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山西明清寺观壁画的内蕴与社会潜流研究
》
售價:NT$
653.0

《
莎士比亚全集十卷
》
售價:NT$
2744.0

《
7天造一台无人机:飞控、电池、动力系统、地面站全解析
》
售價:NT$
352.0

《
大地上的中国史:藏在地理里的历史
》
售價:NT$
347.0

《
《民法典·婚姻家庭继承注释书》(家事法专用小红书,一书尽揽现行有效办案依据:条文释义+相关立法+行政法规+地方立法+司法解释+司法文件+地方法院规范+权威案例,麦读法律54)
》
售價:NT$
607.0

《
地中海四千年
》
售價:NT$
857.0

《
君子至交:丁聪、萧乾、茅盾等与荒芜通信札记
》
售價:NT$
316.0

《
日和·缝纫机与金鱼
》
售價:NT$
194.0
|
編輯推薦: |
1. 突破性的研究视角朱维铮先生师针对历朝经学注解,突破性的提出了学随术变的观点,力求将经学还原至历史背景下研究,追寻其诞生之初的目的。
2. 课堂式的阅读体验本书写作多以提问作为标题,既引发读者思考,又能为读者提炼文章要点。朱维铮先生写作简练易读,对于专业名词均有详细解释,初读者也能轻易读懂。
3. 实事求是的精神朱维铮先生秉持从历史本身说明历史的治学态度。回到历史环境下找到当事人的真实经验,挖掘晚清名家康有为、张之洞等著书立说的真正目的,并据此回答当时的问题,回应当代人的兴趣。
|
內容簡介: |
经原先只是指代一种纺织工艺,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其逐渐变成了唯指孔子亲授的儒家五经的专称。朱先生认为,自独尊儒术,占统治地位的经学便以学随术变为主导取向。所谓学随术变即司马迁首先揭示的以经术缘饰吏治,据经传释义争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朱先生治学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追求多角度审视历史,尽力还原其真实性,本书正是朱先生据自己的观察,为经学史提供的一种全新视角。
|
關於作者: |
朱维铮(1936-2012),中国经学史、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学术史、中国史学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和中国近代史等多个领域的历史学家,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2006年曾获德国汉堡大学荣誉博士,此前从未有中国人获此荣誉,也是自季羡林之后,另一位获得德国高等学府授予的荣誉博士的中国人。
|
目錄:
|
初版小引
第一讲 简说中世纪中国经学史过程、特征与文献
第二讲 中国经学与中国文化
经学、儒学与文化
儒术与经学
有一以贯之的传统么?
周孔与孔颜
怀疑经学与孔孟之道
尊信与不信
赘语
第三讲 从文化传统看中国经学
传统与儒学不是等价物
不存在单一型的儒家传统
也没有不可分解的文化传统
现代史上的三种传统
如何理解制度化的儒学
怎样诠释中国经学诸形态
一点希望
第四讲 中国经学的近代行程
解释清代经学史的一个关键
由近及远的怀疑与否定
经学内部的异端思潮
难以遏制的瓦解态势
走向山穷水尽?
第五讲 儒术独尊的转折过程
常识引出的疑问
时间记录的矛盾
西汉儒术的先驱
学老子者面临挑战
推尊儒术的重大挫折
罢黜黄老取得成功
赘语
第六讲 《论语》结集脞说
《论语》是唯一可信的孔子史料吗?
谁是《论语》原始结集的主持者
原始结集本的失踪
西汉的三种传抄本
张禹和《张侯论》
郑玄和《论语》今本定型
第七讲 汉学与反汉学江藩的《汉学师承记》《宋学渊源记》和方东树的《汉学商兑》
正负两面的清学挽歌
自成特色的扬州学派
汉学师承的陈述矛盾
汉学家蔑视桐城派
江藩述宋学抑南扬北
《汉学商兑》的价值
方东树骂汉学六蔽
没有算清的两套总帐
第八讲 晚清的经今文学
清前期的帝学
孔广森和庄存与
改变汉学的尺度
凭借经义以讥弹时政
以复古为解放
破乾嘉之门面
戴望与廖平
康有为和皮锡瑞
清亡前的变质与变形
第九讲 重评《新学伪经考》
早期的乌托邦设计
康有为这个人
廖平与康有为
《伪经考》成书
《伪经考》的逻辑和意向
朱一新驳《伪经考》
《伪经考》仍待研究
第十讲 中国经学史研究五十年《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后记
周予同和中国经学史
经学的分歧与分派
孔子问题的真相
经的次第和经的幽灵
经宋学与朱熹
今文学和新史学
经学史研究的曲折道路
附录 中国经学史选读文献提要
|
|