五行   435
(五)四时   438
(六)人副天数   441
(七)性情   443
(八)个人伦理与社会伦理   446
(九)政治哲学与社会哲学   451
(十)灾异   455
(十一)历史哲学   457
(十二)春秋大义   462
第三章 两汉之际谶纬及象数之学   469
(一)纬与谶   469
(二)所谓象数之学   472
(三)阴阳之数   476
(四)八卦方位   478
(五)卦气   480
(六)孟喜、京房   482
(七)音律配卦   486
(八)其他纬书   488
(九)阴阳家与科学   492
第四章 古文经学与扬雄、王充   493
(一)古学与刘歆   493
(二)扬雄   495
(三)王充   505
第五章 南北朝之玄学(上)   517
(一)玄学家与孔子   517
(二)何晏、王弼及玄学家之经学    518
(三)阮籍、嵇康、刘伶   527
(四)《列子》中之唯物论及机械论   534
(五)《杨朱篇》中放情肆志之人生观   536
第六章 南北朝之玄学(下)   545
(一)向秀与郭象   545
(二)独化   549
(三)宇宙间事物之关系   552
(四)天然及人事之变化   554
(五)无为   557
(六)圣智   559
(七)逍遥   563
(八)齐物   564
(九)至人    568
第七章 南北朝之佛学及当时人对于佛学之争论   571
(一)中国佛学与中国人之思想倾向   571
(二)佛家与道家   574
(三)六家七宗   577
(四)僧肇所讲世界之起源   585
(五)僧肇之不真空义   588
(六)僧肇之物不迁义   589
(七)僧肇所说之圣人   591
(八)僧肇之般若无知义   593
(九)道生之顿悟成佛义   594
(十)当时对于神灭神不灭之辩论    603
第八章 隋唐之佛学(上)   609
(一)吉藏之二谛义   609
(二)玄奘之《成唯识论》   612
(三)法藏之《金师子论》   634
第九章 隋唐之佛学(下)   649
(一)天台宗之《大乘止观法门》   649
(二)慧能、神会、宗密   666
第十章 道学之初兴及道学中二氏之成分   691
(一)韩愈   692
(二)李翱   695
(三)道学与佛学   702
(四)道教中一部分之思想   703
(五)道教中之科学精神   706
第十一章 周濂溪、邵康节   709
(一)周濂溪   709
(二)邵康节   719
第十二章 张横渠及二程   735
(一)张横渠   735
(二)程明道与程伊川   748
第十三章 朱子   791
(一)理、太极   773
(二)气   779
(三)天地人物之生成   782
(四)人物之性   785
(五)道德及修养之方   790
(六)政治哲学   792
(七)对于佛家之评论   795
第十四章 陆象山、王阳明及明代之心学   799
(一)陆象山   799
(二)杨慈湖   804
(三)朱陆异同   808
(四)朱子以后之理学   813
(五)陈白沙与湛甘泉   813
(六)王阳明   815
(七)王龙溪及王心斋   832
第十五章 清代道学之继续   837
(一)汉学与宋学   837
(二)颜李及一部分道学家   838
(三)戴东原   849
第十六章 清代之今文经学   865
(一)清末之立教改制运动   865
(二)康有为   867
(三)谭嗣同   875
(四)廖平   883
(五)经学时代之结束   891
附录一:审查报告三篇   893
附录二:第二篇 第五章 异文   907
附录三:《中国哲学小史》   931
內容試閱
自序一
吾非历史家,此哲学史对于哲学方面,较为注重。其在史之方面,则似有一点可值提及。
中国近来,史学颇有进步。吾人今日研究中国古代史所持之观点,与前人不同。吾人今日对于中国古代之知识,与前人所知者亦大异。前人对于古代事物之传统的说法,吾人今日已多加以辨正。对于此种古史辨,王船山、崔东壁即已有贡献;不过近人更有意地向此方向努力耳。
吾于写此哲学史时,对于中国古代史,亦往往有自己之见解。积之既久,乃知前人对于古代事物之传统的说法,亦不能尽谓为完全错误。官僚查案报告中常有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之语。前人对于古代事物之传统的说法,近人皆知其多为查无实据者。然其同时亦多为事出有因,则吾人所须注意者也。
吾亦非黑格尔派之哲学家;但此哲学史对于中国古代史所持之观点,若与他观点联合观之,则颇可为黑格尔历史哲学之一例证。黑格尔谓历史进化常经正、反、合三阶段。前人对于古代事物之传统的说法,正也。近人指出前人说法多为查无实据,此反也。若谓前人说法虽多为查无实据,要亦多事出有因;此合也。顾颉刚先生云:反之方面之工作,尚多未做。吾深信之。吾亦非敢妄谓此哲学史中所说之中国古史,即真与事实相合。不过在现在之古史辨中,此哲学史,在史之方面,似有此一点值提及而已。
此书初稿成名,先在清华印为讲义,分送师友请正。其经改正者,及书中采用师友之说之处,皆随文注明。谨乘此机会,向诸师友致谢。
冯友兰
民国十九年八月十五日清华园

自序二
此书第一篇出版后,胡适之先生以为书中之主要观点系正统派的。今此书第二篇继续出版,其中之主要观点尤为正统派的。此不待别人之言,吾已自觉之。然吾之观点之为正统派的,乃系用批评的态度以得之者。故吾之正统派的观点,乃黑格尔所说之合,而非其所说之正也。
吾作此书,见历史上能为一时代之大儒自成派别者,其思想学说大多卓然有所树立,即以现在之眼光观之,亦有不可磨灭者。其不能自成派别者,则大多并无新见,其书仍在,读之可知。于是乃知,至少在此方面言,历史中之是与应该,颇多相合之处。人类所有之真、善、美,历史上多予以相当的地位。其未得相当的地位者,则多其不真真、不真善、不真美者也。吾虽未敢谓此言无例外,然就历史之大势言,则固如此也。
此第二篇最后校改时,故都正在危急之中。身处其境,乃真知古人铜驼荆棘之语之悲也。值此存亡绝续之交,吾人重思吾先哲之思想,其感觉当如人疾痛时之见父母也。吾先哲之思想,有不必无错误者,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乃吾一切先哲著书立说之宗旨,无论其派别为何,而其言之字里行间,皆有此精神之弥漫,则善读者可觉而知也。魂兮归
来哀江南;此书能为巫阳之下招欤?是所望也。
第二篇中,采用师友之说及承师友指正之处,仍均随文注明。兹乘此书出版之机会,谨致谢意。
冯友兰
民国二十二年六月

自序三
此书第一篇出版于民国二十年,全书出版于民国二十三年,距今已十余年矣。在此十余年中,吾之思想有甚大改变。假使吾今日重写《中国哲学史》,必与此书,大不相同。然所以不即重写者,一因写历史书必须无一字无来历。战时播迁,需用书籍不备。再因近来兴趣,自中国哲学史转至中国哲学及哲学。此三者或多混为一谈,而实则并非一事。因此之故,改弦更张,势所不能。惟全书出版后,陆续写有《原儒墨》、《原儒墨补》及《原名法阴阳道德》三篇,刊入《中国哲学史补》;又与张可为君同写有《原杂家》一篇,此四篇论先秦诸家之起源,可补此书所未备。又写有《孟子养气章解》,了解《孟子》,亦为此书所未及,故并列入附录,以备读者之参考。又吾最近对于中国哲学之了解,见于最近写成之《新明道》(一名《中国哲学之精神》)一书,亦可备读此书者之参考。冯友兰
民国三十三年四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